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一般这异族,都是亡我之心不死,现在看起来好说话,过一会儿就不知道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刘煓也表示,【只是接受了封号,不代表他们就真心实意的归顺了。】
李昞道:【不错,不过若是当真天热缺水,还粮草不济,这也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武士彟也赞同:【是了,远征是有很多麻烦的。】
朱世珍觉得自己不说什么好像不好,但是说了又不知道说什么,最后只能说:【反正俺孙子那就是最好的!】
那可是金贵的孙子啊!还干得这么好,比儿子还强!
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棣:“以后继续努力,别太骄傲了啊。”
朱棣一个机灵:“是!父皇!”
然后他美滋滋的凑到朱标身后:“皇兄,回头臣弟给你当大将军去啊!”
朱标心中一暖。
他知道朱棣的意思是让他别忧心,只要是他还活着,这个太子,未来的皇帝还是他的。
不过朱标心中却开始思考,自己真的那么适合当皇帝吗?
可能是。
可是朱棣更是历史认证过的好皇帝,经历过天幕的出现,他这次如果继续做皇帝,只会做得更好!
要不要去赌一个可能性,朱标不知道。
不过很快他笑了一下,觉得自己想得有点多。
他还没有活的过父皇,就不要想继承皇位的问题了吧。
【第一次远征漠北,虽然是处理了鞑靼部,但是还有一个跑了的,那就是瓦剌。
也就是后面俘虏了明朝皇帝,差点打到北京的那个部落。】
“什么?”
“俘虏了我大明的皇帝?还险些打到北京?”
“这个蠢货死没死?”朱元璋问的十分犀利,“身为皇帝,居然被外族俘虏,他死没死?”
朱棣也脸色难看。
这个人毫无意外是他的后人,自己的后人居然能有这样的表现真的是……
他也想问一句死没死了。
【虽然后人面对瓦剌的表现不佳,但是并不代表朱棣面对瓦剌的表现不行。
在明军和鞑靼征战的时候,瓦剌部趁机迅速发展壮大,称霸蒙古,抗拒明廷命令。
永乐十一年的时候,瓦剌军进驻饮马河,看起来那是十分危险。
如果是一个所谓“仁慈”一点的皇帝,这个时候肯定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瓦剌没有动作,那我们这边就不能动。
但是如果是一个真正有远见的皇帝,那就应该率先出击,真等着被动挨打的时候损失必然会更大!
显然朱棣是后者,立马便决定集兵筹饷,亲征瓦剌。】
【彩!】嬴稷十分赞成,对朱棣显然是很欣赏的。
【永乐十二年二月,朱棣以安远侯柳升领大营,武安侯郑亨领中军,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领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谭青领左、右掖,都督刘江、朱荣为前锋,率兵50万人北征。
五月二十二日,师至通泉泊,获悉瓦剌数千人东行,朱棣遂遣刘江率精骑追击。
六月初三日,刘江败之于康哈里孩斩首数十级。
初七日,兵至忽兰忽失温,瓦刺部酋马哈木、答里巴、太平、把秃孛罗等率众3万人,分3路迎战。
朱棣一面令柳升发神机铳炮轰击,击毙数百人;一面亲率铁骑冲击,瓦剌部败退。】
【此次战役,激战良久,大败瓦剌部,斩首数千级,余众败逃。
追到土刺河的时候,明军生擒数十人,马哈木、太平等远遁。
不过此时瓦剌部虽受重创,明军也死伤相当。
朱棣思虑良久,于初九日决定下令收兵。】
第198章 第一百九十八个老祖宗很骄傲
【两次远征漠北, 其实都没有打服了瓦剌,只是暂时让其避退锋芒,这让朱棣有点不开心。
他心里是一直琢磨着要继续打击瓦剌的。
但是在筹备如何攻打瓦剌的时候, 明朝收到了一些消息:
“得辽东谍报……瓦剌人马已到阿忽马吉之境,宜昼夜谨备, 不可怠忽。”
“拟七月率众至斡难河北……吾边境须有备。”
别说是你大明想要攻打瓦剌了,瓦剌那边也还没有放弃了打你呢。
那朱棣能放任不管吗?当然不可能。
于是朱棣诏敕开平备御郭亮:“朕将巡边,尔其整兵以俟。”】
【巡边, 那就是巡视边防,看看边境有没有什么不稳的地方。
不过对于朱棣来说,巡边和北征就是画等号的。
所以在宣布了自己即将巡边之后, 朱棣又下令周、晋、秦等藩王各选护卫步骑兵五千,“明年正月赴真定操练”;
同时要求陕西、甘肃、宁夏、大同、辽东诸守将,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都司, 中都留守司, 以及徐州、宿州、沂州、邳州、淮安、扬州、武平、归德, 睢阳、潼关等卫所,于次年春分别赶赴真定、德州操练, “俟赴北京阅试”。
这是一场覆盖了整个大明北方的大规模调兵、练兵、阅兵行动,是朱棣为再次北征瓦剌而做的部署。
只不过准备做的是挺好,但是第二年的时候出现了意外。
瓦剌的首领绰罗斯·马哈木意外死亡,于是朱棣勅令边将:
“马哈木已死, 其众溃散, 故停北征”,取消了原定的军事计划。】
战争爱好者的几位看起来有点失落的样子, 这都准备好了,居然还因为这个不打了, 实在是有点让人憋屈。
更别提这个瓦剌还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刚不是还说了,日后瓦剌会俘虏大明的皇帝吗?
