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1267节
小说作者:牛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28 MB   上传时间:2024-06-14 19:02:48

  望着小美人远去的背影,崔耕轻抚着下巴,道:“看来明日的千秋节之宴不好过啊,本王还要早做准备。”

  ……

  ……

  与此同时,金亭馆驿内。

  回纥二王子药罗葛骨力裴罗道:“我说老三啊,人家唐人已经得了玄昉之助,把武惠妃的病已经治好了。换言之,你用猞猁要挟唐人的计划已经完全失败。既然如此,你还赖在这不走,有什么用呢?听我一句话,还是快点回回纥去吧,免得给咱们回纥人丢人现眼。”

  回纥达鲁玛尼格面露不屑之色,道:“什么?我丢回纥人的脸?难道二哥你管唐人的皇帝叫爷爷,就不丢咱们回纥人的脸了吗?就是要回回纥也是你回!”

  “我……我叫唐人皇帝爷爷,那是愿赌服输!”药罗葛骨力裴罗辩解道:“我留在这,那是要给大唐天子庆贺千秋节的,这是父汗交代下来的任务,有什么丢脸的?”

  “嘿嘿,你有任务,我就没有任务了吗?”回纥三王子达鲁玛尼格眉毛一挑,盯着药罗葛骨力裴罗的眼睛道:“不怕告诉二哥你,除了献猞猁外,小弟还有一招,能逼得大唐天子答应咱们回纥人的条件!”

  “啊?你还有后招?到底是什么招数?”

  达鲁玛尼格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道:“想来二哥你也不会为了个人小利,出卖咱们回纥人的利益。既然如此,小弟也就不瞒你了。我准备给大唐天子……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不愁那大唐天子不就范!”

  药罗葛骨力裴罗眼前一亮道:“行啊,二弟,这个主意你都能想得出来!看来咱们的条件,唐人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呢。”

  ……

  ……

  太子东宫。

  冒牌李子峤正与自已的心腹相对而坐。这个心腹当然不是吉温,而是玄昉和尚。

  冒牌李子峤轻叹了一口气,道:“千秋节后,崔耕就会回转岭南道。既然如此,咱们的机会就只在明天。我心意已决,明日奋起一搏杀了崔耕,保国家报皇恩。”

  玄昉和尚整顿了一下思绪,缓缓道:“原来咱们的打算,是利用猫鬼之事将崔耕诱到长安来,寻机刺杀。刚开始还进行的非常顺利,不用咱们造势,武惠妃自已就产生了幻觉。李隆基为了武惠妃,招了崔耕到长安来。后来又发生了回纥使者要挟大唐朝廷之事,咱们就准备在千秋节上,崔耕全神贯注的为武惠妃驱逐妖鬼之时动手,胜算颇大。”

  冒牌李子峤接话道:“可是后来,大师你为了国家大计,去柳府偷《金乌玉兔集》,结果把李隆基招来了。无奈之下,大师施展通天手段,把武惠妃医好了。这样一来,咱们就失去了刺杀崔耕的最佳机会。”

  “正是如此,大人你……”

  “关于这点,我何尝不知?”冒牌李子峤面容苦涩,道:“但明日已经是咱们最后的机会了,不管机会好坏,我都要试一试,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玄昉和尚还不死心,道:“其实要解我国之危,也不一定只有刺杀崔耕一条路。比如说,趁着崔耕大军出巢之际,您想办法抄他的后路,来个围魏救赵。”

  冒牌李子峤微微摇头,道:“这主意也就是听起来不错罢了,实际上绝不可行。经过《金乌玉兔集》一事,你还不知道吗?李隆基防我防得紧呢,又怎么可能允许我染指兵权?”

  “那咱们再想其他的办法……”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冒牌李子峤长身而起,慨然道:“我心意已决,明日就行那博浪一击,大师勿复多言动摇我心。”

  顿了顿,冒牌李子峤缓和了一下语气,道:“明日无论成败,我都活不了了,大师您继续留在这,恐怕也非常危险。这样吧……您明日一早就出城,快快回国。”

  “阿弥陀佛!”

