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网文大神魂穿夫郎暴富了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18节


  孙书文倒也不在意,只笑笑道:“没事,早就听说你有拳脚功夫。打了京中好些纨绔公子。如今既然没打我,便说明你心中也是对我有意的,你承不承认的,也没什么要紧。”

  孙书文这人分析能力极强,蔡瑾就算有几句心口不一,在他面前似乎也无所遁形。

  听了孙书文自信满满的话,蔡瑾一时间觉得有些牙痒。然而他又不得不承认,听说了孙书文让孙夫人去家里提亲,他心中是十分高兴的。

  孙书文觉得蔡瑾有些羞怯的模样也是十分可爱,只是这毕竟是光天化日之下,两人又还没有正式成亲,他搂着蔡瑾已是十分大胆,也不好再对他做些什么。

  两人在马场附近的林子里呆了一个多时辰后,蔡瑾才上了马,孙书文也跟在他的身后,两人并排骑马朝着马场走去。

  经过马场的时候,便又遇上了方才那些纨绔。他们自是也认出了孙书文,见孙书文与蔡瑾走在一起,便十分诧异的问道:“孙兄,你怎么和那个煞星一起过来了?”

  还有人对着蔡瑾说道:“蔡瑾,孙书文可是有五品官身的,父亲又是正三品大理寺卿,你可别看上他了,他是不会要你的!”

  蔡瑾还未说话,孙书文却是直接开口说道:“莫要胡说,我正要去蔡府提亲的,若是蔡瑾恼了我,这亲事黄了,你们可赔不起!”

  孙书文这话说完,整个马场便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蔡瑾又是满面通红,喊了一声驾,骑着马儿就跑了。

  孙书文跟在后面追了出去,留下一群还没反应过来的纨绔公子们说道:“方才是我听错了么?”

  “孙书文说要找蔡瑾提亲?他是不是开玩笑的?”

  “他是疯了么?要娶一个哥儿?他这等身份,什么小姐娶不到?”

  “孙家能同意么?还是他们看上了蔡国公家的势力,想与其联姻?”

  ……

  不过三日,孙家与蔡国公府的亲事就在京中传了个遍。人人都觉得十分稀罕,茶余饭后都在嘴边谈论着,后面又有人说,这蔡瑾与孙书文是在百花谷里结的缘。

  百花谷本就是《藏龙寻仙》里沈青与苏蔓儿结缘的地方,现在又成全了京中两个大龄单身狗的姻缘。原本之前停滞了一段时间的百花谷的生意,一下子又好了起来,而且似乎比以前更好了!

  林晓寒在家也听说了此事,他对蔡瑾印象很好,自是也欣慰他能找到自己的良缘。

  这些时日,他与陆秋成呆在家中,他写《山河永护》,陆秋成则也在写自己的东西。

  如今陆秋成被革了职,眼见着几个月都没能复职,那些一开始还在观望之人,也开始笑话他傻。

  明明可以明哲保身,前途大好,却偏偏要动大家的利益,导致如今下场。

  现在他坏了名声,官威不在,怕是也不中用了。眼见今年又是一年科举,新科进士一来,晋文帝又有新人可用,这陆秋成也就成了废子,没什么威胁了。

  陆秋成闲赋在家,就一边看书,一边写一些庄稼的生长规律与种田的技巧。

  以前也有一些总结农事的古籍,但都写的不够详细,陆秋成决定把这些古籍整理归纳出来,再添加上一些新的内容,与手绘的图片,写一本教导农民种地的书。

  在大晋朝,农民大多数都是大字不识的。出一本教农民种地的书籍,需要很大的工程量去整理。此事十分辛苦,又不能赚钱,除了陆秋成这呆子,又有谁会愿意去做呢?

  然而林晓寒听了却十分的支持陆秋成,并说愿意自费帮他出版这套书籍。

  在他的前世,不仅有很多教农民种地的书,还有农科院,农学院等专门做科学研究和教人种地的大学。

  林晓寒明白,陆秋成所做的事情,是一件十分有意义,且有跨时代的前瞻性的事情。是一件真正利国利民的大事!

