崔珣微微愣住,李楹道:“查了,就要转世,我不想转世。”
至于她为何不想转世,她不说,崔珣也知道。
崔珣喉咙动了下,他有很多话想说,但最后只化为一句叹息:“何必?”
李楹定定看着他:“你先别管我转不转世,你是不是要去过堂?”
“是。”
“谁主审?”
“卢淮。”
“卢淮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可是,他背后是他的叔父,他真的能做到秉公办理吗?”李楹不太相信。
如果能做到的话,那指使顽童闯入崔珣府邸的人,卢淮为何不处理?
鱼扶危已经全部和她说了,他说何十三告诉他,曾向卢淮供认过了唆使之人,可至今都没有下文,想必是卢淮顾及叔父,不了了之。
所以李楹不敢相信卢淮。
崔珣却道:“没事的。”
李楹仍是担心,虽然他做了准备,可是此行仍然凶险异常,若败,他便再也回不来了。
她咬了咬唇,忽取下自己腰上挂着的五色锦荷囊,塞到崔珣手中:“这里面,装着我做的结发,你带去过堂吧。”
她道:“虽然,你一直拒绝我,方才还希望我去转世,但是,我还是不会改变我的心意,我说过,我会一直陪着你的,你这次去过堂,我没办法陪你,只能用这结发来代表我,结发在,就如同我在。”
崔珣怔怔看着掌心的牡丹五色锦荷囊,荷囊针脚细密,花纹精美,李楹又故作轻松的一笑:“这结发是我的心爱之物,你一定要活着回来,还给我,不然,我会很难过的。”
崔珣抬眸,少女眼中盛满深深的牵挂,那是对他安危的牵挂,崔珣慢慢握紧荷囊,轻声说了句:“好。”
-
崔珣出了府邸,坐上马车,前往大理寺。
大理寺与察事厅一样,位于长安义宁坊,马车驶的很快,驾车的是大理寺的狱卒,车驾旁也都是骑着马的大理寺狱卒,名为护送,其实是顾全他脸面的押送罢了。
掌心的荷囊似乎还残留着李楹的温度,崔珣一路上,都握着这只荷囊,神情之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直到马车到了大理寺,他才垂眸,将荷囊放入自己的袖中。
下马车后,他便跟着狱卒来到大堂,刚一进大堂,他却有些愣住。
因为堂上除了主审的卢淮,还有太后,以及隆兴帝。
第092章 92
此外, 还有左右仆射和六部尚书。
重臣群集,简直就是一个公审大会。
崔珣垂眸,公堂上还跪着一身重镣的金祢, 崔珣瞥了他一眼,然后向隆兴帝以及太后行了稽首礼,太后唤其起身后, 他便直起身子, 站在跪着的金祢身旁,身穿深绯官服的脊背挺直如修竹。
隆兴帝面上有了不悦神色, 裴观岳惯会察言观色,于是斥道:“囚犯来到公堂,为何不跪?”
崔珣不卑不亢说了句:“我尚未定罪,为何要跪?”
裴观岳一噎,主审卢淮却道:“崔珣官职在身, 按照大周律令, 未定罪前, 是没有跪的道理。”
他说完这句话后,裴观岳是又气又怒,卢裕民则神情肃穆,裴观岳心中暗骂了声,既然卢裕民自己都不管束他的侄儿,他也不再多言。
卢淮对太后和隆兴帝拱了拱手,便开始审讯。
他首先问金祢:“金祢, 你指控崔珣杀了郭勤威,可是事实?”
金祢自信满满道:“是事实, 隆兴十四年,突厥尼都可汗围困天威军于落雁岭, 崔珣彼时为郭勤威近卫,他贪生畏死,于是趁郭勤威不备,用弓弦将他头颅割下,之后,便提着头颅去投降尼都可汗了。”
“兹事体大,你有何证据?”
“郭勤威的头颅,便是证据。”金祢道:“头颅已经到了长安,只要拿脖颈切痕与崔珣铁胎弓弓弦对比,便知真假。”
卢淮点头,正准备让小吏送上头颅,本一直沉默的崔珣忽道:“慢着,我有一言,想问金祢。”
众人都面露惊愕神色,唯独太后颇有兴趣的看着崔珣。
卢淮沉吟片刻,说道:“你问。”
崔珣道:“金祢,我与你有何仇?”
