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东唐再续_分节阅读_第206节
小说作者:云无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0 MB   上传时间:2014-06-06 12:28:52

  这场伏击战成为一边倒的血腥屠杀。哀号声和喊杀声持续了整整一夜。当天色转明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终生难忘的场景。

  密密麻麻的尸体布满了大地,填满了沟堑,在城门处更是堆起了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尸山。上万人在一夜之间葬身城下。

  李茂贞仰天痛哭,经此一战,他的精锐军队几乎全部赔光。除了坐以待毙,已经别无他法。

  从这一天开始,凤翔守军真正的噩梦开始了。战局已经进入史建瑭最擅长的节奏,他开始肆意地摧残、蹂躏对手的意志。

  每到夜晚,蒲军便擂动战鼓,遍吹号角。整个凤翔城被震得天翻地覆。城里的守军夜夜不得安眠,苦不堪言。

  史建瑭又派人把城外的所有野草、野菜全部割光。凤翔周围方圆十余里寸草不生。这样一来,凤翔守军再也不可能在城外找到任何食物,要不了多久,全城军民都将被饥饿击倒。

  危难关头,李茂贞的从弟李茂勋伸出了援手。其实也算不上援手,李茂勋在兴元被王建赶走,一路收拢残兵败将,拼凑了一支万余人的部队,居然意外地突破了蒲军的外围防线,进到城北十余里处。为了鼓励凤翔守军,李茂勋还煞有介事的让人在高岗上点起许多火堆,高调宣布救兵到来。

  李茂贞终于有了点盼头。见到城北的火堆,他也让人在城楼上点燃烽火,互相呼应。

  一个濒临绝境的人总是试图用某种方式让自己找到活下去的希望。哪怕这种希望是如此遥远、飘渺和微弱。

  高岗上的火焰在史建瑭的眼眸里燃烧。敌人援兵到来的消息显然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他悠然地转过身,叫过身边的部下。

  “你们看。”史建瑭指着那些火堆,语气轻松而不屑:“李茂勋长途来援,全军屯于城北高坡之上,看似气势汹汹,其实在我看来击败此等对手,易如反掌。李茂勋既然来此,可见兴元已在王建之手,但王建只是新取兴元,局势必然不能稳定,你们可通知三帅,率军连夜奔袭兴元,趁王建立足不稳,必获全胜。”

  说完这些,史建瑭转身负手,扬长而去,战局已尽在掌中。

  在李茂贞、李茂勋这样的对手面前,得到李曜面授机宜的史建瑭,其掌控战局和指挥作战的能力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尤其是事到如今,谈笑之间便足以让对手灰飞烟灭。

  信隼飞出之时,一支数量多达两万余蒲军精锐也出动了,他们置之城中凤翔军于不顾,如一道闪电,直取城北援军。

  此时的羽林军在史建瑭的调教之下已经成为一支战术素养和战斗纪律极高的军队,而河中军的素质一直比较稳定,其战斗力如何是李茂勋的残兵败将可比?

  蒲军一边围困凤翔,一边调集精锐欲意剿灭自己?转瞬之间,还在凤翔城外烧篝火的李茂勋已无路可退。

  消息传来,李茂勋惊得魂飞魄散,他深知蒲军之能,更是从心底里看见“陇西郡王李”的李曜大纛就心头发寒,根本不敢交锋,立即率军逃走。走到半路,无家可归的李茂勋终于开了窍,派人向“奉右相之命领兵前来追击”的右羽林大将军史建瑭投降。为了表示跟李茂贞撇清关系,还专门申明,从此改名李周彝。

  史建瑭则继续不愠不火地围困凤翔。此时已到入冬季节,天降大雪。凤翔城内存粮已尽,全城军民陷入到饥寒交迫的悲惨境地。

  城内的大街小巷,随地可见饿死和冻死的尸体。饥饿让人们丧失了理智,变成了魔鬼。许多暴民冲入民宅,寻找一切能吃的东西。看到床上躺着的频死的人,他们就像饿狼一样疯狂地扑上去,用刀把那人身上的肉剐下吞食。凤翔街上,悄悄出现了贩卖人肉的黑市,价钱叫到每斤一百钱。至于狗肉,则价格更高,被炒到了每斤五百钱。

  这座被围困的城市,在光天化日之下变成了人吃人的地狱。

  面对即将活活饿死的绝望处境,很多人都想到了逃跑。不断有人趁着黑夜偷偷翻出城外,投奔蒲军。史建瑭得意之极,干脆让投降过来的朝廷官员穿着朝服到城下喊话:“要活命,投官军!吃饱饭,来城外!”

