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明朝当国公_分节阅读_第451节
小说作者:千斤顶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1-10-09 16:05:19

  看到杨峰出现,朱由校大喜过望,快步上前两步,仔细的打量了杨峰好一会,深吸了口气后这才让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

  千言万语最后只说了一句:“瘦了……也黑了!”

  看到朱由校那做不得假的激动神情,杨峰的心里也是一暖,躬身道:“臣惶恐,让陛下担心了!”

  “哈哈哈……看到爱卿平安归来,朕比什么都高兴!”

  朱由校丝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立即吩咐道:“三德子!”

  “奴婢在!”

  “告知御膳房,朕要和江宁侯一块用午膳,让他们多做点拿手的东西来。”

  “奴婢明白了!”

  三德子答应了一声立即走到一旁对着一名小太监低声吩咐了几句,这名小太监立即领命而去。

  杨峰则是犹豫了一下,“陛下,微臣刚回来,尚未回府沐浴更衣,贸然跟陛下用膳恐怕不大好吧,再者说了,微臣的家眷还在宫外呢。”

  “这有什么。”朱由校不以为意的一挥手:“你们又不是外人,不用讲那些俗礼。你的那些家眷皇后会招待他们,咱们现在御书房对付一顿,晚膳的时候咱们再一起吃。”

  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一步了,杨峰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同意啰。

  只有一旁的三德子有些羡慕的看了杨峰一眼,陛下对江宁侯哪里是对待臣子的态度啊,这跟对待自家亲人也没啥两样了。

  皇帝吩咐开饭,御膳房自然以最快的速度将事情办妥。

  很快,几名御膳房的小太监已经捧着食盒进了御书房,熟练的开始摆放起来,不一会一桌子酒菜已经摆放完毕。

  “杨爱卿,坐下吧!”

  朱由校招呼了一声便率先坐了下来。

  “那微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杨峰也不客气,跟着坐了下来。

  他先是扫了一眼,桌上摆放着六菜一汤,三荤三素,而且看起来色泽很是醒目,一看就让人胃口大开。

  他暗暗点了点头,看来明朝的皇帝还是有节操的,至少比起另一个时空里一个人吃顿饭就要一百二十道菜,嘴里还不要脸的说自己节俭的满清鞑子皇帝要强得太多。

  就在杨峰走神的时候,朱由校却亲自端起酒壶替杨峰斟了杯酒,这才端起酒杯道:“爱卿,这些年来你一直为国征战,实在是辛苦了,这一杯酒,朕敬你!”

  杨峰赶紧端起酒杯:“多谢陛下,此乃微臣分内之事,不敢劳陛下挂念,这杯酒臣先干为敬!”

  说完,杨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一旁的三德子却是看得眼珠子都瞪出来了,皇帝亲自给杨峰倒酒,而这家伙却一脸坦然的喝了,他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喝完这杯酒后,这次三德子可不敢再眼睁睁看着朱由校动手了,赶紧走了过来亲自替两人倒酒。

  “这一杯,朕替大明的百姓敬你,爱卿带来的高产种子可是救活了太多的百姓。”

  连干三杯的朱由校脸色一下红了起来,只见他哈哈一笑:“这些日子朕一直为了西北之事而头疼,如今爱卿回来了,朕也能睡个好觉了,这都是爱卿的功劳啊!”

  “陛下过奖了!”杨峰赶紧谦虚道:“微臣不过是俗人,能力有限,未必能帮得上陛下呢。”

  “唉……”

  几杯酒下肚的朱由校明显有些飘了,只见他把手一摆。

  “连满清鞑子都被爱卿剿灭了,区区一些流寇算什么,只要爱卿出马必定是马到成功!”

  朱由校这话说得没错,真抡起战斗力流寇给满清人提鞋都不配,杨峰能把满清给灭了,对付那些流寇自然不在话下。

  杨峰也没有谦虚,他夹了几颗花生,放在嘴里咀嚼了一下,沉吟了一会才说道:“陛下,在来的时候微臣也向曹公公打听过流寇的一些情况,但只是一些零星的消息,不知陛下能否详细跟微臣说说?”

