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他们商谈的还是比较愉快的。
通过这一番商讨后,罗志学也算是摸清楚了这个宋铁匠的一些基本情况。
这个情况自然不是他的家庭、出身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而是宋铁匠的实力,或者说是他所掌握的一些铸造火炮的方法。
这个宋铁匠所掌握的铸造火炮方法虽然他自己说的很玄妙,阴阳五行都给弄出来了,这不懂的人咋一听还以为他要铸造神兵呢……
但是罗志学听过后一琢磨,基本上就弄明白了这人的造炮方法就是泥范铸造法。
这也正常,毕竟这年头明末官方自行生产的火炮基本都是采用泥范铸造法,人家宋铁匠作为官府控制下的工匠会也很正常。
当了解到了这些后,罗志学开口道:“宋师傅,方才我们说的都是一些轻炮、短炮,不知长炮你可会铸造?”
宋铁匠听罢后道:“长炮?可是红夷炮?这个我也铸造过,鲁阳关上的那两门红夷炮就是我造的。”
听到这个肯定的回答,罗志学也是松了口气,这人既然会铸造红夷火炮,那么后续的事就简单多了,要不然的话他还得和此人长时间研究琢磨该如何把红夷大炮给铸造出来呢。
红夷火炮,在崇祯七年的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货色,人家明王朝官军都已经装备红夷大炮几十年了,并且经历了进口、纯仿制、改进仿制这么一条路。
进口的话,明王朝在过去几十年里,先后找葡萄牙人、荷兰人等欧洲人进口过不同类的红夷火炮。
虽然都称之为红夷火炮,但其实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其中有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的铜炮,还有英格兰人的铁炮。
具体的大小、口径、倍径都不一样。
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长身管,属于加农炮一类,火炮形制上也都差不多,毕竟这年头的舰炮都长的差不多。
所以明王朝这边统称为红夷火炮也没啥大问题。
而明王朝在进口红夷火炮尝到了甜头后,就开始大规模仿制红夷大炮了,毕竟进口太贵不是……
一开始他们仿制的时候还是仿造的铜炮,但是因为铜太贵。
因此到了崇祯年间的时候,明王朝的工匠们已经开始土洋结合,用自有的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铁炮了。
宋铁匠所说能铸造的红夷火炮,就是指泥范铸造法铸造出来的铁铸红夷大炮。
既然有了这个基础,那么后续罗志学的工作就简单了。
只见罗志学继续道:“那么宋师傅,我们能不能造一种炮管连带炮架在内,总重大概五百斤左右,打两斤炮子,大概能打一百丈有效射程的火炮?”
罗志学怕宋师傅不理解有效射程的意思,当即又多加了一句:“这个一百丈有效射程,是指打实心弹的时候,要能打中大概九丈长,高半丈左右的目标,并且还保有足够的杀伤力。”
宋师傅听罢后却是皱起了眉头,他可是个老工匠了,亲手打造的火炮不说多,但是这一辈子打造的火炮加起来也有近百门了。早些年打造的都是一些传统的将军炮,威远炮,佛郎机炮这些旧炮,最近这五六年开始接触并打造红夷大炮。
所以他对火炮还是很了解的。
这一听罗志学的提出来的要求,他就知道这玩意不好搞。
五百斤不是问题,打两斤炮子也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罗志学要求在一百丈距离里准确打中九丈长,半丈高的目标可就不容易了。
这还不算,还得保障威力,不能炮弹打到一百丈远后就变得软绵绵的一点杀伤力都没有了,这样一来,炮管的长度就不能太短了。
这炮管一长,重量也就上去了。
仔细琢磨了一番后,宋师傅面露谨慎道:“要打一百丈的话,恐怕这炮还得再重一些,五百斤怕是不够。”
说着,他还担心的看了罗志学一眼,生怕他对自己的回答不满意。
罗志学听罢后的确微微皱眉,这个五百斤的重量限制他可不是随便说的,而是觉得这个限制在这个重量之下,才能够让火炮保证一定的机动能力。
再重的话,火炮恐怕就很难及时跟上他们这些骑兵们的机动能力了,而且对拉炮的骡马需求也会变的更大。
但是,人家宋铁匠都说了,这个重量做不出来那么他也只能退而求次:“一百丈的有效射程是必须保证的,重量方面如果无法控制在五百斤以下,那么适当放宽也可以,但是也不能搞得太重了。”
宋铁匠道:“罗先生放心,也不会太过沉重,我估摸着有个五百五十斤到六百斤左右就差不多了。”
听到宋铁匠这个答复,罗志学才是放下心来。
罗志学对火炮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首先以他们自身的情况,那些动不动就上千斤甚至几千斤的重型红夷火炮就不用指望了,这玩意根本没办法在地形复杂的大山里进行机动。
别说伴随步兵和骑兵一起机动了,就算是想要在大山里正常行军都会非常困难。
就算不是在大山里,这跑到了外头平原里也不能把几千斤的舰载加农炮当成野战炮使用的。
这不脑抽嘛!