【没事,这次北征并没有白准备,还是要打的。
因为瓦剌虽然死了首领,可是鞑靼没死啊!】
嬴稷:【……这个鞑靼,不是刚刚接受了明朝的册封吗?
还是他们也换了首领了,原本的那个接受册封和明朝和解的首领死了?】
【没有,那个首领活得好好的。
鞑靼趁此机会经过几年的发展,势力日益强盛起来,从而改变对明朝的依附政策,
并侮辱或拘留明朝派去的使节,还时常对明朝边境进行骚扰的劫掠。
在永乐十九年冬初,鞑靼围攻明北方重镇兴和所,也就是原本元朝的中都,杀死了明军指挥官王祥,
所以朱棣在重建兴和所后,决定第三次亲征漠北。
永乐二十年三月,朱棣率军从北京出发,出击鞑靼。
他调集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军队于北京,并运送军粮37万石,分贮沿途各地,
采取的是长驱直入,直捣巢穴的战略方针。】
【其主力部队至宣府东南的鸡鸣山时,鞑靼首领阿鲁台得知明军来袭,连夜逃跑,避而不战。
估计当年朱棣打他也给他打出来阴影了。
七月,明军到达煞胡原,俘获鞑靼的部属,得知阿鲁台已逃走,朱棣下令停止追击。
不过明军在回师途中,击败了一贯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部。
九月,回师北京。】
【兀良哈是在朱棣登基之后前来归附的,因为当时的气候变化原因,兀良哈经常发生饥荒,都是靠大明接济的。
不过兀良哈多出白眼狼是真的,哪怕是得到了大明这么多的帮助,他们还是没干好事。
永乐八年六月十四日,朱棣第三次北征时期得讯阿鲁台溃逃时“所擒数十人皆兀良哈部下,尝入朝授官矣,复叛附阿鲁台。
上责之曰:‘尔于朝廷何功,徒因来朝,辄予爵赏。
今不思报,乃复为叛寇用。命悉斩之’”。
朱棣多少有点大惊小怪了,毕竟这番邦之人首鼠两端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还需要这么惊讶?】
李昞突然就想起来自家李唐了。
李世民对很多番邦那是够好的了,但是在陈曦的表述中,基本上在后期大唐出问题的时候都反叛了。
这就是所谓的养不熟的白眼狼吧。
【不过即便如此,朱棣也没有说真的想打。
永乐九年十二月六日,朱棣让人警告兀良哈说:
“昔兀良哈之众,数为鞑靼摽掠不能安处,乃相率归附誓守臣节。
我太祖高皇帝矜厥困穷,设福馀朵颜泰宁三卫而授尔等官职,俾各领其众。
臣属既久后竟叛去。
及朕即位复遣人来朝,朕畧其旧过,加意抚绥,数年以来生聚蕃息,朝廷于尔可为厚矣。
比者尔等为本雅失里所胁,掠我边卒。
又遣苦烈儿等绐云市马实行窥伺。狡诈如此罪奚可容。
今特遣指挥木答哈等谕意,如能悔过即还所掠戍卒,仍纳马三千匹赎前罪。
不然发兵诛叛,悔将难追。”
简单的说就是,赶紧投降,送上三千匹马来,不然我就打你,让你后悔莫及!】
【永乐二十年七月四日,阿鲁台因朱棣追击抛下兀良哈向北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