  没有几个人能抵抗这种赤裸裸的诱惑。渐渐地,单独和秘密的投降行为变成了大规模的叛逃。每天都有上百人潜出城去,投奔蒲军大营。李茂贞的一个义子李彦询也饿得实在受不了,索性率领自己一支上千人的军队全数投奔蒲军。

  李茂贞绝望地看着这一切。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凤翔城陷入末日般的疯狂,看着自己的势力土崩瓦解。

  史建瑭决定继续打击李茂贞的斗志。从投降过来的凤翔官吏口中得知李茂贞的困苦生活后,史建瑭下令每日派人进城,给李茂贞送食物。美其名曰李茂贞当年多少是于国有功,饿死总归不好,就算有罪,也得皇帝陛下才能处置,因此送的都是那些维持生存的必需品:食物、衣服、灯油等,而且分量极少,基本只够李茂贞自己一个人用。

  当然这些东西也只能给李茂贞一个人,李茂贞手底下的人只有看看的份。

  饥饿和寒冷成了最锐利的武器,蒲军没有发动一次进攻,但凤翔实际上已经解除了武装。只要史建瑭动一动手指头,这座城市就会轰然倒塌。

  李茂贞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人想了很久很久。

  他终于发现,自己和史建瑭——不,应该说是李曜——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那个人有强大的实力,坚强的意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无法比拟的统帅能力和军事才能,自己这一世永远都不可能战胜这样的对手。

  他曾经天真地以为,只要把皇帝控制在手里,这个天下就将任自己摆布,巨大的利益将滚滚而来。但实际上,从得罪河东的那一天起,无尽的梦魇就缠住了他。数年时间过去了,他的地盘丧失殆尽,秦岭以南的州县全都被浑水摸鱼的王建抢走,而岐山以西的地盘则统统落入李曜之手。他的军队,除了困在凤翔城中那奄奄一息的几万人,其他的都已作鸟兽散。他得到了什么?不过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被疯狂的欲望驱使,去抢夺根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到头来只会毁掉自己拥有的一切。

  既然如此,就都交出去吧。

  李茂贞望了望佛堂方向,心中一叹: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佛家不也是这般说的吗?

  

  第213章 王业之基(二十一)

  却说青州方向,又是另一番情形。王师范自诩忠臣,此时豪言壮语早已喊出去了,但在具体行动上他还是很慎重。王师范知道,跟实力强大的朱温正面抗衡他必败无疑,这就需要一个非常规的计划,用非常规的手段来取胜。这个曾经的少年天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胆识,以刘鄩献计的思路为基础,经过整整一个通宵的筹划,策划出了一个足以让后人惊叹的作战方案。

  王师范的惊人计划是:趁朱温率领的梁军主力还滞留在凤翔之际,挑选心腹将领,各带上一支别动队,伪装成小贩、商人或者使节,再把武器藏到小车上,分别前往汴、徐、兖、郓、齐、沂、孟、滑、陕、虢、华、河南、河中等十三个州府潜伏,然后约定时间,同一天发动暴动,一举颠覆朱温在中原的统治。

  如果能有人把王师范计划发动暴动的这些州府标记在地图上,会发现这一宏伟的暴动计划从山东到陕东,沿着黄河蜿蜒而上,几乎涵盖了黄河两岸的所有重要州府。

  假如这一宏大而复杂的计划能够成功,朱温在中原的统治将瞬间崩盘,而王师范也将成为古代战争史上最为不可思议,最让人叹为观止的突袭战的导演。

  可惜,在没有现代通讯、交通工具和伪装技术的情况下实施如此大面积、大规模的潜伏,还要在同一时间发动暴动,攻占对方重兵把守的军事要地,这实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李曜有着当世最快的传讯手段,麾下各部有着最严格的执行手段,也不觉得自己能做成此事,何况王师范?

