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敬虽然名声不显,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能臣。杜思敬所处的朝代,可是蒙古族统治的元朝。一位汉臣,能在元朝担任中书左丞,着实不简单。
辣条公子能得此人辅佐,也算得上是幸运至极。无奈生不逢时,碰到欧阳朔这样一位霸道的领主当邻居,只能乖乖投诚。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辣条公子能下定决心,还是杜思敬在背后推动的结果。在杜思敬看来,此战无论胜负,肇庆郡的领主,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败就不用说,下场一目了然。就算侥幸取胜,元气大伤的肇庆郡领主,不是被【南盟】趁机吞并,就算要面临山海城的第二次袭击。
无论哪一种情况,前景都不乐观,这就是弱者的无奈。
与其如此,不如提前下注,倒向山海城。
雪中送炭,总好过锦上添花。
肇庆郡能看清形势的,自然不止杜思敬一人。但是,能有此魄力和决断的,唯有辣条公子一人。就冲这一点,辣条公子就要优于大多数人。
事实证明,辣条公子的选择,是正确的。
辣条公子的善意,收到丰厚的汇报。县令之位,再加上一个子爵的爵位,虽然比不上武隆县领主来得显赫,却安稳实在。
巨鹿之战结束之后,荒野的领主战争已经进入高峰时期。中国区辽阔的大地上,每一天都有战争爆发。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座领地在荒野除名,彻底成为历史。
胜利者雄心勃勃,失败者无人理睬。
唯有强者,才能生存。
每一位领主,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害怕一觉醒来,就被敌人兵临城下。因此,像辣条公子这样,能够安然退下,已是万幸之举。
寻常领主投诚,欧阳朔还不一定接受呢。毕竟,接收太多的领主玩家,对领地的统治是不利的,实在是最不安定的因素。
因此,欧阳朔宁愿付出更大的牺牲,也要在正面战场,将敌人铲除干净。此番结盟,也是被【南盟】逼迫的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
除了战略上的考量,杜思敬此人,也是欧阳朔考量的重要因素。他此番率部抵达武隆县,除了袭击盟军后方,也是想对杜思敬进行一次近距离的考察。
来之前,欧阳朔还特意抽空,详细查过杜思敬的资料。此人的履历,算得上耀眼,既有地方从政经验,又曾经行走庙堂之上。
倘若没有意外,此战过后,一个郡守的职位是跑不掉的。
山海城的文官集团,中层官吏和基础官吏,有招揽的儒生和西南大学堂毕业的学子补充,尚可维持,就是独挡一面的重臣,还有些欠缺。
尤其是郡守人选,就更是如此。
游戏地图扩大十倍,一位郡守,实则已经等同于历史上的一省巡抚。
巡抚啊,放在任何朝代,可都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是数以万计的官吏,奋斗了一辈子都爬不到的高位。
因此,仅凭那些并无多少历练的儒生,是无法当此大任的,必须要由从政经验丰富的能臣来担任。
就像雷州郡守鲍叔牙,说是一国丞相,实则历史上齐国的面积,大致也就是山东一省之地,游戏中也就跟一郡之地相当。
担任郡守,对鲍叔牙而言,基本上就是极限。
相比鲍叔牙,杜思敬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唯一的问题,就是忠诚,对欧阳朔的忠诚。
这也是此等人才,最大的症结所在。
攻打肇庆郡,欧阳朔就不得不提前谋划郡守人选。
欧阳朔原本属意的郡守人选,是宋文。可惜,宋文在天霜县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欧阳朔如果强行让宋文上位,怕是难以服众。
因此,宋文还得在历练一番,才能登上高位。此番天霜县沦陷,对宋文而言,也算是一个教训吧。
如果他能吸取教训,未来的成长潜力,还是值得期待的。
排除宋文,眼下却是有更好的选择。
……
禁卫师团出现在武隆县,立即引起一阵骚动,城中的百姓用惊疑不定的眼神,战战兢兢地看着这支大军。
谁都知道,现在的武隆县只有数千城卫部队,倘若来的是敌人,武隆县断无法幸免。
好在,接下来的场景,让围观的百姓松了一口气。
“杜思敬,拜见都护。”
杜思敬率领城中文武重臣,赶来拜见。
对杜思敬,欧阳朔却不能摆架子,再怎么说,现在双方还只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
“杜大人,久仰了!”
欧阳朔下马,向杜思敬抱拳,神奇和缓。
“请!”
