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些都是大楚帝国之前的想法,现在嘛,大楚帝国一门心思想要夺取并控制这整个马六甲海峡,所以对北甲地区的陆地交通线属于有也可,但是没有也无所谓的态度。
这能够在之前被大楚帝国看上的吉打,亚齐王国方面自然也非常的重视。
这地方其实也是亚齐王国在马来半岛领地的重要战略节点。
乃是亚齐王国在马来半岛进行扩张的桥头堡,亚齐王国的在马来半岛扩张所需的兵力和物资,都是从苏门答腊岛运输到吉打港里,然后再深入到马来半岛各地的。
因此亚齐王国也很重视吉打,在这里常年部署了四千多兵力驻防,并且修筑了城池要塞,而随着大楚帝国人的进入北甲地区后,他们为了防备大楚帝国,又在荷兰人的指导下,对当地的城池进行了改进,还部署了十多门从荷兰人手中采购的火炮。
但是这一切……在大楚帝国陆军猛烈的火炮攻势,全都化为了泡影!
一天!
仅仅是一天,楚军第五师就攻克了这座对于亚齐王国而言极为重要的城池!
而且攻打该城的部队,也不是第五师全部……实际上只有以第十八步兵团为核心,搭配了大量火炮,后勤人员以及骑兵的大规模混成部队,由第五师副师长白振准将指挥,陆军内部称之为‘白振旅’。
这种其实不是编制,而是一种为了某个战役而临时编成的混成部队,楚军经常以一个团为核心,搭配炮兵辎重和骑兵编成五六千人左右的部队,由副师长进行指挥。
为了称呼上的方便,这种临时编成的部队,陆军一般采用将领姓名再加个旅的名头进行称呼,所以才有了‘白振旅’这种看似不伦不类的称呼。
白振旅的兵力,其实也没比守军兵力多多少,也就六千人左右。
六千人的进攻兵力,对于守城的四千兵力而言,其实不多,甚至可以说少了。
攻坚战嘛,通常情况下,尤其是双方的装备以及战术水平相当的时候,进攻方没有好几倍的兵力根本不可能获得攻坚战的成功。
但问题是,楚军的装备水平,远远超过对面的亚齐军啊!
白振旅所拥有的火力强大的却是足以让对面的亚齐守军直接绝望,更让名为观战,实为暗中为亚齐军提供各种守城建议的荷兰观察人员目瞪口呆……
区区几千人的楚军,就丧心病狂了的带上了八门150毫米轻型榴弹炮、十二门115毫米轻型榴弹炮,然后还有八门90毫米轻型野战炮、八门门115毫米轻型野战炮。
上述火炮,都是专门为了地形复杂地区而设计生产的轻量化火炮,最重要的是,这三十几门火炮都能发射榴弹!
而用来防御实心炮弹的传统防御工事在弹道弯曲的榴弹面前,基本没啥卵用……
于是乎整个战斗过程就变得让人震撼的同时,也特别的无趣!
楚军炮击了几轮后,守军就因为防备不足而死伤惨重了,楚军的指挥官,即第五师副师长白振准将看着似乎有机会,就让突击队上去冲了一波……然后,然后战斗就结束了!
亚齐四千守军,死伤四百多人后又有近千人逃走,剩下的两千五百人基本都当了俘虏。很多亚齐俘虏被俘的时候,都是处于楞逼状态的。
这才开战一天,不……准确的说从炮击开始也就一个多小时,这些楚国人就杀进来了?
尼玛,谁出去谁敢信啊!
而观战的十几个荷兰人,也同样是一脸的楞逼……
他们中不少人,还在和亚齐人的将领讨论着该怎么布防,怎么进行守城作战呢,这还没商量完,外头就有人跑进来告诉他们,该死的楚国人已经杀进城了……
尼玛,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吉打城不设防,楚国人直接大摇大摆进城的呢。
好在这些荷兰人聪明,一听闻城池破了后,他们立即离开了亚齐人的军营,然后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商人’去了,要不然俘虏营里就得多上十几个荷兰人的身影!
吉打战役,造成的影响,比宁河号战役还要大的多!
