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城内本来的四千多守军已经不足三千,其他的一千多人已经不知所终。
这三千守军在象征性抵抗了一个时辰后,大量明军士兵溃逃,剩下的千余明军士兵则是在一个副将的带领下献城投降!
第290章 新标军左军出击
大楚帝国承顺二年,明崇祯九年。
三月十八日,楚军汇集大军将近五万人,各类火炮三百余门正式对临湘发动总攻!
三月二十二日,楚军攻克临湘,明军主将即湖广总兵于修文自刎,监军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王兴怀悬梁,两万守军除两千余溃逃外,其余或战死或被俘。
三月二十三日,楚军第一骑兵旅攻占土门镇,封锁微水一线,切断了巴陵和长沙的陆上交通联系,当天下午,第五师属骑兵团、第八守备骑兵团抵近岳州府府治巴陵。
三月二十四日,楚军第五师主力抵达巴陵,攻城一个时辰后,守军大部溃逃,残兵千余献城投降,岳州知府不知所终,同知悬梁,推官投诚,其余文武官员火死或逃或降。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大楚帝国海军湘江舰队,正式进入洞庭湖,并在岳州巴陵设立湘江舰队基地,原本停留在巴陵的数十艘明军大小战船,大部逃入洞庭湖深处,少数就地投诚。
三月二十五日,罗志学率领近卫军等部队抵达土门镇,此时土门镇一线已经汇集近卫师全部、一个臼炮团、一个骑兵旅。
同时下令在岳州巴陵的第五师以及第八守备师、第二臼炮团迅速南下,当地防务暂时交给海军方面的陆战队负责。
并给前面几天里,通过了紧急整编的第六守备师以及新编之第九守备师,要求第六守备师迅速完整整编南下,第九守备师则是驻防临湘,同时派兵驻防巴陵、土门镇等区域。
这一系列安排里,后续第九守备师将会负责后方的防务,其他各部队则是会南下参战。
就当罗志学在土门镇调兵遣将,为下一步攻势做准备的时候。
身在长沙的杨嗣昌也终于得知了临湘陷落的消息,得知这个消息后,杨嗣昌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直接没站稳,如果不是随从眼疾手快及时扶住了他的话,恐怕都要当场摔倒。
缓了好一会后,他才微微摆手,示意随从不用继续扶着自己,深吸了口气后道:“于总兵呢?”
前来通报紧急军情的心腹压低了声音道:“于总兵临阵抗击贼兵,宁死不退,已在最后关头自刎为陛下效忠。”
杨嗣昌听罢后,又是了深吸了口气:“两万大军们,就没人逃出来的?”
心腹道:“逃肯定是有人逃出来的,但是不多,根据前头的探子说,城破之际约莫有几千号人突围而出,不过后来又楚贼骑兵追击拦截,大部分又被拦住了,只剩下少数人分散突围,但是也已经被全部打散,没办法收拢了。”
杨嗣昌此时闭上了眼睛:“没想到,死战不退的主将,加上两万大军,苦心经营半年的临湘防线,还是挡不住楚贼枪炮啊!”
“前后短短五天,临湘就被攻破了,楚贼枪炮之犀利,还在我们的预料之上啊!”
旁边的一个总兵也是插嘴道:“听闻楚贼这一次为了强攻临湘,动用了各种大炮三百多尊,其中半数还是开花炮,实在是骇人啊!”
“这些楚贼,到底是怎么造出来这么多枪炮的?”
“如果只是寻常的几十斤小炮乃至一两百斤的短炮也就算了,别说几百尊,就算是三千尊也不足为奇,但是楚贼里的这些大炮,大多可都是红夷炮和大号的开花炮啊,每一尊都是轻则数百斤,重则数千斤。”
“我等在长沙铸造火炮,历时半年,投入数万之巨,如今也不过只铸造了两斤半长袍二十多尊,五斤长炮更是只有区区三尊,开花炮简单一些,但是也只铸造了不过十多尊而已!”
“然而伪楚,却是能数以百计的铸造,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纵然他们搜刮了大量民脂民膏不缺钱粮,但是他们总不能凭空变出来数以万计的熟练工匠来吧!”
“没有足够的工匠,他们是怎么铸造这么多的大炮的?”
别说下属的这个总兵们搞不清楚了,连杨嗣昌自己都是理解不了伪楚为什么能够铸造这么多的枪炮。
就和下属们说的一样,钱不钱的都还是小事,关键的是伪楚那里来的这么多熟练工匠?
