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骗了康熙_分节阅读_第351节
小说作者:大司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4-10-24 21:45:34

  别看这个过程很折腾,实际上,由于人多力量大的缘故,大军西进的速度,其实并不慢。

  从泸溪出发,到乾州厅(吉首),总共也就一百八十里水路而已。

  十天后,玉柱率领大军,出现在了乾州厅城外的官船码头上。

  在乾州厅休整了一日之后,大军转道向南,沿着陀江朝着镇筸镇前进。

  镇筸的叛军,听说朝廷官军来镇压了,便占据了险恶的山谷,与玉柱对峙。

  玉柱爱惜将士们的性命,也不下令强攻,就和镇筸的叛军,隔着山口对峙。

  然后,玉柱下令,驻麻阳、辰溪和永绥厅的绿营官军,大举向山内徉动,做出了四面进攻的假象。

  镇筸的叛军,战斗力惊人,缺点也很明显,兵力严重不足,难以抵挡数倍官军的四面围攻。

  等镇筸的叛军撤退了之后,玉柱带着主力部队,浩浩荡荡的杀进了凤凰厅的腹地。

  只是,和别的官军统帅不同,玉柱并不主动寻求与镇筸叛军的决战,而是把重点放到了,逼山民出山之上。

  具体的做法,也不复杂。

  官军所过之处,正在插秧的水田和坡田全毁,然后按照人头,挨个发口粮。

  发放的粮食数量,不多不少,刚好只够走出山口。

  镇筸的地势太过险恶了,别说水田,就算是坡田,也不多。

  田地不多,也就意味着,人口不可能多。人口过多,根本就养不活。

  玉柱很有耐心,只毁田,逼人出山,死活不肯带着大军进山去围剿镇筸叛军。

  说实话,这一招起效不快,但是,异常之狠辣,等于是断了镇筸叛军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叛军们也知道,玉柱的手里有几十门炮,正面硬拼的伤亡,很可能极大。

  就这么着,双方都很有耐心。

  结果,从春种插秧之时,一直拖到了秋收之时,凤凰厅一年两熟的收成,绝大部分泡了汤。

  赶在大雪封山之前,玉柱领兵退出了凤凰厅的大山。

  来年的三月初,玉柱带着完全不缺粮的官军主力,再次大举进山。

  这一下子,叛军即使再傻,也看明白了,玉柱这是要持续性的绝户啊!

  去年的粮食,两季绝收,玉柱今年又来了,这谁受得了?

  总而言之,玉柱宁可慢慢的收拾叛军,也不想随意浪费掉手下嫡系将士们的性命。

  这些可都是军官种子,不能随便牺牲,乃是玉柱的基本用兵原则。

  于是,叛军们忍无可忍,倾巢出动,要和玉柱展开决战。

  面对武装到了牙齿的新军,只装配了大刀、长矛和长弓的镇筸叛军,惨败于凤凰厅的得胜营一带。

  在玉柱的抚标中军之中,有一支人数不足四百的骑兵。

  唉,败退的叛军,在几百名骑兵的追杀下,可谓是伤亡惨重,尸横遍野。

  此战,官军大获全胜,而且损失甚微。

  结果是,整个凤凰厅地区,九成以上的山民,都在刺刀和口粮的威逼利诱之下,被弄出了山区。

  新军的特点是,适合阵地战的排队枪毙,而不擅长进山剿匪。

  玉柱也完全没有进山的打算,他从头到尾,就一个想法,把种地的都弄出山区,再多的叛军或土匪,也无法生存下去。

  另外,从东部调来的绿营兵,和山里的土司们,毫无瓜葛。

  而且,进山的山口,都被玉柱派人盯死了。

  这么一来,到了次年的初春之时,除了小股土匪盘踞于个别山头之外,整个凤凰厅地区,延续了好几百年的大规模匪患,竟被玉柱给平灭了。

  玉柱的奏折递进了京城之后,康熙龙心大悦,当即下旨,著玉柱进京述职。

  春季进京,玉柱很自然的选择了坐船,顺着洞庭湖,进入长江,再走运河北上京城。

  这一路,不仅速度极快,而且,人在官船上,也很舒服。

  一个月后,玉柱刚在宫门前递了牌子,康熙便在第一时间召见了他。

  听玉柱禀报完了整个偏沅剿匪的实情,康熙大感满意,夸赞道:“让山民出来,出力修桥铺路,换取口粮和银钱,再让富裕的地区,拿出买徭役的粮食和钱银,实在是妙不可言啊。魏珠,叫张廷玉。”

  张廷玉进来后,面无表情的颁布了旨意。

  “内阁奉上谕,罢玉柱偏沅巡抚之职,著授户部左侍郎,擢南书房行走,晋二等勇毅侯,赐朱轮,食侯爵双俸,复为内务府总管、御前大臣及步军统领,钦此。”

  按照本朝的惯例,一部之侍郎兼任的南书房大臣,乃为国之储相也。

  朱轮,就是马车可以用红色的轮子,这可是入八分辅国公以上的宗室亲贵,才能享受到的殊荣。

  玉柱接了旨意之后,康熙笑眯眯的说:“朕没看错你,果是我满洲之英才也!不过,朕也没有亏待了隆科多,他即将出任吉林将军。”

  康麻子再喜欢玉柱,也不可能让他们父子两个,同掌京城的兵权。

  既然玉柱复任了九门提督,隆科多就只能离开京师,去吉林那个冰天雪地的苦地方了。

第390章 朝局大变

  ,!