宁河号战役看似人员伤亡比例极大,但是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亚齐王国方面为了政治目的而付出的额外牺牲,不能当成常规战斗去看待。
带有浓郁政治目的的战斗,脱离了实际情况,没有太良好的参考价值。
如果换成纯粹军事角度来,亚齐军看见了搁浅的楚军战舰,还强攻个屁……一开始就该放火烧船,到时候宁河号护卫舰上的官兵就得抓瞎,根本不可能坚持到林光号护卫舰来援。
但是人家亚齐人却是想要完好无损的俘虏宁河号护卫舰啊!
而换成了荷兰人处于大楚人的那种状况,荷兰人也有自信能够做的这么好,甚至更好。
大楚帝国在海军这一项上,表现之所以强悍,只是因为数量多,而这些也都还处于荷兰人的认知范围之内。
船多炮多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荷兰人要是有会这么多钱,我们也能建这么多战舰出来,哼哼……
但是大楚帝国的陆军……尼玛,荷兰人是真的无法理解了。
早几年暹罗王国在吞武里战役里败的这么凄惨,荷兰人也是听闻了一些风声,后来还找暹罗人打听过,知道楚军野战特别强悍,而且清一色使用燧发枪,而楚军的燧发枪击发率特别高。
直到如今,荷兰人还是没能搞明白,大楚帝国的燧发枪为什么能够击发率这么高。
他们也弄来了几把洋枪试图进行仿制,可惜没能成功,搞出来的燧发枪击发率差了一大截,而在温热潮湿的南洋地区使用这种击发率差的燧发枪,那简直就是噩梦……
还不如火绳枪呢。
当然,用火绳枪也搞不了楚国人的那种线列战术,荷兰人尝试过用火绳枪搞密集线列战术,可惜的是搞不了,火绳枪上的火绳因为容易引发友军的火枪走火,根本搞不了密集队形。
而稀松的队形,火力又不足,并且防冲击能力太差。
线列战术出现在燧发枪成熟大规模应用以后,可不是没有理由的,而是因为只有燧发枪才能满足线列战术的需求,火绳枪不行!
这搞不出来堪用的上好燧发枪,只靠着零星一点燧发枪或者是什么火绳枪,他们很难模拟或效仿大楚帝国的线列战术,自然也就很难亲自的感受到线列战术有多强。
所以对于楚军野战里的步兵有多强悍,那也只是听说……也没亲眼见过,更体验不到。
而又说吞武里的楚军火炮强悍……这个似乎也没什么,火炮嘛,大家都有,楚军无非就是多了一些,也没啥大不了的。
倒是榴弹炮,让荷兰人理解不了……
榴弹那玩意,他们也不是知道,自己也用啊,但是荷兰人认知中的榴弹,那都是用臼炮发射的引火绳式榴弹。
这东西使用麻烦,威力小都是小事,关键的还是非常危险。
臼炮兵,在长达几百年时间里都是属于最危险的兵种之一,一个不小心就把自己给炸死了……
如果臼炮兵技术不咋地的话,那么用臼炮轰击敌人的要塞一整天,敌我伤亡的数量可能都差不多。
甚至己方的死伤的臼炮兵可能比被炸死的守军兵力还要多。
所以臼炮这玩意,使用起来很麻烦也危险,哪怕是统一战争时期的楚军自己使用的时候,其实也不例外。
只是战乱时期,动不动就是几千好几万人的伤亡的战争里,没人在乎几十个几百个因为各种事故而丧生的臼炮兵而已……
荷兰人也不例外,他们也知道并且使用臼炮,但问题是楚军里用的不是臼炮啊……而是身管比较长的火炮啊。
人家荷兰人看的清清楚楚,楚军发射榴弹的火炮,有一种是身管比臼炮长,但是比野战炮短的火,这都算正常……
关键的是,这些楚军竟然直接用野战炮发射榴弹,而且竟然还没有炸膛!
这几乎打破了他们的固有认知。
他们可不知道,大楚帝国使用的这些榴弹,是专门研发生产的木制弹托,木制延时引信榴弹。
是可以在长身管火炮上进行发射的,只不过在野战炮等长身管火炮进行发射的时候,发射药要采取减装药,以减小膛压。
毕竟榴弹的弹壳承压能力有限,发射的时候膛压不能太高,不然会导致榴弹碎裂乃至炸膛。
这也是限制楚军榴弹的最大射程比如实心炮弹的缘故,115毫米野战炮发射实心炮的时候,不考虑射击精度的情况下,采用最大仰角的时候,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一千六百米……而这个最大射程也不是因为只能打这么远,而是因为太远了也没啥实际意义,因此根本就没有弄太高的仰角以增加射程!
