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四,兀鲁伯返回了撒马尔罕,也在自己的宫殿中见到了自家父亲。
沙哈鲁穿着传统的长袍坐在主位,旁边的桌子上放着许多需要处理的文书。
“他让我去见他,跪着给他道歉?”
五十七岁的沙哈鲁不敢置信的听着自己长子兀鲁伯带回的消息,同时扫视了殿内的群臣。
群臣们小声议论着,但并没有人敢于阻止。
大明的实力,帖木儿国早在永乐年间便已经体验到了,两万海军横扫大半波斯而现在上万人在他们头顶,海上也即将迎来不明数量的海军。
除此之外,忽鲁谟斯还驻扎着五千六百人的明军。
哪怕郑和只带两万人来,他们也需要面对近四万明军的包夹。
况且就他们所获的情报来看,进攻西域的明军数量显然超过两万。
现在的帖木儿国虽然能拉出二十万兵马,可这二十万兵马的水份却很充足。
如果说甲胄俱全的兵马,帖木儿国也不过才十七八万罢了。
十七八万打五万,这听上去似乎是碾压局,但实际上恐怕是明军对他们的碾压局。
沙哈鲁不免有些头疼,早知道就不出兵东察合台汗国了。
原本以为他们能和明军僵持很久,却不想不到五个月就被明军秋风扫落叶般的征服。
现在除了自己手里的喀什,以及躲在喀什南边的于阗外,整个西域都已经落入了大明的手中。
饶是如此,沙哈鲁却还是放不下面子,毕竟他是河中、波斯土地上的苏丹,尽管他需要跪拜的那人是大明皇帝,可他还是拉不下这老脸。
“你们都不说话,是准备让我去给那个人下跪磕头吗?”
沙哈鲁冷声开口,众人纷纷行礼,但却依旧闭口不敢谈。
帖木儿国的国力也就比东察合台汗国强上一些罢了,明军能用几万兵马五个月征服东察合台汗国,那就能用一年时间征服帖木儿国。
从永乐年间就能看出,双方的实力差距有多大,更不用说现在了。
朱高煦已经给了沙哈鲁台阶下,具体下不下就看沙哈鲁自己了。
至于大臣们,他们实在不敢开口。
大明灭东察合台汗国就在眼前,谁开口说抗击到底就是蠢货。
他们只想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两国若是开战,他们的一切都会消失。
当然,他们也不敢劝沙哈鲁,毕竟沙哈鲁是他们的苏丹,所以闭口不谈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沙哈鲁沉默着扫视眼前一切,多么希望有人能站出来为自己说句话,可他期待了很久,却并没有人站出来。
“父亲,我们将喀什归还给大明,再准备丰厚的牛羊,相信皇帝陛下不会真的为难我们,他只是在气头上罢了。”
兀鲁伯安慰着沙哈鲁,沙哈鲁却攥紧了手中的笔。
他很想说自己不去,但这样的话无疑会毁灭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明军已经证明了他们有远征帖木儿国的实力,而且黑羊和白羊两国也对帖木儿国虎视眈眈。
如果自己不去,帖木儿国将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我不会去下跪,但我可以去见见这两位皇帝。”
沙哈鲁给自己找补着,贵族们闻言松了一口气,包括沙哈鲁的长子兀鲁伯。
“撤回喀什的兵马,将所有东西都留下,不能带走一个铜币。”
沙哈鲁说罢便站了起来,背影佝偻的向偏殿走去。
兀鲁伯攥紧了拳头,但却又感到无能为力。
大明的实力,确实不是他们能对抗的存在,现在的他们只能服软。
思绪落下,兀鲁伯跟上了自家父亲的脚步。
在他追上的同时,沙哈鲁回头看了他一眼,随后叹息道:
“我老了,这次服软我需要过去,不过我想你记住一件事……”
沙哈鲁深吸了一口气,平复平复心情后才继续说道:
“他们能用这种手段灭亡察合台的那群家伙,就能用一样的手段来覆灭我们。”
“之所以还没有动手,是因为现在要吃下我们,需要付出很大代价。”
“所以,你需要做足准备,要警惕他们的举动。”
沙哈鲁并不了解征西大军的底细,也不可能知道西征到养夷,便已经是大明朝的极限。
不过即便他知道,他却还是会低头认输,因为大明能对帖木儿国动手的地方太多了。
南边的海上,西边的属国,北边的河中……
他们现在只能等待,等待大明出现问题,然后抓紧时间将国力提升起来。
