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因为私仇,去让一个对数理流派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修士受伤。
出于私情,他当然要杀之而后快。
但是,他的人生从来不只是仇恨。
前世度过几年枯燥乏味而又毫无意义的研究生涯,让他意识到自己不论是毅力还是才学都十分有限。
所以一直以来,朱萧索对于苦心孤诣搞研究之人,一直十分敬佩。
若是能在简陋条件下,提出光是粒子这种理论的奠基者,他对其则只会有敬畏。
这种复杂的情感,难以处理。
或许他只能找程家人,商量一个别的办法。
但很幸运。
程前鹏并没有留给他这个左右为难的困境。
据他所知,这个理论并非程前鹏自己提出,而是祖上的修士留下来的。
也就是说提出理论的那名修士,并没有以此理论入神。
既然这个理论的损毁,影响不到提出理论的人,那朱萧索就毫无心理负担了。
没有任何理由能够阻止他动手。
朱萧索对此十分有信心。
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验证,他了然于心。
来自于前世一个非常伟大的实验。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这个实验的设备非常简单。简单到朱萧索有信心让入神台将这个理论复刻出来。
发光仪器,遮光板,屏幕。
在一个发光仪器前方,摆放一个遮光板,在狭缝后面摆放一个屏幕。
遮光板上只有两道极为狭窄的缝隙,只能容许非常微弱的光束通过。
就是这么简单的三件套,成功撼动了光是粒子这一深入人心的理论。
让人类对于世界的玄妙和自己的渺小,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光的衍射已经得到论证。
在通过细小缝隙或者孔径的时候,光会发生偏转,传播方向进行改变。
所以如果光是粒子,在通过细小的两条缝隙之后,应当因为光的衍射理论,那在遮光板后面的屏幕上,显示着一片光亮。
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如此。
但是,前世的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发现,如果将发光仪器和遮光板两条狭缝的中心放置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通过移动发光仪器与遮光板,还有遮光板与屏幕之间的距离。
会找到微妙的时刻,让屏幕上的一片光亮,变成一道道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一惊天实验,彻底掀翻了光是粒子的理论。
如果光是粒子,永远代表着光亮,那就不可能产生暗的条纹。
所以,暗条纹是怎么产生的?又该如何解释呢?
于是,光的波动性理论走入大众视野。
光,不是粒子,而是一种波。
光的波动性理论,就是说光像浪潮波纹一般,有高潮有低谷,是相位循环周期往复的一种微波。这个周期取决于光的固有属性,频率与波长。
即便人们一直可以看到光,不会发现有什么变化,但光的状态却时刻发生着改变。
通过两个狭缝的光来自同一平行光源,可以视作在通过狭缝之时,两束光也完全相同。
按照波的理论,如果两束光相差半个周期,则意味着这束光达到类似水波波峰的状态时,另一束光恰好到达水波波谷。
波峰与波谷叠加之后,完美填平一切。
如同无事发生一般,光也消失不见。
至此,光的波动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但与此同时,光的粒子性又不能被人完全否定。
比如光在大部分情况下沿直线传播,这又是波动性无法解释的。
又一个天才横空出世,统一光的这两个性质。
德布罗意。
在博士论文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光这种神秘的存在,同时具有波与粒子两种性质。
这个理论的创新程度太过超前,以至于他的导师都拿不准,选择发送一份给了爱神。
爱神翻阅之后,对此大加惊叹。
决定为其背书。
于是,光的波粒二象性,渐渐被主流研究学界认可。
随着光的波粒二象性名声大噪的,还有同样在博士论文中,德布罗意提出的电子的波的性质。
也就是前世理科生多少都会听说过一点的。
德布罗意波长。
怀着对于先贤的敬仰,朱萧索将双缝干涉实验的理论在心中复述出来。
并且将光的波粒二象性作为结论,说光同时具有两种性质。
朱萧索深吸一口气。
眼看他要直接扳倒光是粒子的理论。
但愿这一理论的出现,能将程前鹏从上界再拉下来。
不知程前鹏现在正在上界做什么。
或许正在修炼打坐,或许正在勾心斗角,或许被程家前辈耳提面命。
总之,他不可能意识到,现在发生的危机。
当程前鹏发现自己之前积累的修为,忽然崩塌之时,不知会作何感想。
是否还能保持着那份高高在上、随口杀人的镇定?
朱萧索嘴角微微扬起。
时候到了。
该算算总账了。
似是为了响应朱萧索的想法。
这时,空中的光幕发生了变换,一行字幕出现在朱萧索眼前。
“入神理论验证失败。”
第81章 观测世界
当朱萧索看到光幕显示文字的时候,大吃一惊。
波粒二象性,居然验证失败了!
这怎么可能?!
朱萧索眉头紧皱,仔细盯着光幕又看了两遍。
确认不是自己眼花看错之后,眉头的疙瘩拧得更紧。
他心里喃喃:“看来,之前对于这个世界被人观察着的猜测,是对的。”
朱萧索的心渐渐下沉。
当证明这一切的时候,他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
关于双缝干涉的前世记忆,再次翻出,让他感到恐惧。
杨的双缝干涉实验,是在条件较为简陋的实验条件下进行。
后来的科学家们有了更好的实验条件,便对光子的特性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他们发现,光子成了一种无法解释的存在。
当有人观测后,确定了光子通过遮光板的双缝的状态时,光子就只会呈现粒子性。
即在屏幕上呈现一整片的光亮,没有条纹。
而在无人观测光子通过双缝的状态时,光子又重新再屏幕上呈现出亮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光子就像拥有智能一样,有人观测确定其状态时,便呈现出具体且唯一的粒子性。
无人观测时,就呈现出有无限可能的波动性。
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甚至可以因果倒置。
这也是颠覆了人们坚信不疑的因果律的实验。
前世朱萧索看到双缝干涉实验的不断演变过程时,也曾被深深震撼,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
但仍有一个问题。
前世先贤们的双缝干涉衍生实验,控制了光子通过双缝的速率。
每次只会释放一个光子通过双缝,确保观测时能够清楚准确定位目标光子。
想要观测到一个光子,还是没那么困难的。
而朱萧索设计的验证理论,并没有这种高度精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