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501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3:14

  瞧朱高煦这话的意思,显然是准备提高百官俸禄,想到这里群臣纷纷翘首以盼。

  “这是儿臣与户部尚书郭资、前户部尚书郁新所商定的《永乐朝俸禄册》,请陛下阅览。”

  朱高煦话音落下,王彦也从一旁将早早准备的文册递给了朱棣。

  身穿冕服的朱棣用手拨开了冕旒,一目十行的翻看完了这本新朝百官俸禄的文册,不由赞赏道:

  “相较于原本基础增加了半成,偏远地区官员增加二成,俸禄折半以铜钱拨付,不错……”

  朱棣其实早就看过这本文册,当下不过是和朱高煦演戏给群臣看罢了。

  事情要做就得做的张扬,大朝会显然就是不错的发挥场所。

  “按照文册上的,从元宵过后开始执行吧。”

  “臣等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开口应下后,群臣纷纷跪下唱礼。

  官员们的半成俸禄可不算少了,如果每个十年都能增加半成,那他们也不至于叫苦了,更不用说铜钱拨付一般俸禄,这对于群臣来说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陛下,儿臣还以为,可酌情增加百官假期。”

  朱高煦继续站出来开口,不过口中说出来的话却让群臣感到陌生。

  假期,这不是后世人独有的制度,而是从古至今传下来的制度。

  无论是什么人,都无法一直维持某一种状态,即便是皇帝与大臣也不例外。

  然而,如果天天都在休息,过着“咸鱼”般的生活,显然也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

  因此,如何让官僚群体在不降低效率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效能,就成为古代统治集团思索很久的一个问题。

  随着帝国局势的稳定,各种规章制度也日渐成全,官员的请假手续日益完善,如果一个人未经皇帝批准擅自休假,他大概率会遭到惩罚,反之,如果一个人常年不休息,也可能被皇帝厌烦。

  汉朝时官员平均下来每年放假六十天,唐朝的节日假总共有五十三天,再加上平时的旬假,唐朝官员每年的假日至少能达到一百天。

  到了宋朝,放假都能放出花样来。

  虽说基础放假制度与唐朝相同,仍是十日一休,与唐朝不同的是,宋朝还扩充了很多节令假。

  不仅如此,休假制度扩展到官员以外所有服役的人群。

  另外,宋朝的地方官衙,每年腊月二十就停止办公了,叫作“封印”,让官员准备回家过年,直到来年的正月二十日才“开印”。

  这样算下来,宋朝官员过年实际能放假一个月。

  总之大大小小节日加起来,再加上一年三十六天的旬修,以及探亲,婚丧嫁娶之类的假期,差不多能维持在一百一十天左右。

  相较于宋朝那毫无节制的假期,明代的假期显然是得到了严格把控。

  洪武年间制定的假期主要包括正旦放假五天,冬至放假三天,元宵节放假十天,加上皇帝与皇后生日的两天,全年假期只有二十天。

  这样的节假日让官员过得苦不堪言,如果不是迫于朱元璋给的压力,恐怕早就有人忍受不住上疏了。

  如今这样的事情总算被人提了出来,这让群臣十分高兴,唯一的诧异就是提出这事情的人居然是朱高煦。

  朱高煦和文官们的关系怎么样不用多说,因此当他站出来的时候,群臣们多少都有些防范。

  对于他们的防范,朱高煦并不在意,毕竟在他看来,老朱制定的许多东西都有些反人类。

  老朱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到的,旁人也能做到。

  然而事实证明,他能做到的,旁人还真的做不到。

  就拿他制定的财政体系来说,他在世的时候还能玩转,到朱棣和朱高煦这里,便是两人联合处理都有些吃力,所以朱高煦才分出了一部分权力给户部。

  财政是这样,其它制度也是这样。

  朱高煦倒不认为要多放假才能处理好政务,只是觉得放假肯定是要合理且足够的,二十天未免太少了。

  “儿臣建议,每月增加月假三日,加上洪武年间的二十天节休,全年休假五十六日。”

  朱高煦一开口,百官假期一下子在原基础上翻了近两倍,这让群臣瞪大了眼睛,纷纷看着朱高煦,怀疑今日东宫被鬼上身了。

  “嗯……”

  朱棣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想了想后才点头道:“从今年开始这么办吧。”

  “臣,谢陛下隆恩……”

  增加了假期,这对于群臣来说都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他们纷纷跪下回礼。

  见状,朱棣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六部和五军都督府相继汇报了去年的总结和情况。

  对于这个流程,群臣主要吃惊朝廷人口突破了七千万,土地突破了五亿亩,其余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直到散朝,群臣们还没从涨俸禄和假日翻倍的惊喜中走出来,看向朱高煦的目光都多了些复杂。

  朱高煦瞥了一眼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这份恩惠会让他们在利益争斗上退步多少。

  他之所以宣布这些新政,主要还是为了完善制度。

  离开奉天殿,朱高煦与朱棣一如既往的在华盖殿换回了常服,并向着乾清宫前进。

  待他们下了步舆,此刻乾清宫内已经飘满了饭菜的香味。

  徐皇后、郭琰、张氏、朱高炽及朱月英、朱玉贵等人坐在饭桌前,左右唠着家常。

  “父亲……”

  见朱棣他们到来,所有人起身行礼,朱高煦也自然而然的坐到了郭琰的旁边。

  “俺的两个孙子呢?”

