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328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徐妹子,你得到消息了?”

  朱棣强挤着笑容走进殿内,徐氏听到他的脚步声后便知道了来人是他,只是不曾回头,笑着写信说道:“自然得到了消息,因此才要写信问问高煦情况。”

  “嗯……”朱棣走到徐氏身旁坐下,十几个呼吸未曾开口。

  察觉到他的不对劲,徐氏也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疑惑回头看向他:“这样的消息,你怎么也没点反应?”

  “我……”朱棣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决定将姚广孝的话告诉徐氏。

  他慢慢开口解释自己高兴不起来的原因,徐氏听后,脸色也渐渐从高兴变成了凝重。

  “殿下你是怎么想的?”

  徐氏询问朱棣,朱棣却面露纠结:“俺也不知道,俺觉得老二应该不会对老大怎么样,所以想等他带兵入关后与他说说。”

  “嗯。”徐氏松了一口气,她最担心自家殿下玩制衡这一手。

  “既然事情还没决定下来,那就暂时先不用去想它,等高煦回家再与他说吧。”

  徐氏安抚了朱棣,随后转身便继续给朱高煦写起了家书。

  瞧着她的背影,朱棣只能将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放到了朱允炆头上。

  如果他不这样狠辣削藩,自己也不会起兵,自家一家人也不会陷入这种局面。

  连带着,朱棣连曾经的大哥朱标都埋怨上了。

  兴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对待朱标的态度也开始因为朱允炆而渐渐转变。

  同样,在他的布置下,密云等城兵马被季节到了北平城外,一时间朱棣可动用之兵变得更多,而局势也开始变得难以琢磨。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三天时间转瞬而过,待唱礼声响起,朱高煦也带着大军从松亭关返回了大宁城。

  相较于半个月前,此时大宁城内外的人口变多了许多,兵马更是如此。

  陈亨没有出城迎接朱高煦,毕竟还得避嫌一段时间。

  倒是同样招降归来的朱权、赵牧等人在城外迎接他。

  “外面人太多,先去衙门谈事。”

  朱高煦与站在城门口的二人吩咐,二人也果断上了马匹,向着都指挥使司衙门进发。

  待他们回到这里的时候,陈亨与几名将领已经在这里等待。

  他们一一上前自我介绍,其中卜万与陈亨不必多说,让朱高煦比较意外的是房宽与陈懋三兄弟。

  房宽从洪武十五年便参军,眼下已经四十有二,年纪不算小了,战前他被卜万安排到了冷口关驻守,见到陈亨的部将后直接举城投降。

  陈懋三兄弟年纪最大的是二十有九的陈恭,其次是二十有六的陈忠,最后才是年二十一的陈懋。

  三兄弟与陈亨长得相像,五官不算出众,可浓眉大眼,从面相来看是忠勇之人。

  不过从三兄弟在历史上的情况来看,虽然他们能打仗,可手上也不是特别干净,但这基本是明朝边军的通病。

  日后朱高煦要严格治军,自然得杜绝这些东西,所以对这三人,他还得好好打磨才行。

  当然,对于陈恭三兄弟,朱高煦最看重的还是陈懋。

  陈懋毕竟从洪武年间一直活到了天顺年间,如果不是突然患病,朱高煦都怀疑他能活到朱见深继位。

  如果好好打磨,兴许能服侍自家四代人,毕竟自家体弱多病的大哥都活了四十八,自己身强力壮,不可能比他还短寿吧。

  想到这里,朱高煦坐上了主位,看着眼前众人,先大体说了一下方向问题:

  “眼下,北平以北只有辽西的四座城池和辽东的九连城能阻碍我军。”

  “我此次南下为奉天靖难,以清佞臣。”

  “若是大兄肯交出黄子澄、齐泰,那我自然会乖乖待在关外,可眼下大兄依旧执迷不悟,宠信佞臣,打压武官与我等藩王。”

