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279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他坐在渤海王府的承运殿内,独自一人翻阅着《邸报》,将朱允炆的建文新政给看了个大概。

  其实大致看下来,朱允炆的新政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只是政策是偏向于理想了。

  宽松刑法是肯定要走的路子,毕竟洪武年间的律法过于严苛了。

  至于蠲免苏松江浙的赋税,降低当地税率,这在朱高煦看来也算得上一项仁政。

  说到底,江浙一带的赋税确实沉重,这点仅从苏松二府就承担了大明十分之一的赋税就能看出。

  苏松二府的耕地不到十五万顷,仅占全国百分之四不到,而二府税粮却达到了四百万石,占了全国三千二百万余石的百分之十二还多。

  朱高煦在构思《钱钞法》的时候,他仔细算过大明的赋税和平均亩税。

  其中,全国平均亩税为每亩五斤三两,而苏州高达四十二斤,松江高达三十五斤,苏松合计之后平均下来,每亩赋税负担是全国的七倍有余。

  这样的赋税差距,主要是洪武年间北方及西南各地百废待兴,朱元璋本人采取的一种转移支付手段。

  但是随着北方各省和四川、湖广的农业经济开始有起色,江南的赋税理应降低一些。

  不止是江南,还有那些洪武初年农业经济不错的省份,基本也都被课以重税,例如山西就是一个典型。

  洪武开国之初,北方只有山西和山东算得上农业没有遭到摧毁的省份,因此二省在承担迁移人口充实其它北方各省的责任时,也承担了相应的沉重赋税。

  仅有三千九百余万亩耕地的山西,每年赋税上缴达到二百八十万石,比四千七百万亩耕地却只交二百五十万石的浙江负担还要重。

  正因如此,老朱才会在南北榜案中,特别的维护山西士子。

  所以在拿到《邸报》,得知朱允炆降低江南赋税的时候,朱高煦本以为朱允炆会降低山西和山东的赋税,然而他翻遍了《邸报》,都看不到与山西、山东有关的任何政策。

  如果说在这之前,朱允炆的新政还能说是体恤百姓,那当朱高煦看完了《邸报》后,他就可以确定朱允炆这家伙完全就是为了拉拢江南一带的文人了。

  “也好,你这样做,才方便我日后清算江南文人。”

  放下《邸报》,朱高煦稍微想了想自己的本钱。

  眼下,渤海四城之中有大约四万在接受蒙学的人,他们的年纪从九岁到十五岁不等。

  除此之外,自己手上算上黑水城的预备役,以及朱允炆安插进来的三个千户,合计是两万五千人。

  这其中,有四千人不堪用,得好好训练,收服他们的军心才行。

  “四万人……”

  朱高煦想了想自己手中接受教育的那四万女真与汉人,这四万人如果下放出去,那完全可以充当胥吏在地方上收税。

  如果丢在一省之地,那他们完全可以将一个省治理的服服帖帖。

  哪怕放在南直隶、浙江和江西这三个人口大省,他们也能维持三个省的基本运行。

  并且不同于老朱的国子监,自己手中这四万人可以说要干净许多。

  老朱国子监的生源,大多来自江南,基本都沾亲带故,可自己手上的这四万人,大多都是汉化女真人,只有三分之一是汉人。

  他们的利益都在关外,与关内没有任何相干的利益。

  将他们投入关内,起码能维持地方上六七年的政治清明。

  只要掌握了基层,那些数量少的流官根本不用管。

  一想到这里,朱高煦就期待自己拿下辽东。

  如果庙堂之上有大量的辽东人,朱高煦不相信他们会不为自己家乡牟利。

  辽东只是一个开始,扶持北方人去打击南方人,然后达到一个平衡,这才是朱高煦想要的。

  只要达到了平衡,那自己就可以对北方进行投入了,尤其是东北一带。

  民国闯关东能留下那么多人,就是因为东北兴起了许多手工业,这些手工业在前期保障了迁移东北人口的立足问题。

  立足之后,大量闯关东的人又开始开垦荒地,扎根东北。

  自己要做的,就是继续让东北发展出手工业。

  水泥、钢铁、耕地……

  只要持续投入几十年,东北的开发将会在自己手上完成,届时有了东北作为粮仓,迁都北京之后也就不用受控于江南漕运了。

  朱高煦如此想着,承运殿外也响起了脚步声。

  亦失哈脸色不太好看的走了进来,表情有几分愧疚。

  “殿下,那杨彬婉拒了您的邀请,不过他承诺会把毛皮处理后,另外自己再掏些钱粮,在入冬前给王府凑足十万贯钱与十万石粮食……”

  “知道了。”听到亦失哈的话,坐在殿内的朱高煦略微失望,但仔细想想也正常。

  眼下已经六月尾巴了,那杨彬应该是在回到南方后收到了什么消息,不然不会这么快就拒绝自己。

  看样子,朱允炆已经准备开始削藩了,就是不知道这次是不是先从自己的那个五叔开始动手。

  不管怎么样,自己得好好准备才行。

  如此想着,朱高煦也看向了亦失哈:“迁来城外的那四个千户如何了?”

