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御史想要升官,就必须抓足够分量的贪官……甚至想要维持现有的位置,也需要抓住足够分量的贪官……如果做不到,分分钟就给你退居二线了。
如此情况下,其他系统里的官员在这些御史们看来,那就是维持自己官位,乃至升官发财的耗材……
而且还经常搞定任务,定指标……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样,都要给上级弄几个贪官人头。
每当上头一交代任务下来,说今年还差几个人头……当地御史就得想方设法再抓几个贪官来交人头……你不抓?立马就给你退居二线。
至于会不会抓错,会不会冤枉……这种事哪有冤枉的啊,无非就是贪多少,情节多严重而已。
如果说有风声传出来,上头有位置空缺……那么这些御史更是会陷入疯狂状态:一群有望晋升的御史,会疯狂的到处翻找证据试图抓一个乃至几个足够分量的贪官,作为自己晋升的资本。
这是一场公开的竞赛!
督察院内部的御史们,其实也很卷的!
你抓了三个五品官员,对方抓了四个五品官,那么晋升就和你没关系了,因为御史内部晋升从不看其他弯弯绕绕,只看抓贪官的数量和质量……
所以……每当督察院系统里有重要职位空缺的时候,基本上就意味着一场吏治风暴要到了……那些御史们为了爬到更高的位置,那可是啥事都能干得出来的,别说你主动贪了。
就算你没贪,人家都给你来个诱导执法。
顺带一提,在大楚帝国里是准许御史针对官员贪腐进行诱导执法,而御史们为了业绩,也特别喜欢搞诱导执法,经常想方设法给那些官员送钱送女人拉对方下水,然后对方一下水就直接给抓了……
别提什么合理不合理,影响坏不坏之类的……人家御史诱导执法又不是藏着掖着,那几乎都是全国公开的事,就连普通人都知道御史很喜欢用这一套抓贪官。
作为官员明明知道这钱有可能是御史的诱饵,还大着胆子伸手拿,这不是给御史送业绩嘛!
禁不住考验,你能怪谁?
所以……对于很多地方官员而言,贪腐收钱也得小心翼翼的,不是来源可靠的钱根本不会收的,因为不知道这钱是不是御史的诱饵。
大楚帝国里的督察院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模样,甚至有些变态的程度?
其实理由也很简单的,那就是帝国需要定期的对内部的官员体系进行清理……
实际上,就连其他体系的官员对这一套其实也不反感的,没有御史把上头的官员拉下马,他还怎么升官?
一个萝卜一个坑啊!
第1194章 五大公司成为了赢家
大楚帝国在承顺五十四年冬天敲定的偏僻落后地区的一系列扶持计划,其规模是非常庞大的,而且影响也同样重大。
光是前期几年涉及的资金都要达到十亿楚元以上。
尤其是这笔资金只是京畿财政的支持,还不包括各地方衙门的地方财政资金支出呢。
因为所谓的偏僻落后地区的扶持计划,在全国层面来看,主要是针对内陆地区,尤其是西南,西北地区。
但是哪怕对于很多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而言,他们省内其实也有着经济落后的地方,比如广东那边。
看似是经济第二大省,经济体量仅次于包松江府的江南省,但是广东当地的经济发展其实很不平衡。
经济体量主要依靠珠三角地区支撑起来,而粤东西北地区其实发展的很一般,甚至严格来说当地的经济条件不会比内陆省份的贫困地区强多少。
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地民众生活困苦,实际上粤东西北地区的民众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在珠三角地区工作生活,就业和收入还是有保障的。
但是当地自身的经济落后却是事实,因此在这一轮的偏僻落后地区扶持计划里,粤东西北地区作为广东省内的穷地方,也会被纳入到广东省内的扶持偏僻落后地区的一系列扶持计划里,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当地民众的收入。
而这也就是帝国高层推行扶持偏僻落后计划的核心目标。
增加穷地方的民众收入!
全国有全国方面的一盘棋,而各省也有各省的计划,轮到各府县的时候,也会有相应的针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发展计划。
因此整个扶持计划的总规模将会是非常庞大的!
