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自己该考虑其他道路了,跟着他们继续这么混下去,不说自己会不会和他们一样泯灭人性为劫掠而疯狂,但是迟早肯定是个死字。
因为这群人注定成不了事,迟早是被官兵剿死的命!
第5章 官兵来袭
李同林想要带着麾下军队去劫掠北边三林庄,来个粮食银子美女大丰收!
但是还没等他带着兵杀过去呢,就有哨探回报,有数千官兵从东北边杀了过来,这伙官兵应该就是跑过来围剿他们这些义军的官军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数千官兵追击他们这支义军的时候,顺路去了趟三林庄。
根据哨探回报!
官军通报说是三林庄勾结流贼劫掠乡野,直接猛攻大半天后攻破了三林庄,把整个三林庄内屠杀之余,还把里头的粮食等财货劫掠一空后一把火把庄子烧了。
很显然,知道三林庄有粮食的人不止李同林他们,还有官军……
这个消息把李同林气的半死!
“那都是老子的粮食,那些官兵欺人太甚,连老子的粮食都敢抢!”
李同林气疯了,一度想要带兵杀回去击溃那支官兵,把粮食给抢回来。
但是总归是让孙成立他们几个人劝住了,人家那可是三四千号官兵呢,而且也不是什么已经糜烂的地方卫所兵,而是营哨募兵,遇上他们跑还来不及呢,这掉头回去打那不找死嘛!
罗志学其实对孙成立他们如此惧怕官兵还有些不理解的,他觉得明末起义闹这么大,官军的战斗力应该是不咋地的啊,要不然早镇压了,但是为何李同林他们这么怕官兵呢。
孙成立给他解惑:“这官兵也有很多种呢,如果是普通卫所兵,不用说的,我们随便派个几百人过去估计就能打赢了,但是现在来的可不是卫所兵,而是左良玉手底下的精锐呢。”
明末时期的官兵也有很多种的,有边军精锐,也有内陆地区比较能打的募兵军队。
不同的明军战斗力强弱很难说,这得看带兵的将领是谁。
比如人家卢象升南下郧阳一带后汇同其他几支官军,加起来撑死了也就万把人,但愣是把盘踞在郧阳一带的大几万义军击溃,逼得他们重新逃回了大山,进而让郧阳恢复了稳定。
而现在他们屁股后头的那支官兵,则是左良玉麾下的部队,左良玉的军队对上那些大规模的义军胜负不好说,但是打李同林他们这种小义军,肯定是一打一个准。
遇上这种敌人,不跑难道等着过年啊!
问题是李同林他们就算要跑,但也不是那么好跑的。
自从得知北边有官兵,而且还是左良玉的军队追过来后,李同林一开始还叫嚷着要杀回去抢粮食,不过没一会就被手下劝住,紧接着下令开拔跑路了。
只是带着那一千多号人沿途招募的流民青壮,他们的速度根本就快不起。
仅仅是三天后,他们就被官兵给追上了。
当罗志学看着北边频繁出现的官兵侦骑,就知道自己刚加入的这股义军随时都会从逃跑变成全面的溃逃。
唯一的问题是,溃逃之中自己能顺利跑掉活命吗?
“看来不好办了,如今官军的侦骑已经出现了,恐怕他们的前锋也不远了,一旦被他们的前锋给缠住,后头官军的主力不用多久就能赶到,到时候可就麻烦大了。”
罗志学对着身旁的孙成立道:“将军,这么下去可不行啊。”
孙成立这个满脸麻子,相貌甚至算得上是丑陋的中年男子同样一脸的疑重,只听道:
“我们现在带着这一千多号人走,而且还带了不少的辎重,想要在官军的追击下逃走是不可能的事。”
“事到如今,大将军需要早做决断了。”说完,孙成立扭头,看向了不远处骑在马上观察敌情的李同林。
罗志学听着这些话却是已经听出来了孙成立话里潜藏的意思!
早做决断?什么决断?
罗志学不用多想都知道,这个决断肯定是指抛弃那一千多的流民士卒,然后只带着一百多的骑兵走人。
那一千多人流民士卒还带着辎重,他们的行军速度非常的缓慢,根本就无法摆脱后头的官军追击。
而且还有一个此时大家都没有提及的隐患,那就是他们缺粮了。
军中剩余粮食已经不足七天。
并且因为后头有着官军紧追不舍,敌军前锋距离他们估计也就十来里路,以至于他们连停下来攻打小城、田庄掠夺粮食的时间都没有。
他们前脚刚停下,后头人家官军的前锋就能追上来缠住他们了。
继续被官军这么追下去,哪怕是他们没被官军击败,但是也得因为缺粮而彻底崩溃。
但是,如果抛弃一千多流民士卒之后事情就简单了,他们一百多骑兵完全可以短时间内就迅速摆脱官军的追击,摆脱官军追击后,后头的缺粮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随便找个大地主劫掠一波也就能解决粮食问题了。
不远处的李同林同样神情不太好!
官军的侦骑已经出现,这意味着官兵的前锋不远了,官军的主力也近了。
继续这么拖下去,迟早就是个死字。
但是!
李同林也不甘心就这么扔下这一千多流民士卒啊!
