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话不能说出来,他作犹豫状,之后说:
“陛下,西河村等村子,如今已经一年种两茬作物,却不曾多收他们的田赋。
只因百货商店开过去,通过买卖的方式,把他们手中的钱赚过来。
迁徙之民,二十年不收田赋又如何?
他们种出来粮食,若不够他们所吃,咱还得补贴。
若足够他们生活,咱就用东西换过来。
咱的目的不是把他们的东西都收刮走,而是让他们富裕。
在他们富裕后,他们会生产出更多的东西给咱大明所用。”
里长讲道理,越穷的人越苦,然后整天就为了吃饭而劳累。
宣城县另外二十一个村子富裕了,看他们为大明提供多少东西?
收个田赋能收多少?他们自己吃不完的,自然会卖,然后买香皂等东西用。
香皂的成本又有几许?中间的差价不就出来了嘛!
朱元璋脸微微一红,他听出来里长话中的意思,哎呀!
他低头看图说话:“是这么个道理,他们赚了钱就买好东西,咱们做好东西……嘿嘿嘿嘿……”
“陛下所言甚是。”里长还得照顾朱元璋的情绪:“另外说服役,这个要换个说法。”
“换成啥?”朱标帮着缓解下父皇的尴尬。
“咱不说徭役,咱说带领百姓建设美好家园,朝廷提供工具,百姓出工出力,修路修河堤。
咱甚至可以免费给他们盐和鱼肉吃,他们是为自己修路,更是为大明修路啊!
咱们的兵过去一起干活,这叫军民鱼水情,服什么徭役?”
里长把事情换个说法,给人的感觉瞬间不一样了,百姓活不少干,还觉得没有受到压迫。
朱元璋和朱标:“……”
二人诧异地看向里长,这还是那个养守村人淳朴的下丘村里长吗?
哦,不,这个跟里长没关系,下丘村依旧免费送着百姓绿豆水,图书馆也一直免费看书。
“好好好!”朱元璋连说三个好字,今天的收获大。
他亲自卷起地图,拿起西瓜,先给憨憨一牙,再自己咬一口:“井水镇的瓜就是爽口,大棚。
大棚要快些过去建,把西瓜种上,按照你们的方法,分着种,里面养蜜蜂。
不管百姓多穷,当头领的总是有钱享受最好的东西,高丽如此,女真也一样。”
朱元璋已经想到谁愿意消费大棚产品了,高丽的王室,契丹的部落首领。
这些人没少从大明换东西,其他人只能为他们提供东西来交换,本身享受不到那些好玩意儿。
第369章 和平为主急征召
一碗凉面带不来多少凉爽,不过午后的雷电声与雨点敲打房顶的声音,却让人觉得不再那般炎热。
“憨憨,咱会与女真人打起来吗?”
里长带人把朱元璋他们送到东华门,回来后天就下起大雨。
他透过窗户看外面的雨幕,与看着装了一堆兵书的箱子高兴憨憨说话。
朱闻天把箱子往里搬搬,同样看着哗哗下的雷阵雨:“不想打则打不起来。”
“怎么个区别?”里长不明白打仗怎么还分想和不想,接触多了就有矛盾。
“在利益不能获得满足,又认为有机会可以通过武力手段解决的时候,就是战斗的开始,互市过程中是这样的……”
朱闻天谈起双方交换时候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个是双方当中的某一方东西产量高了,另一方想要调整交换价格。
一个是双方某一方的产量降低太多,这一方要提高价格。
一个是有人蓄意扰乱市场规则,进行人为控制。
一个是涉及到生存问题,比如一方一直卖给对方药,对方突然没钱买,还要活着。
这些事情的前提在于双方有渠道接触,并且有各自的需求。
里长听是听明白了,却依旧不知道跟想不想打有何关系。
他一脸无奈地看着憨憨,问都不问。
朱闻天自己说:“首先是规则的制订,必须有弹性,方便在可能出现冲突的时候,双方能够根据弹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若规矩定死了,说什么都不行,那么就会出问题,不是谁对谁错,要从人性本能出发。
像安宫牛黄丸,正好对方得病的症状需要这个药,价钱一贯。
对方只能拿出来九百文,就差一百文,对方借也借不到,想用别的东西换你告诉只要铜钱和银子。
有弹性的话,商量着让对方以后再还,或者同意其他东西交换。
没有弹性则是看对方死也无动于衷,咱按照规矩来,咱没错。”
“所以对方就掏刀扎人抢,回去给家人救命。”里长这回懂了。
规则的弹性就是按照情理来分析,能不能寻求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既满足对方的要求,自己也不损失。
转而他问:“那如果对方只有五百文,还不想以后还钱,也不愿意拿东西换呢?”
