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谕乐道:“很好,继续练习!”
“得嘞!”
有了李谕的允诺,赵谦拉过凤铃说:“快上车!”
凤铃本想挣脱:“我可不想坐铁疙瘩。”
赵谦一把抱起她放在车上:“你懂什么?这才叫兜风,爽翻了!”
凤铃抓紧车门:“你行不行?”
“行不行?男人不能说不行!”赵谦得意道,“还说我不懂风情,你可别耽误了先生约会。”
接着一脚油门,在凤铃的尖叫声中将车子开了出去。
李谕倒是希望他练好车技,并不阻挠。
然后与吕碧城回到屋中,问道:“今天有什么事?”
吕碧城说:“严师让我告诉你,几天后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们就要起航奔赴日本留学。管学大臣张百熙大人希望你也能去送行。”
对于大学堂来说,这是建校以来的第一次公派留学,自然非常重视。
李谕问道:“听你的意思,张校长也去?”
吕碧城点点头:“不仅张大人,我师父严复先生以及辜鸿铭先生以及丁韪良总教习等人都会去天津塘沽港送行。”
李谕想了想:“那我肯定要去。”
他算了算日子,然后说:“不仅如此,我也正好要出海。”
“又要出海?”吕碧城讶道。
李谕说:“是的,去趟美国,看看我的公司,还有申请专利,并且要亲眼目睹人类上天。”
“上天?”吕碧城已经知道李谕在美国有公司,并且有专利,但“上天”这词是头一回听说。
李谕做了个飞行的动作:“飞机,带着人能飞上天。”
吕碧城睁大眼睛:“你不是在说梦话吧?”
“什么梦话!”李谕说,“真事!万户听过吗?还是咱们中国人。”
“万户?”吕碧城摇了摇头,“没听过。”
“这都没听过?人类航天第一人……”
李谕突然意识到,她应该真的没听过,不仅她,应该说如今没有国人知道万户。
虽然后世教科书上都曾经写到过万户,但很遗憾,国内最初并没有记录。
万户此人及事迹最早是外国人记载并且提出。
而且差不多要到20世纪中叶,才有美国的杂志写道:“约当15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这是最早的书面记载。
但美国的杂志也无法提供“万户飞天”故事的来历。
后来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将此事翻译为中文,大佬钱学森也给国内年轻人讲万户的故事。很快就广为流传并被各国相继采用。
月亮上有一座环形山,二十世纪70年代被国际天文联合会命名为“万户山”,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李谕于是给吕碧城讲了讲万户的故事。
吕碧城不可思议道:“难以置信!听起来就像我最近看的童话故事。”
李谕说:“在当时看来,的确就像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童话。”
吕碧城又问道:“如果真的能够上天,那月亮上是不是真的有广寒宫,有嫦娥?”
李谕哈哈大笑:“嫦娥不可能有,猪八戒倒遍地是。”
吕碧城却说:“也不要笑话八戒,他虽然好吃懒做,不也跟着走完了十万八千里路了,有几个人能做到?而且,他还懂得风情,说不定是个痴情人。”
“啊???”
李谕眼角一跳,感觉满头黑线,女人的心思真是没法猜,跳跃太大了!
吕碧城连忙说:“我不过随便说说。”
李谕嘿嘿笑道:“还别说,你思想真是蛮超前的,让我想到了悟空传。”
“悟空传又是什么?明明是西游释厄传。”吕碧城说。
“对对对,西游释厄传。”李谕说。
过了一会儿,吕碧城突然问:“那位美国来的姑娘,也要一起去美国吧?”
李谕点点头:“美国是她的家乡,出来这么久,回去一趟很正常。”
吕碧城又问:“你还要带学生一起吗?”
“哎呀,你提醒我了!”李谕一拍脑门,“差点忘了这茬儿,正好让他们出去长长见识,看看真正的工厂是如何运作的。”
吕碧城继续问:“那位……那位卫姑娘也去?”
李谕随口说:“当然,她是学生中名次最靠前的。”
吕碧城抓了抓衣角:“我……我……”
李谕感觉她今天提的问题确实有点多,纳闷道:“你什么?”
