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听不清二人交谈,但柳尚书谄媚讨好的笑已然说明一切。
这般首鼠两端,不少人心中“嘁”了一声。
柳大人才不管下官怎么想。
抱自己的大腿,叫别人说去吧。
“图册一事,是学生大意,今日还请恩师不吝援手。”
陈愈冷哼一声。
“柳巍,我只冒险助你这一次,下不为例。”
冒险助我?
拿我当活靶子呢,当我不知道?
柳巍心中不服,但再不服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下。
“稍后上朝,还请大人多加照拂。”
要紧把柄落入敌手,柳巍想了许多办法,甚至学人偷家,但都以失败告终。
派去的人无能,还被方家护卫当场抓包,成了整个京都的笑话。
那日柳巍急匆匆去找陈愈,就是摊牌了。
图册上半部,正是大宁北疆图志的原版。
不就是抄袭嘛?
陈府书房,道貌岸然的瘦高老头儿瞥一眼,很是淡定。
他只管举荐,原不原创的,他可不知情。
这事闹出来,于他最多也就一个失察,算不得大错。
可柳巍下一句话,就叫他崩了盘。
“陈大人,这书下半部正是东海航线图,当初被太后夺去,用以闽商南北运粮。”
“这可是谋逆的大罪!”陈愈失手碎了杯子。
柳巍也不要脸,哭丧着就跪下,“怪……怪学生贪心,总觉此书还有用处……”
他一边涕泗横流,一边旁敲侧击。
“皇仓失窃,顾冶那老匹夫顺藤摸瓜得到航线图,陛下曾下令,叫他务必查清图从哪里流出,这等海事机密又是何人外泄。这图册若是到了陛下那里,我们恐怕都难逃干系!”
“废物!”
陈愈气得狠踹了柳巍一脚,脸色亦憋得铁青。
这些年太子病重,几乎人事不知,神宗总还心存幻想,可他同陈皇后就现实多了,早已谋好退路。
若神宗醒悟,愿立太孙为储,叫皇后垂帘、他监国,那自然皆大欢喜。
若神宗继续执迷不悟,定要除外戚,保幼帝亲政,那他也不介意来个武力过度。
是以这些年,他借太后掩护,亦有不少暗中勾当。
本以为太后已死,证据尽销,他可高枕无忧,哪知事情竟坏在这饭桶手里!
他呼哧呼哧大口喘了几口气,毅然拍板,决定计划提前。
“老夫可以帮你,但你也要助我陈氏一臂之力。”
他缓缓说完计划,柳巍脖颈顿时一凉。
可陈愈才不管他生死,“柳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老夫由你选择。”
“干或者不干,老夫不逼你。”
柳巍就着跪坐的姿势,心脏隆冬狂跳,权衡几息终是狠心咬牙。
“下官必定全力配合大人,只望日后大人得偿所愿,莫忘下官今日诚意。”
他们商定的计划,就是借边境大捷封赏之际,以立储离间神宗与方谢两家。
顺便将自家孙子拱上储位。
不止柳巍,陈愈还动用力量,逼得钦天监冒死做这个出头的椽子。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略骨感。
早朝,各部奏事完毕,便是由兵部提请北疆大捷封赏。
柳巍觑了陈愈一眼,恭谨跨出列班。
奏完封赏名录,他拱手道,“臣以为,大宁与鞑靼僵持数年,永泰初能收复河山、得此大捷,实乃苍天眷顾,陛下当择日告谢郊庙,感谢天地和祖宗保佑。”
神宗允了。
便有大太监宣,“传钦天监,择吉日以报。”
北钦天监正哆哆嗦嗦应传进了殿,噗通一声跪下。
也不用皇帝催促,背书般一股脑输出,“陛下,腊月二十四日,乃百年难遇的黄道吉日,可告谢郊庙,亦是……亦是册立储君的大好时机……”
这话一出,满朝惊悸。
众人嗓子眼发紧,后背发起白毛汗。
监正却像感觉不到似的,五体投地,呼天抢地。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储。大火昏昧,就是无太子星守望,腊月大雪,就是天降异象敦促国主早立贤明,陛下,还请您以江山社稷为重,早做打算!”
太子丧至今秘而不发,神宗于立储一事也诸多禁忌。
监正不是不知道,但他命脉被陈尚书掐在手中。
这个出头鸟不做,死一窝,做,最多死自己。
猴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冗长而窒息的沉默后,帝王威仪的声音响起。
“哦?那监正以为,朕当立何人?”
凉意从地底蔓延,很快席卷了周身骨血。
监正伏地的背影抖得更加厉害。
他艰难吞咽,吐出最后的几句台词。
一如遗言那般艰难。
“老臣……老臣观星象,昭……昭郡王状似荧惑。
太子心前陨落,皇室心后黯淡,此时当以荧惑取而代之,如此即可解荧惑守心之罹兆,亦能保心宿长明!”
“你是说,天意叫我立昭郡王为太子?”
神宗问得温和,语气里似乎还有些虚心求教的意味。
但熟悉他的臣子知道,这是帝王怒极的前兆。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果然,下一秒他突然发难,“若昭郡王是天意?那朕是什么?”
爱卿们集体垂头。
动作如演练百遍,很是整齐划一。
“诸位爱卿呢?诸位爱卿以为当如何?”
爱卿们遂又齐齐跪了一地。
整个朝堂尽是膝盖磕在青石板上的钝响。
若是细听,能发现前排声音闷沉,后排声音清脆。
显然老油条们早已自备了护膝,也只有新手才跪得实心实意。
皇帝怒极,再一次为这死气沉沉的朝堂而气闷。
他一巴掌拍向龙椅扶手,“朕养你们,是叫你们装庭柱讷讷不言的吗?”
“臣惶恐——”
柳巍硬着头皮膝行出来,“臣以为此言荒谬!
荧惑守心,历来是谋夺之象!陛下乃高宗钦定的继承人,是天命之子,如何能放任荧惑夺位、扰乱正统?”
坏了!陈愈暗骂一声。
果然神宗闻言,脸色愈发阴沉得滴水。
泰王却在此时见缝插针,看似无意接道。
“也不能怪钦天监如此断言。
谁叫当年……负责掌大行皇帝遗诏的陈尚书忧思过度,以至于痛失遗诏,别说立太子名不正言不顺,就连陛下登基即位,也因短了一道规程,叫外邦笑话。
陛下允陈尚书戴罪立功。
可三十多年过去,人他枉杀不少,遗诏至今尚未寻回。
这叫陛下怎么好册立太子?
如明孝那般纯善仁德,都因缺了这道祖宗天命的庇佑而早早殒没,现在仓促另立太子,又有谁能受得住这厚重气运!”
这一问,不止截断陈愈推举外孙为皇太孙的野心。
更是抖出一件神宗竭力遮掩数年的阴私。
当初神宗即位,并无大行皇帝遗诏。
按祖制,新帝即位,必须先得先皇传位遗诏,送至礼部备案,再由礼部另拟新皇即位诏书,刊印副本下发各省及纳贡番邦。
但高宗遗诏,明言神宗百年后当还政太子。
陈皇后有私心,伙同陈愈烧了那份诏书,意欲再拟一份,哪知遗诏原料、锦布纹路、织法举世独一份,且早已记录在案,根本无法矫造。
但也正因无诏,神宗后来才敢放肆大胆地杀储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