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赢了……”
长舒一口气,此刻朱高煦觉得自己有种刀尖上跳舞的感觉,虽然回想起来有几分后怕,但更多的是激动。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好像过山车一样,十分刺激。
现在不管老朱会不会派人去九华山找矿,总之自己是蒙混过去了,就是不知道老朱找傅忠准备聊些什么。
想到这里,朱高煦目光看向了武英殿内。
在他的注视下,傅忠也与班值太监走进了武英殿侧殿内……
第60章 岳婿矛盾
“臣,参见陛下、太孙……”武英殿内,在朱高煦忐忑不安的时候,傅忠却沉稳走进殿内,对殿内的朱允炆及朱元璋作揖。
位置上的朱元璋看着傅忠,表情复杂之余,也不免抬手示意殿内太监为其赐座。
仅这一个举动便可看出,朱元璋对傅忠还是很有感情的。
“寿春虽然走了,但你还是我的女婿,你还是我那两个外孙的爹。”
朱元璋再度肯定了傅忠的身份,这一切都因为他在十六个公主中最为钟爱寿春公主,
其钟爱程度,让朱元璋为她破了自己立下的规矩,破格赏赐了她吴江县的肥田一百二十余顷,由此寿春公主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公主数倍。
尽管寿春公主在诞下两个孩子后便薨逝,但朱元璋看在两个外孙的面子上,一直都还是把傅忠当做自家人。
只是面对他的示好,傅忠却只是拱手作揖,没有回答什么。
他为什么这么做,朱元璋比谁都明白。
自从晋王朱棡私下写信给傅友德后,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两个外孙调到了吴江县,为的就是不让两个外孙看到自己处理颖国公府。
两个儿子被带走,对于一个人父来说,傅忠能给朱元璋好脸色看才奇怪。
面对自家人,朱元璋的性格总是没有面对外臣时那么强硬,因此他并未呵斥傅忠,而是在他坐下后才改了口风:
“高煦那小子在你们家也呆了一段时间了,你和你父亲觉得他如何?”
“……”听到朱元璋的问题,饶是朱允炆早有了准备,却还是忍不住的失落,心中更是多少有些嫉妒起了朱高煦。
只是这种心态刚刚升起,就被他的自信心给按了下去。
对于他来说,日后的他是皇帝,而朱高煦,只能是一个郡王。
身为未来的皇帝,他何须与一个郡王置气。
想到此处,朱允炆这才将注意力放到了傅忠身上。
在他的目光中,傅忠只是略微沉思,便抬手作揖回答:
“在臣看来,殿下才思灵敏,待人过分亲善,对于大明及海外各国的山川地理十分了解,甚至能在辩论中胜过臣父。”
“便是臣父都说,如果不是殿下对当地的人文风俗不甚了解,他都觉得殿下曾经亲自去过这些地方。”
“臣以为,若是殿下日后就藩,其治下百姓定然富足。”
“至于臣父,他则是以为,殿下虽然还未领兵上过战场,但只要经历过几次,殿下所镇守之地,必然固若金汤,使北虏南下而不得,只得转进其它边镇。”
“若是殿下镇守一方,则一方安,因此臣父早就交代了臣,若是日后陛下问起,最好将殿下用在频频叛乱的地方。”
“相信只要殿下出镇几年,当地必然长治久安,百姓富足安康。”
在傅忠口中,始终对朱元璋爷孙灌输着一个理念,那就是朱高煦这个人能文能武。
这样的回答让朱元璋皱眉,他还是不相信自己那个顽劣的孙子会突然变成傅忠口中的贤才。
不仅仅他,便是朱允炆都不相信。
他本想出言质疑,但一想到刚才朱元璋的举动,他立马改变口风笑道:
“人言浪子回头金不换,高煦不过十五,去军营锤炼一番,变化大了些也能理解。”说到此处,朱允炆看向朱元璋,抬手作揖道:“皇爷爷,自北边的兀良哈(朵颜三卫)叛变,国朝在北边就少了一个屏藩,仅十七叔一人,确实有些独木难支。”
“依照颖国公和姑父的话,不妨像当年皇爷爷册封四叔一般,提前将高煦册封为郡王,让他前往大宁北边为国朝戍边如何?”
朱允炆借着傅忠的话,便要把朱高煦封到几千里外,这样的举动让傅忠忍不住抬头看向了他。
倒是朱元璋十分平静,他清楚朱允炆想要把朱高煦赶出南京的想法,但他却抚须道:
“大宁是你十七叔的地方,把高煦封到那里,那日后你十七叔的子嗣怎么办?”
