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无望,救援无望,杨嗣昌如今能够做的就是淡定从容的继续顽抗,能顽抗多久是多久……
等到城破之后从容赴死!
如此,他也算得上是对得住崇祯帝对自己的一番重用了,也能问心无愧了。
杨嗣昌如今抱着战死在淮安的心态坐镇淮安,但是他手底下的人却不是没一个人都会和杨嗣昌这样有着死战的决心和勇气的。
二月初八,经过多天猛攻后,楚军第十师所部的第三十九团以及后续增援过来的一个臼炮营等部队,成功突破了清河城的外围防线,肃清了明军在城外的众多外围堡垒。
此时,楚军的兵力已经直接兵临清河城城下,臼炮已经机动到了前线壕沟,准备对城头实施覆盖炮击了。
眼见外围防线被突破,并且整体局势突围无望,获援无望后,城内的漕运督标连带当地数千卫所兵已经是人心惶惶,当天晚上就有不少明军逃离阵地,前往楚军阵地里投降。
甚至出现了成编制的投降!
而漕运督标左军统帅李翔宇再一次被杨嗣昌拒绝救援后,牙一咬就派出了使者会见对面的楚军统帅,提出了投诚之意。
孟骏力一听对面的督标一军统帅都要投诚,自然是很高兴,当即回复,只要投诚,我一定力保城内数千明军兵力的性命。
同时还许诺,一定会为李翔宇争取一个更好的待遇,投过来后往后直接带兵自然是不可能的的了,但是给一个军衔一个虚职还是问题不大,往后表现好了,也还能继续带兵的。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当天上午时分刚谈妥投诚事宜,下午李翔宇就带着城内守军残部直接出城投诚了。
随着李翔宇的投诚,阻挡了楚军多天步伐的清河县正式落入楚军手中。
随后第三十九团直接在黄河上搭建浮桥,直接渡江占领了清江浦。
紧接着,第三十九团团成功和第十一师的部队取得了联系。
迂回进攻的第十师,绕着偌大的洪泽湖一大圈后,最后在清江浦和第十一师完成了会师,并对淮安城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
淮安城,这会都不能说是被战略包围了,而是被楚军直接给全面包围了……
楚军的兵力,已经从南北两面直接逼近了淮安城的外围防御工事。
淮安城的覆灭,杨嗣昌的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且这个时间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在第十师拿下清河县城后,配合第三军主力包围淮安城的时候。
大楚帝国皇帝,罗志学也是由金陵城出发并抵达扬州城外。
罗志学不仅仅自己来了,而且还带来了大半个第二近卫师以及第十五师的一个团,还有第一重炮团、两个臼炮团等兵力。
这些兵力随同罗志学抵达扬州后,汇同第一军的两个师等部队,在海军内河战舰的火力支援下,正式展开了对扬州城的全面进攻。
一旦楚军拿下扬州城,那么大批攻城重炮以及炮弹等补给,就能源源不断的通过京杭大运河北上淮安,并用于攻打淮安城。
到时候,哪怕淮安城也是个防御体系比较完善的乌龟壳,楚军照样也能够把它给撬开了。
一旦淮安完蛋了,那么基本上也可以宣告整个江北也要完蛋了!
第421章 城外堡垒体系
扬州城外,罗志学的御前指挥部就设立在城外的一座低矮山头上,这里距离扬州城其实还有两千多米的距离,过于的距离对于罗志学观战指挥还是存在一定影响的,但是为了安全考虑罗志学的御前指挥部也不可能设立的太过靠近。
毕竟严格上来说,两公里左右的距离对于九斤以上的野战炮而言并不是难以跨越的距离,楚军里的九斤野战炮,最大射程就可以达到三千多米呢,只是命中率会非常感人而已。
实战之中是绝对不会在最大射程的情况下开火的,别说三千多米的最大射程了,就算是超过一千米以上,楚军陆军的炮兵也不会轻易开火……对于当代火炮的命中精度而言,哪怕只是千米左右的炮击,那也只能是搞覆盖性炮击,而且杀伤力也不怎么样。
九斤野战炮在实战当中,最佳射程是八百米以内,尤其是在五百米到八百米之间,可以很好的兼顾杀伤力以及命中率。
诚然在一千多米的距离上,对于当代的野战火炮,包括明军里那些旧式红夷火炮而言民众率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该小心还是得小心,所以楚军把扬州城外的御前指挥部直接设立在了两千多米外的一座低矮山头上。
并且还构筑了坚固的防炮体系,防止对面的明军炮兵部队狗急跳墙,直接在两千多米外就炮击,更要防止对面的炮兵部队走了狗屎运,直接把炮弹打在指挥部这里来。
