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406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可想要朝鲜乖乖吐出这块地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对于如何整治朝鲜,父子二人各有心思。

  “近来内廷逃走了一些宦官,礼部派人给朝鲜送去消息,让他们送五百阉人入内廷吧。”

  朱棣一开口,群臣便纷纷看向了他,便是朱高煦都诧异看向了朱棣。不管是高丽还是朝鲜,它们的特产都是以秀女和阉人为主,洪武年间大明就常向高丽和朝鲜讨要阉人,如今内廷确实少了不少人,要五百阉人也不算多。

  “臣领旨……”

  李至刚毕恭毕敬回礼接下了差事,朱高煦听后便安静等待,眼见群臣无人上疏,他才将目光投向了朱棣。

  朱棣见状也看向了鸿胪寺卿,鸿胪寺卿见状当即唱礼:“散——”

  伴随着散朝声出现,群臣也推金山倒玉柱的恭送朱棣离去,朱高煦见状则是返回了自己的东宫。

  正常早朝结束,他肯定要与朱棣去武英殿理政的。

  尽管眼下六军都督府和吏部、户部、工部都归他管,但朱棣也不是那种会被架空的皇帝。

  对于这些国事奏疏,朱高煦处理过后他还会阅览一遍,然后亲自朱批同意。

  不过,今日朱高煦不能正常去武英殿里,因为他的东宫将会迎来一批客人。

  正如眼下,当他乘坐车舆停在春和殿门口,殿内已经有不少人影在等待了。

  “殿下千岁……”

  唱礼声传来,朱高煦下了车舆往殿内走去。

  在群臣的唱礼声中,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傅让、杨文、林粟、张纯,还有同样被召来,已经得到了公侯伯爵位的王义、孟章、崔均、徐晟、塔失、尼玛察、塔剌赤、多尔和齐、陈昶、陈瑄、杨俅、杨展等人……

  可以说,此刻在春和殿内的人,基本掌握了大明四成以上兵权。

  如果算上被朱高煦调往西南的李景隆、吴高、平安、俞通渊等人,那大明实际上有七成兵力握在朱高煦手里。

  兵权他得抓紧,片刻不能松懈。

  “老友未见,都入座吧。”

  朱高煦轻笑吩咐众人坐下,随后便看着这一众武将入座。

  他目光停留在了傅让身上,西南的经历丰富了傅让,让他显得更为成熟沉稳。

  不止是他,还有张纯和林粟也是如此,只可惜他们在靖难之中未有功劳,难以封爵。

  “都去述职接任了吗?”

  “已经任职了。”

  朱高煦目光直视傅让、杨文、林粟等人,这其中傅让和林粟不假思索回答,杨文则是停顿了片刻。

  他们口中的接职,是接任杨展等人从后军都督府退出的空缺。

  杨文任后军都督府右都督,杨展则是成为了海军都督府右都督。

  眼下六军都督府中,后军和左军、右军、海军是毫无疑问属于东宫派,前军由燕府彻底掌控,中军则是燕府和东宫对半管理。

  掌握的地方多了,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就多了。

  所以朱高煦召集杨文、傅让等人进京述职,也是为了考察他们谁适合镇守边疆,谁适合留在中枢。

  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过他还是想具体考察考察。

  “广西土司的改土归流情况我看来,三百四十二家土司,已经被你们改土归流过半,这是件好事,就是当地的人口结构没有改变,依旧存在叛乱的风险。”

  “回殿下,确实如此。”

  朱高煦说着自己的想法,心里对于天下缺人的情况也十分无奈。

  天下缺人缺的厉害,比较西南三省情况,就连北方都算人口稠密了。

  西南三省中,云南能被掌控的人口数量是一百二十万左右,其中汉人四十余万。

  四川不到一百五十万,其中有三十多万是生活在西川一带的归化啰啰、番人。

  广西的情况是掌控一百六十余万人,但汉人仅有不到六十万。

  纸面上,朝廷能控制的西南三省人口达到了四百四十多万,如果算上建文佞臣的三十六万,就是接近四百八十万。

  不过实际情况,西南还有不少于三百万少民是处于土司的辖区内,汉人只占据西南实际总人口数的三成不到。

  除了陕西行都司,再没有几个省份的人口结构能和西南相比糟糕了。

  如果资源足够,朱高煦都想把江南三千万百姓分出两千万,分别迁往西南和西北。

  只是这种事情想想就足够,迁徙人口和发配犯人所耗费的资源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三十六万建文佞臣迁徙了一个多月,便沿途消耗了近三十万石粮食,等他们抵达云南,起码还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整个迁徙过程要耗费二百余万粮食。

  除此之外,他们抵达云南后耕种屯垦还需要消耗粮食,总的算下来,发配这三十六万人,得消耗大明不下五百万石粮食。

  如果没有老朱攒家底,那以大明的正常国力,想要保持每年迁徙三十万人都十分吃力,更别提更多了。

  所以朱高煦现在要做的,就是开源节流,而这也是他招众人前来的原因。

  他目光扫视众人,脑中思绪不断跳跃。

  “这次召你们来,是想要问问你们,根据各地的情况,你们觉得各地需要多少兵马?”