饶是家大业大的大楚帝国也有些感到吃力,毕竟大楚帝国虽然经济整体发达,财政收入庞大,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
每年光是中央财政支出的教育经费就好几个亿呢,然后军费也要好几个亿,用于交通,水利等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然后还有常规的行政经费也是多的。
大楚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虽然高,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因此一下子要拿出大笔资金来搞扶持计划,还是有些吃力的。
不过也仅仅是吃力而已……毕竟很多资金投入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全部投入的,而是分批次,持续多年的投入。
整个扶持计划将会持续十年甚至二十年。
当把时间线拉长的时候,那么单年度的经济投入就没那么多了。
而这种十亿级别规模的扶持发展计划,也就只有当代的大楚帝国才能这么搞了……为什么?
大楚帝国有钱啊!
作为一个全球性帝国,大楚帝国的直辖领地遍布全球,如果算上藩属国这些经济殖民地的话,控制区域可是正儿八经的全球。
同时拥有八亿多人口!
大楚帝国是用着全球的资源以及数以亿计的各国土著的廉价劳动,维持着自身的庞大经济体系。
这种体量上是任何一个土著国家连想象都不敢想象的。
承顺五十四年里,大楚帝国光是中央财政收入预算就达到了四十亿之巨!
这可是四十亿楚元,正儿八经的金本位下的金元,这可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而其他国家呢,很多藩属国的财政收入不过几百万楚元而已,而且相当多一部分还要拿来还债……
楚国人不仅仅在这些藩属国里倾销工业产品,收割农畜矿产品,也搞各种贷款进行金融收割。
基本上是个藩属国都欠楚国的银行一屁股债……比如在欧洲里算是情况比较好的英格兰王国,早期因为战争赔款欠下了一大笔钱,然后又因为他们国内的一些基础建设,比如港口,运河建设又借了楚国人一大笔钱。
后续他们和威尔士王国开战,又借钱打仗。
这一边借钱一边还债,到了现在还欠大楚帝国的多家银行团总计超过三千万楚元的庞大债务。
而这些债务每年都在产生相应的利息,英格兰王国每年光是为了偿还利息就压力不小,至于偿还本金就更难了。
这说的还是情况比较好的英格兰王国,他们虽然欠债比较多,但是整体经济不错,偿还能力也不错,这些年也一直在努力偿还本金,逐步缩小债务。
但是对于很多藩属国而言,他们因为经济不好,哪怕是债务没那么大但是偿还起来也非常的困难,大部分其实都是借新债还旧债,然后债务非但不缩小,每年还持续增加!
当然,也不会无序增加,楚国人又不傻,不会让你无节制借钱的,只有确认你的偿还能力之后才会借钱。
这个借钱的数额基本上就是让你偿还利息后代理人政权还能存在下去,维持统治能力,而不是说直接破产崩溃。
毕竟楚国人是来赚钱的,不是来搞破坏的……不然把代理人政权搞崩溃了还得另外扶持一个新的代理人,没那必要。
至于真还不起了,那就出让更多资源以及劳动力还债呗,比如矿产什么啊,码头啊什么的楚国商人就很喜欢。
出卖矿产后,楚国人拿走大头收益,当地的代理人政权拿走小头收益,皆大欢喜!
