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709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6 MB   上传时间:2024-09-03 17:50:56

  因此经过吏务部方面的多年研究后,在承顺十五年前后就推动了府隶州改为省隶州的行政改革计划,承顺二十年开始则是陆续把省隶州和各府再进行调整,最终建立更多的府级行政机构,并在这个过程里全面裁撤省隶州和府隶州。

  这一整个过程,也被称之为‘废州设府’,前后延续了十多年最终才完成。

  如今也就导致了目前大楚帝国下属各省的行政格局,和明王朝时期有极大的不同,基本上每个省都会辖有十多个府,面积大,人口多的省份就府多一些,地方小,人口少的省,其府数量就少一些。

  由此,大楚帝国的地方行政结构,就从以往的省-府/省隶州-县/府隶州(府隶州下属还有若干县)-镇-村这种比较复杂的地方行政机构。

  变成了省-府-县-镇-村,一共有五级行政机构,一级扣一级,简单明了。

  不像是以前那样,说个知州的话,你都不知道人家是从四品省隶州的知州,还是正五品的府隶州的知州。

  同时为了解决地方上正五品官员因为府隶州、省隶州大量消失而出现的升迁渠道被打断的问题,同时也因为大楚帝国的地方机构其事务对比前朝要更多,更详细,大楚帝国还在府一级衙门里增设若干名正五品推官呢。

  至于省隶州的从四品知州,这个品级同时也是各府同知的品级,还是省巡抚衙门各厅副厅长的品级,所以倒不会有晋升渠道被打断的问题。

  到了现在,大楚帝国在地上的官员,覆盖了从二品以下所有品级,从上到下,有从二品巡抚、正三品布政使、按察使、从三品参政。

  正四品各厅厅长、府知府。

  从四品的各厅副厅长、各府同知、通判

  正五品有省厅下属各处处长、各府推官。

  从五品有各处副处长,各府处长,各县知县。

  没错,如今在大楚帝国里,知县的品级乃是从五品,比开国时期的正六品进一步提升。

  大楚帝国一向来都非常注重基层官员的权威,开国之处就把知县的品级定位正六品,比传统的正七品直接提高了两级。

  而在后续的持续的改革中,大楚帝国吏务部方面认为,对于大部分县而已,正六品的知县,其品级还是低了,因为这个品级比各府各处的从五品处长品级还要低……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为此在承顺十几年的时候,就陆续给部分大县,上等县的知县提升品级,后来范围扩大到中等县,再到下等县。

  承顺二十八年,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各地知县品级的全面调整,如今大楚帝国里的所有的知县,除了少数加衔各府推官,挂职正五品外,其他的知县均为从五品。

  从五品之下是正六品,这个品级是府各处副处长,各县县丞、主簿的品级。

  从六品,则是各县多名典吏的品级。

  正七品,乃是各镇知镇的品级,各县各处处长的品级。

  从七品,县各处副处长,协镇,会镇的品级。

  再往下,那就是正八品这种属于最基层的级别了,县处下属各科科长们,镇各科科长们就是这个级别

  从八品,这是县各科副科长,镇各科副科长的品级。

  再往下的正九品和从九品,不设领导职务,都是属于普通科员们的品级。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普通科员们,不管是基层还是京畿,都会出现高品级的科员,通常来说,非主官职务的科员品级,最高可以达到正四品。

  这种高级别科员,一般出现在高品级主管官员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所以退居二线,这种人是非常特殊的,属于光拿工资不干事的群体……人家就是来养老的,等退休年纪一到就致仕的。

  还有一些在高品级的官员不愿意在地方任职,走了门路关系非要在省城或京城里任职,或者是犯下错误或其他什么愿意被摘掉了官帽子,但是也没到被直接免职的程度,对于这些人,往往是保留品级,然后贬为普通科员。

  有些人受不了会直接辞官回家,但是有些脸皮厚的,或者是奢望着重新起复的一部分人,就会以高品级的身份当一个小科员,这种人很特殊,总体来说数量很少,不算主流。

  主流还是那些熬资历慢慢把品级升上来的。

  因为按照大楚帝国的官员相关条例,普通科员无功无过的情况下,也能十年一升,假设一个年轻士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入仕为从九品,往后一辈子里不立功也不犯错,也没人赏识爬不上去。

  哪怕他会走上一条绝大部分官员的道路,老老实实熬到三十岁的时候升正九品,四十岁升从八品,五十岁升正八品,等到六十岁的时候就能从七品的品级致仕,并享受从七品的退休待遇。

  这种晋升,是只升品级不升职务,而且薪资其实也不会多到那里去,因为大楚帝国官员的薪资是分品级工资和职务工资两部分的,大头还是在职务工资那里!