  朱温虽然已经率大军西去,但他对统治区的控制却依然严密。强烈的占有欲和对战争的深刻理解让朱温比其他任何藩镇统帅都更重视对占领区的控制。他控制的每个州府实行的都是战时的军事管制。各条交通要道上,梁军都设置了哨卡,对来往行人严密盘查。在城内,更是暗探密布,一旦发现异动,便会有大批士兵蜂拥而至。在这样的控制之下,要想把如此多的将士和武器偷运进城,无疑于天方夜谭。

  王师范派出的别动队一进入各州地界,便立即引起了梁军士兵的注意。那些藏在小车中的武器很快暴露了他们的身份。没用多长时间,各支潜伏小组便纷纷落网,很多人甚至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在邻近州县遭到抓捕。

  而最致命的打击来自朱温的大本营汴州。为了协调各支别动小组的行动,王师范自作聪明,派出使者出使汴州,实际上是掩护这个潜伏行动的总协调人进入梁军的心脏。没想到留守汴州的裴迪是个心细如发的人。听说青州使者到来,裴迪隐隐觉得异样,立即将其召来细细盘问。

  王师范的总协调人显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谍战训练,被裴迪一阵盘问便立马乱了方寸,竟然将青州的惊天阴谋和盘托出。

  裴迪当即被惊得目瞪口呆。如果这个人供称属实,意味着要不了多久,从兖州直到河中,沿着黄河两岸,延绵上千里的梁军腹地将一夜之间遍燃烽火!

  这还得了!

  事态紧急,朱温现在还远在长安,等待他的指示显然已经来不及了。裴迪立即一路狂奔,找到留在汴州主事的步骑都指挥使朱友宁,报告这一惊人的情报。

  朱友宁也被青州的这一计划吓得脸色煞白。他立即禀报敬翔,差人连夜赶往长安急报朱温。同时通知各州守军加强戒备,自己则亲率精兵万人,连夜出发,一路向东巡查。

  得到消息的朱温意识到事态严重,当即令正驻守河北,一边围攻蒲州、东升二城且负责监视李克用动向的葛从周率军南下,准备攻击青州。同时调遣自己身边的一部分军队先行东归,支援朱友宁。

  虽然局势看起来异常严重,但朱温并没有乱了方寸。他不能像个逃亡者一样匆匆忙忙离开长安。在这里,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他相信,年轻有为的朱友宁足以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王师范精心策划的中原大暴动实际上已经失败。他的计划不仅已全盘暴露,而且各支前往潜伏的人马几乎全都遭到抓捕。

  但比这个不可思议的暴动计划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在一片失败之中,竟然有一个人取得了局部的成功。

  刘鄩,这个庞大计划的献策者,时任王师范的行军司马。当年正是他,斩杀了带头反叛的卢宏,为王师范重夺平卢大权立下大功。

  按照计划,刘鄩的任务是带领别动队夺取兖州,而他的对手是大名鼎鼎的“山东一条葛”葛从周。但幸运的是,负责防守兖州的葛从周不久前正好接到命令,带兵北上驻防邢州,监视蠢蠢欲动的李克用。兖州城内的兵力其实非常空虚。

  刘鄩带领的“别动队”共有五百人。但他清楚,这么多陌生人同时出现在兖州城外肯定会引起守军的注意。于是他先派出两个人,假扮成油贩,进城侦察守军布防情况。这两个侦察兵经过一番苦苦探查,终于为别动队找到了一条可靠的攻击路线:从城外的排水沟潜入内城。

  这天深夜,刘鄩带领五百死士从排水沟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兖州城。兖州城头的守军很快就被干掉,接着刘鄩又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州府和军衙。黑夜之中,梁军士兵根本不知道到底攻进来多少敌军,惊慌之下纷纷投降。

