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二仅仅和玉柱对了个眼神,便很有默契的下令,把吵闹的那些人,都先扣下了。
尚佳氏已经死了。但是,这事吧,其实很微妙。
富尔祜伦刚死不久,康熙就把尚佳氏弄出了王府,这就属于是含恨报复了。
可是,人死如灯灭,旧怨也跟着一笔勾消了。
按照玉柱的理解,正因为以前有积怨,有夺位的传闻,康熙才会命他和老十二一起来主持举丧之事。
实话说,康熙是想告诉天下人,朕和七弟感情甚深,不许乱猜乱想。
在这个吃人的社会,康熙言出法随,他说啥,就是啥。
一切的道理或是规矩,都以康熙的好恶,作为判断标准。并且,这个标准随时随地可以根据康熙的需要,进行修正。
至高无上的皇权,其魅力,正在于此。
朕即国家,天下大事,全凭朕之好恶,一言以决,快何如哉?
进府一看,好家伙,尚佳氏居然还未小敛,就这么直挺挺的躺在屋里的炕上。
玉柱眼尖,他发现,尚佳氏的两手,居然空空如也。
要知道,旗下的姑奶奶,她们的手指上,至少有六至八枚镶着珠宝的戒指。
尚家人,太不像话了!
玉柱还未张嘴,就听老十二说:“玔卿,太可恨了,助我办了他们。”
别看老十二是贝子,还是皇帝的亲儿子,但是,他的实权,还真不如玉柱。
就说带来的这些带刀侍卫们吧,全是玉柱的部下。
另外,外头调来封街的兵丁,也全是玉柱的兵。
玉柱点点头,随即下令:“来人,把这座府里的人,无论男女,全都拿了。”
“嗻。”牛泰领命之后,带着人,先把府第给封了,然后关门打狗,不对,是抓人。
还是老规矩,不打不骂,反绑了手,把脑袋摁进水缸里。
反复的玩几次,玉柱顺利的拿到了想要的口供。
结果是,尚之隆的儿孙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卷了进来。
正好,玉柱对尚可喜帮着清兵入关,一直大有看法。
他顺势就和老十二一起,联名上了折子,弹劾尚家人不敬姑母,擅偷宫中赐宝,此大不敬也!
康熙原本还有点喜欢尚之隆。只是,他看了奏折之后,心头立时火起。
隆禧父子死的不明不白,尚家人居然敢趁火打劫,这不是往康熙的头上扣屎盆子嘛?
当天,宫里就传出了旨意,夺了尚之隆的和硕额附之爵,其子孙一体流放宁古塔!
实际上,下嫁于尚之隆的和硕和顺公主薨了之后,她下葬的地方,先叫尚家坟,后又改为:公主坟。
公主坟,只要是老北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
尚佳氏的丧事,办得极为隆重和体面,京里的王公亲贵们,都亲自来拜祭了一番。
等老十二和玉柱办妥了差事,回宫交旨的时候,康熙史无前例的夸奖了老十二。
“差使办得甚好,很像个样子,赏你太监四名,银一千两,宫女两名。”
只是,打发走了老十二后,康熙却拉着玉柱的手,轻轻的拍了拍,小声说:“你的功,我给你记着了,这次就不赏你了。”
玉柱一看,嗨,老十二白忙活了,好处全给他得了去。
皇帝公开赏的东西,算个球呀?
让皇帝始终在心里,记着你的好,才是大赚特赚的好买卖。
这里的关窍,就在于,玉柱故意把虐待尚佳氏的恶名,扣到了尚家人的身上,也就把康熙拉出了嫌疑之地。
啥叫揣摩上意?玉柱的这种搞法,才叫作吃透了老皇帝的心思。
玉柱虽然是户部左侍郎,但是他身上的兼职极多,日常并不到户部去坐衙理事。
按照康熙的暗示,玉柱平日里,基本上,都待在南书房里。
玉柱在南书房里,也算是几进几出了。
康熙是真心重视南书房,基本上吧,每日都要来南书房,至少三五次以上。
以前,玉柱还是直南书房的时候,只要康熙来了,他就只能乖乖的出门,站到外头去。
现在不同了,康熙来了后,除了李光地之外,玉柱也成了日常性的陪站者。
甭管玉柱在皇帝跟前,说没说话,进没进言。只要,他每天在皇帝的座前就这么站着,声威就跟着大大的看涨了。
玉柱在康熙的身边,待的时间一长,也就看出来了,在张廷玉和方苞之间,康熙更重视方苞的看法。
受戴名世《南山集》的拖累,方苞本来是要问斩的。
幸亏,玉柱的座师李光地,暗中下了大工夫,这才救了方苞一命。
方苞死里逃生之后,还被抬了汉军旗,变成了旗人。
说来也巧,方苞和张廷玉,都是安徽桐城人,而且,他们两个还都在玉柱的手下当差。
玉柱心里有数,方苞和张廷玉都是老油条中的老油条,与其费心思去拉拢他们,不如表面上和光同尘即可。
小农社会的所谓治国之道,说穿了,才多大点事儿?