“况且他年纪尚小,大宁北部苦寒,太早过去免不得回落下什么毛病。”
“暂且留着他在南京继续读书,过两年北边有了适合的地方再把他封过去。”
朱元璋说罢,随即又对司礼监的太监吩咐:
“他既然读的不错,就不要让他在羽林左卫任职了,卸了百户的行头,安生读书吧。”
“另外他身边的那个试百户做的还行,就让他升任百户好了。”
“奴婢领命……”司礼监太监作揖应下,随后派人前去五军都督府安排。
瞧着司礼监太监做完这一切,朱元璋这才对傅忠聊起了正事。
“你父亲已经老了,我不愿意为难他,让他老实待着就行,至于荣小子和瀞小子……”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随后摆摆手:“改日我让人把他们俩给你送回去,傅让那边也会解禁的。”
“谢陛下!”听到自己的两个孩子能回来,自己的弟弟也解除了圈禁,傅忠脸上总算有了几分动容,他起身跪下,对朱元璋行了五拜三叩之礼。
朱元璋见状也只是吩咐他:“回去吧,你再出去晚些,怕是那小子要风寒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武英殿门口,即便看不到,他也能知道朱高煦在门口等着傅忠。
“臣告退……”傅忠起身回礼,缓缓退出了殿内。
只是几个呼吸,门口的朱高煦就看到了他如沐春风的走出了武英殿,起身同时不由好奇询问:
“姑父,爷爷和你聊了什么?怎么您这么高兴?”
“好事!”傅忠平日里十分儒雅,但此刻却十分豪迈的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
恰好此时雨开始慢慢变下,而天空之上的浓厚乌云也渐渐散开,透出一抹阳光照在南京城内。
此等风景令人心情愉悦,不仅仅是傅忠,便是连朱高煦都被感染了起来。
二人笑谈着准备回家,而朱元璋则是在他们走出殿门范围后,通过窗户看到了他们谈笑风生的模样,脸上也露出了几分不满,显然他还是对朱高煦在云南矿图上“说谎”感到不满。
望着朱元璋的举动,坐在一旁的朱允炆也安下心来,心中舒坦的同时也执笔准备继续处理国政。
至于朱高煦口中的九华山矿,他却是半点不信……
第61章 校台比试
“大哥!”“五弟!”
午后申时(15点),当傅忠的声音与另一道声音先后响起,二人在雨后的巷内激动相拥。
数步外,瞧着这画面,朱高煦表情开朗,打心底为傅家兄弟的团聚而高兴。
“这么久没出来走动,快憋死我了!”
拥抱过后,看模样二十五六的青年与傅忠放手,讲述着自己这段时间的不容易。
与其相对的傅忠则是止不住的笑,什么都没说,只是认真倾听。
过了片刻,傅忠才打断了对方,抬手示意朱高煦的同时,也对青年介绍道:
“五弟,这是燕嫡次子煦,如今在府内与父亲学习兵法。”
傅忠介绍的时候,青年也抬手对朱高煦作揖:“金吾后卫所镇抚傅让,参见殿下。”
傅让对着朱高煦行礼作揖,朱高煦也抬手回礼。
见到二人相处不错,傅忠也笑道:“我这弟弟之前随我父亲去北方时曾见过燕王殿下,也算相熟。”
傅忠的话算是为朱高煦解了惑,他还在想为什么傅让被圈禁那么久,还会对姓朱的自己有好脸色,合着是自己老爹不知不觉打下的关系。
“走吧,先回府见爹。”
“好!”傅忠转身拍了拍傅让,二人与朱高煦一起上了马车,只是一刻钟后便出现在了颖国公府的门口。
只不过不等三人进去,负责班值的羽林左卫庚字百户官便走上前来作揖,不敢抬头的对朱高煦解释:
“殿下,刚才都督府传来军令,让您明日交回戌字百户官的军牌及甲胄,戌字百户官由试百户王俭担任。”
“……”朱高煦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说得愣了一下,旁边的傅忠也反应过来,连忙解释道:
“刚才太高兴忘记与你说,陛下让你日后专心学习便可,班值的事情你就不用参与了。”
傅忠明面这么说,但实际上却抓得朱高煦的手腕,十分用力。
显然,有些东西不能当着面说出来,朱高煦也后知后觉的对百户官回礼:“我知晓了,明日我会将军籍牌及甲胄交回羽林左卫的,多谢提醒。”
话音落下,百户官退后,朱高煦三人也走进了颖国公府内。
进了府内,傅忠还是没有说什么,而是带着傅让和朱高煦去到了侧院的演武场。
和往常一样,头发花白的傅友德依旧在这里挥舞兵器,锻炼身体。
哪怕他看到傅让出现,他也不为所动,而朱高煦三人则是站在一边等候他。
大约过了一字的时间,傅友德才气喘吁吁的停下了手中铁枪,擦汗的同时也对傅让和朱高煦交代道:
“你们俩小子上台来练练,让我看看武艺落下没。”
“是……”朱高煦与傅让先后作揖,随后走上演武场。
由于是切磋,二人各自选了两根丈二长棍,不过却很快被傅友德叫停:“都给我拿出真本事来!”
“额……”听到这话,朱高煦和傅让四目相对,面露几分尴尬。
朱高煦知道自己的力气,担心伤到傅让,因此选了一根重量很轻的木棍,傅让则是看朱高煦太小,也选了不趁手的长棍。
在傅友德的这一嗓子下,二人纷纷换了木棍,选择了旁边的铁棍。
不同的是,傅让选了一根五斤重的短铁棍,而朱高煦选了十二斤重的长铁棍。仅重量,二人就相差一倍之多,这也让傅让明白了自家父亲的话是为了保自己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