  到第二天天亮,刘鄩已经控制了整个兖州城。那些早起的居民们还浑然不知,一夜之间,兖州城已换了主人。

  刘鄩的胆大心细,再加上一点点好运气,竟然让他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消息传来,正率军匆匆赶回兖州的葛从周急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他的老母亲、妻子儿女都住在兖州城中,现在全成了青州人的俘虏。

  朱温闻讯,知道再也不能耽搁,准备立即起兵东返。但在返回之前,他还要完成几件大事,为自己在长安布下后手。

  历史上,他首先借皇帝之手下诏,任命自己的儿子朱友裕为镇国军节度使,驻守华州(今陕西华县),这样就看住了长安的西大门,扼住了关中咽喉。

  接着,他又奏报皇帝,要求留下步骑一万人,进驻原左右神策军营房,拱卫皇宫,由自己侄儿朱友伦指挥。同时推荐自己的部将张廷范为宫苑使,管理御花园;王殷为皇城使,管理皇城;蒋玄晖为充街使,管理长安街道。这样一来,皇宫内外,长安城中,各个要点,全都被朱温的手下把持。

  但眼下的情况与历史上原有的情况,却是大不相同!

  

  第214章 秦王之尊(一)

  甲午年新年好!

  ------------------------------

  眼下的情况和历史上原有的情况,的确是大不相同。

  在原先的历史上,长安被朱温占领,大唐天子李晔本人也因李茂贞无力抵抗而陷入朱温之手。那时的李晔明明知道朱温的用意,但自己已经是人家手中的傀儡,再怎么洞悉朱温的伎俩也是白搭。因此李晔只能装傻,笑呵呵地将朱温的一切要求一一应允。不仅如此,李晔还在迎喜楼大摆筵席,为朱温饯行。

  而把留在长安的棋子都布好之后,朱温终于气定神闲地起兵东返。他很有自信,将用汴军这只铁拳把那个胆大包天的王师范砸个稀巴烂。

  那个时空中,此时的朱温应该率军走在返回汴州的官道上。单调密集的马蹄声让人昏昏欲睡,他却一直沉浸在难以抑制的兴奋中。

  临行时的那一幕不停地浮现在眼前。皇帝先在寿春殿为他设下盛大的酒宴饯行,临走时,又在迎喜楼再次设宴相送。当他登马率军而出之时,皇帝登上高台,挥泪送别,文武百官在京城东郊的长乐驿列队恭送,全城百姓拥挤在街道两侧,用崇拜的目光注视这位传奇人物缓缓出城。这一切,都让他无比陶醉。

  自从救出皇帝,成功接管长安之后,他的威望和名声已经达到了一个他从未奢望过的高峰。不管是曾经的死对头李克用,还是让他吃过大亏的杨行密,都远远无法与他相比。

  荡平诸藩,解救皇帝,杀尽宦官,重组朝堂,纵观唐王朝建立三百年来,朝中诸臣,无一人有他今日成就。

  他洋洋自得地抬起头,深深呼吸了一口长安郊外的空气。春意弥漫的气息中有一丝甜甜的味道。他当然很清楚,那些隆重的仪式,泪水与恭敬,都是半真半假的游戏。在那片融洽平和中其实暗潮涌动,杀机四伏。不过那不要紧,总有一天,所有的都会得到清算。那时候,天下将彻底臣服在我朱温膝下。

  他这样想着,那双冰冷的眼里杀意正浓。

  而在这个时空,此时的朱温虽然同样在眼中集聚了无穷杀意,但这杀意却有十之七八是对背后函谷关方向而生。

  他恨的是函谷关方向的那个人,那个年仅二十多岁便已经得封郡王,更全面掌握朝政的右相李存曜!这个被当今士林誉为“一代儒宗”,却又被天下诸侯、名将畏如蛇蝎的“国朝军神”,已经取代其假父李克用,成了自己的头号劲敌!

  在悄然领兵星夜撤离函谷关下之后,朱温仰望星空,慨然长叹:“唐祚将尽,为何却生此子续之?”

  他自然不知,在那个时空里,没有李曜存在,唐祚的确将尽,而此时此刻,却还难说!