“我们现在已经有两万火枪军团,他们修建铁路的速度虽然快,但也需要二十几年才能修到河中。”
“二十年后,我们最少能有五万火枪军团。”
“到时候,哪怕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也可以一步步的消耗他们。”
兀鲁伯说着当下的情况,同时对局势分析道:
“我们必须得抓住一个机会,一个灭亡伊斯坎达尔(黑羊国主)的机会。”
“只有把伊斯坎达尔灭亡,同时和穆拉德(奥斯曼苏丹)交好,我们才能免去三面环敌的局面。”
面对兀鲁伯的分析,沙哈鲁点了点头:“你说的都对,不过大明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
“等待对手犯错,是实力强大和势均力敌时候才能做的事情,而现在不行。”
“我知道,我只是期待……”兀鲁伯叹了一口气,同时说道:
“最坏的局面就是三面开战,而我们需要将火器的作坊搬到更安全的地方,在开战之后,立马灭亡伊斯坎达尔,然后对忽鲁谟斯下手。”
“北边可以依托地势,和明军打持久战,这是他们兵书里写的一种战术。”
“现在对大明不满的不仅仅是我们,如果我们能和明军打出僵持,那么许多对大明不满的国家就会揭竿而起。”
兀鲁伯很会利用中原的成语,并能巧妙的翻译。
因此,沙哈鲁倒是可以将他所说的这一切听个清楚,并十分满意他的想法。
束手就擒不是他们的风格,困兽犹斗,两败俱伤,或者以命换伤才是他们追求的结果。
“让人安排去养夷的事情吧,赔礼的事情就由你来安排。”
沙哈鲁吩咐着兀鲁伯,末了长叹一口气道:“希望我的尊严还能保住。”
显然,他依旧不想给朱高煦下跪,哪怕他知道给朱高煦下跪,并不折辱自己,可他还是不想。
他的背影佝偻,仿佛瞬间苍老了好几岁。
瞧着他的背影,兀鲁伯心里难受。
让自己的父亲去给人下跪,哪怕这个人是他所尊崇一个人,兀鲁伯也无法接受。
进攻西域诚然是一步错棋,但事情没有结束前,谁又能百分百预料到一切呢……
想到这点,兀鲁伯脑海中不由浮现那位大明皇帝的身影。
或许也只有他,才能百分百的预料到现在的一切吧。
与这样的人相处在同一个时代,这是他们的悲哀。
好在,如今的他已经五十四岁,而自己只有三十九,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等待。
思绪落下,兀鲁伯也转身走出了宫殿,开始安排起了北上赔礼的事情……
第574章 可汗舞乐
“唏律律……”十一月初六,当马群的声音在西天山脚下出现,一支乌压压的庞大队伍也面对凛冽冷风缓缓北上。
那飘扬的旌旗表明了他们的身份,但此时此刻,整支队伍却显得格外忐忑。
两万装备火绳枪的马步兵,以及两万负责警惕的骑兵,十万负责短距离后勤的民夫。
仅是看规模,不知道的还以为帖木儿国与大明朝即将开战。
养夷城头,身穿绯色圆领袍,披着貂裘的朱高煦手持望远镜眺望这支规模庞大的队伍,脸上却浮现笑意。
“给我施压,让我知道帖木儿国的实力也不弱吗……”
他语气不以为意,因为在过去一个月,他用辅兵调来了不少物资,又将骑兵调到养夷城。
如今,养夷城有骑兵一万,马步兵五千,辅兵一万,合计两万五千兵马。
仅凭这点兵力,朱高煦就足够俯视沙哈鲁。
当然,养夷城供养不起那么多军队,所以这只是朱高煦聚集物资,短暂将他们调来的结果。
当沙哈鲁服软后,朱高煦便会将他们撤走,只留下两千人驻守养夷城。
“他们的军容不错,有我们的影子,看来那个兀鲁伯没少学。”
站在一旁,朱棣与朱高煦说着帖木儿军容的事情,朱高煦也颔首道:“这应该是他们能拿得出最好的军队了。”
“看规模,装备火绳枪的马步兵不少于两万,骑兵应该有一两万。”
“他们会调来这么多兵马,无非就是想让朝廷看看他们的实力。”
“有这样的心理,我的计谋也就成功了一半。”
朱高煦笑着收起望远镜,朱棣也转身向马道下走去。
两个月的时间,养夷城已经被明军修葺完善。
尽管城墙还是夯土,城内建筑也是石屋为主,但大概都修葺完备。
屋舍被增加到了五百间,足够容纳五百户百姓生活,而军营也被扩建,可以容纳三千兵马。
整座城池如今足够容纳一万人,但这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