  朱高煦将大宁诸将拉到与自己同一阵线,然后继续开口道:“我父亲让千户官吴孟给我带来了消息,只要打通了辽西走廊,便可以运送百万石粮食进入辽东,帮助百姓开荒。”

  “我知道你们之中有些人对昔日的袍泽下不去手,这没有关系,你们的敌人不是南军,而是北虏。”

  说罢,朱高煦对众人开口道:“长兴侯率大军二十万北上,我父亲那边人不够用,因此裁军便不裁撤了,今教令陈亨为辽东都指挥使,卜万为北平行(大宁)都指挥使,王义为渤海都指挥使。”

  “拔擢赵牧为北平行都指挥同知,陈恭为北平行都指挥佥事,陈懋为广宁卫指挥使。”

  “另外,北平行都司兵马事宜,皆由宁王朱权统辖,诸将各自领兵听从,为我大明好好驻守此地,不要再发生胡兵入寇一事。”

  拿下了大宁,自然要给出工出力的人升官加爵,眼下虽然不能加爵,但升官是没有问题的。

  卜万肯定是不愿意南下打南军的,既然这样,就让他在大宁待着就行。

  陈亨与陈懋自己要放到辽东,其中陈懋肯定要与自己南下的,陈亨则是在辽东好好修养。

  “谢殿下隆恩……”

  诸将作揖应下,朱高煦也继续道:“北平那边,我父亲需要些兵马,因此我准备拔擢房宽为大宁都指挥同知,带一万大宁步卒南下。”

  “末将领命!”房宽站了出来,确实他对朱高煦不太熟悉,更熟悉朱棣,因此前往北平他也乐于其中。

  见他应下,朱高煦便继续开口道:“陈忠与李远二人组织大宁各都司军户,明日开始向广宁迁移,大宁二十二卫三所八关只需要留下一万五千军户及其家眷便足够,其余人尽数迁往辽东为民,设正七品司马一职,专与移民百姓开荒。”

  “即日起,我渤海麾下百姓皆发日米,成人实粮二斤,未成人一斤半,所开荒田地尽数归开荒百姓所有,摒除杂税,只征田赋,田赋设五赋一。”

  朱高煦与诸将说了自己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大多都已经在渤海执行很久,中基层官兵或许不知道,但他们自然是了解的。

  这种政策需要南边不断输粮才能维持下去,只是渤海的体量与整个关外的体量差距太大了,所需的粮食恐怕也会是一笔惊人的数额。

  不过对此,陈亨等人倒是没说什么,毕竟粮食这种事情不用他们操心。

  眼看朱高煦吩咐完所有,陈亨站出来作揖道:“殿下,敢问我军何时开拔广宁?”

  面对询问,朱高煦也不假思索的回应:“明日我麾下六千骑兵开拔,同时带上广宁官兵所有家眷充作第一批迁移之人。”

  “这之前,请陈老将军派人去秘密联系广宁城中大宁兵卒,若是他们愿意投诚,广宁四卫田地可由他们均分。”

  朱高煦出手十分大方,广宁四卫的屯田数额不下六十万亩,而大宁前往广宁的战兵与屯兵数量在四万左右,其中有两万屯兵在义州和中左卫等地运输粮食给广宁城的刘嵩。

  这四万人若是均分六十万亩耕地,那就是每人可以得到十五亩。

  当然,如果算上他们的家人,那基本就是每人三亩,但这也不少了。

  这样的条件提出,许多不愿意当兵的屯兵恐怕会积极响应。

  “此外……”朱高煦继续说道:“若是被选入我渤海军的,每人发十亩入伍田,每年二十石军粮,八贯钱作为军饷。”

  “这一条件不止是作为招抚广宁兵卒的条件,也是针对日后任何南兵的条件。”

  “愿意为民就均分田地,愿意为军依旧发十亩入伍田,军饷按照刚才说的一样照发。”

