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杨峰刚歼灭了高迎祥后,他就派出了大批的人手去寻找李自成的消息,但半个多月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消息,李自成就像是人间蒸发似地一点消息都没有,这让杨峰感到很是心烦。
是的,我们的杨大官人心情很烦躁。
他来到大明已经五六年了,虽然表面上大明外部最大的地方满清国已经被他提前给灭了,台湾也收了回来,就连他麾下的江宁军也开始兵发南洋,但国内的形式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如今的大明地主士绅和文官的势力依旧非常庞大,可以说大明的基层依然是他们的天下。
明朝时空的事情也就罢了,还有现代时空的事情也让他有些烦恼,虽然他已经连续弄死了几个想要对他公司下手的不开眼的人,但他也不知道这次示威能不能打消那些资本大鳄们贪婪的目光。
想到这里,杨峰不由得轻叹了一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紧跟在他后面宋烨则是一脸懵逼,不过跟随杨峰这么些年,他已经习惯了自家的公爷不时就会冒出几句莫名其妙的话语,表示习惯了就好。
走了半天后,杨峰突然问了句:“宋烨,你说流寇为什么要造反呢?”
“啊……”
宋烨愣了半晌,良久才喏喏道:“公爷,小人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小人窃以为流寇也是人,除了少数野心勃勃之辈意外,大多数人都是愿意过平安日子的,之所以造反还是因为活不下去吧?”
“是啊,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杨峰轻叹了一声就不吭声了。
其实这点宋烨不说杨峰也很清楚,明末的流寇之所以能成气候,无非就是大明的土地绝大部分被地主士绅所霸占。
数量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口却占据了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和资源,再加上小冰河的肆虐以及满清的推波助澜,以及东林党这群蠢货,这样的大明想不完蛋都难啊。
虽然因为他的出现,红薯、土豆等经过后世培育的高产粮食提前几百年出现在了大明,但这也只是缓解了大明病症而已,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否则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想到这里,杨峰就不得不佩服现代时空的太祖。
太祖以超人的魄力一举将旧社会的地主阶层一扫而空,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再将土地分配给全国的农民,仅凭这点便将所有农民的心都收拢了过来,一举奠定了华夏的根基。
随后,他的继任者们又用了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重新将华夏带领走向了世界巅峰,仅凭这点太祖便足以名留青史。
只是杨峰虽然也知道想要彻底解决大明的士绅地主阶层,用太祖的办法是最好的,但他却不能这么做,原因无他,因为他既没有太祖的魄力和手腕,也没有那个能耐。
最重要的是即便是强行扫清了大明的地主阶层,如果没有另外一支强大的力量来填补这个空白的话,他所做的无非就是打倒了一批地主,又重新造就了另外一批地主士绅阶层而已。
杨峰一边思索一边在大街上慢慢的走着,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位于城南的一处城门楼处。
这处城门楼被炮火摧残了多次,如今已经残败不堪,上千名流寇俘虏正卖力的清理着这里的废墟,在他们周围一队全副武装的江宁军士兵在监视着他们。
杨峰停下了脚步,打量着这些正在干活的俘虏,看到杨峰默然不语,宋烨还以为他在怜悯这些天寒地冻还在干活的流寇,在一旁劝道:“这些贼寇虽然当了俘虏,但干了活后至少还能吃饱,比起他们在家乡的日子可是好过得太多了,小人估计他们不少人巴不得永远呆在孟津呢。”
“嗯!”
听到这里,杨峰的身躯就是一震。
第1073章 新的想法
“你说什么?”
身躯一震的杨峰突然转过身子,两道炙热的目光突然盯在了宋烨脸上,仿佛要将他的脸射穿出两个洞一般。
在宋烨看来,自己的眼睛差点就被刺到了,饶是他平日里自诩勇武过人,此刻也吓得结结巴巴道:“国……国公爷,小人……小人是说……那些流寇虽然寒冬腊月里依旧要干活,但至少他们还有口饭吃,病了也有大夫给他们看病,跟他们原先的日子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国公爷……小人……小人莫非说错了吗?”
“不……你没说错,你说得太对了!”
杨峰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发红,心里飞快的转动着。
其实大明之所以产生了那么多的流寇,主要还是那些地主阶层的推波助澜起的作用。
明朝初期的时候,整个大明的人口只有大约五千万左右,经过了近三百年的休养生息大明的人口飞速增长,到了天启年间,大明朝廷官方给出的人口数量是一个亿左右,但杨峰认为这个数量还是严重缩水的。
由于信息和生产技术的落后,加上地主豪绅蓄奴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所以杨峰认为,如今的大明人口绝不止朝廷官方公布的只有一个亿,至少要加上四到五千万才是合理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的大明养得起一亿五千万人么?
