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重德更搞不懂为什么局面突然变成了这样,明明是不共戴天的仇敌怎么就忽然成了盟友?
“当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时候,唯一促使其完成的只有一个理由。”
方解叹息了一声:“那就是皇帝陛下和蒙元人找到了共同利益,所以不可能就变成了水到渠成。或许,皇帝还没从长安城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这一切,而不是到了西北之后才下的决定。”
陈孝儒忽然笑了笑:“属下这一路上都在幻想着罗耀当时会是什么表情,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人能算计他,也从来没有人能从左前卫手里拿走胜利,但是这次他算是栽了……”
方解嗯了一声:“从现在得知的消息来看,虽然看似罗耀一直在局中实则一直没有入局。说他在局里,是因为他是促成朝廷大军和叛军决战的人。而说他不在局里,是因为他随时随地可以抽身出去。可忽然之间,这个掌握着最大主动的局外人突然成了局中人共同的敌人,就算罗耀用兵如神又能如何?”
他站起来,看着东方:“李远山一旦知道这个消息,只怕西平城那边的局面也要变了。”
……
西平城
哗的一声,刚刚送进屋子里的食物被人掷了出来,瓷盘在院子里摔了个粉碎,才炒出来的菜洒了一地。
“滚!”
一声暴怒之极的咆哮从屋子里传出来,紧跟着几个身穿内侍服饰的人跌跌撞撞的从里面跑出来,都被吓得白了脸色。他们连头都没敢回,唯恐跑的慢了被屋子里那个暴怒的人溢出来的杀气吞噬。外面的人都不知道定西王这是怎么了,之前虽然看着心情不好可也没有发火,直到刚才大将军石磊急匆匆的进去之后,定西王的火气好像立刻就冒了起来。
“小人!”
哗啦
不知道是杯子还是茶壶也劫数难逃,定西王的怒火似乎也只能拿这些东西来撒气了。
“主公息怒。”
大将军石磊小心翼翼的劝了一句。
“息怒?!”
身穿黑色绣团龙王袍的李远山一脚将桌子踢翻:“先是罗耀,然后是阔克台蒙烈,都是卑鄙小人!罗耀让开四盘镇之后如果是对来西平城围剿杨易,怎么可能让蒙元人从背后捅一刀,只能说明他根本就没打算来西平城,而是打算向东进军!阔克台蒙烈更无耻,这三年来吃着孤的拿着孤的,却在关键时候成为了孤的敌人!”
李远山的脸色难看到了极致,怒火从眼睛里向外蔓延:“孤这三年来,竟是耗费了无数钱粮养活着敌人!”
“父亲,别气坏了身子。”
李孝彻连忙上前,搀扶着李远山在椅子上坐下来:“父亲,其实想想现在知道阔克台蒙烈的真面目也不算晚,他将刀子戳在罗耀后背上对咱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最起码,阔克台蒙烈没有直接对咱们动兵。”
李远山摇了摇头:“彻儿……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为父三年来的心血付之东流怎么会不生气?孤苦心经营西北只等今天,本以为大业将成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若是罗耀和阔克台蒙烈不背信弃义,孤现在手里已经拎着杨易的人头了!”
他重重的跺了跺脚:“这三年来,孤苦心谋划,所有事都在孤的预计之中,唯独没想到杨易居然会和蒙元人联手……孤知道罗耀靠不住,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罗耀入局,孤只是借罗耀的势而已。即便罗耀不背信,孤早晚也要除掉这个人。孤只是后悔,居然错信了蒙元蛮子!”
石磊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主公,属下只是想不通,杨易怎么会和阔克台蒙烈达成了协议?他们之间是什么时候联络的?又是为什么阔克台蒙烈会选择和杨易站到了一起?”
“为什么?”
李远山冷笑:“还不是因为利益……”
他语带悲凉地说道:“是孤低估了杨易也低估了阔克台蒙哥……”
“属下还是不懂。”
石磊问:“蒙哥派阔克台蒙烈率军入关的时候,难道就已经在准备今天的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蒙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让中原更乱!”