第0964章 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听到杨峰发问,朱由校放下了筷子,拿起一张黄帕子擦了擦嘴巴。

  他的动作很慢,似乎是在寻思着如何组织语言,过了一会才说道:“陕、山两地素来贫瘠,粮食出产较少。以往遇上灾年的时候便有逃荒的传统,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那里的土地价格一直都比较便宜。

  不过自从爱卿从海外带来的土豆、红薯等高产种子后情况发生了改变,随着土豆、红薯等农作物的大面积推广,那里的士绅开始加剧了对土地的兼并,这两年朝廷从山西、陕西两地收到的赋税也越来越少。

  当朕察觉到这一情况时却发现早已积重难返,总不能让那些人把已经到手的土地吐出来吧?”

  杨峰不解的问:“即便土地兼并严重,但再怎么样那些地主总得雇人干活种地吧,既然如此那些百姓总是有口吃的,怎么会弄到遍地烽烟的地步?”

  听到这里,朱由校恨恨道:“杨爱卿,你知道陕西一地的租子是多少吗?三七开,那些佃农累死累活一年后,需要上交给地主士绅七成的租子,自己只能留下三成,有些心狠的人甚至要二八开,你说说,那些佃户如何不反?”

  “三七?二八?他们疯了吗?”

  饶是杨峰见惯了世面,也不禁被这番话震得目瞪口呆?

  古代地主收租子是多少呢?

  在明朝,无论南方还是地主收的租子都是五五分成左右,当然了根据实际情况田地分为上、中、下三等。

  一般来说平均亩产约为两石左右,太平年景的时候,一石粮食的价格为六分银子,假设一户佃户家中有五口人三个劳力来算,租了十五亩地,以五五分来计算,这户佃户每年可以收获粮食十五石也就是1800斤粮食。

  这些粮食也刚好够一家五口人吃的,但是请记住,这只是在太平年景的时候,一旦发生天灾或是人祸,那些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的佃户瞬间很快就会沦落为灾民甚至饿死。

  五五分的租子是一般的行情,四六分已经是比较黑心的地主了,可现在杨峰居然听到居然有人要三七分甚至二八分,这简直就是大明开国以来都未有之事啊!

  震惊之下的杨峰连连摇头:“这不是瞎胡闹嘛,他们怎么敢,怎么会如此愚蠢?”

  “有什么不敢的?”

  朱由校一脸怒容道:“以陕西为例子,在高产的土豆、红薯传入西北之前,陕西一带的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麦豌豆和扁豆等作物,亩产只有一石左右。

  当时的租子大部分为五五分,那些士绅地主也不傻,若是给得太少的话,佃户全都饿死了就没人给他们干活了。可自打几年前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陕西后,亩产一下就激增到了六七石甚至八九石,那些士绅哪里还坐得住?很快就有人尝试着将租子提高到了六成,随后又提高到了七成甚至八成,如此一来很快便激起了民变,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这场民变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控制,最终才酿成了大祸。”

  “臣明白了,原来这场战祸还跟微臣有关啊!”

  杨峰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说起来,这场流民之变还真是跟他有关系啊。

  人心都是贪婪的,以前亩产低的时候,地主们自然可以接受五五分的租子,但是有了高产的粮食种子之后就不同了。

  依旧是以五口之家三个劳力,租了十五亩地为例。

  原本每亩只能出产一百多斤的地,现在居然达到了上千甚至一千多斤,这样一来如果还是五五分租子的话,那么佃户每年就可以收入七八千甚至上万斤的粮食。

  这意味着什么?

  这么多的粮食五口之家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完的,农民一旦有了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第一件事就是要将这些粮食卖掉换取别的生活物资。

  然后那些有了钱的佃户就会寻求购买别的物品,比如说房子、土地,这样一来这些佃户自然而然的就会跟地主。士绅们形成了竞争关系。

  还有另一件事,那就是以往佃户以往一旦遇到灾年,就得向地主借粮借钱才能度过去,而这也给地主们提供了控制佃户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印子钱在陕西那么盛行的原因。

  现在佃户们一个个吃饱穿暖之后谁还会向地主们借钱啊,这无疑又减少地主们盘剥佃户的一个手段,如此一来地主们自然就坐不住了。

  资本都是贪婪的,地主们发现自家的佃户有可能会翻身做主把歌唱之后,立刻就想到了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那就是加租。

  既然那些泥腿子吃得太饱了,那么把租子提高到六成吧,六成还是太少那就七成甚至八成,这样一来泥腿子们就老实了。

  可是他们却忘了,即便是泥腿子也是有脾气的。

  老子以前过得辛苦也就罢了,毕竟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下来的。可现在好不容易过上了两天好日子,你们居然要加租子,这绝逼不能忍啊。