说实话,还真养不起。
俗话说得好,生产力决定了人口数量。
别说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大明了,就算打到了二十一世纪,全世界依然有近九分之一,也就是八亿人左右吃不饱饭。
就算杨峰将那么多高产的种子从现代带到大明,但大明缺粮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土地问题依然是勒在大明脖子上的一根绳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明的地主士绅们采取的办法是将那些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赶出去,任其饿死冻死的做法,而这样的做法也导致了明末大规模流民的爆发,最终葬送了整个大明王朝。
不过在杨峰看来,这些地主士绅的做法实在是太愚蠢了,人口向来都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怎么能够这么糟蹋呢。
“既然那些地主士绅把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当成了累赘,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人送出去,无论是台湾、南洋都可以,以后有机会甚至可以送到澳洲甚至美洲去,别说区区几千万了,就算是几亿人都不嫌多。”
杨峰迅速在心里做出了决断,他迅速喊来了苟醒马。
“老苟,我问你,咱们手里还有多少俘虏,其中老人和青壮各有多少?”
苟醒马不假思索的说:“启禀公爷,咱们如今共有俘虏十六万七千四百多人,其中老弱病残占了大半,青壮约莫只有五万人左右。”
“五万人啊。”
杨峰想了想,“我知道了,你准备一下,过两日你和严狄俩人各率本部人马将这些俘虏押到金陵,我会下令福建水师派出船只将这些俘虏全都接到福建去。”
“公爷,您要这些人全都送往海外吗?”
苟醒马可谓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领悟到了杨峰的用意。
“是的。”杨峰点点头:“那些士绅老爷们将这些流民视为累赘,但本公可不这么看。在本公看来,这些人的用处大得很呢。如今海外开发迫在眉睫,到处都需要人,台湾知府以及吕宋的大明驻军天天喊着缺人,现在将这些人送过去他们不知道有多感谢咱们呢。只是,光光这些人还是太少了呢,不够……还是不够啊!”
说到这里,杨峰的眉头皱了起来,“不行,本公必须要回一趟京城,向陛下汇报一些事情。”
“什么,回京?”
苟醒马就是一愣,心道:“国公爷啊,如今咱们可是在奉旨剿灭贼寇呢,才出来不到三个月您就要回京,这是要干嘛呢?”
杨峰却没有心情理会这位下属心里的腹诽,此刻他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这个想法得以实现,那么困扰大明多年的顽疾将会得到非常大的缓解。不过这个想法却需要朱由校的大力支持才行,否则光凭他一人之力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反正如今以高迎祥为首的流寇主力已大部被歼,剩余的那些也已经四散而逃,暂时还起不了什么气候。留在山西、陕西的那些流寇有卢象升和他的新军去剿灭就可以了,自己留在这里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干脆还是去京城把自己的想法跟皇帝说一说,只要能得到他的支持,杨峰认为至少有六七成的把握能够成功。
想到就去做,杨峰处理完了这些事情后,带着自己的五百亲兵朝着京师直奔而去……
就在江宁军的密探在四处搜寻李自成的下落时,这位历史上号称不死小强的家伙其实并没有走远,而是带着他的侄儿李过和数百名部下偷偷逃到了河南开封府的附近。
李自成不愧是明末有名的逃跑专家,那次他率部过江后,他并没有如同别人预料那般向北逃回陕西或是山西两地,而是偷偷跑到了距离洛阳并不是太远的开封府。
不得不说李自成的胆子就是大,开封府作为能与洛阳齐名的古都,它的繁荣自然四毋庸置疑的,而且如今的开封府至少驻扎了六七千的明军,若是被发现的话,就凭李自成那几百号人估计想跑都跑不了。
不过不得说但凡是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人要么是胆识过人要么是运气好,李自成就属于两者都有。
如今的开封固然繁华,但毕竟还没发展到后世那般到处是人,如今的开封周围还是有不少荒山野岭的。
李自成带着李过和数百名残部一路逃到了开封府的杞县。
这个年代的杞县只是一个小县城,出了城墙后,周围到处都是荒郊野岭,如今的李自成就在距离杞县不到三十里的一处野鸡山上落脚。
今天一大早,李自成便带着李过和两名老营的贼寇悄悄流进了杞县县城。
第1074章 巧合
今天的天气依旧很冷,但杞县的气氛却不错,空气中还飘荡着淡淡的爆竹残余的味道。
李自成穿着一件泛黄的羊皮袄,头上带着一定破旧的毡帽,脚上一双千层布鞋,再加上常年奔波而变得粗糙黝黑的脸,若非时眼中偶尔露出一缕精芒,整个人看起来就象一个进城的乡下老农。
李过和两名老营的手下则是紧跟在李自成的身后,几个人不断的四处张望,犹如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
看着大街上偶尔大呼小叫跑过的顽童和旁边叱喝顽童的大人,李自成压低了帽檐,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嘲讽之色。
李过一路打量过来,过了一会才靠近李自成低声道:“此处县城兵力稀少且松懈,已经十二了衙役还没上衙门当差,这样的地方凭借着咱们击败弟兄,半天的功夫就能拿下来。”
李自成没有说话,自顾自的看着周围的景色,过了好一会才反问道:“拿下来之后呢,是裹挟城内的百姓还是抢了一把就跑?你想过没有?”