  如今的京城,已经不是玉柱离开之前的景象了。

  现在,八爷党的人,已经崛起于朝堂。

  老八管着内务府,老十四管着兵部,老九管着光禄寺。就连草包老十,都管了鸿胪寺。

  户部,还是由老四管着,他正好又成了玉柱的顶头上司。

  现任户部尚书,穆和伦,姓喜塔腊氏,镶蓝旗满洲,原为礼部尚书。

  差事是永远办不完的,玉柱从宫里出来,径直就回了隆府。

  隆科多正好在家。

  玉柱递牌子进宫的时候,他已经在步军统领衙门里接了旨意。

  父子俩有一年多没见面了,便命厨下整了一桌子席面,亲父子对坐着,开始痛饮。

  隆科多连饮了三杯酒,却一口菜都没吃。

  玉柱就知道了,亲爹的心里,不怎么痛快了。

  也是,玉柱一回京,就又抢了隆科多的实权宝座。这事啊,无论搁到谁的身上,心里怎么可能舒坦呢?

  吉林将军,虽是正一品的吉林土皇帝,军政一把抓。

  但是,吉林那地方,天寒地冻,地广人稀。哪怕人参、貂皮等特产堆积如山,也运不进关内。

  因为啥呢?

  嘿嘿,吉林的皮货和人参,都走私进了关,你让盛京将军喝西北风去?

  只是,这种老观念,在玉柱这里,就严重的落伍了。

  玉柱一直没吱声,埋头陪着隆科多,连饮了十杯酒。

  等隆科多开始夹菜的时候,玉柱这才慢腾腾的说:“阿玛,曹寅监制的大海船,快要造好了。到时候啊,大海船出了海之后,去吉林那边,满载了百年的高丽参啊,紫貂皮啊这些好东西,直接运到大沽口。嘿嘿,盛京将军那孙子,即使想黑吃黑,也只能吃到您的屁。”

  隆科多一愣,仔细一琢磨,立时明白了玉柱的意思。

  天津卫是隆科多的老地盘了,通州知州又是玉柱的门下赵东河。

  隆科多想清楚了这一层之后,心里的郁结情绪,立时消散了许多。

  毕竟是亲父子,隆科多的心里再不舒服,总不能打玉柱一顿吧?

  如此争气的好儿子,隆科多心疼都来不及,又怎么舍得动手去打呢?

  这肉啊,始终是烂在了,佟家人自己的锅里!

  隆科多丢了京里的实权,却因为垄断了吉林的山货,可以走海上的贸易,而继续赚大钱

  在权和钱之间,隆科多总算是捞着了一样,心理上也就舒服了一些。

  “唉,皇上已经老了,记性也大不如从前了,经常性的忘事儿。”隆科多的心气顺了之后,就开始给玉柱讲述京里权力圈的实底了。

  亲父子之间,只要及时的处理好了小小的芥蒂,啥事不好商量?

  玉柱点点头,他远在湖南,对于朝中的动态,自然不如隆科多观察得这么仔细和到位了。

  要知道,隆科多就是靠着揣摩清楚了上意,才从三等侍卫,逐渐爬上九门提督的宝座。

  客观的说,隆科多对康熙的分析,对玉柱而言,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另外,皇上最近明显有抬举三爷,对抗八爷的想法。”隆科多的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隆科多是四爷党的事,从来没有告诉过玉柱,他以为玉柱不知道他的老底子。

  玉柱心里门儿清,二废了太子之后,康熙之所以要抬举老八和老三他们,依旧是权力互相制衡的帝王心术在起作用。

  如今的朝堂之上,老三、老四和老八,个个都有机会,但人人无把握。

  这显然是康熙的高明之处了。

  但是,这么做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

  康熙为了不暴露新储君的身份,在权力分配的时候,就必然出现如下场景:老三多捞了实权,老四和老八也要跟着多得。

  如果,老八倒了霉,老三和老四,也要跟着被削权。

  依此类推!

  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

  只是,酒还没喝完呢,户部那边就派了人来。

  来的人,是户部的堂郎中那海。

  那海见了玉柱,赶忙扎千行礼,恭敬的说:“禀少司农,管部的雍亲王爷,命卑职来请您去衙门里,有大事商议。”

  户部尚书,别称大司农或大司徒。户部侍郎,紧随其后,别称为:少司农或少司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8页  当前第3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1/8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骗了康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