楚国人在这些藩属国里做生意,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工业产品倾销以及资源收割,也会涉足其他诸多行业,比如航运业。
如今那些土著国家里航运业基本都是被楚国人所垄断的……因为这些土著国家里根本搞不了航运业,大楚帝国禁制向非楚国企业出口轮船等敏感机械设备。
这意味着只有楚国人的企业才能够购买轮船,然后用这些轮船在土著国家里运营内河以及沿海航运。
而铁路也同样如此。
实际上不仅仅是交通领域里,哪怕是农业以及矿产领域里也是楚国人占据大头……同样是因为设备出口限制。
比如矿产行业,你要挖矿得要机械设备吧,但是这些机械设备只有楚国企业才能进口并使用,土著你自己搞个矿产公司想要采购挖矿设备,人家楚国人不卖给你的,如此情况下你土著想要自己开发,就只能使用低效率的人工开采……然后成本就会非常高,根本比不过隔壁的楚国人开办用机械设备开采的矿产,最终就会被挤兑破产倒闭。
因此在矿业上,各土著国家里的矿产开发行业基本是被楚国企业包圆了……当然,挖矿的还是当地的土著,楚国企业到当地拿到了相应的开发资格后,弄来设备,技术人员,然后请上一大堆土著矿工进行开发。
就连农业也存在这种情况,楚国人在藩属国里也是搞了很多大规模的农场,种植园,这些农场一般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使用少量当地土著人工。
种植的粮食除了少部分供应当地外,大部分其实都被运走,出口到了楚国。只不过农业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也没办法全部使用机械化种植,因此大部分番薯国家的土著还是自己种田,但是粮食价格上也免不了受到楚国人的控制。
大楚帝国对全球范围内的粮食掌控力度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控制着世界上大部分的粮食产量,也控制着全球各地的粮食价格。
全球范围内的粮食贸易,是楚国人的专属,那些土著们是无法涉足的。
而通过掌控粮食贸易,楚国人也等于直接掌控了各国土著的餐桌……很多土著国家的人能不能吃饱饭,还真心得看楚国人有没有良心以及利益考虑。
大楚帝国通过工业倾销,金融控制,资源收割等方式,牢牢的把所有的土著国家压在整个全球经济体系的最下层,让他们为楚国人的幸福生活做贡献。
为什么大楚帝国这么热衷于搞全球经济体系,也不喜欢那些藩属国里搞什么奴隶制之类的,这就是为什么!
而有了这些藩属国的努力贡献,让大楚帝国在整个四十年以及五十年代里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腾飞!
在这个大背景下,偏僻落后地区的扶持计划才有展开的可能性!
不然,楚国人拿头去开发那些偏僻落后地区啊!
而这一系列的落后偏僻地区的扶持计划里,交通设施的建设又是重中之重。
而交通设施的建设里,官道的升级改造也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资本上市场最为关注的重点。
当各地官府陆续公布一系列的管道升级改造计划以及部分城际柏油路,水泥路的建造计划后。
除了一系列基建设施企业,如水泥,钢铁,工程机械设备的企业股票节节攀升外。
受到最大影响的反而是五大汽车公司以及相关联的汽车产业链!
其中的李氏动力公司在冬天开始股价就持续攀升,而在当地公布了粤东西北的官道改造计划以及准备建设环珠三角柏油公路网计划的时候,李氏动力公司的股价直接暴涨了十多个百分点。
因为李氏动力公司的总部以及主要生产基地,乃至配套的诸多产业链都是在珠三角地带,而当地推动公路建设后,必然会带动汽车销量的上涨。
而李氏动力公司的汽车在当地,还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
当地省份的所有官方用车,从高级官员的座驾,普通巡警的执法车辆,再到扫大街的垃圾清运车,各地官办公共交通企业所需要的公共汽车,出租车等等,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选用的李氏动力公司的汽车。
地方保护主义嘛,这事见怪不怪了!
美洲当地扶持北美汽车公司。
松江府当地扶持松河汽车公司的力度也非常大。
河北那边扶持唐山汽车公司,辽东扶持当地的辽东汽车公司。
这些都是常态……因为这背后关乎的是数以十万计的工作岗位以及庞大的供应链产业,当地的官员们恨不得明目张胆的禁止其他地区的汽车进入当地市场!
当然,这是不现实的,帝国高层对地方保住主义也是区别对待的,像是纺织,小五金这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因为这些产业没啥技术含量,什么地方都可以搞,可以给那些小城市留点工业种子。
但是汽车这东西,在当代可是正儿八经的资本密集型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超级高,大部分城市其实都搞不了。
如此情况下,那么帝国高层方面自然不会为了区区几个地方的利益,然后就牺牲整个汽车产业的利益。
因此对汽车产业这种高科技产业的地方保护主义,帝国高层一直都是采取严厉打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