李过哑然了,这个县城虽然不大,但一两万人还是有的,单凭区区他们几百人想要裹挟数万百姓那是做梦,而且一旦起事,用不了还在几天孟津城的江宁军便会闻讯而至,届时他们这几百人连当炮灰的资格都没有。
心里一阵沮丧的李过不禁气道:“那咱们还能怎么办?总不能总是呆在山上吧,那个鬼地方又冷穷,再呆下去咱们几百号弟兄恐怕要饿死了。”
“是啊……这该死的江宁军。”
李自成眺望着远方浓眉紧皱,以往他们起事的时候哪里会这么麻烦,几百号精锐的弟兄冲入县城,先将县令以及一干衙役杀掉,剩下的兵丁自然会吓得四散而逃,做完这一切后偌大的县城就成了他们的天下。
而官府的反映也非常的迟钝,往往十天半个月都不能做出任何回应,有了这个时间他们早就可以将整个县城的地痞无赖召集起来,进而控制整个县城,往往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裹挟过万的百姓加入义军,半年的时间就能组成十多万大军了。
哪像现在,做什么都碍手碍脚的,归根结底还是那支江宁军在作祟啊。
想到这里,李自成不禁很是苦恼。
“唉……”
想得有些头疼的李自成索性道:“好了,不想这么多了,咱们找个地方打打牙祭去。”
“好咧……”
李过和身后的两名老营贼寇就是一喜,在城外的荒郊野岭呆了大半个月,嘴里早就淡出鸟来,谁也不会拒绝吃大餐的机会。
四人沿着大街一路走过来,看到一家名为闻香来的酒楼后便匆匆走了进去。
一行人进入了酒楼,只看到偌大的大厅里只有稀稀落落的几名食客在吃饭,毕竟此时还没有过十五,大部分人都在家里呢,鲜有人出来外头吃饭的。
不过李自成一行人却没有理会这些,李过大步走到一张桌子旁坐了下来大声吆喝了起来:“小二,赶紧见给你们的拿手好菜端上来。”
很快,一名年轻的小二赶紧跑了过来,看到风尘仆仆衣着破旧,但却身形彪悍的李自成几人后脸色便是一僵,随即赶紧赔笑道:“这位客官,小店的拿手好菜可不少,若是全都端上来的话几位客官恐怕就得吃到明天了,不如让小的自作主张为您几位挑选几样您看如何?”
李过一想也是:“哦……你说说看?你到倒是想拿什么给俺们吃啊?”
小儿道:“这样吧,小的给您几位先上几碗胡辣汤、然后再来几碗烫面饺、酱红萝卜、琥珀冬瓜,若是不够咱们再加您看如何?”
“放屁!”
李过气得一拍桌子,指着店小二骂道:“你是不是看俺们几个穿得穷酸,付不起饭钱,所以尽给俺们上那些素菜?”
“客观说笑了,哪有的事。”店小二被说穿了心事也不敢发火,陪着笑脸嘻嘻笑着,但就是不见他挪动脚步。
李过见后还想发火,却被李自成拦住了,只见他掏出一块银元放在了桌上。
“小二,这块银元可够吃你们一顿饭菜啊?”
店小二眼睛多毒啊,一看到银元脸上立刻露出了“真挚”的笑容。
这种银元正是大明皇家商行推出的银元,每块银元都是一两重,而且绝对是成色十足,且铸造精美极难仿制,深受大明百姓和士绅的欢迎。
如今,这种由大明皇家商行发行的银元早已成了硬通货币的代名词,在市面上这种银元的价值甚至已经超出了它的表面价值,普通的银子甚至要一两一钱才能兑现一块银元。这么一块银元别说让四个人吃一桌饭菜了,就算是再来六七个也没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