  “如殿下您所预料的一样,他们一直在打探王府的田地与人口等消息。”亦失哈回应道:“此外,他们还试图拉拢城内百姓。”

  “奴婢已经在他们来到吉林城前告诉了全城百姓,让他们假意答应,然后秘密将消息告诉奴婢。”

  “现在看来,他们恐怕以为已经拉拢到了不少人。”

  亦失哈脸上露出几分嗤笑,显然对于朱允炆派来的这些人很看不上,倒是朱高煦饶有兴致。

  “让他们继续演下去,只要不涉及黑水城,其它事情都可以稍微透露一些给他们。”

  “我倒是要看看,我那大兄演到最后能唱出什么大戏……”

第213章 大局始端

  “这吉林城居然能发展如此,真是不可思议……”夜色下,吉林城内的一处小院里,三个身穿鸳鸯战袄的中年人凑在烛光下,感叹着吉林城的情况。

  这三人,是朱允炆在去年就从大教场内武官子弟中选出的三个人。

  在选出他们三人后,朱允炆只是朱笔一挥,这三人便纷纷承袭父职,随后被派往山东登、莱二州,募军户三千后,于今年开春后北上。

  在北上途中,他们也知道了先帝崩殂,皇太孙即位的消息,因此对于东宫之人交代的事情,便更为上心了。

  他们三人来到关外不过两个月,来到吉林城更是只有半个多月,不过即便只有这么点时间,却也足够他们摸清不少东西了。

  “渤海王确实颇有才干,居然能用这样的化外之地养兵万六之数。”

  一名千户缓缓开口,另一名也颔首赞同道:“从今日那亦失哈传来的消息来看,这渤海王连我们连带另外那一千军户也都想编练为军。”

  “我们在山东时,即便是沿海的备倭兵,也不过是三战八耕,如今这里居然是全战。”

  这人对于渤海的实力感到诧异,另一人也接上话茬:“不仅如此,他们还都是着甲的甲兵。”

  “着甲的甲兵,即便是山东都司也不过只有一万八千人,这里居然有这么多。”

  “这里毕竟是关外,需要防备兀良哈与北山女真人,战兵多也正常。”最先开口的人解释,并且进一步道:

  “眼下要搞清楚的,还是这渤海的府库之中到底存储多少粮秣,足够供养这大军多久。”

  “只有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才好与南边的那位商量何时动手。”

  “这件事情,还得我们三个同心戮力才能办成。”

  他如此说着,另外两人也纷纷颔首,不过颔首之后,其中一人也开口道:“先帝留在渤海的锦衣卫还有多少?”

  “大约七百人,其中官职最高者已经是千户官。”另一人回答道: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与他们交涉,不过他们总是含糊其辞,眼下最关键的还得看看他们能不能把渤海府库的情报交出,如果不愿意,那就说明他们也同流合污了。”

  “渤海王确实狠毒,居然给军户均田……”

  一提到均田,三个千户官脸上都露出了不快。

  内地卫所腐化严重,其中军屯田无疑是他们喝兵血的最好来源。

  尽管当下还是洪武年间,可小偷小摸总归是有的。

  一个千户所少则五六百户,多则一千二三百户,他们负责的军屯田少则万亩,多则数万亩。

  但凡卫所军官每亩克扣一点,积攒下来那也是了不得的数量,因此对于心中一开始就打着喝兵血主意的部分武官来说,均田予军户,这简直就是在断他们的活路,更别提吉林卫的均田是由吏目来分配,根本不经过武官了。

  对于军户来说,这样的均田更公平,但对于想喝兵血的武官来说,整个均田系统都与他们无关,所以他们不厌恶朱高煦才奇怪。

  “先看那群锦衣卫的,如果事情有变,那就奏报陛下。”

  “好!”

  三人密谋间,距离他们一里之外的渤海王府内也迎来了一群忐忑的人。

  他们在亦失哈的带路下走进承运殿内,而朱高煦坐在高位,似乎在撰写什么内容。

  “都来了?”

  听到脚步声,朱高煦便放下了手中的笔,笑吟吟的抬头看向了亦失哈身后的那群人。

  在他的目光中,他见到了许多熟悉的人,可他并不奇怪,毕竟他早就知道老朱在往吉林城掺沙子,所以他表面对渤海军的所有弟兄都充满信任,可私底下他只信任亦失哈他们几个人。

  “殿下,末将愧对您的恩赏!”

  “我等惭愧……”

  领头的千户官胡纶羞愧跪下,在他身后的十数名百户官、总旗官等人也纷纷跪下,对朱高煦表达着自己的愧疚。

  只是面对他们的羞愧,朱高煦却起身离开位置,走到了他们的跟前。

  “你们并未害我,至于刺探情报,那也是我爷爷交代,你们为人臣子,自然要为我爷爷尽忠。”

  他扶起了胡纶等人,并进而询问道:“军中有多少弟兄,都愿意站出来吗?”

  “一共七百四十九人,分为三批进入吉林城,大伙都愿意站出来,只是那新到的四千军户中,恐怕也有新的锦衣卫,若是殿下需要,末将可以将其纠察出来。”

  胡纶敢这么说,说明他心里有把握,也有那份本事。

  对于胡纶的投靠,朱高煦脸上笑脸盈盈,可他心底却不敢轻易相信胡纶,因此他轻笑道:“那群人想要查,就让他们查去吧,反正我这里的那些事情罪不至死。”

  “殿下请放心!”听到朱高煦的话,胡纶哪里还不知道朱高煦在试探他,因此连忙解释道:“末将等人与南方书信中,从未提到那些事情。”

  “末将等人唯独对不起殿下的,便是将渤海除黑水城外的兵力与耕田、百姓数量情况交予了南边。”

  胡纶自爆进展,若是朱高煦小肚鸡肠,那这些东西足够朱高煦杀他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2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9/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