  朱高煦缓缓开口,众人闻言却面面相觑。

  在朱高煦的示意下,他们很快就讨论了起来。

  其中,掌握加农炮和火绳枪的孟章对于天下兵马需求比众人要低许多。

  “殿下,臣以为边关要地,可以根据情况设两到三万兵马,而内地仅需一万足够。”

  孟章一开口,众人便议论纷纷,杨文才加入东宫,没有做什么发言,可傅让毕竟是在座诸将的老领导,因此他开口反驳道:

  “如果是这样,天下兵马最多不会超过五十万,这有点太少了。”

  傅让走南闯北,从东北到西南都见识过情况,虽然他不知道渤海的火器威力如何,可根据他的经验,他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渤海、辽东、大宁、北平、山西北方八个都司,起码要保持在四十万左右兵力,南边的四川、云南、广西三地,起码要有二十万左右兵力。”

  “至于内地,每省置兵两万,直隶置四万,合计二十万刚好。”

  “因此,天下兵马数量,保持在八十万左右便可。”

  傅让的答案,是根据他所了解的情况而布置,说不上什么问题。

  不过面对他的答案,孟章等人却开口道:“傅都督不清楚,我军火绳枪与野战炮、攻城炮威力极大,往往能一万对抗上直两万人,对阵胡兵就更不用多说。”

  “若是能把火绳枪和野战炮装备全军,那北方四十万人就太多了。”

  “确实。”徐晟、陈昶等人也附和了起来,这让傅让皱眉。

  他还真的不知道渤海的火器威力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不过根据孟章等人的话,他还是做出了一个战力上的估判。

  “即便如此,北方也不能少于三十万人,西南必须得保持二十万人,内地可以酌情削减,但需要保持在十五万左右。”

  傅让退了一步,只要求大明全军保持六十五万人。

  这个数量已经不少,要知道盛唐全国七千万人时,全国战兵数量也不过五十七万罢了。

  大明的人口比盛唐少,兵马却比盛唐多,这已经是了不得的比例了。

  要知道大明军户数量近二百万,战兵正常维持在百万左右,不过这个质量很难说。

  就靖难之役的诸军反应来看,江南一带的三十万精锐除了上直的九万人外,其余的战力十分堪忧。

  与其保持这么大规模却不堪用的军队数量,朱高煦更愿意裁撤些,让他们老实从事农业生产。

  “直隶设兵六万,北平、大宁、渤海、辽东、山西各置三万,陕西及行都司置五万,四川置五万,云南置十万,广西置四万。”

  “其余内地诸省,各置一万五,海军目前暂置两万五千,全军合计六十一万。”

  听完了诸将的建议,朱高煦开口将天下战兵数量规定在了六十一万,不过他也补充道:

  “这个兵马数量,是要一点点来,一点点装备,一点点裁撤内地卫所而实现的。”

  “就眼下而言,先从渤海、大宁、辽东、山东开始施行。”

  “四省兵马不得超过十万五千,多出来的四万五千好好筛选,把不合格的放回为农,但渤海的女真招募不要停下,招募的兵马送至京城,充入上直。”

  朱高煦说罢,坐在殿内的亦失哈也作揖道:“按照辽东和渤海的情况,换装这十万五千人,最多一年就足够,换装天下六十一万大军,差不多六年。”

  “殿下何不在内地置办军械局?”郑和闻言开口,不过朱高煦却皱了皱眉。

  他还准备用手工业和冶炼业把东北经济和地位抬高,这个时候迁移军械局进入内地,不是纯属找不自在嘛。

  何况东北是他的基本盘,他也不怕东北出乱子。

  “此事日后再说,当下以关外实力,足够慢慢更换全军装备,全军火器装备率,要严格按照渤海旧制进行,火器装备需要达到六成,剩余四成的长枪、骑射本事也不能丢掉。”

  朱高煦说完这些,便继续与众人讨论卫所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内地、江南等处卫所的屯田兼并,还有应对屯田不够使用的情况。

  对于这些卫所,朱高煦都不准备裁撤,而是准备在日后将他们迁徙往西南和北方。

  如果卫所军户不愿意,那就恢复民籍,将卫所屯田均分给他们。

  卫所需要保留,但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就显得侵占地方资源了,所以裁撤是必须的。

  朱高煦为自己所作所为而高兴,只是站在殿内的诸多武将却觉得此刻的他有些陌生……

第285章 谋划安南

  “铛…铛…铛……”九月,当清晨的晨钟作响,朱高煦却已经在郭琰和宫女们的服侍下穿好了常服。

  感受着眼皮的酸涩,他不免开口道:“有时候倒是觉得能睡一个懒觉十分不容易。”

  “那是因为殿下每日处理公务太晚了。”郭琰为朱高煦整理好边角,抬头笑着看着他。

  “我也无奈。”朱高煦叹了一口气:“我与父亲,始终还是没有爷爷那份精力,而且需要管的事情太多,比爷爷那个时候的国政繁杂太多。”

  “国防大学的事情,你上点心,偶尔回家催催岳祖父,让他把事情早早办下来。”

  朱高煦交代郭琰,现在的郭琰就是朱高煦与淮西武勋沟通的桥梁。

  好在郭琰也做的不错,至少在她到了的这两个月时间里,东宫与燕府的关系变好了不少。

  “明日吧,今日我已经请了舅母和几位国公夫人,若是有枕边风吹着,下面的人倒也不至于那么大怨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4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6/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