  在农耕文明时代,对于农民来说,加租子可是比娶媳妇还要大的事情。哪个人要是敢加租子那就是黑心地主老财,是要被骂一辈子的。

  在近代,为什么减租减息的口号一喊出来就得到了无数农民的拥护和赞同,因为这是关系到无数农民生计的大事。

  由于土地兼并严重,陕西原本的流民就很多,加上又摊上了这种事,暴乱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杨峰极度无语,自己每年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将现代社会的高产种子弄到了这个时空,原本是想帮助这个时空的大明度过这段困难的小冰河时期,没曾想避过了天灾却躲不过人祸,陕西的流民暴动终于还是发生了,而且居然还是以这种奇葩的方式发生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桌上的菜开始凉了之后,杨峰才回过神来。

  朱由校问道:“爱卿,此事你以为应当如何处置啊?”

  “还能如何?”杨峰冷笑起来,“陛下,如今西北大乱,正是朝廷介入的好时机。是时候在陕西、山西两地实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策略了。而且这次咱们还要重新丈量土地,有谁敢不配合的,通通拿下,微臣倒要看看,是他的脖子硬还是朝廷的刀硬?”

第0965章 差点发火

  “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或称“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这个政策是指不论是平民还是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也就是说要即废除他们免税的特权。

  在明朝开国之初,由于读书人十分缺乏,为了鼓励人们读书,朱元璋下令出台了许多对读书人的优惠政策,换句话说就是给读书人特权。

  譬如说一个人如果牵扯到了一个案子里,若是一般的平民,官府老爷为了获得口供一般都会不由分说打了再说,但换作秀才的话官府是不能一上来就严刑逼供的,必须要确定他真的有违法行为,上报革除了他的功名后才能用刑。

  再比如秀才还有专门的衣服,这种衣服只有有功名的人才能穿,这就跟一般的老百姓区别开了。说白了就是给读书人一个装逼的机会。

  还有诸如有功名的人见官可以不跪,只需拱手即可。他们还可以不用服徭役、不用纳粮缴税等等,但是最令人羡慕的是有功名的人还可以使用奴婢,也就是说可以随意纳妾,享尽齐人之福,这个福利一般人可是没有的。

  由于读书的好处多多,还出现了另一个名词叫做投献。

  何为投献?读书人不是不用缴纳田赋吗?所以只要有人考中了举人,就会有人主动把自己的田地主动投到这个人的名下,这样一来这些田地就不用再上缴粮食给朝廷了。

  既然好处那么多,许多人都削尖了脑袋的读书,到了明朝末期后,讲过近三百年的发展,读书人变得越来越多,到了天启年间,全天下至少八成的土地落到了士绅和地主的手里,而占据了全天下九成的人口却只拥有两成的土地,最要命的是这拥有这八成土地和财富的人还是不用纳税缴粮食的,试问这样一来天下如何不乱。

  杨峰提出的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要将财富进行再分配,钱多的多交,钱少的少交,这样一来能够打击土地兼并,二来也能多收税一举两得。

  沉默了一会,朱由校问道:“杨爱卿,早在两年前爱卿就提出了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想法,也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时为了避免太过激怒东林党,朕让爱卿在福建进行试行,不知现在成果如何?”

  “还不错!”

  杨峰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折子递给了朱由校。

  “在福建巡抚夏大言等人的配合下,两年前臣便在福建解除海禁,试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效果,截止今年十月,福建一地光是今年便缴纳粮食五十万石,而这个数量也只比湖广少一筹而已。至于银子就更不用说了,这点陛下比微臣更清楚,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朱由校接过折子放在桌上,闭目养神了好一会才睁开了眼睛叹息道:“看来大明确实已经是积重难返,不下猛药是不行了,三德子!”

  “奴婢在!”

  一直侯在门口的三德子赶紧快步走了进来。

  “你去一趟文渊阁……让孙承宗、朱国桢、韩爌几位阁老一起过来一下。”

  “喏!”

  当孙承宗、朱国桢和韩爌三位阁老联袂来到御书房时,看到的是杨峰和朱由校俩人正相对而坐一边说话一边吃菜喝酒,酒量不怎么好的朱由校已经喝得有些脸色微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7页  当前第4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1/6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明朝当国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