  人家吏务部还有财务部都不傻,哪能让你混一辈子到从七品,然后还拿着从七品主官级别的工资以及退休工资啊。

  这种好事想都别想!

  大楚帝国的官员薪资高,指的是有管理岗位的主官,再次你也得有个副科长的头衔不是。

  不然的话普通科员熬年纪都能熬出来高薪资,财政还不得要破产啊!

  要知道,大楚帝国的官员数量可是非常庞大的,其中又以普通科员的数量占据了绝大部分。不管什么事情,这基数一上来,那么最终都会演变为庞大的数字。

  因此大楚帝国财政的人员,是一直严格控制官员们的薪水水平的,避免过高的薪资水平导致地方乃至京畿财政崩溃。

  因为有高品级科员的存在,为了避免科员的品级比副科长还高的情况,因此也会把高品级科员调往主官级别更高的科室里任职。

  不会出现一个普通科员都能仗着自己的品级更高,把上司一顿臭骂的情况。

  大楚帝国的官员体系从伏牛山吏务处时代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之久,各项规章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了。

  如此也就形成了当代大楚帝国的政治构架以及官员体系。

  谈不上多好,只能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生产力的进步。在持续的改进,并勉强适应了工业化后的大楚帝国。

  兖州府的一系列辖区以及行政机构的变化,就是大楚帝国的地方行政构架改革,官员体系变化的一个缩影。

  在大楚帝国里,几乎所有的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在兖州府里都能看见。

  ——

  罗志学的与御用专列进入兖州府后,一路经过峄县、藤县、邱县三县,最后抵达兖州府府治滋阳。

  之前经过三县的时候,罗志学虽然没有下车视察,不过火车在泽县韩庄火车站以及藤县火车站加煤加水,所以罗志学还是趁着这段时间,用了几分钟接见了这两个县的知县。

  这也是罗志学在途径一些小地方,尤其是那些县城的时候的通常做法。

  在火车加煤加水的时候,人不下车,就在车上花费简单的几分钟接见当地的主官。

  不见的话其实也可以,但是没必要,反正火车都是需要停下来加煤加水的,花几分钟见一面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年头的火车技术水平还是不咋地,哪怕御用专类采用的已经是最新式的广三系列火车头了,但是整体的续航能力依旧不咋地。

  正常运营的广三火车头拉动的客运列车,在平原地形上基本一百多公里就要加一次的煤炭和淡水,如果是在需要爬坡的地形上,这个续航距离还要再缩短几十公里。

  而重载的货运列车则是续航距离还要更短一些。

  这也是大楚帝国的铁路线,很多时候间隔几十公里就需要一个火车站的原因,甚至有时候在一些偏僻无人的区域里依旧会设立火车站……为的不是上下旅客,而是为了加煤加水。

  当然了,也可以一开始就搭载更多的煤炭和淡水,或者使用轻载以增加续航能力,不过这样商业运营的时候成本就会更高。

  御用专列就是属于多搭载了煤炭和淡水的列车,不过为了预防万一,避免各种意外,还是会间隔几十公里就停下来加一次的煤炭和淡水。

  所以也可以看见大楚帝国的御用专列以及其他随行的列车,基本跑上几十公里后就会停下来加煤加水。

  不过很快就会重新启程继续前进。

  毕竟火车站里加煤加水都是有着机械设备的,加煤加水都很方便,并且快速。

  而经过邱县的时候,御用专列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越过,随后抵达了兖州府停下。

  不过罗志学还是没有在兖州府里进行公开视察的打算,他依旧是在御用车厢了接见了兖州府知府以及邱县知县等当地官员,大约中午时分离开了兖州府,继续往北前往泰安府。

  又是按照惯例在火车上接见了泰安府的当地官员后,御用专列直奔济南府而去。

  济南府,才是罗志学第三站的视察城市。

  第一站是凤阳、第二站是徐州、第三站则是济南,这后头还会天津、幽州、山海关、锦州、辽东等城市。

  罗志学不是说什么沿途城市都会下车视察的,一般只有省城或重要城市,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太会下车停留并视察一天或数天。

