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案件的工作,开展的还算顺利,可是目前只有顺利,没有突破,因为当年可能杀人的人被人杀了,可能杀害他们的人现在不见了,目前这个答案就像个无解的答案横在杜大用的大队面前。
可是杜大用认为,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关联性在里面,可是傅诚那边都快把张发财家老祖宗找出来了,竟然发现和北河上驿县那边一点关系都没有,更不要说张发财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了,按照张发财爷爷奶奶的话,他们连德市之外的地方都没去过,不仅如此,就是去德市,他们活到这把年纪都能数的出来。
杜大用这时候都在想着,难道真的是侵财杀人?侵财杀人需要这么小心翼翼的清理现场吗?就算清理完现场,要这么明显的失踪吗?这个逻辑不对!不仅如此,附近村民的证言和张发财并没有什么关联,见到张发财基本也是崔胜带着他一起去崔二泉那里的,而且也没看到什么证言证明张发财和崔二泉非常相熟,甚至到深更半夜都不设防的那种。
杜大用相信张发财可以轻易杀掉崔胜和吴更香,但是杜大用不能接受张发财可以半夜三更去崔二泉家杀了崔二泉夫妻俩。
因为从目前来看,崔二泉本身就是个杀人的家伙,他怎么可能对一个不太熟悉的陌生人不设防的,光这个原因杜大用就绝对不信张发财有那个本事。
第1321章 老地方的老人
杜大用与其相信崔二泉杀了张发财,都不会相信张发财能够杀了崔二泉。
从张发财找女人的路数来看,张发财就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男人。
因为目前从已知的三个女人嘴里就得知,张发财只是个油嘴滑舌,骗点小钱和女人身子的男人,像这种人的性格绝不会出现这么大的逆差。
而且张发财在寮成认识的三十一岁的女人,经济条件非常不错的,家里父亲和哥哥都是大包工头,还都挺惯着这个女儿和妹妹的,因为这个女人并不能生育,所以结了一次婚离婚了,碰到张发财以后,由于张发财能言会道,加上对要不要孩子持有无所谓的态度,可以说是非常讨这个女人的喜欢,该女子得知张发财要创业,二话没说,借据都没一张的就拿了十万块钱给了张发财,而且这个女人手里还有不低于两百万的财产,所以杜大用这才不会把张发财和侵财杀人联系起来。
总不能一个人明明可以获得钱财很容易,还要干这种铤而走险的杀人越货的勾当吧!而且张发财对他在寒郸的小女朋友非常好,不过也没有买那种特别贵重的手机或者金银饰品,从认识这个女孩开始,到张发财消失,这两个人已经认识快一年了,而张发财这一年的时间给这个女孩花的钱最多不超过一万块,这还是包括了两个人在张发财来的时候一起吃喝住的费用。
另外在杭市,杭市警方也没有摸到张发财的犯罪行为,只不过发现了张发财用真实身份证登记过他的银行卡丢失和补办的信息,而那段时间刚好是张发财找他杭市女友借三百块钱的时候。
综合以上情况,至少目前阶段,杜大用是没办法接受张发财因为侵财连杀四人的可能性,杜大用宁愿在后期发现张发财因为其他女人做的这个案件,至少这种可能还具备可能性,通过勘查两处案发现场,张发财不会这么细致打扫案发现场,就那两辆自行车挪动的痕迹无论是无意还是伪装,就不太符合张发财的性格特征,因为这完全不符合杜大用看完两处现场得出对犯罪嫌疑人性格特征的看法。
杜大用现在只能让傅诚一边查着一边等着,因为电视刚刚播出通缉令,想要获得新的消息,则是要时间沉淀的。
而宁和玮这时候也在寮成,下锦县,那边忙碌着,不过目前还没有在沿线摸出什么有关于崔二泉的信息。
第二天一早,罗寡妇家门口仅剩的四个老人全部被带到了上驿县局的小会议室。
这是三个大妈和一个大爷,加上昨天的王大妈,总共是四个大妈了。
杜大用出现的时候,王大妈正在和四个人叙着旧。
等到看到杜大用进来,王大妈就像介绍自家孙子一样介绍起了杜大用。
“这就是小杜警官,人特别的随和不说,而且做事非常认真,你们一定要认真的听问题,然后好好在脑子里过一过再回答,小杜警官真的非常尊重我们这些岁数大的,我们想不起来或者是想不出,记不清的时候,就要想想自己的话自己能不能负责,我们岁数大了,总不能让小辈因为我们的话走了弯路,那样咱们可就对不住人家了。”
杜大用听着笑了笑说道。
“谢谢王大妈了,大爷和大妈们说错了没关系,我们还要调查的,不过王大妈说的对,自己实在不清楚的,不记得的,可以多想想。”
“另外,我们也给大爷大妈准备了一些小礼品,都是一些老人用的屁股垫子,别看这时候天气热,到了天气凉的时候,那可就是出去时候能带着的好东西。”
这还是杜大用早晨起来跑到人家杂货店看到以后买的,花了十块钱。
大爷大妈可不管这东西价值如何,关键是杜大用这样一个公家人还能惦记着他们的身体,他们就冲这个就高兴。
“那我先说几句,你们女士过会儿再说行不行?”
