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殿下绘制的图纸中,要求朝廷留出京城南边的空地,京城之中则是兴建二进出的四分小院七万座,以及用于赏赐,且占地超亩许的宅院八千座。”
“殿下说,这些屋舍建起来后,便可以直接以低价售卖百姓,亦或者直接赏赐有功之功臣。”
“至于京城的南边是泽地,日后兴建水利后可以用作农田,亦或者在日后京城拥挤时,在此地兴建外城。”
蒯祥所说的北京城论起规模并不如南京,不过却比历史上的永乐年间北京城要大上不少,足够容纳五十万人在其中生活。
对于这样的一座雄伟都城,朱棣自然是满心欢喜,因此询问蒯祥:“宫城修建如何?可以居住吗?”
“皇城是最先修建的,其中的宫城也修建了大半。”蒯祥解释道:“臣听闻陛下即将北上,故此加快了乾清宫和武英殿的进展,如今随时可以入住。”
“好好好……”朱棣高兴的捋了捋大胡子,对身后的徐皇后笑道:“妹子,怎么样?”
徐皇后笑着点头,不过心思并不在这上面,而是走上前来询问蒯祥:“先前城中军户百姓如何了?”
“回殿下话,都按照太子所安排,分配给予了四分小院。”蒯祥老老实实的回答,这让徐皇后松了一口气。
她最担心的就是因为北京的营建而导致原本已经在北平安居乐业的百姓受到打扰,如今有了答案,她心情也就好上了许多。
“文武公卿都乏了,有他们的居所吗?”
徐皇后继续询问,这让跟在后方的解缙、杨士奇等大学士,以及六部的官员们纷纷心中一暖。
“都已经安排妥当。”
蒯祥作揖回答,朱棣见状也就对徐皇后招呼道:“妹子,你也乏了,俺们早些进去休息吧,明日再去看看京城的百姓过的如何。”
“好。”徐皇后微笑颔首,朱棣见她同意,便扶着她上了车,随后带着文武百官进入了这北京城之中。
为了节省成本,方便日后维修,京城之中道路都是经过抹灰的水泥路,十分平滑,并且道路上还有一条条防止打滑的细纹。
水泥路自然是比不了南京那种青石垒砌的道路,不过却方便打扫,整洁干净。
进入京城之中,文武百官们便见到了许许多多散班的工匠,以及在京城之中生活的北平百姓。
他们之中许多人见到了皇帝的车驾,纷纷隔着老远挥手招呼起来。
朱棣见状,也干脆打开了窗户,露出了自己与徐皇后。
“殿下!您回来了!”
“俺回来了,不过俺现在是陛下了!”
“殿下……”
“是陛下!”
“对!是陛下!”
此刻的朱棣颇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不厌其烦的纠正那群曾经的北平百姓,并见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朱棣热情招呼着,徐皇后则是坐在后面,笑容祥和的看着他。
人群之中不少人见到了那位常常出现在街上的徐皇后,纷纷叫起了她。
见自家妹子被提及,朱棣也连忙让出位置,把自己妹子推到窗前,向北平百姓展示着如今已经当上皇后的自家妹子。
他脸上那表情,似乎比自己当上皇帝还要高兴。
迎着欢呼声,原本两刻钟的路程整整耽误了半个时辰,可即便如此朱棣却十分高兴。
进入东华门后,群臣被安排住所去休息,朱棣与徐皇后则是直接乘坐车舆前往了乾清宫门。
朱棣率先下车,扶着徐皇后下车后,在左右太监的举灯笼中走进了乾清宫门,见到了远处已经点亮烛火的乾清宫。
夫妻二人顺着石道走了进去,四下张望着这与南京乾清宫毫无二致的北京乾清宫。
兴许是乏了,又或许是天色太黑,总之他们没有四处走动,而是在当初北平王府留守的女官们伺候中洗漱干净,躺在了那张龙床上。
徐皇后坐着,朱棣把他的头枕在徐皇后的腿上,徐皇后则是祥和的用手来为朱棣梳理额头毛发。
他们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可这个时候的那种感觉,却让他们都觉得自己回到了当初就藩北平的时候。
当初的朱棣二十岁,徐皇后十八岁。
他们青梅竹马,感情甚笃,这是与诸多亲王、王妃所不同的。
感受着自家妹子的手在自己额头梳理,朱棣仰望一脸祥和的徐皇后,感叹道:“说实在的妹子,俺到现在都没感觉俺像个皇帝。”
“我也没觉得我现在像皇后。”徐皇后轻笑回答,对朱棣头发的梳理更为仔细了些。
“俺没那么大的野心,俺一直觉得能在北平为朝廷戍边,带着老二他们在漠北征战,然后每次回来能看到妹子你就是最大的幸福。”
朱棣伸出手,拉起了徐皇后的手,揣摩着上面的粗糙。
这粗糙比起普通百姓的手固然不值一提,但以徐皇后的身份,这样的粗糙便是她为朱棣所付出的一部分。
“这个皇帝,俺既然当上了就得当好,日后若是下去了……”
朱棣说着,徐皇后却伸出手指挡在了他的嘴前:“这种不吉利的事情就不要说了,陛下身强力壮,还能活很久。”
“俺活的久不久不要紧,俺主要想看着你。”
朱棣伸出另一只手,拿开了徐皇后这只手的同时,用自己的双手揉捏着徐皇后的手。
“俺的手有些粗糙,妹子你莫要嫌弃俺。”
朱棣乐呵呵的笑着,徐皇后也轻笑,但是什么也不说,任由朱棣揉捏自己的手。
等朱棣兴致过去了,徐皇后继续为他梳理头发,朱棣则是目不转睛的一直看着她。
“人老珠黄了,还看不够吗?”