金祢呆了呆,他张口结舌,崔珣于他,并未结仇,事实上,崔珣在突厥自顾不暇,哪里有本事和他结仇呢?
反而是他,撺掇阿史那兀朵毁崔珣名声,又数次放出夜枭帮阿史那兀朵抓回崔珣,他于崔珣,才是大仇。
金祢一时之间,张口结舌,崔珣又咄咄逼人问道:“我在突厥两年,是害过你,还是得罪过你?”
金祢更是说不上来,他是可以捏造谎言,但一个谎言,要用一万个谎言去找补,何况六部尚书和太后圣人数十双眼睛齐刷刷盯着他,这些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稍微说错一句,就能被抓住破绽,所以就算他再怎么急智,此时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见状,崔珣冷笑了声:“既然我未得罪过你,那你到底以何动机,指控我?”
堂上的卢淮也皱起了眉头,金祢惊惶片刻,但很快他便反应过来,道:“你是天威军覆没的罪魁祸首,人人得以诛之,我为何不能指控你?”
崔珣弯起嘴角:“我倒不知,投降突厥二十六年,领兵攻打大周四次的‘突厥左贤王’,居然这般有正义感,还为大周诛起奸佞来了。”
崔珣将突厥左贤王几个字咬字咬的很重,金祢脸唰的一白,在座的重臣也面露嘲笑神色,金祢换了个理由道:“反正我横竖都是死,临死前拉个垫背的,有何不可?”
崔珣嗤道:“左贤王若真这么甘心受死,又何必在长安东躲西藏?按照左贤王求生的渴望,用我之把柄,要挟我救左贤王,这才符合左贤王的个性,而不是拉我垫背。”
他一字一句,都让金祢无力反驳,金祢额上不由渗出冷汗,他胆颤抬头望向崔珣,这位察事厅少卿一身绯红官袍,灼灼如火,但眼神却寒峭如冰,他的身影,渐渐和六年前,那个伤痕累累,咬牙熬过无数严刑和屈辱的少年重叠在一起,金祢恍然惊觉,原来他从一开始,就看低了这个对手了。
而这个失误,将会让他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金祢战栗间,裴观岳已经抢先道:“东拉西扯什么,还不快呈证据?”
卢淮微微皱了皱眉,但也没有反驳,他道:“来人,呈证据。”
-
当木匣打开的那一刻,在场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是一个已成白骨的头颅,形状恐怖,还带了一点颈椎骨,众人想到郭勤威身经百战,曾一箭射死突厥叶护,在西域诸国威名赫赫,没想到死后落的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头颅在突厥六年不得归,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唯独裴观岳盯着白骨,神色平静。
只有他知道,这根本不是郭勤威的头颅,只是他寻了个与郭勤威身材相仿的囚犯,用铁胎弓将其头颅割下,又令仵作将其做成白骨模样,放入车队箱笼之中,这招偷天换日,就是为了置崔珣于死地。
所以他并未感伤,只是眯着眼睛,看着大理寺最有经验的仵作检验,反正仵作他事先也买通了,只等仵作说出早已安排好的话,那崔珣就在劫难逃了。
但是仵作检验的时候,脸色却陡然变了,他望着裴观岳方向,连嘴唇都在哆嗦,裴观岳心道不好,难道这仵作验出头颅主人并非死于六年前,又见到太后和圣人亲临,惊惧之下,想临阵变卦吗?
但此时此刻,焉能变卦?
裴观岳抬眸,目光森冷,瞪了眼那仵作,仵作一个激灵,也明白裴观岳的意思,他战战兢兢道:“禀太后,禀圣人,这头颅,的确是六年前的,颈椎切口,也与崔少卿铁胎弓弓弦,对比一致。”
此话一出,堂上的崔颂清勃然大怒,看向崔珣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厌恶,卢淮神情也变的鄙夷起来:“崔珣,郭勤威的头颅,在突厥,而铁胎弓,在长安,如若不是你六年前用弓弦杀死郭勤威,那这远在突厥的头颅切口,如何和你弓弦对比一致?事到如今,你认不认罪?”
崔珣很简单说了两个字:“不认。”
“证据确凿,你还不认罪?”