大爷首先就开口了。
“韩主任,你先说,你先说。”
一个大妈笑嘻嘻的朝着这位大爷说道。
“那我就先说一下,你是叫小杜吧?”
杜大用听着赶紧点点头。
“我呢叫韩则明,我们住的那里叫腰鼓湾,这是老名字了,现在改了名字叫什么离山湾,不好听,没有革命气息。那时候在燕安谁不知道打腰鼓的,那才叫气势澎湃。”
乔川在旁边听的一脸懵!这老头这是来做报告来了?
何无惧一边记录着一边是忍着笑。
第1322章 那年代的人
大爷看着何无惧的样子有些不高兴了。
“那个记录的小同志,我说话这么好笑的吗?你知道我是什么级别的干部吗?我是副科级退休,享受正科级待遇的干部。今天过来和你们说说情况,那是我作为x员的觉悟,作为一名新中国干部的风范。”
何无惧听着立马就严肃了起来。
王大妈这时候不高兴了。
“韩主任,你知道小杜警官什么级别吗?你知道人家多大岁数吗?你还想着几十年前的风光,现在是啥年代了?我告诉你,小杜警官今年26岁,人家是堂堂正正的副处级干部,能够这样请你过来就是看得起你了,你这几十年就不知道改改?退休都十几年了,还要拿你那个正科级待遇出来显摆!你要再不说正题,你赶紧带着屁股垫子回家去吧。真是的!”
韩大爷一听,眼睛睁多圆的。
“真的副处级?啥单位这么年轻的副处级干部?”
杜大用只好正八经的解释一下。
“韩大爷,我们是东鲁省公安厅直属大要案及疑难案件侦查大队,我是大队长。很高兴今天能够听你诉说一下有关离山湾的由来,谢谢。”
几位大妈一听,都笑出了声。
“年轻有为啊!好!那我就说说当年的情况,其他的暂且就不谈了,等到以后有机会,咱们老一代的干部再和小字辈的干部好好聊聊。”
杜大用点着头,韩大爷清了清嗓子。
“小杜警官,我们腰鼓湾在六十年代是属于现在的港务局的,不过那时候不叫港务局,叫内河航运局。当年那里有个稽查站,就是王信芳说的罗寡妇住处那里的西头下坡,不过那时候就已经全部倒塌了,要不然何止现在这么一点大的地方啊。当年就稽查站那块地方就有将近十五亩地,往上也有小二十亩地,都给发洪水把岸堤泡软了,三十多亩地一下就没了,所以后来才把稽查站移到下面的锣面湾去了,要不然那块地方怎么可能会荒了。”
“罗寡妇原名叫罗家慧,她爱人叫柯伯光,那年发洪水,三十多亩地被冲了,死了七个人,柯伯光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给补助了五百块钱,大儿子小儿子长大以后都可以去站里工作。那年我是35岁!罗家慧好像是二十七岁。”
“四一年的!那时候我们还开玩笑,说四二年发饥荒没死,到了十九岁又遭了一回,这要是不死,估计以后能活成精了。”
一位大妈接着韩大爷的话说道。
“小谢说的没错!也是当年大还债才有的饥荒,柯伯光也就是那年和罗家慧结婚的,那年柯伯光27,罗家慧19岁,主要也是罗家慧家里看上了柯伯光有定额的口粮,要不然小罗不一定会嫁给柯伯光的。不过就是那点粮食够啥?小罗家里父母都没忍过去,一个哥哥也是年轻扛不住饿,吃观音土吃没了。”
韩大爷一边说着一边摇头。
“从柯伯光死了以后,小罗每个月还能从单位里面领十块钱,半斤油票,半斤肉票啥的,不过这里荒了以后,她也自己开了荒,种了一点小菜地,不过到了陆陆年也不给种了,我那时候已经挪到底下的锣面湾工作去了,这里住的人家也有一些搬到底下新的房子里面去了。这里别看我们四个,也只有一个住到了七二年,最后也搬走了,那批人走了以后,这里就彻底荒了。”
韩大爷说完,刚刚接话的谢大妈就接上了话茬。
“我叫谢铁花,我父亲是个铁匠,那时候在这里做维修工,家慧刚结婚那会儿和我住着隔两户人家。刚刚韩主任也没说清,我们那里没荒废之前都是独门独户的小院的,别看就二十来户人家,可是每家都不挨着每家,因为那里的房子都是解放前船工建的,别看是土房子,那也是那些船工从外面弄回来不少黏土掺进去砌的土房子,就连油毡都是丑国的,那时候叫丑帝!”
