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入关之后,盛京城里,依旧保留着十座老王府。
原本呢,其实是十一座王府。但是,睿亲王多尔衮被夺爵之后,就只剩下了十座老王府。
盛京城里的成亲王府、英亲王府和敬谨亲王府,这三座老王府,在京城里是没有的。
岳托,礼烈亲王代善之长子也。老奴时期,岳托晋封为贝勒。
到了皇太极时期,岳托因拥立之功,封成亲王。
岳托死于军中之后,皇太极格外开恩,不仅取消了降爵的处分,还追封他为克勤郡王。
英亲王就是阿济格。
值得一提的是,敬谨亲王尼堪,他是大贝勒褚英的第三子。
尼堪的运气很不好,年仅四十三岁,就战死于衡州。
衡州之战,定远大将军尼堪,因为轻敌,中了李定国的埋伏,被阵斩于军中。
李定国此人,因其是大西军的流寇出身,一向不为士大夫所喜,后世也不宣传他。
实际上,晚明时期,李定国在抗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远大于
郑成功。
别的且不提了,连杀鞑清二王,令八旗兵闻风丧胆之人,也就是李定国了。
就连吴三桂,也是因为南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的暗中告密,才侥幸逃过一死。
想当初,李定国北进之时,和郑成功约定一起行动。
结果,郑成功居然放了李定国的鸽子,害李定国白白耽误了北伐的时间。
老皇帝曾经亲口告诉过玉柱,若是李定国北伐之时,郑逆也一起行动了,江浙的粮饷必将无法顺利的西运。
大清,真的危矣。
必须承认,顺治的运气很好,老皇帝的运气也贼好。
康熙元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死后,李定国也病死了。
得知了消息之后,鞑清的辅政四大臣弹冠相庆,笑逐颜开。
大清之国运,实在是棒极了呀!
老三和老起出去串门子,玉柱则故意找了借口,托病不出。
交游王公,这个是老皇帝最忌讳的大事,玉柱绝无可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等诸事妥当之后,老三又领着玉柱和老八,三个人一起回了京城。
清溪书屋内,老三出面禀报的时候,玉柱一声不吭。
等老三和老八走了后,老皇帝拉下脸,冷冷的问玉柱:「天降异象,为何不及时禀奏?」
玉柱恭顺的说:「回汗阿玛,臣儿以为,有人故意做手脚,想坏我大清的龙脉。」
在回京的路上,玉柱早就想清楚了后果。
打死也不能承认,天象有异。
天象和谶纬,这种玩意儿,对大清政坛的震撼力,不亚于十亿吨当量的氢弹。
一旦确定了天象有异,波及大清的龙脉之后,后果就再也不可控制了。
所以,玉柱默许了老三的做法,把昭陵的主要官员、太监和护卫们,都抓来了京城。
三位钦差之中,老三想推卸责任,老八想把事情闹大,玉柱也想找人背黑锅。
老皇帝半信半疑的说:「何人竟敢如此大胆?」
玉柱小声说:「回汗阿玛,守陵的护卫里边,藏有二阿哥的门下包衣。」
老皇帝陡然坐直了身子,当即吩咐道:「王朝庆,你亲自带人,去看看二阿哥怎样了?他那里有没有少什么人?」
毕竟是当了五十七年皇帝的康熙,经玉柱的提醒之后,对废太子的警觉之心,瞬间爆了棚。
不客气的说,所谓的九子夺嫡,对老皇帝威胁最大的,只有废太子胤礽一人尔。
胤礽被迫躺平了之后,不管是老八,还是老四,他们所掌握的实力,都不足以撼动康熙独揽大权的至尊地位。
玉柱故意歪了楼,把老皇帝带偏了方向,等于是,免除了他自己掺合进天象有异的巨大困境之中。
所谓体察上意,并善加利用,莫过于此也。
第640章 智斗康麻子
「老三在奉天,有无异常的举止?」老皇帝盯上了老二之后,掉头就问玉柱,关于老三的一举一动。
玉柱就把老三当时说的话,一五一十的做了禀报。
老皇帝听了后,沉吟良久,忽然一叹,「老三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呐!」