见南疆都护并无倨傲之色,杜思敬心中也是一松。倘若没有意外的话,眼前之人,就将是他未来的主公。
如果说,杜思敬没有一点小心思的话,谁也不信。
林逸率部,接管武隆县的城防。欧阳朔则带着两百亲卫,进驻领主府。
欧阳朔虽然自信,对方应该不会玩什么花样,但也不得不防一手。谁知道,武隆县内有没有其他领主的细作。
进驻领主府之后,欧阳朔却无意接见武隆县的权贵。略微寒暄之后,就以身体不适为由,回到杜思敬安排的住所。
不到十分钟,黑蛇卫在武隆县的负责人,就赶到欧阳朔院外。守卫的神武卫是知道黑蛇卫存在的,验过身份之后,当即放行。
“君侯!”
“说吧,外面是个什么情况?”
此时的欧阳朔,脸上再无和煦的表情,而是神情冷酷。
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将狄青
听完黑蛇卫的汇报,欧阳朔眉头紧锁。
整个肇庆郡北部,包括武隆县在内,共十二座领地。每座城池的驻军,都在一两千左右,倒是不足为虑。
棘手的,还是那五万巡视的铁骑。
五万铁骑的大营,设在天霜县以北十五公里。
据黑蛇卫了解到的情况,十二座城池已经结成战时联盟。但凡有一座城池遇袭,五万铁骑都能第一时间获悉,及时赶去增援。
看来【南盟】之中,有高人指点啊。整个肇庆郡北部,被盟军布置得密不透风,互相策应,没有丝毫的破绽。
欧阳朔此行的目的,是攻下天霜县,切断盟军的粮草。
武隆县距离天霜县,有三天的行程。
盟军的五万铁骑,在整个肇庆郡北方巡视。因此,要想攻击天霜县,就必须先解决巡逻的五万铁骑,否则容易被前后夹击。
以一个师团,对抗五万大军,又是以一敌五。
考虑到战后还要出击有三万盟军驻守的天霜县,此役只能智取。现在没有详细的情报,欧阳朔也不敢轻易出击。
当天,欧阳朔就派出十余支斥候队,去侦查敌军的动向和活动规律。
**********
肇庆郡,云安县。
二十二万盟军,已经在云安县集结完毕。随军运抵的,还有大量的粮草和攻城器械。源源不断的粮草,自天霜县运至云安县。
五万先锋部队,已经将山海城大军的部署侦查清楚,【南盟】成员再次聚在一起,商议具体的作战方案。
此次议事,再不是禾佛等人唱独角戏。
诸领地带来的谋士和武将,一一登场。毕竟,具体的作战指挥,还是他们擅长。禾佛等人,也只是负责战略决策。
诸将当中,又以一人最为耀眼,他就是北宋名将狄青。
狄青,字汉臣,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其出身贫寒,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卓越战功。
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
狄青平生前后二十五战,以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军中之事,最是忌讳外行指挥内行。”禾佛环视一圈,道:“因此,我提议,自今日议事起,我等领主就隐居幕后,不再插手军务。军中之事,交由诸位将领便宜行事,诸位以为如何?”
“盟主说的不错,我同意!”
“同意!”
“好,那就这么定了。”禾佛拍板,接着说道:“既然如此,就得选出一位统帅,统领全军。统帅之令,就是我等之令,任何领地的将领,胆敢违抗军令者,皆交由统帅按军法处置,我等领主,不可为其求情。诸位以为如何?”
“善!”
“正当如此!”
诸位领主深知,盟军虽然强大,却也不是没有隐患。最大的隐患,就是军中士卒,来自数十个领地,如果没有军法约束,就是一盘散沙。
禾佛三言两语,就扫清此战联盟最大的两个隐患,当真了不起。就算是阮平,也不得不心服口服,没有跳出来搞事。
没有任何的意外,狄青被推举为全军统帅。
当着诸领主和将领的面,狄青获得指挥权。禾佛等人,当即退出营帐,将整场战役,交由狄青指挥。
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谋事必先仔细考虑成功的把握,选准制胜的机会然后再出击。倒是跟白起的作战风格,有些类似。
肇庆郡北部的布置,正是出自狄青之手。
狄青深知,一场大战,粮草最为关键。天霜县作为盟军的粮草中枢,务必派重兵坚守,不容有失。
领主们退下,狄青正式升帐议事。跟传言一样,狄青戴着青铜面具,披头散发,端坐首位,不怒自威。
盟军诸将,莫有不服者。
“敌军三城,成掎角之势,该如何破之?”
狄青倒是特立独行,一上来就把最大的难题,抛给在座的诸位将领。
诸将闻言,面面相觑,不知主帅是何意。按理来说,即是升帐议事,说明主帅心中已有计较,布置下去便是,何须询问诸将的意见。
殊不知,此正是狄青高明之处,他深知军旅之事。别看在座的将领,对他担任统帅没有提出异议,心中如何想的,是一概不知。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