同时呢,明军里广泛装备的那些轻型火炮也有自身的一定局限性,那些轻型火炮炮其实都是一些短身管的霰弹炮,有效射程极有有限,近的不过几十米,远的也不过一两百米。
因此在罗志学的构想里,首先他们需要一种能够打得远,至少在射程上要超过那些霰弹炮的火炮,在必要时候也能和敌人的那些红夷火炮之类的打一打。
如此一百丈的有效射程就不能再少了。
在做到这个有效射程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控制重量。
罗志学继续道:“两斤炮是重中之重,还望宋师傅多多用心,另外除了这个两斤炮外,我们也还要打造一种轻型,大概两百斤左右,打两斤散弹子,能杀伤五十丈外的敌军。”
宋铁匠听到后面的这种散弹火炮的要求后松了口气!
宋铁匠道:“这两百斤的散炮倒是容易一些,回头我让犬子折腾就行了!”
相对于罗志学开始提出来的五百斤的长炮,这种两百斤的散弹炮就简单多了,他以往的职业生涯里造的最多的就是这种轻炮了,别说他了,就算是他的长子都能搞定这种玩意。
一种五百斤的长炮充集中部署作战,充当野战主力火炮,远距离打击敌人的军阵,一种两百斤的散弹炮直接配属步兵部队,作为步兵直接支援火力在中近距离上打击敌人。
这是罗志学在过去一段时间来对炮兵部队思索后的结果。
好不好用不知道,但是这是罗志学觉得目前最优解的方案了。
只是吧,当罗志学和宋铁匠初步敲定下来了火炮铸造事宜后,罗志学还得解决另外一个问题。
一个比造炮更加麻烦的问题。
那就是该如何培养炮兵!
如今三水村里这一伙人,哪怕这些官兵出身的骑兵们以前也用过三眼铳,也用过一些碗口炮之类的,但是正儿八经的红夷火炮这种东西还是没有玩过的。
针对这个问题,之前罗志学和孙成立商量的时候,孙成立是准备把军中以前玩过碗口炮的几个骑兵抽调出来,然后让他们去玩预定中的红夷火炮。
但是效果不咋地!
第33章 都是反贼
罗志学也是找这几个人谈过话,这几个人知道装药,点火。
但是吧,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瞄准……
以前他们玩碗口炮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详细瞄准这一个概念,直接把炮口对着敌人的方向开火就是了,根本就用不着仔细瞄准。
毕竟碗口炮之类的散弹炮,都是打击近距离的敌人,不需要瞄准这么一个程序。
然而红夷火炮的有效射程可是能达到三四百米呢,要在这个远距离上准确命中敌人,那是需要技术的。
嗯,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专门的学科‘弹道学’的技术支撑。
如果学习了相应的数学、几何等学科,进而掌握了弹道学相关知识后,那么炮兵们就能计算出相应的射击诸元,继而瞄准远处的敌人进行开火。
如果没有……
嗯,其实没有的话也不是不能使用火炮,炮手们完全可以直接依照火炮上搭配的射表进行作战。
多少距离上装多少发射药,多大的仰角都提前制定后,然后炮兵们依样画葫芦进行作战。
然后再根据训练,作战的时候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校准。
这年头,其实大部分国家的普通炮兵们在个人素养上,其实也就那样。
你总不能指望一个普通炮弹还要精通数学几何,能够现场计算射击诸元不是……
火炮出厂的时候其实就已经通过试射,制定了射表,而特定时刻的设计诸元现场计算,一般也有炮兵军官们进行计算,用不着普通炮兵来干这活,普通炮兵们就是根据军官的命令调整好仰角,装填后直接开炮,然后再根据炮击的效果进行细微的调整。
而这,需要的并不是什么科学素养,而是经验!