  沿途的小城市之类的,基本都是在列车停靠加煤加水的时候简单接见当地官员,听取汇报就完事了。

  毕竟乘坐火车虽然速度快,但其实也就那样……这年头的火车平均运营时速也就四五十公里而已,可没办法和后世的火车相提并论。

  罗志学是不可能把大量时间都花费在路上的一些小城市上的。

  当天傍晚时分,奔波了近三百公里的御用专列抵达济南火车站。

  御用专列抵达的时候,山东布政使、按察使以及各参政等当地官员齐齐到火车站迎接。

  至于山东巡抚,这人比较鸡贼,早早就到了山东南边的泽县韩庄火车站等候了……御用专列刚进入山东,在韩庄火车站加煤加水的时候,他就已经觐见了罗志学,并随同御用专列一路北上了。

  不过这也算是常规操作,很多官员们都会选择这么做:提前在沿途的火车站等候并恭迎。

  这是为了遵循传统的出城迎接利益。

  只不过现在乘坐火车出行的时候,传统的出城迎接就有些不好搞了,毕竟火车站的间隔动不动就几十公里的。

  这意味着官员级别不够,辖区里的铁路线没有多个火车站的话,还真就搞不了这种前出几十公里玩迎接这种事。

  至于你自己跑到荒郊野外,离城几十公里,在没有火车站的地方去迎接……

  御用专列连停都不会停……你敢上前追,随行军列上的近卫军能当场给你打一轮排枪。

  抵达火车站后,罗志学选择了在当地的济南行宫下榻,该济南行宫本位前明时期的德王王府。

  昔年楚军北伐攻占济南时,德王府因为没遭到什么太大的破坏,因此罗志学北伐的时候,一度作为临时行宫所用,称之为济南行宫,当年罗志学就是在这里遥控指挥一系列山东、北直隶的战役。

  北伐战争结束后,后续也一直作为行宫由宗务府进行保护,修缮,并没有被废弃。

  这也是大楚帝国里,少数几座长期维持行宫名义而保存、修缮的皇室行宫。

  在这里下榻后,罗志学看见没什么变化的济南行宫,都是浮想起来了当年在这里指挥一系列北伐战役的场景。

第759章 地图修铁路

  大楚帝国山东行省济南府,此地历来都是山东地区的水运枢纽以及工商业重镇,不过之前的发展很一般,现在发展的其实也不咋地。

  发展的不咋地,这是罗志学抵达济南城后的第一印象。

  当然,这种发展不咋地,是说和南方的一些经济发展良好的大城市相比,是大楚帝国内部进行的比较。

  如果拿出来和前明时期,乃至以往的任何一个王朝时期进行对比,那么今时今日的济南城都能吊打。

  并且是差了十几层差距的吊打。

  工业化时代的济南,哪怕是在罗志学的眼里发展的不如意,但也远远不是农业时代的城市可以相提并论的。

  不管是工商业产值,还是民众生活水准,那都是需要让农业时代的城市仰望的存在。

  这是生产力导致的巨大差距!

  御用马车行走在街道的时候,罗志学看着城市里的道路,桥梁还有街道周边的建筑,心中暗自估摸着,济南城的发展,至少落后南方大城市十年以上。

  城市基础建设上,大概也就和金陵城十年前的时候差不多。

  这种亲眼所看到的直观场景,远远要比在文件上看各种报告书以及冷冰冰的数字要显得更加直观,更让人清楚当地的发展困局。

  并且罗志学更加清楚,济南城的发展落后,并不是个例,而是长江以北各省的普遍情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8页  当前第7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9/1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子就是要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