李远山回答:“我现在才算看明白阔克台蒙哥的意图,也明白了杨易的意图……哼,杨易身为大隋的皇帝,竟是也不惜借敌人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凭着这一点他就远不如杨家历代帝王。杨家人一直宣称宁可战死也不向敌人妥协,杨易却破了这个规矩,所以就算他胜了一次又能怎么样?杨家会因为他而身背骂名!”
他说这话的时候,竟是完全忘了蒙元狼骑是他带进西北的。
“父亲,孩儿愚昧。”
李孝彻不解:“孩儿还是不懂,阔克台蒙哥为什么这样做,杨易又是为什么要这样做。”
“孤刚才说过……”
李远山眼神里闪过一丝恨意:“若是你仔细去想,不难猜到蒙哥为什么会这样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杨易在出长安之前就已经和蒙哥达成协议了。阔克台蒙烈没这个胆子不经过蒙哥同意就和杨易达成谈判,所以孤现在也就明白为什么杨易要等到两年之后才对西北动兵……这两年,他一定是派了人暗中和蒙哥在协商。孤开始以为杨易是想调集人马筹备妥当,原来他在两年前就开始为今天这一刀而谋划。”
他长长的叹了口气:“蒙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想让中原更乱些。他不想看到任何一方出现不可逆转的胜势,孤,杨易,罗耀……阔克台蒙烈率军先打罗耀,是因为他觉得罗耀实力最强。孤与杨易决战,无论谁胜谁负都会实力大损,得利者唯罗耀一人。蒙哥不希望中原有一个强大的对手,他又没有能力打下这片江山,所以便打算搅乱这片江山。”
“孤不知道蒙哥和杨易到底交易了什么,但孤可以肯定,杨易正是因为看穿了蒙哥的心思,才会派人与其联络的。”
“那咱们怎么办?”
李孝彻急切问道。
“怎么办?”
李远山喃喃的重复了一遍,然后猛地站起来:“孤忽然想到一件事!”
“什么?”
“杨易……这是要与孤换命!”
第0497章 我杀我杀我杀!
江南无冬日,鲜花四季开,便是帝都长安城进了二月也已经回暖,三月柳绿四月花红。可是西北这个地方三月里风才变得没那么凄厉,四月里才有小草钻出地皮,五月里才勉强能脱掉厚实的棉衣。
江南江北的粮食都是一年两季,西北之地一年一季。六月中原已经麦熟,西北才刚到播种的时节。
已是六月初,江南多雨的时候。
西北也下了今年第一场雨,雨不是很大只是勉强打湿了地皮,所以没有影响到双方的厮杀。朝廷人马虽然在兵力上略微少些,但一直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从过了洛水开始就只有进攻,不间断的进攻。
虽然李远山下令严密封锁蒙元人和高开泰联手击败左前卫的消息,可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消息根本就封不住,如此一来,叛军大营里更是人心惶惶。执法队的人接连两天杀人,将私底下散播这消息的士兵砍了百十个却毫无用处。越是这样砍,士兵们越是笃信这件事是真的。
为了阻止这种颓势蔓延,李远山下令调集三个军近四万人对朝廷大军营盘进攻,朝廷大军这边却连守都没有守,而是主动迎战。大将军金世雄亲自指挥,斗志昂扬的骁勇们只一个冲锋就将心事重重士气低落的叛军压了回去,金世雄趁机挥军直进,黏在叛军溃兵后面追杀了十几里,一口气杀到西平城下才收兵。
这一战,叛军竟是损兵八成,其中四成是被杀被俘,四成自己逃了。