崔珣只是瞥了眼放在条桌上的白骨,说道:“这头颅,不是郭帅的。”
卢淮愣了愣:“你从哪看出这不是郭勤威的头颅?”
“这是一个女子的头颅。”崔珣笑了声:“仵作,没看出来吗?”
他说道:“男子颅骨骨板厚重,女子轻薄,男子额骨呈倾斜状,女子呈陡直状,这种最基础的学问,仵作,看不出来吗?”
众人眼神都看向大理寺仵作,卢淮更是惊怒:“林三!他说的是真是假?”
仵作害怕到双腿颤抖,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道:“少卿饶命,少卿饶命……”
卢淮咬牙:“叫张二郎过来,验!”
-
验的结果,这的确是一个女子的头颅。
所以,这白骨,无论切口如何,都根本不可能是郭勤威的头颅。
裴观岳已经面如死灰,他完全想不通,他明明是将一个弓弦割下的男子头颅放入箱笼之中,为何会变成女子头颅?
但如今形势,由不得他再细想这个问题。
他马上道:“郭勤威的头颅,怎么会变成女子头颅?崔珣,定然是你着人换了。”
崔珣望着他,眸中讥嘲神色让裴观岳心惊肉跳,他徐徐道:“裴尚书,你是不是忘了?我这一个月都被囚于府中,由大理寺看管,试问,我如何命人更换?倒不如说,是有人想陷害于我,途中调换,但他却百密一疏,换了一个女子头颅。”
裴观岳咬牙:“你崔珣本领通天,手下暗探上千,你想换头颅,还不是轻而易举?”
崔珣轻笑一声:“我手下暗探,的确挂心我的安危,他们怕有人害我,于是在押运队伍从突厥出发的时候,就一路跟踪,行至飞云驿的时候,倒真让他们发现一桩谋划。”
他看着裴观岳惨白面色,一字一句道:“四月二十日夜,寅时,飞云驿驿丞欧阳彦,怀抱木盒,进入摆放头颅的库房之中,而负责看守的冯虎、韩林二人,却并未阻止,试问欧阳彦怀中木盒,到底是何物?而冯虎韩林二人,又为何视若无睹?飞云驿后,来到长安的头颅,如何又变成一个女子头颅?”
他对太后和圣人从容不迫行礼道:“臣恳请太后与圣人,缉拿欧阳彦、冯虎、韩林,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裴观岳已然瞠目结舌,他终于发现,他好像落入了一个陷阱,落入了一个崔珣早已布置好的陷阱。
他以为他是螳螂捕蝉,其实,早已有黄雀在后。
一股巨大的寒意向他袭来,裴观岳知晓,若真的缉拿欧阳彦三人,那他必定会被牵连其中,他最后垂死挣扎喝道:“崔珣,你手下的暗探能监视押运队伍,那定然也能更换头颅,这头颅,就是你换的!”
卢淮已然愠怒:“裴尚书,你并非主审,还请勿要多言。”
崔珣只是弯起嘴角:“我根本就没有更换头颅的动机。”
裴观岳一句“为何”,已经脱口而出,崔珣道:“因为我从一开始便知道,突厥人送来的,是一个假头颅。”
他此话一出,众人又都一惊,崔珣手放入袖中,握住五色锦荷囊,他慢慢道:“郭帅的头颅,如今正藏于突厥叶护罗葛的府中,此事连苏泰可汗都不知晓,所以苏泰可汗送来的,必然是一个假头颅,既是假头颅,自与我弓弦不一致,那试问,我为何要换?”
太后已然轻笑出声,她看向隆兴帝,说道:“圣人,这倒是有趣。”
隆兴帝神色未变,他点了点头,有些不甘的说道:“听起来,崔卿确实无辜。”
崔珣跪下叩首:“此事从金祢告发开始,就是有人想陷害于臣,此人居心叵测,故意在飞云驿换上被弓弦割断的头颅,若非他换的是个女子头颅,臣今日恐要冤死于大理寺,如此恶行,如若不查,恐让百官寒心,臣恳请太后、圣人,为臣做主。”
太后颔首道:“崔卿,言之有理。”
她问隆兴帝:“圣人以为如何?”
隆兴帝勉强道:“听凭太后做主。”
太后又问崔颂清和卢裕民等人:“诸位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