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杨侧妃是与人为善,不争不抢,那太子妃就属于是除了打理庶务,什么不参与的样子。
不过尽管如此,太子还是很敬重她,处处维护。
这大约就是她并不受宠却依旧地位稳固的原因之一吧。
毕竟是出身高门,生父不仅是裴曜的太傅,还是当朝右丞相,这份家世,足够碾压东宫所有女眷了。
想到这里,方玧心中叹了口气。
她没有母家可以依仗,还可能被母家带累,反倒是太子那最不稳当的恩宠,对她来说是最大的依靠了。
“妹妹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杨氏的声音从身侧传来,方玧收回思绪,就见她笑吟吟的望着自己。
“没什么,只是没想到太子妃娘娘跟我一样,有月信里不舒服的毛病呢。”方玧顺嘴道。
她提起这个,杨氏的眼神就四下看了看,而后压低声音。
“娘娘的病跟你可不一样,这里不方便说,咱们边走边讲。”
一听是又有八卦了,方玧便也做出好奇样子来,跟上了杨氏的步伐。
两人一边走。杨氏就把这前因后果讲了一边。
当年太子妃刚入东宫不久,就有了身孕,太子大喜,命人好生照看着,彼时东宫人少,倒也不复杂,太子妃那一胎是顺顺利利的保到了五个月。
刚好遇上中秋节,宫中办宴席,太子妃已经胎相稳固,就和太子一起出席了,没曾想这一去就出了问题。
承景帝的妃嫔里有人在宫宴上动手脚,想害另一位得宠有孕的妃嫔小产,没想到因为太子妃有孕,皇后让御膳房给两位孕妇准备的一样的膳食,下毒人竟稀里糊涂的,连着太子妃的那一份也下了药。
就这么的,承景帝不仅自己痛失皇嗣,还连累了太子妃这个侄儿媳妇也小产了。
因为孩子月份已经大了,小产伤身,所以太子妃就落下了妇科上的毛病。
也是那时候起,太子妃的身体就损伤了,气血两亏,如今体弱的很。
不过也是因为这么个插曲,所以后来赵良娣怀孕后,更加受到重视,这才平平安安的诞下了大皇子。
这些还真是方玧不知道的,听罢就蹙眉低声道。
“哪里有这么巧的事儿,一箭双雕,最受益的怕是皇后娘娘吧。”
“知道你聪明,可这话千万别乱说呀!”
杨氏忙道,方玧也立即噤声。
不过两人心里都晓得,太子妃没了的那一胎,恐怕就是皇后的手笔。
为何要害侄儿媳呢?还不是因为裴曜这个侄子占了皇后想夺给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
这些年,皇后和大皇子那可是虎视眈眈的,连同承景帝一起,一家子早忘了这皇位怎么从先帝手里得来的,一心想着把裴曜从太子之位上赶下去呢。
如此一想,方玧也不由感叹,其实裴曜的日子也一样不好过。
而此刻,日子不好过的裴曜正在御书房里同承景帝父子斗智斗勇呢。
第十三章 吏部丑闻
御书房。
身形圆润,看着白胖和蔼的承景帝坐在书案后,眉头紧蹙,似乎遇到什么棘手之事。
底下站着的人,为首就是裴曜,而后是承景帝的两个儿子,皇后李氏嫡出的大皇子,裴泽成,以及陈贵妃所出的二皇子裴泽义。
再后头分别是皇后之父,左丞相李穆,以及太子妃之父,右丞相陆川,并方玧的父亲方宏深,及其他几位官员。
“科举乃是国之要事,江南出了这般丑闻,还闹上了京都,如若不处理好,今年的秋闱怕是要人心惶惶,不利于选拔人才呐,皇上千万要妥善处理!”