  玄昉和尚双手合十,深深一躬,道:“那咱们就此分别。回国之后,贫僧定将大人的勇烈之事,报知吾皇。大人的美名,必将传遍吾国。就是千载之后,也应当有人祭祀大人。”

  冒牌李子峤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道:“去吧,去吧。吾如此行事,又岂是在乎区区虚名?”

  “贫僧告退。”

  ……

  ……

  第二日,正是八月初五,李隆基的生日,‘千秋节’。

  其实千秋节并不是李隆基的生日那么简单,它对后世影响巨大。

  在历史记载中,李隆基后来把千秋节改为‘天长节’。李隆基为太上皇后,唐肃宗继位。唐肃宗又将自已的生日九月初三,命名为‘天平地长节’。

  这样,大唐朝廷一年要庆祝两个皇帝生日。

  两个节日来得太近,庆祝起来过于麻烦。时间久了,大唐朝廷就干脆取了个中,在八月十五这天,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为两个皇帝庆祝生日。

  后来,随着唐玄宗和唐肃宗的相继去世,大唐国事日衰,庆祝活动逐渐取消。但百姓们却忘不了这个盛大的节日,慢慢地形成了‘中秋节’。

  尽管在天长节之前,民间有庆祝八月十五的风俗,但那仅仅是赏月拜月而已。

  真正举行大型庆祝活动庆祝此节,还是在天长节之后。所以完全可以说,天长节就是中秋节的前身。

  当然了,现在的天长节还在八月初五,整个庆祝的仪式也非常隆重。

  庆祝活动的主要地点,就在皇宫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旁边,勤政务本楼前的广场上。

  花萼相辉楼乃当时的‘天下第一楼’,楼分三层,高过十丈,位在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山西的鹳雀楼,这四大名楼之上。

  李隆基和文武大臣,乃至各国使节,高坐花萼相辉楼上,对广场上的庆祝活动一览无遗。

  这庆祝活动可太盛大了。

  金吾及四军兵土陈仗而立;太常寺负责演奏大型的音乐;教坊司负责大陈山车、旱船、走索、丸剑、杂技、角抵……等杂技百戏。

  到了下午,教坊司又引上百匹大象、犀牛、舞马隆饰入场为戏,场面十分壮观。

  更关键的是,这些表演不仅仅是给贵人们看的。

  花萼相辉楼和亲政务本楼,都在兴庆宫的西南脚上,与东市只有一墙之隔。

  八月初五这天,全城的百姓,都可以经东市进入兴庆宫,到达勤政务本楼前的广场上,观看这些表演。运气好的话,甚至会被李隆基叫到花萼楼上略微交谈几句,赐予酒食。

  正所谓“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是千秋”。

  花萼楼下表演精彩之极,百姓们兴高采烈,叫好之声甚至欢呼万岁不绝于耳。

  任谁见了,都得赞一声,好一个太平盛世,盛嘉年华!

  莫说各国使节了,就是崔耕见了这副场面,都一阵阵心潮澎拜,觉得自已多年对李隆基的隐忍,都得到了回报。自已百般克制,不愿意和大唐朝廷之间掀起战火,还不是就是为了百姓们享受太平,安居乐业吗?

  “越王千岁,准备了!”

  正在崔耕胡思乱想之际,宦官鱼朝恩来到他身旁,低声提醒。

  崔耕微微一愣,道:“嗯?准备?准备什么?”

  鱼朝恩道:“当然是给陛下献境啊,这可是今天的重头戏。”

  献镜?

  崔耕当然明白,既然这千秋节是为了给李隆基庆祝生日,那给皇帝送生日礼物,就是千秋节的必须环节之一。

  按照惯例,群臣们送的礼物,乃至于李隆基的回礼,都是精美的镜子。

  有李隆基的御诗为证:“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臣,遇象见清心。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但是,各国使节送的礼物,就不指定非镜子不可了,允许他们自行选择。

  崔耕不由得暗暗寻思:原来回纥人以一只猞猁威胁,逼着李隆基答应他们的条件。现在回纥二王子药罗葛骨力裴罗和三王子达鲁玛尼格都在,看他们那胸有成竹的样子,恐怕……要出什么幺蛾子啊!就是那位,隐忍到现在,也该动手了吧?

