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407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09-10 11:55:34

  还没完,大楼由比利时工程师负责设计并监造,费用为工程费总额的5%。

  而后世建筑设计行业理论上收费标准只有1.6%~4.5%。

  问过一些从业者,实际执行中收费还要低于这个标准很多。

  另外,工程的施工方也是洋人的公司,应该是比利时方面的关联公司。

  总之,比利时在这笔贷款建楼的买卖中利润很丰厚。

  而当时的北京大学并不像清华大学或者后来的燕京大学那么有钱,可谓付出了很大代价。

  但京师大学堂目前的确校舍紧张,实在是无奈之举。

  李谕刷刷刷地边画边说,他对这座超级有名的建筑相当熟悉,但张百熙和朱启钤却看得面面相觑。

  二十分钟后,李谕看着眼前乱七八糟的纸张,满意道:“两位大人明白了吗?”

  “呵呵……呵!”张百熙尴尬地笑了笑,然后看向朱启钤。

  朱启钤挠了挠头:“帝师,要不您只画个轮廓,然后说一说情况,我来画如何?”

  “那感情好啊!你为什么不早说!”李谕把铅笔递给了他。

  李谕没想到朱启钤竟然会建筑速写,这是后世大学里建筑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

  虽然比较粗糙,但整体的轮廓以及大致的设计思路都可以表示出来。

  刚才朱启钤已经听了个大概,再问了几个问题后,很快就画了出来。

  李谕感慨道:“像,真是太像了。”

  朱启钤不知道李谕为什么会说“像”这个字,更不能理解自己画得与他画的那张鬼画符哪里像了,但还是说道:“帝师在建筑的初步设计上,确实出类拔萃。”

  李谕嘿嘿一笑:“我只是见过而已。”

  张百熙说:“果然多在国外走走有好处,疏才的眼界越来越宽,连营造这种事都可以通过观察做到如此水准。”

  李谕被夸得不好意思,“但细节设计还需要深化,如果自己不好完成,可以找洋人的设计公司,但预算您就说只有5万银圆,这样他们的抽成就少了。”

  张百熙竖起大拇指:“疏才还懂得讨价还价,就按你说的办。”

  北大红楼在民国的地位不用多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都是在这策划的。

  张百熙嘱咐朱启钤尽快办理设计一事,然后说:“疏才,资金的事一定不要忘了。”

  李谕笑道:“我哪敢骗校长。”

  张百熙说:“你放心,我不会白要你的钱,以后学生宿舍租出去后收上来的钱,都会还给你。”

  李谕摆摆手:“这倒不用,还是留给学校吧。”

  晚清民国的北大财政问题一直很难解决,时常捉襟见肘。

  “想不到疏才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胸怀!”张百熙真的有点感动了,现在有几个达官贵人能拿出这么多钱赞助学校,别人估计会当成傻子。

  于是张百熙又给朱启钤加了一条:“今后学校里要像洋人的学校一样,挂上名人画像,必须也包括疏才的画像!”

  朱启钤立马答应:“在下一定照办。”

  李谕想想就头大,以后在北大红楼的那帮子人可都是大佬啊,于是婉言道:“校长,其实我觉得还是挂一些先贤比较好。”

  张百熙不假思索:“这是当然,咱们的还有洋人的都放上,什么孔子、孟子、朱子的,还有伦琴、洛伦兹、居里这些拿过诺贝尔奖的。以显示我们不忘根,又放眼世界的态度。”

  朱启钤拍手附和道:“好!”

  “可是……”李谕说。

  张百熙打断他:“你也是拿了诺贝尔奖的人,有你的画像更能激励学生,这件事我早就想好了,你不同意也得同意!”

第四百一十三章 好难的问题

  花费了两年时间,京师观象台终于修好。

  其中的望远镜是李谕托英国皇家学会帮忙购置,花了不少银子,当然了,钱是朝廷出的。

  只不过受限于认知,户部批的预算并不高,所以这台天文望远镜只能算凑合用。

  当李谕来到这座观象台时,发现里面至少一半以上的面积是摆的各种百年前的观象仪器。直觉上看,与古代搞历法的机构差不多。

  另一小半面积才是天文台,古今合璧的风格更像天文博物馆。

  但李谕早就猜到会是这种设计,一开始也同意了。

  别看这些“老古董”似乎没有太大观测价值,但它们都是李谕争取过来的。

  一同来视察观象台落成的还有从北洋过来的傅增湘。

  这位后来做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教育总长的老哥,对西学挺感兴趣。数学是不可能学会了,物理也不用指望,但是天文学至少在普通人的感觉上似乎是比较“平易近人”的。

  傅增湘指着这些百年前的天文仪器说:“朝廷因为你从德国要回这些东西,可是大加赞赏。”

  李谕说:“还得多亏梵蒂冈教宗,我实在没想到教会的能量竟然还是这么大。”

  “教宗?梵蒂冈?”傅增湘疑惑道。

  李谕解释说:“我在欧洲时去了趟意大利,加入刚成立的罗马教廷教皇科学院。当时我提了一个条件,希望教廷帮着找回一点流失的文物,另外我也在报纸上有所刊登。”

  “教廷科学院?”傅增湘笑道,“罗马教会真是有趣,我打死都想不到还有这一出,简直就像少林寺除了罗汉堂、戒律院外又开设物理院,道观中除了供奉三清又摆上了牛顿。”