“看不够。”朱棣不假思索:“在俺眼里,你一直都是乾清宫里与俺娘一起刺绣的徐妹子。”
他的目光不曾挪开半点,徐皇后脸上虽然没有露出更浓的笑意,但眼睛之中的眼神却能说明许多东西。
朱棣坐了起来,徐皇后便静静地带着笑意看着他。
瞧着她,朱棣也注意到了她腰间那随时不离身的香囊。
他拿起香囊,却发现它比一般的香囊沉重,不由打开,随即见到了一个小瓶子。
“这是什么?”朱棣拿出那个拇指大小的瓶子询问,徐皇后没有回答,朱棣便觉得无趣将它塞了回去。
她重新躺回了徐皇后的腿上,伸出手摸了摸徐皇后那憔悴的脸。
“五日后俺就得去全宁卫了,妹子你有什么想对俺说的吗?”
“打仗的时候不要冲到太前面。”徐皇后只交代了这一句,因为在她看来,朱棣打仗只有这一个缺点。
只是在她为朱棣抚发时,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突然对朱棣道:“这次北征结束后,陛下您也从后宫之中册封几个贵妃吧。”
“这件事俺不能答应你。”朱棣摇了摇头,抓住徐皇后的手,憨厚道:
“俺的后宫只有一个皇后,没有争宠的贵妃。”
《明太宗实录》:“四月己酉,安南季扩叛,率军攻王师而败退,黔国公闻季扩乃陈氏奴仆,今冒认宗室,遂出兵征讨,丙寅遂平。”
《南征记》:“四月初,时流言季扩乃奴仆冒认宗室,季扩恐流言走漏,遂出兵袭王师。国公闻此事,遣建昌伯率兵万余往山南去。简定闻王师至,不思悔改,率兵出城而战,于阵中遇建昌伯,遂死。此役越军死伤数万,季扩自刎于城中。”
第330章 同甘共苦
“驾!驾!”“打开营门!”
辽阔无垠的草原上,伴随着远方传来阵阵马蹄声,一支明军骑兵穿过南方的干燥戈壁,迎面而来。
他们身着鸳鸯战袄,人皆二马,一马负人,一马负甲,步伐坚定有力,一路奔驰,终于到达了一条河流源头的军营不远处。
随着将校的呼喊,军营的营门被打开,数百明军骑兵鱼贯而入。
“吁……”
当朱棣勒马观察四周,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繁忙而又有序的场景。
目光所及之处,成百上千的兵卒来回穿梭,其中不乏骁勇善战的鞑兵和女真兵。
面对朱棣的到来,不明他身份的不少兵卒只是看了一眼,便纷纷低下了头,做起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驾!”
朱棣抖动马缰,向中军大帐前去。
这一路上有人在擦拭兵器,有人在搬运粮草,有人在准备火药,所有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北征之战做足准备。
营地中央,一面大旗高高飘扬,书写着“朙”字,四周还有一面面小旗。
它们之中旗帜颜色分为赤橙蓝绿青黄紫白等多种颜色,不过统一的是旗帜正中心绘画着一轮火红的圆日,象征着中国的崛起和无坚不摧的决心。
中军大帐前,三百将校组成了一个方阵,而朱棣则是勒马在阵前,从队伍的左边一直走到右边。
整齐的队列、严谨的纪律、呼啸的风声,所有一切都表明着这批将校的强大和威武。
“全军百户官以上的人都在这里了?”
朱棣头也不回的询问,李失、徐增寿等人纷纷策马上前作揖:“回禀陛下,除了负责巡哨的三名百户,其余人都在这里了。”
“好!”朱棣颔首,面对着组成三万大军指挥系统的将校们,朱棣在马背上朝他们作揖:
“这次俺们北巡,务必要一战建功。”
“肇州那边已经有四千骑兵和八万民夫在为我们准备,一旦我们拿下兀良哈秃城,他们便会接收兀良哈秃城,走恼温江给我们运输粮草。”
“除了你们身上制作为军粮的两万石军粮,肇州还有八十万石粮食等着我们。”
“将士们,我们什么时候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从兀良哈秃城出兵北上,恐怕这辈子都没这么富裕过吧!”
朱棣这话说的有些繁琐,可却没有一点问题。
从兀良哈秃城出发北上,一路向北八百余里就能抵达北山。
对于洪武年间常年保持千里征战的明军来说,八百里的北征之路可以说轻轻松松。
即便他们现在还需要走五百里才能抵达兀良哈秃城,并且很有可能在兀良哈秃城与兀良哈人交手,但不论如何,这场仗他们始终不用担心后勤问题。
“不破敌军,誓不回转!”
“万岁!万岁!”
朱棣拔刀高举,三百余名将校纷纷下跪,作揖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