第1690章 史镜与人镜

  按程序,给李隆基献礼物的次序为: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员从小到大排列、各国使节、朝廷亲王、最后是太子。所以,崔耕其实是献礼的倒数第二位。

  他早就准备了一面高约三丈的玻璃镜,这么大的镜子虽然罕见,但也很难称得上绝世之宝。

  崔耕献上此镜,既符合他越王的身份,也不会显得太过谄媚。

  在崔耕的预想中,这场献镜之礼如果要出事儿的话,应该在自已献镜之前,回纥使者献镜的时候。

  然而,出乎他预料之外的是,在群臣献礼之时,就出事儿了。

  当是时,李隆基面南背北居中而坐,武惠妃和赵丽妃在两旁相陪,其余人等分列两厢。

  宦官鱼朝恩高声念道:“黄门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张九龄,献……献……献……”

  他吞吞吐吐,声音越来越低。

  张九龄却面色丝毫不变,道:“本相到底献了什么,鱼公公尽管大胆地念出来!若陛下怪罪地话,由本相一力承担。”

  李隆基一听,就知道张九龄的献礼有问题,沉声道:“鱼朝恩,你大胆地念!朕恕你无罪!”

  “是……是……”鱼朝恩哆里哆嗦地道:“张……张九龄献《千秋金鉴录》一本。”

  “啊?张张九龄献的不是铜镜,而是什么《千秋金鉴录》?”

  “这……这不是给陛下找不痛快么?真是好的胆子!”

  “谁知道张相是怎么想的?就算他想给陛下提意见,也用不着现在吧?”

  ……

  群臣们议论纷纷,外番使节们交头接耳。

  好在大家都是有学问的人,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本书是给李隆基提意见的,倒也没猜张九龄有什么险恶的用心,只是觉得他很不识趣而已。

  李隆基心里面不高兴,面上却不露声色,道:“张爱卿,你给朕献的这本《千秋金鉴录》,里面到底讲了什么?”

  张九龄微微一躬身,道:“启禀陛下,这本书讲的是,千载以来,历代兴衰的缘由。总地来讲,君王尚简朴,国势就会蒸蒸日上。君王尚奢侈,国势就会江河日下。微臣望陛下御览此书后,能够仔细思量,将我大唐江山打理得蒸蒸日上。”

  那言外之意,就是李隆基的这个千秋节太过奢侈浪费了,他要对李隆基进行劝谏。

  “哈哈哈!”

  李隆基先是面色微变,随即朗声笑道;“说得好!张爱卿说得好啊!太宗皇帝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日张爱卿送朕以《千秋金鉴录》,就是让朕以史古镜。嗯,甚好,甚好,这个镜子,朕非常喜欢,它不知胜过多少真正的镜子哩!”

  李隆基此言说得极有水平,转瞬间就将现场的尴尬气氛完全化解了。

  张九龄献书的目的,是要给李隆基提意见,而不是故意给李隆基的《千秋节》添堵。

  闻听此言,他跪倒在地,道:“陛下虚心纳谏,真乃尧舜之君也!臣张九龄不才,愿随陛下一起,开创我大唐盛世。”

  “好!”

  李隆基站起身来,手举酒杯道:“诸君,咱们满饮此杯。齐心协力,造福万民,开创大唐盛世!”

  “遵旨!”

  当即,各大臣乃至外邦使节齐齐举杯,一饮而尽,气氛愈发热烈。

  其实李隆基刚听了张九龄的话,真有狠狠把这败兴的家伙抽死的冲动。但现在是自已的生日,他着实不想坏了兴致,才灵机一动想出来刚才那番说辞。

  看到现在的景况,李隆基不由得为自已的机智洋洋自得。

  可正在这时,忽然,一阵拍手响起。

  有人高声道:“好!好一个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啊!本王子不想让张相专美于前,也想为陛下献上一镜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1页  当前第12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67/13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盛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