玉柱知道怎么发展工业和经济,又当过一省巡抚。所谓的复杂政务,到了他的手上,就如同疱丁解牛一般的轻而易举。
只要康熙问了玉柱,玉柱从来就没让老皇帝失望过。
时间一长,除了吟诗作词的拍马屁时间之外,玉柱的意见,对康熙越来越具有影响力。
这日,玉柱下值出宫后,吴江凑到官轿旁,小声说:“爷,树公的大管家,约了小的,说是老地方见。”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他的门生一般称之为座师或恩师。
唯独,玉柱为了掩人耳目,取了榕村的榕字,私下里一直称之为树公。
这就和肃顺,一直被人称为宫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般人,还真没办法,把宫灯和肃顺联系到一起。
包括西太后和鬼子六密谋发动政变的时候,都用的是特殊的缺口密信,以暗中传递机密消息。
所谓缺口密信,就是传信的双方,都拿着同一套缺字的玉版。
接了信之后,拿玉版往信上一套,缺口上显示的字,才是真正需要传递的消息。
表面上,玉柱和李光地几乎没有来往。
实际上,李光地想提拔谁,都不会亲自出面举荐,而是由玉柱找人暗中代劳了。
当然了,玉柱想提拔的人,也通过私下的渠道,由李光地来安排了。
他们两个本是座师和门生的关系,现在又彼此大有需要,私下里的勾结,自然是异常之紧密!
只是,玉柱和李光地都是心思极为缜密之辈,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络,都是单线的联系。
玉柱这边,始终是吴江出面,李光地那边则一直是他的老管家。
(ps:晚上还有更,到800张月票,就加更!)
第395章 抄家
康熙用罢晚膳后,拉着玉柱过足了棋瘾,赢得浑身通泰。
一时间,康熙的心情甚佳,便领着玉柱去拜见皇太后。
如今的玉柱,几乎成了康熙的三陪暖男,成天泡在了宫里。
没办法,玉柱的几个官职和差使,基本上,都和宫里有关。
到了慈宁宫后,康熙进殿一看,哟,噶礼的母亲,他的乳嬷白苏氏,居然也在。
和曹家的孙太君不同,白苏氏是康熙的正经奶娘。
“尹立。”
“白嬷嬷,可有些日子没见着您老了呀,身子骨可还好呀?”康熙待他自己身边老人,一向都很亲近,也很尊敬。
白苏氏蹲身笑道:“托了主子爷您的鸿福,奴才的身子骨,可硬朗着。”说话也很随意,并不拘束。
等康熙在皇太后的身旁坐定之后,玉柱赶紧跪到了皇太后的跟前,恭敬的说:“奴才玉柱,恭请皇太后圣安。”说的蒙语。
皇太后一听见熟悉的蒙语,就来了精神,笑道:“小柱子,听说你去了南边当差?可有些日子没见着你这个小机灵鬼了呀。坐吧,别站着碍眼了。”言谈之中,透出格外的亲热。
玉柱没敢坐,直到康熙微微点了头,他才坐到了下首的锦凳上。
康熙过来,一则是给皇太后请安,一则是陪着嫡母说说家常话。
母子二人聊着聊着,皇太后忽然说:“听白苏氏说,噶礼那小子,很不孝顺?”
以前,白苏氏也和康熙唠叨过,噶礼很不尊重她。
只是,康熙当时用得着噶礼这个奶兄弟,也就没有往心里去。
这一次,皇太后又提及了噶礼不孝之事,康熙也没当回事儿。
去年,江宁爆发了辛卯科场桉,震动了整个江南。
结果,两江总督噶礼革职,江苏巡抚张伯行革职留任。
辛卯科场桉爆发的时候,玉柱正在偏沅巡抚的任上。
但是,这个桉子,曾经被拍成了电视剧,玉柱恰好从头看到了尾。
如今,身在权力场中的玉柱,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了。
这桉子,表面上,是因噶礼贪婪导致的科考弊桉。实际上,是江南士大夫们,对旗人总督横征暴敛的一次有预谋的反击。
实话说,噶礼的背后,站着旗人王公大员。而张伯行的身后,则是出身于江浙的汉人大员们。
这两派,都和玉柱不沾边,他自然是闭嘴看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