玉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但是,老皇帝没提老八,玉柱并不满意,便再次提醒说:「汗阿玛,最近恐怕有人会弹劾三哥。」
「哦……」老皇帝略微一想,随即明白了。
老八和老三一起去的,老三掉进了泥潭里,老八肯定会浑水摸鱼。
「哼,你八哥一直是贼心不死呐。」老皇帝此言一出口,玉柱随即满意了。
只是,别看老皇帝年事已高,却并不容易糊弄,他信口问玉柱:「文庙的灵位被风吹倒,你好象也在场吧?」
清太宗皇太极的谥号是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最后的这个「文皇帝」三个,至关重要。
此时此刻,老皇帝所言之「文庙」,乃是对皇太极的特殊敬称。
这就好象,乾隆被嘉庆尊为纯皇帝,特殊的时候,就唤他为纯庙。
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
玉柱心说,终于还是来了。
以玉柱对老皇帝脾气的了解,他若是不问玉柱,就说明已经起疑了。
问了,这就说明老皇帝,有疑,却不太重,必须小心应付了。
玉柱憨憨的一笑,说:「老爷子,臣儿不过是个弄臣罢了,关我什么事呀?」
这是提醒老皇帝,他虽然立过很多军功,却贪财好色,偷王爷的老婆,抢别人的儿媳妇,绝无心怀异志之相。
老皇帝捋须一笑,说:「你是我的人,他们咬不动你的。」
玉柱心下大定,必定是有人已经上折子咬他了,老皇帝想观察一下他的反应。
天降异相之事,从老三和老八,一直到玉柱,不可能不被弹劾。
弹劾这玩意,其实是一门玄学。
老皇帝想整的人,自然会弹劾成功,黯然下台,甚至进监狱。
若是老皇帝信任的人,只需要留中不发即可。
所谓留中不发,也就是说,折子递到老皇帝这里后,再也没有了下文。
下边的言官一看,就知道了,老皇帝想保谁,自然也不会没脸色的死咬着不放。
一般人,惟恐有污点,以免耽误了前程。
玉柱一直反其道而行,臭名声的事情,偏偏敢做。
老皇帝挺有趣的,玉柱干的坏事,他都知道。
但是,老皇帝不仅不制止,反而下意识的纵容了玉柱的恶行。
不过,就在玉柱下值出宫之前,魏珠领着两个小太监,到了他的跟前。
「请柱爷大安。」魏珠对玉柱的一贯的极为尊重,腰哈得比谁都低。
玉柱没瞅魏珠,却深深的看了看,那两个小太监。
「老魏,有事儿?」玉柱心里一片透亮,却故作不知的问魏珠。
魏珠哈着腰,谗媚的说:「回柱爷,万岁爷说了,您一向公忠体国,勤劳王事,加赐两名内侍,以便好生的伺候着您老。」
玉柱正打算谢恩,魏珠抢先说:「万岁爷还说,此乃长辈之赏,非君父之赏,不必行国礼了。」
若是往常,玉柱肯定跪下行了大礼,值此特殊时期,他必须让老皇帝看到顺从的一面,便只是扎千行了礼。
原本,以玉柱是镇国公的身份,只能享有两名太监的资格。
现在,老皇帝多给了两名太监,随身伺候着,也就是在无形之
中,让他享受到了固山贝子的部分待遇。
然而,看似恩宠之极的待遇背后,隐藏着另一层意义。
从此以后,玉柱不管走到哪里,干什么,全在老皇帝的监视之下。
接受了老皇帝的一番「美意」之后,玉柱抬脚就走,压根就没看新来的两名小太监。
一直跟在玉柱身边的小太监,秦定和杜林,也没搭理新来抢食的家伙,紧跟着玉柱的步伐,就朝车驾那边去了。
得了,玉柱都走了,伺候他的太监,还能不跟上么?
从畅春园回城里的路上,四名小太监,挤进了一辆马车之中。
玉柱斜靠在锦褥上,惬意的将盏中茶汤,一饮而尽。
新任的贴身大丫头寒琳,赶紧又给他续了茶。
一晃眼的工夫,玉柱身边的大丫头,纷纷嫁了人。
从最早的大丫头寒袖开始,一直到刚出嫁不久的寒雪,只要是玉柱身边有头有脸的大丫头,不敢说个个过得幸福,豪门婢胜似寻常官家女的体面,肯定是有的。
客观的说,玉柱身边的大丫头,不仅不愁嫁,而且个个嫁得好。
就算是,嫁的门户最差的寒袖,夫家也是京城里的二流商户。
等玉柱崛起于官场之后,他身边的大丫头,就更是稀缺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