因此,如今的罗志学在这指挥部里进行观战的时候,都是在防炮掩体之后,拿着望远镜进行观察的。
也亏得他手中的这具单筒望远镜,乃是动用了资深眼镜工匠精雕细琢打磨出来的水晶镜片,因此虽然隔着两千多米远,但也能让罗志学较好的看到对面扬州城的情况。
此时罗志学视线中的扬州城,已经不复往日的繁华,城外的大片建筑和民居不是被炮击炸成了废墟,就是干脆被明军自身才强行拆除掉,以至于城墙以外的数百米里,是一片废墟。
除了金陵城,幽州城等少数大城池外,其他的绝大部分城池,哪怕是很多省城因为筑城成本问题以及兼顾防御性能,是不可能把城区的面积搞的太大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城内的有效面积是不可能满足越来越多拥挤而来的人口,因此就会在城墙以外的地方修筑大量民居或商业用的建筑,因此你可以看到很多城池的城墙之外,其实依旧是大片的民居……
而有些城池随着时间的发展,城外的建筑越来越多,为了保护这些地方,官府往往会在外围加一道城墙,进而形成外郭城,而有些干脆是建立新城,形成新旧城并列的格局。
扬州城就是属于新旧城并列的格局,有元末时期修筑的旧城,普遍作为官府驻地,士绅居住所在,新城则是商业中心,多生活居住盐商。
不过哪怕是建立了新城后,随着时间的过去,城墙外依旧存在着大量的普通民居,商栈等建筑。
而这些城墙外的民间建筑,在战争中往往会遭到极大的破坏。
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御方,对这些建筑都没啥好感。
对于进攻方而言,这些城外的建筑会影响到己方的进攻,这地方都被大量乱七八糟的建筑给占用了,进攻方的兵力施展不开啊……
而对于防御方而言,这些建筑也会影响己方的火炮、火枪的射界,更有可能被进攻方利用。
所以,很多时候防御方都会临时把这些城外的建筑一股脑拆了……
很不巧,进攻方往往也会暴力拆迁。
之前在金陵战役的时候,因为楚军和明军守军的交战,直接把大片秦淮河一带的建筑给打了个稀巴烂,连带着秦淮河上的众多画舫都是不得不带着众多小姐姐们狼狈逃离秦淮河……
以至于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昔日繁华热闹的秦淮河都萧条无比……
在扬州城里也不例外,自从去年开始宋祖舜率兵退守扬州之后,就开始打造扬州的城防工事了。
这碍手碍脚的城外各种建筑很多都是被明军守军自己给先拆了……
然后在上头挖掘壕沟、构筑土木堡垒,布置各种火力点。
楚军半个月前开始在扬州城发动炮击的时候,猛烈的火炮又是把残存的城外建筑打了个稀巴烂……
以至于现在的扬州城的城外区域,看上去都是一片废墟。
但是稍微有军事常识的人看到这一片废墟,都会意识到其中的危险性。
如果楚军还和传统的冷兵器军队一样,傻乎乎的让步兵列队上前直接冲击城墙的话,分分钟就要倒下一大片。因为扬州城外的这些看似废墟的地方,其实遍布宋祖舜所部挖掘出来的壕沟、胸墙、堡垒、火力点。
不敢说密不透风,但是也绝对不是那么好闯过去的。
此时徐志贤就站在罗志学身边,给罗志学介绍着对面的情况:“经过我们这半个多月的火力试探,基本上可以确定,扬州城外的守军采用的防守战术,和之前在和州一样,以城墙为制高点,城外堡垒,壕沟为支撑,在高点布置了长管火炮,而在城外的众多壕沟堡垒里,则是部署了大批短管火炮形成复杂的交叉火力。”
徐志贤一边说着,一边指向了东侧的一片废墟道:“陛下请看,那边是他们的主要阵地,那一片稍微凸起的小山头就是他们的堡垒所在,他们围绕着这座小山头以及外围的部分建筑废墟构筑了复杂的壕沟、胸墙体系,此外还设置了比较隐秘的火力点。”
“之前的一次试探性进攻里,我们发现了对方在这里至少有六门长管火炮、二十多门的短管火炮开火!”
“但是我们野战炮发射的实心炮弹,对他们的防御工事造成的打击基本没什么效果,而臼炮的话,因为精度比较差,射程也近,没办法在太远的距离进行开火。”
“因为附近几百米内地形开阔,视野良好,我臼炮部队如果试图靠近靠近,又会遭到敌军长管火炮的集中打击,因此上一次的是试探进攻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
“炮兵和工兵方面已经商量过了,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准备利用部分起复地形,构筑一条炮兵交通战壕,让臼炮部队能够顺利抵近三百米内就近开火,以大口径的臼炮炮弹撬开这个乌龟壳!”