吕碧城站起身:“我还有事,我先回去告诉严师你同意了。”
她转过身,慌慌张张心神不宁得向大门走去,正巧碰见赵谦搀扶着凤铃进门。
李谕大喊一声:“我还没说完哪,你也要一起去的。”
“啊……我?”吕碧城停下脚步,声音有点颤抖,“我,我去合适吗?”
李谕笑道:“废话,当然合适!这次还要去出版社,你作为星战前传的共创者,要一起见出版社、签合同、挣大钱!”
“还有这事……”吕碧城高兴道,“那我回去收拾东西!上次去欧洲太仓促,这回就有经验了。”
门口的凤铃看到吕碧城噙着笑意欢快跑出去,语重心长道:“是我小看咱家老爷了,老爷真是……Yue!”
她竟然开始呕吐起来。
赵谦疑惑道:“你替老爷高兴,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吧?”
“我哪有,我……Yue!”还没说完,又开始吐起来。
赵谦喜上眉梢:“该不会是有了?”
“有你个孙子!”凤铃止住呕吐说,“老娘还准备帮着老爷研制出来新式面食哪!但总之我再也不想坐那个铁疙瘩了!”
第二百九十章 喜欢就好
把星战前传翻译好后,裕德龄把译稿拿给了李谕。
因为要着急出发,所以这次只有英文译稿,不过已经足够。
裕德龄其实也想出去美国看看,不过作为慈禧的女官,虽不太忙,却也不能离开太久。
除此之外,李谕另外还要誊录一份发往上海商务印书社张元济旗下的《东方杂志》社,之前已经答应了他。
李谕可没有时间誊录,正好近卫昭雪来送前段时间借的机械学书籍。
于是李谕把这活交给她了,并且叮嘱道:“目前是保密阶段,不要流传出去。”
“保密?”一听这个词近卫昭雪立刻来了兴趣,“我一定好好完成任务!”
李谕说:“还有,告诉胡嘉言他们,过段时间我们要出发前往美国,都做好准备。”
李谕一共挑选了包括近卫昭雪在内的五名学生同行。
其中有一个叫做胡嘉言,这小子蛮有趣,是晚清传奇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孙子。
胡雪岩自从被抄家后,十分惨淡,但总归比寻常百姓还是好一些。
当年的胡庆余堂有120股“招牌股”,每股大概值一万两白银。接手胡庆余堂的内务府大臣文煜将其中18股仍交给了胡家,以维持生计。
胡雪岩长大成人的儿子有两个,国内主要是胡品三这一支。
另一个大点的儿子胡缄三,则把孩子均送出国读书。
弥留之际,胡雪岩曾经立下家训:“勿近白虎”,白虎,谕指白银。就是说不让子孙经商。
从政自然也不行,因为胡雪岩本来就是个红顶商人,即官商。在封建时代,官商几乎不分家。
封建时代本来出路本就不多,一下子仕途、商途都堵死。
胡嘉言是胡缄三的儿子,眼见读书考功名无望,于是把兴趣转向了西学。
他继承了一些胡雪岩的头脑,能够大体看得出李谕超级有潜力,跟着他干是条好路子,于是毅然决然投奔而来。
他也没有违背胡家组训,工业和商业总归还是有区别的。
李谕同样感觉他脑子比较灵活,而且有过落魄经历的家族,培养子孙就会格外在意一些人生经验与大道理,不至于心绪过于波动。值得培养。
——
近卫昭雪回到自己单独的卧室,立刻仔细阅读这份“秘密文件”,到头来却发现原来只是小说书稿。
顿时感觉有点泄气,而且经过吕碧城润色,连李谕的笔迹都没有。
只不过……读起来确实挺有趣。
做完誊录工作,近卫昭雪去青木公馆汇报,终于难得见到青木宣纯本人。
已经快到年底,日俄的局势已经万分紧张,青木宣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东北地区秘密勘察。
准确点说应该是日本才是真正紧张的一方。
因为俄国方面依旧不相信日方会动手。
而日方几乎已经打定主意要干老毛子,心里又没多少底,当然一直精神紧绷。
在得知她要跟着李谕前往美国后,青木宣纯说:“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正好可以探探美国的情况。”
近卫昭雪问道:“在美国我可有能够接头的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