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守村人_分节阅读_第730节
小说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9-06 18:05:46

  跟大米一样,日照时间越长越好,温差越大越好,有利于生物糖分累积。

  最开始的时候由于交通和行政地区限制,大枣最好的位置是山东、河北北部、山西、甘肃一线的最好。

  这一条线正是小麦最好的种植纬度,小麦好、大枣好、棉花好。

  后来随着交通与行政、经济发展,才明白,最好的大枣在新疆,棉花也是,但小麦不是。

  为了保持枣子的口感,一些地方就做成了酒枣,这个可好吃了,比直接吃枣子还香。

  北平府密云县的金丝小枣,做成的酒枣,简直好吃得不要不要的……

  刚刚动了派人去收枣子心思的府官们瞬间偃旗息鼓,多亏没出声。

  “咱村子后山也有野枣子树,酒枣没吃过,谁想到了拿酒泡?”

  有颗不甘寂寞之心的里长房大川又一次接话,他很努力的,没啥坏心思,只想参与进来。

  “不是的房里长。”铃儿不生气,正常对待:“酒枣其实是自然发酵,不过最促进的东西是空酒坛子。

  把枣子放在密封的坛子里,时间长一点,枣子发酵,就有酒气出现。

  用装酒的坛子来装,这个过程更短,再短就是放白酒,与腌制咸鸭蛋一个道理。”

第1096章 浇草为人民心好

  金丝枣不是指枣子的外观,而是成熟的枣子撕开,有糖的丝在撕开的枣子之间出现。

  跟烤地瓜一样,烤好的地瓜,一撕,中间带着弦的。

  最常见的是无花果,撕开,里面有糖丝,还有干的柿饼子,里面也有糖丝。

  密云金丝小枣就是这个,撕开拉糖丝,叫金丝。

  再直白点来解释,拉麦芽糖的糖稀,一拉就是很多丝。

  更具体点,拔丝地瓜,拔丝那个过程,吃这个需要一碗凉水,别吃之前给喝了,一口干的那种。

  官员们听着,又涨见识了,怎么处处都是学问啊!

  午饭大家不喝酒,也不吃烤串儿了。

  煮好的面,多过两遍井水,像吃炸酱面那样开吃。

  谢巧儿吃得最欢快,她在船上吃的东西受限制,为了少上厕所。

  她上厕所就得停下整个队伍,没人敢把她给甩下。

  “铃儿姐,我不吃卤蛋,我肚子里感觉都是鸡蛋。已经一天半了。”

  谢巧儿看到送来的卤蛋,使劲摇头,害怕!

  “那这碗面也别吃了,你们都不要吃了,我去给你们做新的东西,麻辣烫,或者说是麻辣盆,浓油汤的。”

  铃儿一听,立即调整这些人的饮食,巧儿妹妹一天半没上厕所了,其他人估计也一样。

  下丘村的人跟着忙碌起来,去的队伍不是谢巧儿十一个人,有其他的更多人,麻辣盆的需求量大。

  用料就是通便致泻,不是止泻。

  半个时辰左右,去太原府的人和谢巧儿等人舒服了。

  有人给按摩,先吃,后按,按着按着就……

  谢巧儿的气色更好了,感觉能吃下去一斤面粉做的面条,卤儿和小菜都不算的那种。

  其实不按摩也行,还有其他的手段,比如灌肠,针对干燥就是很好的处理手段。

  显然灌肠对大明,或者说中华之前朝代的文明来讲是难以接受的。

  但通过按摩,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哗啦一下子就出去了,尤其是之前进行了饱和脂肪酸摄入。

  ……

  路过的百姓受到邀请,也在这边吃面,不晓得是酱好,还是做的面好,或者是不要钱的缘故,反正百姓们都快吃撑了。

  天热,队伍里的人可不敢让百姓吃撑,那会中暑倒地的,连哄带劝地才让百姓灌下去一碗绿豆水,这回彻底饱了。

  “大叔,你们一家从哪来?要去什么地方啊?”

  其他的百姓都是挑面袋子,或者有个盆,上面盖好,里面装麦子或面粉。

  这边有一家人挑水桶,水桶里面没有麦子,也见不到面粉,而且水桶里面是湿的。

  朱棣好奇,总不能从河里挑水回家喝吧?

  “打下游来,听人说这里亲王们给饭吃,自己家带的饼子就省了。”

  年岁大的这个大叔揉揉肚子,一副没吃饱,想吃又不敢吃的样子。

  跟他在一起的还有四口人,一个年岁比他稍微小点的妇人,一对儿年轻夫妇。年轻夫妇旁边也放着一根扁担,两个木头的水桶,水桶里有葫芦瓢。

  “呃……大叔去下游作甚?村子里缺水?”朱棣继续问。

  “村子不缺水,村子里有井,上回干旱的时候挖的,可救了命了,咱大明朝廷有高人。”

  大叔摇摇头,自豪地说一句,又一拍脑门:“殿下问去下游干啥?浇水去了,下游咱家种了地。

  地不用管,直接能浇上水,路边的地方又种了紫苏,有二里地那么远。

  天一旱,紫苏没人给浇水就死了,咱家隔几天浇一次,让紫苏长。”

  朱棣恍然,同时还有不解之处:“大叔你沿着路边种二里地那么远,不怕别人给摘去?”