罗志学顺着徐志贤指示的方向看去,果然在东侧方向有着一座微微隆起的小山坡,说是山都过分了,那玩意顶多也就二三十米高而已。
但是就这么一座二三十米高的小山头,如今却已经成为扬州战役里双方争夺的焦点,
明军在这里部署了重兵,还有交通壕沟联系城内,可以方便获得兵员以及弹药上的补给。
同时这里地形开阔,视野良好,在这里部署火炮的话,足以覆盖周边大片区域。
楚军如果想要进一步威胁道扬州城,首先就要拿下这里,不然的话腹背受敌会非常难受的。
罗志学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玩意和九江战役里的那种城外堡垒的进化版。
当初史可法部署九江方向的时候,参考了武昌战役等经验,搞出来了这个从城外堡垒的防御体系。
核心思路就是在城墙外构筑堡垒突出部,以壕沟或栈桥和城墙相连,并在这些城外堡垒里部署火炮以及步兵,多个突出部堡垒就能够形成一定的火力交叉,进而对攻城部队造成巨大的威胁。
本质上,有点类似欧洲的棱堡防御体系,但是比棱堡防御体系要更加激进而且注重防榴弹功能。
欧洲的同行们,可没有楚军这么变态,直接拉着几百门臼炮,冒着每一场战役自身殉爆死伤不少炮兵的风险,花费大量的弹药钱去攻打一个城池……
所以,欧洲的同行们基本也不用太过考虑来自榴弹的威胁。
但是明军不一样……他们除了遭到楚军的大量实心火炮的威胁外,还要遭到来自大量楚军臼炮的威胁。
这意味着堡垒还得有顶盖……壕沟要深且狭小,不能太宽阔,哪怕是炮位上的沙袋,也不能只堆积前面,而是前后左右都得有。
因为榴弹落在你屁股后头爆炸,一样会有弹片朝着你的屁股飞过来……
同时这种城外突出部堡垒,往往是拥有厚实的防炮土木工事,也附带有壕沟,胸墙等,能够有效的抵抗中小口径的实心炮弹的轰击……还能一定程度上抵御臼炮的炮击。
当初在九江战役的时候,这种城外堡垒防御体系的确是给楚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但是楚军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用九斤甚至十四斤以上的攻城加农炮压制敌军炮兵火力,然后弄一大堆大口径臼炮上去就近狂轰滥炸,在炮击之余,这种猛烈炮击,其实也不是为了真的杀伤多少敌军,而是为了压制敌军步兵,给步兵的出击创造有利条件。
等炮击过后,楚军就会直接出动突击队冲上去厮杀,强行夺取这种城外堡垒。
第422章 遇事不决用臼炮
这也是徐志贤刚才为什么说要搞个炮兵交通壕,把臼炮拉出去的缘故。
对付这种乌龟壳,楚军里大量的两斤半,五斤野战炮所发射的实心火炮没啥用,哪怕是九斤野战炮也够呛,得用十四斤攻城重炮来进行火力压制,再把臼炮拉上去,尤其是四十八斤臼炮,才能比较好的压制敌军的反击火力。
这也是很好的体现了最近一年多楚军的攻坚作战思路:遇事不决用臼炮,还不决就用更大口径更多的臼炮……
这也导致了楚军里臼炮装备越来越多,这弹药钱也是越花越多!
没办法,现在明军被楚军的火炮打怕了,人家根本不可能跑出来和你玩野战,于是乎楚军里闷头发展的大量中轻型野战炮和各种会战用的战术基本成了无用功。
楚军也只能是相应的提升九斤野战炮的数量,甚至装备十四斤的攻城加农炮。
至于臼炮就更不用说了,楚军都搞了十几个独立的四十八斤的臼炮团了。
要知道当代的臼炮,基本上除了攻城外也没啥卵用了,在野战中根本就用不上……
毕竟当代的臼炮其实性能很差的,射程近,精度差,操作起来还特别的危险,还死重死重的机动能力也不咋地……最后还耗费极大,开炮的时候需要同口径野战炮数倍的发射药……
然而即便如此,楚军还是大规模装备臼炮。
无他,明军龟缩的太厉害,没这么多臼炮撬不开他们的乌龟开!
面对不同的环境和敌人,是会严重影响一支军队的建军思路的。
不仅仅在楚军里如此,在明军里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