对此,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大楚帝国的兵工厂是大规模应用机械设备,同时采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整个生产方式和明军这边用传统手工作坊打造枪炮的方式完全不一样的。
大楚帝国的军工生产,是用大量的机械设备,用大量熟练的普通工人,代替了传统资深工匠。
单炮成本虽然也没降低多少,但是产量却是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
不过这些东西,杨嗣昌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或者说以前就没关注过这方面的东西。
自从去年楚贼崛起之后,明廷的文武官员们,一个个都是顶着楚贼的军队,关注他们的武器,编制和战术。
杨嗣昌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关注了解的同时,还提出来了建立新标军,打造自己的新式军队以对抗楚贼。
但是,他们只关注这些表面的东西,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大楚帝国为什么能够武装起来规模这么庞大的一支新式军队,装备的火炮数以百计,并且还在以一种非常远超他们理解的速度快速增长着。此时的杨嗣昌心情极为复杂,思索了半天后道:“临湘已经丢了,现在恐怕巴陵也保不住了,下一步楚贼必然会继续南下,杀向我长沙。”
“传令下去吧,周围兵力都集中到长沙来,让湘阴的守军也退兵到益阳,反正湘阴也守不住,死守不过是突耗兵力,不如放开道路,让他们来长沙!”
“征调民夫紧急加固长沙城防,尤其是修筑更多更好的防炮工事,楚贼攻城,不外乎依仗枪炮罢了,只要挡住了他们的炮击,那么长沙就稳如泰山。”
“再派快马去武陵,让新标军左军出动吧,一旦楚贼杀向我长沙,就让左军东出袭击贼军后方,断其粮道,逼迫贼兵退走!”
“再让城内的枪炮作坊日夜加工,务必尽快赶制一批枪炮出来,新标军右军虽然前头是用来打幌子的,不过士卒也都是各卫所抽调出来的精锐,也是按照新军法编练的,枪炮到位了后总比营哨兵强!”
“唉,时间还是太紧张了些,如果再给我们两三个月的时间,左军那边就能够训练的更加精锐,右军也能成军了,这中军也能搭起架子来了,到时候有一万五千人的新标军,纵然无法反攻武昌,但是要守住岳州东部问题还是不大的。”
“现在……只能是死守长沙了”
杨嗣昌做出了反应,众多乘骑快马的明军士兵出城而去,把杨嗣昌的命令带向其他方向的明军以及官员们。
而罗志学呢,却是没有和杨嗣昌预料的那样迅速率军南下,而是在土门镇里等了两天后,等到了第五师以及第八守备师等部队抵达后,同时也是等待辎重部队把大量的弹药粮草辎重运输抵达后,这才开始了新一轮的行动。
三月二十七日一大早,楚军继续南下!
罗志学亲自率领近卫师、第五师、第八守备师、两个臼炮团、第一骑兵旅南下湘阴。
此外还派遣了一个守备旅绕道南方前往平江,顺手把平江这个县也给攻占了,虽然这地方也不算重要,那里也没多少明军,但是还是要早早拿下,免的楚军在长沙一带大战的时候,有敌军从这个方向冒出来切断楚军的后路。
杨嗣昌都已经下令主动放弃湘阴了,在楚军抵达之前,城内的守军连带官员们都已经逃了一干二净,不仅仅人跑光了,连带着各种物资也是被带走了。
这让楚军里不少人都很有意见,尤其是后勤部以及财务部等人。
后勤部那边还想着打湘阴的时候也缴获一批粮食,以避免从后方运输大量粮食过来呢,但是没想到非但一粒粮食没捞着,反而还要管城内上万人口的口粮……
明军撤离的时候,把城内所有的粮食,连带那些粮行的粮食都一股脑带走了,城内的上万民众除了自家口粮外,已经没办法从外界比如粮行获得口粮。
而大楚帝国如果不想眼睁睁看着这上万百姓饿死,那么还得挤出军粮来街机城内百姓呢。
虽然只是接济那么几天时间,只要缓过一口气来,那么大楚帝国控制下的官方粮行,也就是储粮司下属的粮行就会调运粮食过来,总体来说也花不了几个钱。
但问题是,这依旧会激战南下部队的口粮啊,同时还会激战宝贵的运力。
后勤部那边骂骂咧咧明廷不讲武德,财务部那边也怨气不小……
大军入城后,原本准备接受大量财物的财务部发现湘阴城里连根毛都没有……
官方仓库里什么都没有,官员们也都逃了,剩下几个低级官员也是第一时间投诚不好对他们抄家的。
城内的普通士绅大户,也是跑了一干二净,走的时候也是把能带的都带走了,尤其是容易携带的金银细软更是不会留下。
于是乎,财务部的官员们带着一群准备装运金银的马车兴冲冲的来,然后看着空荡荡的湘阴忍不住大骂出口……
只是这些都是小事,影响不了楚军的既定战略!