这就是一个开端,从这天开始叛军大营里每天都会有士兵逃走,一开始是几个人,后来几十个,几百个,到后来最多的一天甚至有两个折冲营借着巡逻的机会逃了。紧跟着又一个不利的消息开始传播,据说朝廷水师已经靠岸,运送来至少五十万援兵,罗耀兵败退回芒砀山以南,损兵大半。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就如疯长的野草一样立刻就盖住了叛军士兵们本就脆弱的心,他们开始计算着自己死亡的日子。如果那五十万援兵是真的,从渡河上岸到赶来西平城马不停蹄的走最多也就一个多月,很多叛军士兵都在想着如果再不逃走的话,自己的命也就只有三四十天了。
李远山知道所谓的朝廷调派五十万援兵的事必然是假的,因为朝廷现在根本就调不出来那么多兵马。朝廷水师一直就在洛水到长江这一片水域来回巡查,现在看来,其目的根本就是在防止罗耀借机渡河向东,由此可见皇帝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都已经预计到,没有什么能瞒得住他的眼睛。
李远山还知道,这个假消息肯定是皇帝杨易派人散播出来的。这种消息有时候比直接拿刀子砍过来杀伤力更强,一刀最多砍死一个人,一个假消息却能让数十万人人心惶惶。
到了这一会儿,李远山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低估了杨易。
一个无所不用其极到居然能和蒙元人联手的皇帝,已经放弃了所有顾忌所有牵绊的皇帝,无疑是可怕的。他已经不在乎身后名了,还怕什么?
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李远山才知道自己的处境真的已经到了临渊之境。最可悲的是,非但前面是深渊,后面也是。
只短短几天,李远山就好像苍老了十岁。
自起兵始,他从没有怀疑过自己不能将化家为国的梦想变成现实。这三年来,他觉得自己每一天都在朝着成功迈进。他自立为王的时候有多少手下劝他趁着胜势或是东进或是南下,西北疲敝不是养兵之地难以长久。可他坚定的按照自己的规划不曾动摇,现在,他终于有些后悔了。
他知道西北疲敝,知道中原江南繁华。
他之所以不进兵,就是想在西北这个地方将大局定下。只要逼得皇帝御驾亲征在这块荒凉的大地上将皇帝除掉,那么中原江南的锦绣江山就会尽量小的遭受战乱破坏。他想要的是整个帝国,不是一隅,在他眼里那数万里河山都是他的东西,他舍不得去毁掉。可是这个梦想,终于到了就要崩碎的时候了。
李远山一直认为杨家人欠他们李家的,欠的太多太多。太宗年间李啸带兵打下了现在大隋疆域的一半还要多,这样的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风光无限的杨家是李啸一手捧起来的,如果没有李啸,这个帝国不会如此强大。
可是后来呢,皇帝为了防止李啸功高震主拥兵自重,将其派驻西北苦寒贫瘠之地,说是重用镇守过门,实则是将其隔离在这块远离繁华的地方。不止如此,在剥夺了李啸大部分兵权之后,还派驻另外两卫战兵监视着李家,时时刻刻防备着李啸有异心。
很少有人知道,李啸晚年间曾仰头长叹,后悔自己当初为大隋立下那么多功劳,以至于自己的后世子孙都要受牵连。
李远山恨,自始至终在恨。
杨家人凭什么这样对待他李家?
既然大隋的一半天下都是李家人打下来的,李家人又凭什么不能拿回来?