  看着不见踪迹的朱瞻基和朱瞻壑,朱棣目光四处寻找,但朱高炽却回礼道:“爹,瞻基生病了,在府里吃药呢。”

  “壑儿年纪太小,便没带来。”郭琰也跟着解释了一句。

  “就这么两个孙子,大过年的都不能看看,等元宵过后就只剩一个了。”

  朱棣闻言不由的抱怨了几句,朱高炽则是尴尬的陪笑。

  汉王府和诸多王府的营造已经结束,就连唐王、郢王、伊王都准备开始就藩。

  可以说,等十五天后的元宵过去,在京的除了被圈禁的瓯宁王朱允熙以外,便不再有一个藩王。

  这样的冷清,自然让朱棣也感到了几分寂寞。

  这两天的元宵,他算是与弟兄们过了段舒服日子,就是不知道他们就藩后会不会老老实实了。

  “爹,先吃饭吧。”

  朱高炽小心开口,朱棣却瞪了他一眼:“就知道吃。”

  瞪完过后,朱棣看向了张氏:“儿媳妇,瞧好你家汉王爷,去了云南就藩后,让他嘴巴把把门,别吃太多。”

  “陛下您放心,臣一定好好管管他。”张氏连忙应下,这让一旁的朱高炽叫苦不迭。

  他只是想活跃活跃气氛,怎么连自己要吃多少都管上了。“入座吃饭吧。”

  虽说骂了嘴朱高炽,但朱棣心里还是不舒服,因此示意大家入座后才开口道:

  “去年老三给我写了不少信,说长沙还不错,就是水汽太重,夏天热,冬天冷。”

  朱棣也透露什么意思,就是简单说了这么一句话,估计是想让朱高煦开口放老三回来。

  只是面对他的意思,众人都低着头吃饭,谁也没搭理他。

  “吃饭吧。”

  徐皇后往他碗里夹了几筷子肉菜,似乎想堵住他的嘴。

  作为母亲,徐皇后自然不想自己的儿子离开自己太远,可他也是皇后,知道三个儿子留在身边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朱高燧走了,朱高炽过些日子也要离开,到时候庙堂上也会平稳许多,朱棣和朱高煦两父子也会少很多猜忌。

  在徐皇后看来,个人的情感着实比不上天下的安定和平稳。

  “吃吧吃吧……”

  朱棣呢喃着吃了几口,气氛始终调节不起来。

  倒是过了一会,偏殿响起了一首迥异于这个时代的乐曲让大家不约而同放下了筷子。

  “你的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

  由古筝、琵琶、长短笛等多种乐器演奏的曲子奏响,乐女们的歌声也十分动听。

  一首《菊花台》让朱棣这个当年在燕王府就喜欢听曲子的“知音天子”停顿了动作,安静听着那曲子。

  不止是他,旁人也是一样的听着这曲子。

  待一曲演奏完毕,朱棣才开口道:“这曲子是谁编的,有点意思。”

  “是高煦编写的,他监国的时候编写了八十二首曲子,京中传唱着很多。”

  徐皇后笑着解释,朱棣却瞪大眼睛看向了朱高煦,满脸不可置信。

  只是他稍微想了想,又挺直了腰杆:“嗯,像俺。”

  “嗯?”众人听着朱棣这表面夸朱高煦,实际自夸自卖的话,脸上露出了片刻的错愕。

  倒是朱高煦已经习惯了,咳嗽一声后,那偏殿之中的乐队又继续开始了演奏。

  众人听到曲子响起,便也安静的吃饭,一边吃一边听曲子。

  待众人吃了个干净,朱高煦便让人撤下了饭菜和桌子,让偏殿的乐队走到正殿表演。

  随着中国风的曲子与乐女的舞蹈,乐师的歌声相结合,不同于这个时代戏曲、舞乐的表演展现在人们眼前。

  朱棣捋着大胡子,心情舒坦的看着表演,而朱高煦自己则是与朱高炽坐在一起。

  朱高炽用手杵了杵朱高煦,弄得朱高煦疑惑看向他。

  “老二,你这乐班不错,给我送一个怎么样?”

  朱高炽说的是乐班,但眼睛却一直在舞女身上打量,不由得让朱高煦想到了自家这个好大哥即位后发泄情欲,沉迷酒色的那些事情。

  “我倒是可以送给你,就怕嫂子生气。”

  朱高煦抬了抬下巴,示意朱高炽看向张氏。

  朱高炽见状看去,果然看到了面色铁青的张氏,显然自己刚才所作所为都被她尽收眼底。

  “嫂子不让你去别的地方留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2页  当前第5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1/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