  李振远远看见朱温勒马独立道旁,状似仰天一叹的模样,也轻叹一声,轻勒马腹,上前劝道:“大王,数年前李鸦儿横扫天下,也未能将大王您如何,如今您已雄霸中原,还怕不能击败李存曜小儿吗?天子虽好,却是烫手山芋,一个不好,就引天下敌意,若无定鼎天下之力,岂能轻取?如今李存曜与李克用之间已有子强父弱之相,只须稍事策略,便可能使其兵戎相对,届时大王再取长安,奉天子以令诸侯,岂非更显天命所归?……如今还是先安内、再攘外,方为上策,请大王三思。”

  朱温就是朱温,当断则断,听得李振一席话,眼中厉色一闪,猛然转头,再不看函谷关一眼,决然道:“兴绪所言极是,孤王雄踞中原,根基深厚,岂是李存曜可比?至于李克用,已是苍鹰断翅,再难复起,孤王何惧之有!今日回师,戡乱青州,来日万事俱备,再战关中河东,又有何难!走,咱们这便去瞧瞧,王师范小儿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竟敢来捋孤王的虎须!……驾!”

  李振松了口气,露出微笑,策马跟上。

  同一时刻,函谷关中李曜扶剑立起,扬眉问面前的斥候:“朱温大军拔营东归之事,可曾查探清楚,确定不是诱敌之计吗?”

  那斥候面对李曜无意识之间爆发的威压,竟然还能镇定,抱拳道:“大王,汴军前军为锥形阵,后军外置玄襄阵、内布圆阵,且全军走得匆忙,前、后、中军距离拉得太大,中军原本布置数千阵,后来竟走成了一字长蛇阵……按照军事学院所授《侦察兵要义》之课的说法,纵然朱温本有诱敌深入之想,可此时我军若然以精锐骑兵奔袭,截其中军,他也只能白白葬送中军、后军足足七八万人,故我等斥候营将校皆以为朱温今夜是临时决定撤军东归,而非诱敌出击,请大王明断。”

  李曜不意这斥候竟分析得如此清楚,也有些意外,看了他一眼,却见此人年方二十余许,约莫和自己年纪差不多,长相虽无什么特点(其实这也是斥候兵本身就需要的),不过目含坚毅,想来对自己的判断颇有把握。

  李曜目光柔和下来,点点头,问:“好,你说得很好,你是在哪一军的斥候营轮值,现居何职,叫什么名字?”他此时才看清,这人看穿戴,倒也并非草头小兵,竟已是旅帅。按照斥候营规划,正是这支斥候营的“一把手”。

  那斥候旅帅不卑不亢,抱拳道:“末将折嗣冲,现为靖远左军扬武都、甲团丙旅旅帅。”

  “折嗣冲?”李曜诧异起来,问:“府谷折嗣伦折大郎与我有旧,你二人名字相近,不知可有亲缘?”

  折嗣冲露出笑容,答道:“承蒙大王挂念,折大郎正是末将族兄。”

  李曜恍然大悟,笑着嘉奖道:“原来是折家族人,难怪有此见识……”

  谁料折嗣冲却摇头道:“大王此言,末将实不敢当,实则此番分析,若在一年之前,末将定难做出,这些分析之法,非我折家所授,却是在军事学院学来的。实不相瞒,原先得知要去军事学院,末将还不服气,如今才知大王高瞻远瞩,实非我等凡夫俗子可以仰望。”

  李曜笑道:“你今日探得如此重要情报,此战一毕,少不得超迁几转……不过孤王治军之严,你等俱知,你虽是孤王旧友族弟,孤王也不会刻意提拔,但是孤王希望在一两年之内,你便能入我军帐议事。”

  折嗣冲热血上涌,猛一抱拳:“末将必不使大王失望!”然后下意识问道:“那眼下我军可要追击截杀汴军?”

  李曜哈哈一笑,看了旁边的张训一眼,轻轻摇头:“不,不追朱温,放他去收拾王师范。”

  折嗣冲愕然道:“为何?现在截杀朱温,正是好时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8页  当前第2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6/25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东唐再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