  李谕也乐了:“确实有点不太搭调,但拿人手软,既然教宗满足了我的要求,只能选择加入。”

  傅增湘说:“要回来确实不容易。当年旧观象台所在区域在庚子事变中被德意志军队控制,他们趁机掳走了其中的仪器,按说这些东西应该是在德意志国。想不到罗马的教廷还可以影响到实力如此强大的德意志国。”

  历史上,这批天文仪器直到1920年才追回来,还是因为《凡尔赛条约》所要求。

  话说这批制作精美的仪器一直陈列在波兹坦的花园中,——就是后来杜鲁门、丘吉尔以及慈父斯大林一同会面的地方。

  李谕说:“德意志国毕竟是天主教的一个大本营,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上万座教堂,天主教教宗在德国威信可不一般。”

  傅增湘说:“惭愧,本人没有出过国,对欧洲这些细节事情不甚知晓。”

  两人很快就走遍了观象台,李谕对他说:“有没有兴趣用天文望远镜看看天象?”

  “我可看不懂,就不用忙乎了,”傅增湘说,“我来找你还有其他事情。”

  李谕道:“先生请讲。”

  傅增湘说:“袁总督让我来请贵夫人出山。”

  “出山?”李谕问道,“出什么山?”

  傅增湘拿出一份文件:“直隶已经建好了北洋女子公学,总督大人的意思是让学识渊博的女子当总教习,思来想去,最适合的只能是碧城夫人。”

  李谕当即回道:“当然可以,振兴女学是她一直的愿望。”

  傅增湘说:“考虑到两位新欢燕尔,实在过意不去。”

  李谕说:“京津两地没有多远,坐火车打个来回半天都用不了。”

  傅增湘赞叹道:“疏才兄弟好胸襟,普通人可不会让自己新婚妻子抛头露面做事,而且还是一位如花似玉的美人。”

  李谕笑道:“反正是女子公学,有什么好担心的。”

  傅增湘说:“总督大人说了,如果疏才同意,可以赠送两位永久免费的京津铁路乘坐权。”

  “你们考虑得还挺周到。”李谕说。

  “那可不,”傅增湘说,“有了贵夫人坐镇,时不时就能把疏才兄弟也叫来上上课。你可是帝师,又是科学巨匠,美哉美哉!”

  “好一个如意算盘,”李谕说,“既然天津都有了女子公学,咱们也应当建议京城同样设立一所女子公学。”

  “很有建设性的提议,”傅增湘说,“疏才兄弟可以写一封折子,我会联合北洋几位大臣一起上书。”

  “我哪写过折子,兄台执笔,我签个字就是。”李谕说道。

  傅增湘说:“好的,我今天就会动笔,明日再来找疏才兄弟。”

  李谕回到家后,把北洋女子公学让她做总教习的事情告诉了吕碧城,吕碧城听了心中有些犹豫。

  李谕知道她想什么,鼓励道:“放心去吧,我支持你,而且袁大人还送了永久免费的铁路使用权。”

  吕碧城咬了咬嘴唇:“真的可以?”

  “有什么不可以?”李谕说,“两地奔波的人多了去,我也会常去天津,正好在津门置办个房产。”

  吕碧城心情很激动,高兴道:“谢谢你!我真的没有看错人。”

  李谕笑道:“就算看错,现在也晚了。”

  吕碧城又有些恍惚:“不知道能不能做好,我从来没有当过教师。”

  “估计就是一些常规课程,能让她们学会读书认字便不错。如果将来可以进一步加上通识教育更好。”李谕说。

  “这样听起来就有数了,不然我可没有夫子的本事,”吕碧城说,“以后你也会去讲讲课吗?通识教育的方面我还是讲不来。”

  李谕打趣说:“女子公学都是黄花大闺女,你就不担心我?”

  “你是什么人我知道。而且,我有把握。”吕碧城竟然挺自信。

  眼见气氛快要上来,凤铃突然来到屋外说:“先生,朱国桢要见您。”

  李谕平静了一下心情说:“我这就来。”

  朱国桢平时帮着打点李谕的工厂,这次是来报告一些进展,他说道:“新式调味品、新式油炸面饼以及搪瓷的磨具生产已经可以运作。”

  “动作还挺快。”李谕赞许道。

  朱国桢说:“现在去哪里做长工可以给这么多钱,大家积极性高得很。”

  李谕说:“以后不要叫什么长工、短工的,就叫工人。”

  “一切听总办的,”朱国桢说,“另外,朝廷准备设立劝业场,我们的产品是不是应该拿去参展?”

  李谕点点头:“肯定要去,让工厂加紧备货,销路肯定会非常好。”

  朱国桢提到的“劝业场”,即后来天津租界最繁华的天津劝业场。最初就是因为“劝吾胞兴,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首字而来。

  两人研究了一下准备的样品后,朱国桢又拿出随身带着的一本李谕的数学讲义,“帝师,在下还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

  李谕发现这本讲义已经被看得皱皱巴巴,显然朱国桢经常带在身边学习,十分用功,他翻到了三角函数的部分说:“这么多公式,我看得一头雾水。”

  李谕挺吃惊,才两年不到,他竟然已经学到了三角函数。这些拿过进士的人一旦学起习来真的是悬梁刺股般地用功。而且能考上进士,绝非普通人,只要付出足够时间,不敢说学到博士研究生水平,达到后世正常大学生的程度绝对轻轻松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4页  当前第4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7/7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