站在西平城城墙上,李远山看着城外战场默然无语。
或是风沙入眼,竟是泪流满面。
……
六月,李远山连下十六道命令调孟万岁和殷破山的叛军来西平城汇合,可这十六道军令送出去就石沉大海一样毫无音讯,别说孟万岁和殷破山没来,就连派出去送军令的人都没回来一个。
得意时万人敬仰,失意时墙倒人推。
犹豫了几天之后,李远山终于下了决心。
已经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了,城里的士兵都是他的亲信,虽然人心不定但最起码还保持着军纪。城外的人马这些日子以来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溃逃,将领们都开始在谋划后路,哪里还有心思去约束部下。如果再这样下去,不需要朝廷大军继续进攻,那些流言就能将李远山击败,万劫不复。
大隋天佑十五年六月二十八,这一天,李远山在西平城登基称帝。
他宣布立国大周,定都西平,建元万始。
在西平城逼仄的郡守衙门里,穿上了龙袍的李远山大封群臣。李孝彻为太子,宋谦会为丞相,周定国万岩松为柱国大将军。城里城外的叛军将领文官都有封赏,光是一品大员就封了十几个,二三品的官员有数百人。一时之间,城中忽然诞生了一位皇帝几十个国公数百个侯爵还有数不清的将军。
李远山登基之后,开始给手下这些国公们指定食邑之地。有人被封在了江南水乡,有人被封在东北临海,总之都是富庶繁华的地方。不过所有人也都知道,他们这辈子估计也没机会到自己的封地去看看了。
因为之前没有打算,所以西平城的皇帝登基大典简陋简单到了可笑的地步。李远山的龙袍还是他那身黑色绣团龙王袍,临时让人在领子袖口这些地方缝上了些黄色绸缎。定国号大周倒是李远山早就想好了的,因为一百年前李啸的封号就是周国公。因为凑不齐文官的人数,只好安排侍卫穿上文人服饰冒充。又因为没有玉玺,大周皇帝李远山颁布的数百道旨意上加盖的那个印章,是用一块城砖刻的。
想象一下,大周的开国皇帝陛下手持一块城砖啪啪啪的在所谓的圣旨上认真郑重的盖了一下又一下的样子,也挺有意思。
至于被分封的那些官员,没有合适的冠服倒是没关系,反正也没人在意,连皇帝的龙袍都那样凑合他们还有什么不能凑合的?
当夜,大周皇帝在郡守衙门……不,是大周皇宫里大宴群臣,因为城中粮草有限,所以每桌上只有两个荤菜,一碗猪肉白菜一份土鸡炖蘑菇就是最奢华的主菜了。一群国公县侯大老爷们坐在桌子边上,看着饭菜摇头苦笑。
当然这不是最让他们心里发堵的,在吃饭的时候大周皇帝陛下又让人宣读了几十份旨意,给从他爹开始往后推一直到李啸都安上了一个皇帝头衔,尤其是李啸,谥号足足有六十四个字,也不知道想这些字的那个人薅掉了自己多少头发才凑出来。然后的旨意是给李家子孙的,李远山一口气封了十几个亲王三十几个郡王,一时之间郡守衙门里那些国公县侯立刻就黯然失色了。
所有人都垂着头,脸上一点喜色都没有。
但
李远山似乎并没有被影响。
他坐在临时搭建起来的一个高台上,举起酒杯慷慨陈词,回忆往昔展望未来。一席话足足说了半个时辰,猪肉白菜都已经凉透了的时候他还没说完,下面百官端着酒杯的手都已经酸麻。
李远山一直在笑,看起来真的很高兴。
一直到过了子时这宴席才结束,尽兴了的大周皇帝被内侍搀扶着回“寝宫”休息。太子李孝彻跟在后面,一直垂着头走路似乎不想让人看到自己脸上尴尬的神色。
回到居所,李孝彻服侍着李远山将衣服脱了又为其盖好被子。看着这个醉的人事不省的男人,这个自己曾经视为整片天空的父亲,李孝彻的嘴里心里都是苦涩。他知道父亲的决定有多荒唐,也知道这所谓的登基大典有多可笑。但自始至终他都尽量让自己看起来肃穆一些,只是为了安慰父亲那颗实则已经碎裂的心。
皇帝……
父亲最终还是做了皇帝,这就够了,不是吗?
李孝宗站在床边凝视着李远山很久很久,心里好像刀子剜着一样疼。
也不知道就这样站了多久,李孝彻长长的叹了口气准备离去。就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了背后传来低低的啜泣声。他猛的回头,却发现父亲躺在床上虽然还闭着眼,但泪水已经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李孝彻快步回去,张了张嘴却找不到语言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