问题是,罗志学他们手底下没有一个有经验的炮兵啊。
到时候哪怕是最简单的依样画葫芦进行炮击作战都会比较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当天晚上罗志学又是找到了孙成立,对此孙成立也没啥好办法。
“我手底下玩过火炮的就这么三个人,而且他们以前玩过的还是普通的碗口炮,根本就没接触过红夷火炮啊!”
“毕竟我们之前只是在榆林而已,又不是在蓟辽那边,如果是那边的话,懂得玩红夷大炮的人倒是多一些!”
罗志学道:“经验既然指望不上,那么我们也只能直接培养了,等以后炮造出来后我们先进行详细的试射,等射表搞出来后,让他们照着练,练多了自然也就有经验了。”
孙成立道:“是这么个理,不会也没关系,学就可以了,对了,罗老弟,刚才你你说这玩炮还要会什么数学、几何,对了,就是那什么弹道学?”
罗志学道:“不错,普通炮兵们可以不用懂这些,听指挥打仗也就行了,但是炮兵指挥官的话,还是需要懂得这些东西的,毕竟不是所有东西直接照着射表都可以用,最好还是要懂得一些弹道学的知识。”
罗志学刚才随口和孙成立提了句什么弹道学,也没说是什么东西,就说了几个数学、几何而已,没想到这孙成立就惦记上了。
只听孙成立继续道:“对,就是这弹道学,我们这军中都是大头兵,连认得字的人都只有罗老弟你一个,所以这什么弹道学也就只有你会了,所以后头的这炮兵训练也就交给你了。”
“一事不烦二主嘛!”
“这造炮一事就是罗老弟你负责的,你来训练炮兵也方便一些!”
罗志学倒是没想到孙成立会这么干脆,直接就打算把炮兵扔给他管理了,这让罗志学心中有些小激动。
这炮兵虽然暂定只有三个人,连个火炮都没有,但是罗志学可是很清楚炮兵的重要性的,军中的炮兵如果被他掌控在手里,那么自己在这支贼军里的分量也就更重了。
如今罗志学在这支所谓的伏牛山保乡营里,地位上其实和王瞎子差不多,算得上是孙成立的心腹下属,王瞎子是在孙成立手下,掌管大部分精锐的亲军骑兵,罗志学掌管的则是营务辎重事务。
而林冬生和王大壮、许河这三人,其实地位已经逐步削弱了,毕竟孙成立对他们这几个中途投奔过来的人也不是很信任,这用是肯定要继续用的,但是也防着他们一手。
这段时间持续募兵,预定募兵规模会达到好几百人呢。
而募兵的时候,孙成立就借口效仿昔日左中右三军的做法,要把三军编成步兵部队,而亲军则是作为主要的骑兵机动力量。
因此就给林冬生他们的左中右三军派遣了大量的新兵步兵,让他们三个人手底下的兵力迅速膨胀到了各自数十人规模。
但是孙成立一边给他们新兵,另外一边又抽调了他们手底下的骑兵啊。
打着集中骑兵使用的口号,孙成立除了只给他们三个人各自留下四个亲兵骑兵外,剩下的三十多个骑兵都是被抽调到了亲军之中,归属孙成立直辖。
所以,别以为这段时间里军中的营务等杂七杂八的事情都由罗志学负责,而孙成立屁事没敢闲得很,实际上人家也很忙,忙着收拢兵权,同时还要维持一个平衡,不能把林冬生他们逼得太狠。
毕竟人心还是需要维持的。
而随着孙成立收拢兵权,平衡内部诸位将领的过程里,罗志学作为孙成立的心腹手下,也是得到了好处了,掌管辎重营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收获了。毕竟改革后的左中右三军,预定都是步兵部队,但是孙成立手底下除了亲军骑兵这支精锐外,总还得有一支用的顺手,必要时候坚决站在他这一边的步兵啊。
于是乎,就有了罗志学的辎重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