李穆拱手,神色肃穆。
他是两朝老臣,又是国仗,承景帝自然应声。
“这件事朕自然会好好处理,李相放心便好,只是如今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拿起,还请诸位爱卿都想一想,有什么好法子。”
下首的裴曜敛了敛眸,两人对话中的江南丑闻,他前一个月就已经知道了。
说的是考生中榜后被冒名顶替一事。
江南钟州的一位叫许博涵的寒门学子,五年前入京赶考,得中榜上三甲一百二十七名,本是大喜之事,但与他一道入京赶考,同住一个客栈的钟州富家子弟王雍却落榜了。
两人在钟州便是同窗好友,彼此极为了解底细,这次落榜,王雍嫉妒之下就生了恶毒心思。
打杀了许博涵,并冒名替之。
因为许博涵的中榜名次不高,又是寒门出身,在京中没有人帮衬,所以并无人关注,高中后被随便派了个地方官的职位,就打发出去了。
王雍就这么顶了许博涵的位置,去外地做了官。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年他的小厮打杀许博涵时并未检查仔细,许博涵只是气息微弱,近乎休克,并未丧命,被丢进深山后,叫进山采药的农户给救活了。
因为头部收到重创,许博涵虽被救活但眼睛却失明了,耳朵也几乎成了半聋。
虽然他多次向官府报案求助,但一来他没有证据,二来他这事儿要是真查下去,是要得罪吏部,所以下头的衙门自然是不会理会他了。
这么些年,许博涵一直求助无门,心灰意冷下决定回钟州老家去。
回去之后发现自己的家人早已经过世,打听之后才从旁人口中得知家中深夜遭了大火,全家上下除了他,无一生还。
而且从邻里口中,他听到的消息是高中封官的人是王雍,并非他,还说京中喜报送来的时候,县老爷亲自去的王家贺喜云云。
听完这些,许博涵哪里猜不到这是王家人买通县衙,截了他的喜报,又害死了他和他家里人,以此冒名顶了他的位置。
家仇私恨两厢交加之下,许博涵悲痛暴怒,将自己的遭遇写作诗文,一路唱入京都。
而这入京的路上就遇上了裴曜麾下的官员,那人一合计,就暗中将此事先报给了裴曜。
吏部尚书刘明和乃是大皇子妃的父亲,这一案和吏部是拿刀子也砍不断的关系,裴曜自然是不介意给大皇子添点儿堵了。
再者科考被人冒名顶替,还添了家仇血恨,本就该给当事人一个公道,所以裴曜便设法让许博涵遇上了朝中一位出了名的刚正不阿的老御史。
这不,那老御史没让裴曜失望,第二天就当朝把这事儿给上奏了。
已经明着戳到承景帝眼皮子底下了,这事儿自然是不能不管。
当然了,只靠御史的嘴皮子自然也不好使,所以裴曜还往江南那边使了使劲。
许博涵的事情在京都传开后,迅速的传回了江南。
包括钟州在内的江南州县,一大批寒门学子联合起来,痛批此事,写了不少文章诗歌来明嘲暗讽朝堂行事疏漏等等。
江南出学子,这一代是整个大齐读书人声望最高的地方,学子们集结起来一闹,承景帝就算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能了。
现如今,这件事儿若是不能给出一个好的答复,恐怕是要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但要是胡乱插上一脚,又容易得罪吏部尚书,那也就是得罪大皇子。
所以这会子承景帝问起众大臣的意见来,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眼瞧着气氛有些僵,右相陆川便站了出来。
“皇上,臣以为此次冒名顶替案,要处置那个王雍以及相应失职官员简单,难却是难在如何安抚江南学子,使天下读书人相信朝堂的公正。”
承景帝点头,又立即追问。
“陆相可有何提议?”
“臣以为,皇上可南巡,安抚学子。”
后者拱手答道。
旁边的李穆立即反驳。
“皇上龙体贵重,岂可随意出宫远行,实在太过危险,陆相此法虽好,却也失了考量。”
紧跟着方宏深便也站了出来。
“是啊,皇上出宫巡察,繁文缛节众多,护卫调度也是大为耗费,且于皇上的安危不利,若真要取此法,派人前往也就是了。”
只是他们拦着不让承景帝离宫,却是正好合了裴曜的心思。
此刻裴曜就适时的站了出来。
“皇叔,儿臣愿意替皇叔前往江南,安抚学子。”
他的声音响起,众人的目光立即都望了过去。
一瞬的沉默之后,大皇子裴泽成也立即跟着站了出来,向承景帝拱手。
“父皇,此去凶险不定,父皇龙体贵重,皇兄是储君,亦是不可置身危险之中,不如还是儿臣去吧。”
论理,裴曜是他的堂兄,但两人一道长大,当年为表亲近,承景帝便也让裴曜在他面前自称儿臣,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唤裴曜为皇兄。
不过这会子大皇子话里恭敬,看似是在为裴曜着想,其实也只是不想给裴曜涨声望的机会罢了。
此去江南,可是大好的,收拢江南学子人心的机会。
见状,旁边的李穆也适时附和。
“大皇子所言极是,臣也以为,若要派人去南巡,大皇子最为合适。”
“皇上,臣不同意。”
陆川立即沉声反驳。
承景帝蹙了蹙眉,看向他,“陆相有何要说?”
显然他这会子也是反应过来了,有点向着自己亲儿子了,可这事儿既然是裴曜一手策划出来的,又怎么可能让大皇子捡了好处呢?
所以此刻陆川从容答道。
“皇上,此次丑闻,事关吏部,而吏部尚书刘大人乃是大皇子妃的父亲,这件事若是由大皇子出面,恐怕会让人觉得有包庇之嫌,秋闱在即,吏部若不能好好正名,恐怕不妙。”
第十四章 南巡
提到姻亲这一层关系,大皇子的面色立刻就变了变。
此时他的确是该避嫌为好,但若是真的把这么好的扬名的机会直接拱手让给裴曜,他自然也是不甘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