“让他们的人来处理,互市的规矩是双方一同确定下来的。
双方各自拿出来一笔保证金,谁的人出了问题,就从保证金里扣钱。
五百文?一文不出,咱们生命受到威胁了,都可以交出去,回头由他们自己解决。
若对方整体都出问题,说明咱们出问题了,没有布置足够多的军队。”
“其实就是说咱们的实力足够强大,但不欺负人,给人回旋的余地,这样就没有战争。”
里长终于悟了,所谓的想不想打,在于自己一方,对方没有资格。
“是啊!面对打不过的对方,没人愿意动手。
咱不想打,就慢慢解决女真人的生活困难。
比如哪个地方有老虎和黑熊,他们打不了,咱允许他们求助,咱出手帮忙。
还有人家的房子被大雪压塌了,咱也去救,再给提供些生存物资。
不是说感化他们,而是直接把他们当成咱自己人。
有野心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只想让日子过得好一点。”朱闻天在确定未来针对女真人的方针,武力足够强的时候尽量不打。
那么大明就会增加人口,将来都是大明的百姓,不可能让他们维持现在的独立关系。
“我先琢磨琢磨,列出来,有不懂的地方再找你,你看书。”
里长觉得自己还得仔细想想,别等到时候陛下和太子问,答得乱七八糟的。
朱闻天无可无不可,嘿嘿笑着看里长打了把伞出去,然后风大,伞吹歪了,于是笑声更大。
……
雷阵雨的暴雨中,呆在图书馆的孩子们却显得十分兴奋。
他们中午也吃到了凉面,下午看到大雨,站在窗户前看外面,有种对比出来的安全感。
而有些孩子本来晚上要被家里的大人接回去,现在放下心,没人来接了,还能跟这边的小伙伴们玩耍。
两个县官学的生员则忙来忙去,他们负责照看孩子,并教孩子读书、习字。
顺便他们自己也得学习,内部的刊物允许他们观看。
他们要学的是新的记账法、简单的管理学、行政处理、由下丘村提供资料编写的农书、牲畜饲养等知识。
白天轮换着看孩子,抽出时间的,还要去军营那边学习骑马、射箭、装填燧发枪弹药、点燃爆炸物、简单的外科手术、缝合、消毒、包扎……
然后他们就叫苦叫累,并且很高兴地坚持着,对,只是嘴上说自己如何难受、累得不行了。
真不让他们参与,他们很可能会寻短见。
没有一个人是傻子,俱知道图书馆在培养什么样的人。
以前哪有人给这样的机会教和学呀!那马就不是寻常人能骑到的,得花钱租马学。
而弓箭则是谁有,大家就围在其周围奉承着,好能借到练一练。
眼下什么都给,吃住用全不花钱,连涉及到朝堂的一些事情都单独印刷出来给看。
这等时候,哪个人要说自己吃不得苦,要回家,那便回去吧!没人挽留。
只是回去容易,再想……
“张兄,前面打胜仗了。”一个学子今天不负责看管孩子,与旁边的同窗说话。
“胜了好!大明的地方又大了,需要更多的官员去治理,我等当努力学习。”
姓张的同窗附和着,顺便分析当前形势。
打胜仗多占地盘亦多,官员数量不够用,算是个机会。
“张兄,我想去下丘村看看。”那学子看向外面的雨。
“去哪个下丘村?宣城县的?哦!你要去朝阳门外的?
听句劝啊!断了这个念头,那周围守着足足两千人。
大家都说,若能进去下丘村,就能进到太子府。你欲与太子殿下说啥?”
姓张的同窗往旁边挪挪椅子,尽量躲远,太危险。
“我只是好奇,我……”
“没有事情做的生员出来,快出来,干活,涨水了,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