  那些笑话他的人,才是真不懂他。陆秋成一个过目不忘,聪慧过人的人,又怎会是个傻的?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世间的道理,化繁为简,最后那条最质朴的,才往往是能经过大浪淘沙,能留存在历史记载之中的。

  几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新科进士们殿试结束以后,林晓寒手上这本《山河永护》也写的差不多了。

  陆秋成虽然被革了职,但品级还在,俸禄都是正常领取的。

  再加上这些日子秋雨轩与何韵那边的分红,还有府城的玄天门也是分文不少。虽然少了百花谷那一大块进项,但林晓寒的存款还是在如数增加的。

  这日,林晓寒完结了《山河永护》,便将第一册 的稿子送去了墨香阁。

  翌日,崔管事就亲自来了陆府,重新拿了一份合约,对林晓寒道:“林哥儿,王爷让我过来与你重新谈谈新话本的分成。”

  “之前已经谈好了的分成还要改么?”林晓寒有些诧异,接过了崔管事递过来的新合约。

  他仔细一看,才发现之前只有一成稿费的合约,被重新改成了二成。墨香阁竟然主动让了一成的利给他!

  “这……”林晓寒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崔管事见状便对他说道:“您放心,这分成的合同,也是给王妃过了目的,他也是支持的。”

  一成的利润,说来轻松,但也是数万两银子的收益。自陆府落了难,晋晏王府对他从未落井下石,反而一直雪中送炭。

  林晓寒心中感动,对崔管事道:“回去帮我对王爷与王妃道声谢,说这次雪中送炭的恩义,林晓寒没齿难忘。”

  林晓寒虽然名声有损,但细雨斜风先生要发新文的消息一传出来,关注的人却比之前似乎要更多了。

  自《藏龙寻仙》完结之后,林晓寒的谣言被传的沸沸扬扬,坊间对他口诛笔伐之人就未曾停过。

  人人都猜测,细雨斜风先生会不会受了打击封笔。毕竟《藏龙寻仙》也完结了,又没听说他有什么新的出书计划。

  其实晋晏王爷心中也曾有过同样的担心,但以他现在的立场,也实在不好与林晓寒再有什么来往。

  不过当他看到《山河永护》的稿纸的时候,心中的担忧却完全烟消云散。

  《山河永护》这故事,又是他从未见过的新风格。且这故事实在发人深省,看的他整个人是热血沸腾。

  林晓寒这样的人,果然是不可能被几句闲言碎语就打败了!

  他的一腔热血,似乎也都寄托在了这本故事之中,行文的笔力,也比《藏龙寻仙》时更好了!

  看完了《山河永护》第一册 的故事,晋晏王爷第一次竟忍不住泪流满面。

  他一向是个稳重之人,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但李护国那一腔热血,却仿佛一颗炸弹般在晋晏王爷心中炸开了花,让他的情绪也忍不住跟着激荡起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李护国就算是穿到了一个小太监的身上,也会以身殉国,只为守护山河百姓。

  若是朝中群臣都能有李护国这样的精神,晋文帝推行个冶铁与禁私煤的律令就不会这么难了!



第143章

  墨香阁挂出了广告牌, 细雨斜风先生下个月要出版新书,新书的名字叫做《山河永护》海报也与之前《藏龙寻仙》的不同,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而是一幅风景壮阔的山水画。

  单从这本话本子的名字实在看不出它到底要写些什么内容, 那海报也看不出名堂。若非说是细雨斜风先生的话本, 怕是大多数人对这样一本小说都不会感兴趣的。

  但细雨斜风先生这几个字就是一个活招牌。林晓寒经营了这么久,细雨斜风先生早就变成了一个活IP。

  即便是如今林晓寒名声不好,但坊间想要看他新话本子的人却更多了。

  林晓寒这几个月闭门不出, 在外都听不到什么消息。

  他自成名后就一直是大晋朝最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百姓们除了对林晓寒笔下的故事感兴趣外,更想从他的书本里窥见一丝他的近况。

  毕竟如今坊间什么传闻都有, 有说他在外的丑事曝光以后, 被陆秋成禁了足关在家中不得而出。

  还有的说他如今转让了铺子又把百花谷送了出去, 赚不了钱了, 在家中也没了之前的地位,只能伏低做小。

  更有人猜测他一朝从高处跌下, 难免接受不了, 日日在家痛哭流涕……

  其实林晓寒的心态倒一直好得很, 他这些日子闲了下来,每日只在家写写文, 甚至还吃胖了两斤。

  他支持陆秋成去做此事之时, 便已经想好了所有后果。就算是陆秋成一朝被贬, 再做不了官了, 他也写不了话本子,靠着十五万两银子的存款和府城的产业也能活得舒舒服服了。

  然而事情比他想象中的最坏打算还要好些。比如晋文帝虽被迫革了陆秋成的职, 但却没有降他的品级, 他与陆秋成的俸禄, 每个月都正常领着。

  而百花谷虽上缴了宫中,但何韵仗义, 帮他保住了秋雨轩的盈利。墨香阁这边不仅愿意继续帮他出版,还给他加了一成稿酬。

  倒是陆秋成,毕竟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没林晓寒经过的事儿多。刚被革职的时候,也抑郁了一个月,整个人都瘦了十斤。