抵达湘阴休整了一天后,楚军就开始分兵了。
第八守备师、第六守备师,开始大张旗鼓的南下!
但是暗地里,第五师和近卫师两个主力师,除了近卫师所属的一个团留守湘阴外,其他各部汇同第一骑兵旅直接转道西进,直奔武陵而去。
罗志学等人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常德府武陵的那支五千人规模的新标军。
楚军想要先集中主力,先把这五千新标军给干掉后,再回过头来围困长沙。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被楚军当成主要作战目标的新标军左军,已经离开了武陵东进,他们想要在楚军南下进攻长沙的时候,袭击楚军侧后,切断楚军粮道,断其后路。
按照两军的行进方向,不出大意外的话,他们将会在益阳-沅江一线迎头撞上!
而他们一旦相撞,那么将会爆发在这片东方大陆里,有史以来第一场线列部队之间的战斗!
第291章 新标军左军杨嗣杏
常德府府治武陵城东南方向四十多里外,一支和寻常明军太一样的明军正在前行着。
这支明军虽然都穿着明军的袍服,但是却没有和普通明军一样拿着各种乱七八糟的武器。
这些明军的单兵武器简单而统一,约莫有一千大几人配属的是火枪,并且这火枪斌不是明军里常见的鸟铳,而是楚贼里的那种大号鸟铳。
还有一千大几人配属的乃是长矛,这些长矛同样是统一的丈半长矛,而这也正是楚军长矛手里使用最多的制式长矛。
至于传统的刀盾手和弓箭手只有极少数,每几百人的队列里,只有那么几十个这些传统刀盾手或弓箭手而已。
并且这些明军以大约六百人为一个队列前进,大约六百人的规模,长矛手和火枪手占据大半,只有少数的传统步兵,这要是换一身灰色军服,那么妥妥的就是楚军里的一个标准步兵营。
只看这几个步兵营,那么就可以断定这些明军的身份了,他们就是杨嗣昌寄予厚望,在老家武陵里秘密召集乡勇编练的新标军左军。
这支新标军左军,除了拥有足足六个步兵营外,还效仿楚军编练了一个野战炮兵营,辖有十八门两斤半野战炮,还有一个和步兵营差不多规模的辎重营,一支约有三百骑的骑兵营,此外还有一个工兵营以及其他辅助部队。
这编制,这人员配置以及武器配置,完全就是大楚帝国陆军主力部队里一个混成旅的复制版。
为了打造这个新标军左军,杨嗣昌处心积虑筹集了众多钱粮,搜刮了众多工匠打造枪炮,又耗费了将近半年时间持续募兵训练,最终才在上个月初步成军。
而该军统帅,则是杨嗣昌的堂弟杨嗣杏。
杨嗣杏,年四十有三,万年年间举人,早年入仕为官,虽然因为只是举人出身起点比较低。
但是他有着杨嗣昌父子帮衬,再加上长期在陕西任职面对流贼的,地方官员死伤甚多,很多官员也不愿意来陕西任职。
所以他混的也还算不错,顺利迈过了对绝大部分举人出身的官员而言,很难迈过的七品门槛,进而担任了陕西某个刚被流贼攻破城池,杀死了县令的县县令。
嗯,主要是这地方是下等县,而且周边流贼横行,实在太危险,但凡有选择的官员都不愿意来这里担任县令。
而这,也就成为了杨嗣杏的机会。
他在堂哥杨嗣昌以及叔父杨鹤的支持下,一举迈过正七品的门槛,成为了该县县令。
担任知县期间,杨嗣杏募集乡勇守卫县城,多次率军和流贼作战,斩杀流贼颇多,博取了一个知兵善剿贼的名头。
后续逐步高升,成为了陕西某散州的知州,品级也升到了从五品。
只不过举人出身的他,哪怕是有着杨嗣昌父子鼎力相助,但是能够在常规升迁里混到从五品的知州,那基本是到了极限。
想要再往上突破,比如获得正五品的同知职务,乃是更进一步成为四品大员,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明廷的官场潜规则了不允许出现太多这样的事情,万历数十年间,举人出身的四品大员不足双手之数,如今的崇祯朝里虽然多一些,但也只有个位数而已。
由此可见举人出身的官员,局限性有多大,甭管你有没有能力,才华如何,但是上限基本都被限死了,想要更进一步突破四品极限,那得立下泼天功劳,才华傲视群雄,加上朝廷急缺人才那才行。
要不然,还是别指望了。
而随着杨嗣昌父亲去世,杨嗣昌丁忧后,没了靠山帮衬的杨嗣杏也对在继续在仕途上瞎混失去了野心,再加上陕西那边洪承畴一手遮天,而洪承畴可不会给杨嗣昌面子,所以杨嗣杏干的也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