  朱高煦要杀人,还要诛心。

  他想知道,天下百万军户中,到底有多少人在面对这样的政策时还愿意支持朱允炆,又有多少人愿意支持给他们发政策的自己。

  这其中,尤其是百万军户之中,日子最为困苦的七八十万屯军为他关注之重点。

  只要掌握了这群人,靖难就会变得十分容易……

《渤海纪事本末》:“乙未,上移大宁三十万人入辽。”

《明世宗实录》:“乙未,上闻大宁军户困苦,特移宁民三十万入辽,实边富辽。”

第241章 历史变动

  “定射装填,目标广宁中卫城,预射三轮,角度自行调度,预备……放!”“轰轰轰!!”

  八月初一,在新月开始的第一天,火炮声响彻广宁中卫,而渤海军也给此地的南军送来滚烫的炮弹。

  上百枚炮弹轰在了中卫城上,将本就新修没有两年的广宁中卫城墙砖给击碎击垮。

  在这一轮炮击过去后,躲在墙垛背后的明军也纷纷起身,感叹着又捡回一条命。

  距离孟章进攻辽西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这大半个月时间里,广宁四卫四所丢失两卫一所。

  当初刘嵩驻守的广宁右屯卫城已经丢失,他率军退往了广宁中左所,却依旧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丢失。

  眼下,他们退回了小凌河北的广宁中屯卫,可孟章依旧追到了这里,不断炮击着这座城池。

  “义州的军粮为何迟迟还没有送到?”

  指挥使衙门内,刘嵩站在主位,质问着新城卫指挥佥事仇武,可面对这个问题仇武也回答不出来。

  “我们已经派人去催了三四次,可所有人都有去无回,恐怕义州已经陷落,那里的两万余屯兵也都投敌了。”

  吴昇以最坏的打算开口,可这句话却刺痛了刘嵩。

  近些日子来,城外的孟章不断用攻心计在试探他们,口口声声说九连城已经投降,自己的父亲刘真也投降了渤海。

  刘嵩不相信自己父亲是那样的人,可孟章的心理战确实有一套,以至于他现在听到‘投敌’二字就十分愤慨。

  只是面对吴昇的话,他也没有办法生气,因此只能忍着脾气询问吴昇:“三卫府库的粮食还够吃多久?”

  “算上海运,顶多两个月……”吴昇眼神暗淡下来,刘嵩也心头抽搐。

  这些日子,他不是没有试过率兵出城与渤海军野战,可是渤海军的火器威力太大,加上掩护火器部队的长枪阵丝毫不逊色于大宁兵与辽兵,因此他们并没能讨得到便宜。

  眼下的辽西走廊,掌握在他们手中的还有山海卫、宁远卫,以及现在他们所处的广宁中屯卫,合计三个卫,下辖五个卫所。

  三卫五所军户两万人,口数十一万二千,加上他们经过战后还有两万八千六百余人的大宁人马,合计是军民十四万人。

  十四万人每日人吃马嚼,消耗的粮食足有千余石,而三卫五所仅有不足五万石。

  尽管山东不断走海路给他们送来粮食,但由于这个时代的辽西走廊并没有合适的地方来停靠大船,因此只能使用几十料的小船运送粮食。

  为了运送这点粮食,一路上不知多少小船翻在渤海之中。

  运一石粮食来辽西,山东布政使司起码要准备三石粮食才足够。

  这样的运粮情况,加上去年山东就给辽东都司与大宁都司分别运送百万石粮食,今年又运送六十万石给金州被渤海军截获。

  可以说,长期对大宁、辽东供血的山东布政使司,如今已经被彻底掏空了。

  为了运粮,朝廷不得已只能调铜钱给山东布政使司,在当地买粮来运给前线。

  战事本就艰难,现在又遭遇义州粮道中断这种事情。

  如吴昇所说一样,他们恐怕很难撑过两个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3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8/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