  不过他也是个坚韧的性子,并没有因此就消沉太久。想通之后,就开始在家研究起那些种植相关的古籍,还在后花园里开了一块田自己亲自实验耕种。

  如今事情已经过了几个月,陆秋成心态早已平复,之前掉的称也都吃回来了。

  又过了几日后,殿试结果出来了,新一届的新科进士也被晋文帝钦点了官职。

  当日面见了那些新科进士们,刑部的孙书文突然在朝堂上拿出一份证供,举证当日在那百花谷中毒之人,是因为家中嫡庶之争,才被人下了毒,与百花谷和林晓寒无关。

  而胡启明也同时上奏,称派了人去府城与陆家村走访,除了林晓寒与林家二房确实上过公堂,陆秋成并未有其他传闻中的不敬尊长之事。

  且陆秋成在陆家村开设村学,帮扶村民,口碑极好。陆家村的村民们听说了陆秋成在京中之事,便由陆友山牵头,田哥儿草拟了一分万民书。书中尽诉陆秋成与林晓寒两人这些年对陆家村的贡献,还按上了手印。

  此证供一出,百花谷之事算是翻了案,陆秋成的口碑也不再是之前那般一边倒了。

  只是案子虽然了结了,但朝中那些老臣们到底是不肯放过他,只咬着林家二房的事情继续弹劾他。

  晋文帝百般思索之后,最终下了一道御令。

  陆秋成品级不变,但之前御史台的官职也不能做了,而是被外放到了西北的燕云去做知府。

  燕云是大晋朝的西北边境,地处偏远,战事又多,十分苦寒,也是许多犯官流放之地。

  陆秋成虽然仍是五品官职,但被外放燕云,那些朝中的老臣们觉得他已受贬黜,便总算是松了口。

  陆秋成在家里,就收到了何公公送来的圣旨。

  待宣旨结束以后,何公公把陆秋成扶起说道:“陆大人,陛下也是一心向着你,只是如今留你在京中,做个活靶子,日日被人针对,反而于你不利。陛下的意思,是倒不若放你出去,去远一点的地方,反而自在一些。待过几年冶铁与煤矿之事清理好了,朝中局势定下了,再招你回京。”

  “谢陛下隆恩。”陆秋成对何公公说道。事已至此,这也的确是最好的办法,去燕云做知府,总比闲赋在家要好。

  林晓寒送何公公出去,临走之前,何公公对林晓寒道:“林哥儿,如今你那百花谷,每月收益颇丰,宫中众人都跟着受了益。皇后与陛下,都是念着你们的好的。”

  “能为陛下与娘娘分忧,是晓寒的荣幸,实在是不敢居功。”林晓寒十分谦虚的说道。

  何公公拍拍他的胳膊,伸手比了个五字后,在他耳边轻声道:“最多这个时间,你必能回京。”

  一个百花谷,也不是白给的。这么大一个庄子,可是让晋文帝与惠宁皇后承了他的情。

  宫中每次理账的时候,惠宁皇后都要念叨一次林晓寒的好。身边时刻有人耳提命面,晋文帝是不可能忘记他与陆秋成夫夫俩的。

  这何公公伺候晋文帝多年,对他的性子已是摸的很清。林晓寒这一手,正是挠在了晋文帝的痒处,实在是高明的很啊!

  按照大晋律令,距陆秋成去燕云赴任,中间还有半年的准备期限。

  百花谷的官司结了,也算是还了林晓寒与陆秋成一个清白。只是那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还被一些留言蛊惑,觉得陆秋成让晋文帝把冶铁、煤矿收归朝廷,是比他们去做苦力。

  只是毕竟此事已经过去了几个月,陆秋成在家期间,晋文帝也没停下动作。

  这些人在陆府门口骂了几日,便自行散去了。而朝廷在收了几个煤矿与铁矿之后,百姓们便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朝廷的动作有所影响,对陆秋成的恨意也就烟消云散了。

  八月中秋的时候,宫中特地举办了一场赏月宴,遍邀京中群臣与官眷入宫参加,陆府也收到了宫中的帖子。

  自出事以后,也只有晏亲王府不怕与陆府扯上关系,每次宴席都不忘给他们发帖子。

  只是林晓寒与陆秋成怕给晋晏王爷与王妃找麻烦,就都推拒了。

  如今宫中亲自下的帖子,等同于圣旨,也不好再推。

  中秋当日,林晓寒与陆秋成便穿了入宫的朝服,盛装去了宫里。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