  “别人摘呀!不摘我种它作甚?紫苏叶子防中暑啊!我种上,这不是干旱嘛!路过的人就揪几片叶子。

  家里有蒸馍的,多揪一些,回家垫在馍下面蒸,吃着香。

  实在不想蒸,洗干净放点盐,当咸菜好吃,我大孙子、孙女都爱吃。

  已经被揪下去不少了,还长,再过一个多月,籽出来了,我把籽打下来,卖到百货商店。

  别人愿意撸籽就撸,干嚼着能吃,多了榨油。

  去年就种了,没有人把籽全给收走,有揪下来搓搓,吃籽的,多数留给咱家。

  二里地的路,你走在路上,风一吹,能闻到紫苏的气味,人就精神。”

  大叔与朱棣说着种紫苏的目的,根本没想着防别人,反而希望路人摘叶子吃。

  朱棣眉头一挑:“大叔你这么做,你觉得划算吗?都给别人了,别人也不认识你,你不觉得亏?”

  “亏啥?咱帮了别人,咱高兴啊!浇水的时候,顺便还能看看家里的地长得好不好。等秋后收了,今年种了大豆和高粱,听军士的话,先种高粱,后种大豆,让高粱给大豆遮荫。嘿嘿嘿嘿……”

  大叔说着笑起来,很开心的样子。

  “好!很好!高兴就好!”朱棣点头露出笑容,扭头:“王叔,做一个好点的推车需要多久。”

  “殿下喊咱老王就行。”王艺千先提醒下朱棣,叔可不能随便叫。

  又回答:“车圈和车条、轴承、猪皮是现成的,用木头当架子,半个时辰做好一个独轮车,若是全木头的,还是半个时辰。”

  “木头的轱辘和钢的全做,木头的轱辘做两个,让他们换,估计钢的他们遇到路不平的地方舍不得推。”

  朱棣想了下,一个独轮车带三个轱辘,钢的值钱,不管是圈、条,还是轴承,都贵着呢!

  “殿下稍等。”王艺千领命找人去做,半个时辰都是多说的,有工具,大家一分工,速度很快的。

  不需要尺子,大家嘴上说一下尺寸,每个人就知道自己要做成什么样的,到时候一组合,一个独轮车完成。

  队伍里只有几个老工匠,其他的全是徒工,工匠们的孩子,从小开始学,没这个本事不会被带来。

  带家人浇水的大叔一听,连忙摆手:“殿下,使不的,咱不要,钢的更不敢要,为什么要给咱车?”

  “本王高兴啊!能帮到别人,王叔再做一个桶,两个吧!一个铁皮桶,一个木头桶,能装在车上的。”

  朱棣笑着回大叔一句,再补充,这样就不用挑水了,挑水的木头桶很沉。

第1097章 拆房造车木料足

  一家四口听到有车和桶,钢轱辘的车,铁皮桶,登时手足无措起来,太贵重了。

  那个车对于他们来讲就很值钱,不是谁家都有一个独轮车的,需要好木头,再找木匠给做。

  车轱辘连接的地方会有小孔儿,往里面滴油,这样才能转动。

  一个好的木头独轮车要一贯钱呢!差一些的也得四五百文,木头可以自己找,木工得吃饭,做一个独轮车做十天半个月的,工时费得由造车的人出。

  若是几十文一辆独轮车,家家都能配上,又何必背着、挑着麦子过来磨?

  “大叔,家中的两个娃娃在学堂?”

  朱棣决定下来的不可能撤回去,等的时候顺便问问其他方面的事情。

  “多谢殿下,咱一准儿……”

  “不准,不准有了车之后不顾自己家的生活,专门帮别人,赐你独轮车不是为了让你变得更穷,你得利用好车,让自己家富裕起来。”

  铃儿在旁突然插一句,知道不提前说,对方保证用这辆车免费给别人推东西。

  就跟战场上将领给一个士兵吸脓一样,士兵被吸脓了,就得冲在最前面。

  说得是吴起,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对!”朱棣反应过来:“你家正常浇那二里地的紫苏即可,旁的不用干。”

  “咱晓得咧!有个车,干活可省力了。”

  大叔连连点头,他之前确实要帮别人干活,车不能白拿。

  “娘,这下好啦!咱家有了自己的车,不用再管别人借,都忙的时候人家借和不借都不好。”

  那个看着应该是儿媳妇的少妇高兴地跟婆婆说。

  “是啊!要谢殿下。”妇人要下跪。

  “不用跪。”朱棣阻止,说这么多话了,突然跪下作甚?

  “看样子百姓需要独轮车,百姓家里有能造车的木头吗?”朱棣看官员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66页  当前第7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0/8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守村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