因为实战中,这种火炮通常都是用来千米以内的目标,只有敌军是大规模集群的时候,不用太考虑射击精度的情况下才会把射击距离放宽到千米以上,但是也不会超过一一千二百米。
基本上超过一千二百米的炮击,只能是玩覆盖性炮击,攻击敌集群目标,而实战效果很差。
至于最大射程,也就是一千六百米的炮击,楚军几乎不在实战中使用。
因为这个距离实心炮弹的动能已经严重不足,杀伤力很有限,至于命中率就更不用说了……都这么远了,谁还跟讲究什么命中率啊。
所以,楚军的115毫米野战火炮,有效射程虽然只有七八百米……但是最大射程是能够达到一千六百米,如果有必要,还能继续增加设计仰角的方式增加射程,但是没必要……
然而,同样的火炮在发射榴弹的时候,却是需要严格限制最大射程,炮兵部队里有明确规定,十三年式115毫米野战炮发射标准榴弹的时候,最大射程不得超过一千二百米,只能少不能多!
要不然……直接炸膛给你看!
也就是说,如今限制楚军榴弹射程的,不是火炮,而是炮弹,更准确的说是炮弹的弹壳材料以及加工。
这些东西,荷兰人自然是不清楚的,他们只看到了大楚帝国陆军直接使用长身管的野战炮发射榴弹。
而他们对此无法理解,甚至感到震惊!
无法理解归无法理解,他们只是中低级的观察人员而已,也不是什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级将领,所以他们只需要把相关的消息传递回巴达维亚就行了。
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些荷兰‘商人’们试图离开吉打港的时候却是被拒绝了。
大楚帝国陆军白振旅攻克了吉打港后,直接就宣布了全城封锁,严禁所有人出门,更别提这个时候架设船只离开了。
哪怕是荷兰人也不行!
这可是战争时期,楚军还打算把这里当成物资中转站呢,为了确保安全自然是要严格控制当地治安的,防备情报泄露或破坏分子搞各种破坏。
楚军也没足够的人手或者心情去设卡盘查之类的,直接来了个全城封锁,不准进出,简单省事!
于是乎,这些荷兰人只能黑着脸返回,然后在商馆里等待封锁期的结束了。
而荷兰人不知道的是,白振旅其实没在吉打港停留多久,拿下该地简单休整了三天后,留下一营兵力驻防该地后,白振旅的主力就继续东进了。
他们将会一路杀到马六甲城去!
第621章 灭国之战
嗯,这个没实际性的抵抗是对于楚军而言。
对于亚齐军来说,其实他们都已经拼了老命了,人家亚齐军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和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打交道都一百多年了,对殖民者,对枪炮这些都已经很熟悉了。
并且他们自身的军队其实也大量使用枪炮,火绳枪什么的很常见,连早期的燧发枪或者是簧轮燧发枪也有。
所以,别以为东南亚的土著国家的军队,全都是还用着到刀剑长矛这些冷兵器,处于未开化状态。
这些没开化的土著是有,而且很多,但是并不包括南洋半岛各国以及马六甲沿岸的几个国家。
缅甸、暹罗、亚齐、柔佛这四个国家,在最近一百多年来和西方文明接触非常频繁,这个过程里自然也就接触并开始使用枪炮了。
只是他们国力有限,哪怕接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之后也难以发展维持,最终还是被迫沦为殖民地。
亚齐王国也是如此,他们和西方殖民者接触频繁了一百多年,有一定的见识,也从葡萄牙人或荷兰人手中购置了一些枪炮。
但是……如此的他们面对楚军的强势进攻,却是溃不成军!
亚齐军在马来半岛上部署了大概两万多人的兵力,面向楚军控制的北甲地区乃是他们的重点防御地带,大部分兵力都用在了这个方向。
包括吉打港在内,一共部署了超过一万五千人左右的兵力。
这个兵力,其实和第五师的兵力相当。
而这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只坚守了半个月就尽数被击溃了。
只所以能坚守半个月,并不是因为他们硬扛着楚军的进攻打了半个月,而是因为楚军在路上行军花了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