杜大用觉得这个大妈讲话真的很有中气。
“也就是后来到了陆陆年,这些东西都不能要了,要不然房子哪里会倒的,我们家里的油毡都给拿了下来,一把火给烧了,谁都不敢留,烧了是烧了,一干二净,可是后来站里又没有新的国产油毡给我们,我们只好拿芦苇席子当油毡用了。”
“说走题了!说走题了!不好意思啊,小杜警官。”
杜大用很能理解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那真是听圣人的话,说干啥就干啥,一点都不带犹豫的,裤腰带勒几圈还是几个字,不服就干!
第1323章 摸不出什么
谢铁花看着杜大用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地方,接着就继续说了起来。
“小杜警官,我当初和家慧关系还是可以的,要不是最后她带着去掏煤炭正好遇到塌方,她现在也能过上好日子了。”
杜大用想了想问道。
“柯伯光什么时候出事的?”
“六二年夏天,丢下两个孩子就走了!”
“那么六二年下半年或者六三年时候,罗家慧是不是出去过?”
谢铁花想都没想的就叫了出来。
“小杜警官,你咋知道,六二年十月份家慧就离开这里去了乡下,带着孩子一起走的,一直到六四年十一月份回来的,还带了一个女娃回来,说是亲戚家的孩子,亲戚都不在了,只能跑回来了。”
杜大用想了想,这个时间点和王大妈说的比较相符。
“罗家慧和柯伯光什么时候结婚的?”
韩主任这时候插了一句。
“我知道,陆零年一月份,柯伯光大儿子是十月底生的,柯伯光为这个喜事还特意买了一些红薯一家给送了一个,个头不大,三两左右。那时候也就是河里有鱼,要不然孩子都养不活,你就问问铁花,你问她爱不爱吃鱼!”
“韩主任,就我们这儿的哪个爱吃鱼,那时候真的是早晨吃小咸鱼,中午是鱼汤,晚上是鱼汤,一吃就是几个月,那时候真的是看到鱼就想吐了。”
“家慧二儿子是六一年十二月份出生的,当时也能缓和一些了,吃的东西也多了一些。可是好景不长,翻了年到了夏天,柯伯光人就没了。不是我现在说风凉话,后来给五百也好,油票,肉票也好,孩子那时候才多大?一个女的没工作,就靠站里面一个月给几块钱,孩子都养不活,韩主任你说是不是?”
“谢铁花,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那时候哪里不穷?罗家慧村子里因为她家人都不在了,就把地收回去了,那能怪我们站里不成?站里那时候不是每个月还给八块钱的!”
“你还好意思说八块,一开始定好的十块,最后就给了八块一个月。大冬天,就咱们这个房子,不买煤怎么过冬,从乌兰那边吹来的风第一站就是咱们这里,还冷的早,你咋不说?要不然家慧能跑回乡下待那么久?也只有那样八块钱才能活下去!这要不是在乡下存点钱,回来日子怎么过?还不是一样去星河那边掏煤才能过冬?”
“到了六七年春天,家里都要烧煤,要不然一家都能冻死在屋里,那时候家慧孩子才多大?大的才虚岁七岁,老二是虚岁六岁,最小的那个亲戚家的孩子才虚岁五岁,也就是那时候吃的还能够的上,要不然一家人早就一起死了。”
杜大用咳嗽了两声说道。
“谢大妈,你什么时候离开那里的?”
“我家陆陆年下半年走的!当时那里也就剩几户人家了,基本上都是去了锣面湾住了,不过我六七年春天还来过,不过家慧家好像没人在家,当时听了胡大姐说了一句,说家慧有个后生给帮了忙,能搞到煤炭,现在日子过得还行。”
“当时我也没在意,后来听说家慧掏煤被埋了我才又去了一趟,不过那时候家慧家房子已经塌了,我们那儿土房子基本都塌了。”
“从陆陆年就开始塌房子了,当时胡大姐就说过,迟早北河要翻大地龙,还真的被她说准了,十年后就翻地龙了,不过不在咱们这里。说来说去,还是腰鼓湾地势不好,冲了三十多亩,就剩下这么点,后面还有个土丘子,一下雨,那个泥水都往土房子地基冲,房子不塌才怪。”
杜大用听到现在也知道这个谢铁花其实对于情况了解的也不多。
“谢大妈,当时那个胡大姐还在不在啊?”
“她八零年生病死了!这还是听说的。”
杜大用听着点点头。
“谢大妈,你们这里谁在这里待到最后走的?”
谢铁花看了看另外一位大妈。
这个大妈明显年纪比谢铁花大多了。
“安婶在腰鼓湾待到七二年夏天走的!”
杜大用把目光移到了叫安婶的身上。
“我叫安真理,这名字还是解放后改的,以前叫安二妹,我和家慧一个住东头,一个住西头,说起来住一起,当时我成分不好,没人愿意搭理我。要不是我家老头子成分好点儿,我五几年都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