他几个月前带着一群士兵哗变后,一边躲避官军围剿到处流窜,一边劫掠聚兵,途中好不容易才收拢了这么一千多士卒。
按照他的打算是再收拢多几千人后,那么就学着其他的大规模义军一样攻打某个县城,劫掠粮食金银,挟裹更多的青壮,进而持续壮大实力,给他一年半载时间,谁敢说他麾下的大军不能膨胀到几万人?
但是这才刚开了个头呢,就是被左良玉给盯上了。
这让他有一种前功尽弃的挫败感。
此时,孙成立也带着罗志学到了李同林身边,孙成立开口到:“大将军,已经三天了。”“我们已经试过了,但是这官军就跟狗皮膏药一样,甩不掉啊!”
“大将军,我们走吧。”
一旁的罗志学也是觉得李同林不能再这么犹豫下去了,否则的话,罗志学都要考虑是不是脱离大队伍自行逃命了。
他们身后追击可是左良玉的精锐部队,其中不乏大队骑兵,他们根本不可能带着一千多流民士卒逃命。
罗志学当即道:“大将军,自二王起,如今陕晋豫各路义军群起,有闯王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如今群雄之势已成。”
“然官军为何迟迟不能剿灭义军?”
听到罗志学开口,而且开口说的还是大势,当即李同林和孙成立都是转头看了过来。
罗志学继续道:“初时义军力微,乃避战寻机壮大,待今义军势成,则聚兵或攻或守,官军难以为继也。”
“又义军多精骑,或善骑射,或跨双马,可日行百里击敌之弱,纵使一时不慎遭敌围困,亦可轻易遁走,官兵多马三步七,追无可追。”
“如此,纵使官军围剿多年,然群雄依旧纵横多省!”
准备一番话说完后,李同林眼睛微微眯起!
作为官兵出身,而且数月前还是亲自参与围剿各路贼军的官兵之一,李同林很轻易的就能听明白罗志学的这一番话。
官兵为什么迟迟不能剿灭各路贼军?
天灾人祸导致人们吃不饱,继而不断引发各路起义等因素暂且不说了,只说军事方面。
官兵无法剿灭各路贼军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起义军里的核心骨干大多是马夫、驿卒、逃兵、叛军,这些人的军事素养其实不差。
此外明人张翰所著《松窗梦语》有言:陕西多驴马牛羊旃裘筋骨。
这地方,骡马多!
诸多因素结合起来,也就导致了起义军里的核心骨干机动能力非常强悍。
纵然官兵有时候围困住了起义军的大部队,但是围困住的也只是那些用来筹数的流民而已,至于起义军里的核心骨干,基本上见机不妙就溜了。
而官兵因为多步兵、少骑兵是非常难追上起义军。
逃出去的起义军骨干摆脱了官兵后,给他们几个月的时间,又能挟裹好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流民大军出来。
这一点,就连人家明王朝内部的主要将领们都看的非常清楚,所以他们都是采用多面围剿,步步紧逼,一步一步压缩起义军活动空间的方式进行围剿的,只不过成效不大而已。
对于这些,其实李同林心里头也明白的,但是之前他因为舍不得收拢起来的士卒而犹豫。
现在,李同林深吸了口气后道:“官兵追的紧,我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目标太大,怕是走不掉了,吩咐下去,亲兵聚集骡马准备突围,至于剩下的人,让他们分散突围!”
想了想,李同林又道:“把那些无法带走的粮食也给他们分下去,以后是死是活,看他们自己的命!”
吩咐下去后,李同林又看了眼罗志学,目光中带着和善:“罗先生会骑马吗?等会我们少不了要走一些小路,马车不好走。”
罗志学道:“这些天倒是学过一番,虽然还不熟练,但是策马而行足够了。”
他早就知道这伙贼军在官军追击下要跑路的,之前身子稍微恢复了些也就找孙成立要了一匹比较温顺的矮马学骑马,还请教了不少人。
如今要说他马术娴熟肯定是扯淡,但是仅仅骑马赶路的话还是勉强可以的。
再说了,如今正是跑路的紧要关头,不会也要会啊!
李同林微微点头!
会骑马就好!
对这个罗志学,他还是比较欣赏的,不仅仅懂文识字会做账,而且刚才那一番话也不像是个普通读书人能够说出来的话。
兴许以后在军事谋略上也可以让他出谋划策。
——
李同林做出了决定后,行动非常迅速,仅仅是半个时辰左右就把事情安排妥当,随即亲自带着一百多骑兵以及罗志学等人率先撤离。
至于那一千多流民士卒嘛,他们领取了发放的粮食后就一哄而散了。
这身后可是有好几千官兵呢,如果不是之前李同林强行带着他们跑路,这些流民士卒早就各自逃命去了,哪里还会傻乎乎的跟着李同林一路逃啊。
所以,这其实是分则两利的事。
李同林非要带着这一千多流民士卒跑路,才会真正害了他们。
李同林带着一百多亲兵骑马狂奔跑路,一千多流民士卒一哄而散之后,后头的官兵们对此却是习以为常。
类似的情况他们见多了,每逢战事不利的时候,那些贼军骨干们基本都会扔下普通的流民炮灰独自跑路。
所以官兵没搭理那些一哄而散的流民士卒,而是死咬着李同林等一百多骑兵不放。
这一百多骑兵才是这伙贼军的骨干,干掉他们才算是真正灭掉这支贼军,不然过几个月这些一百多贼军骑兵就能重新聚起来数千甚至上万的流民大军。
第6章 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