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妇山泉有点田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1 KB   上传时间:2017-12-12 17:34:05

  周敏对此十分不解,如果改良如此容易,为什么之前却始终没有进展?

  还是一个工匠私下说了一番话,才让周敏恍然大悟。

  据工匠的说法,其实之所以现行的雕版都是这种字大空多的版式,始终没有改进,那是因为没有必要。毕竟开印刷作坊的人,印了书肯定是想卖,而卖书肯定想多赚钱。既然如此,一页少几个字,书厚点儿,多分几册,定价更高,能够赚到的钱自然更多,又何必改良?

  听完这个原因,周敏突然觉得,自己在这些工匠眼中,估计是个有钱不赚的冤大头吧?

第82章 印书

  周敏眼前放着的是一本《论语》。

  这是工匠们使用新的雕版和墨印出来的作品。原本一篇论语, 一万一千多字, 印出来有五十多页。但是现在, 改良之后, 印刷出来却只需要二十几页,足足薄了一半。

  工匠们显然也对这个结果很震惊。

  实际上, 他们并不像周敏想的那样觉得她是个冤大头。毕竟减少了页数之后, 售价自然是降低了, 但成本同样也下降了呀!而且,薄利多销的道理谁都懂, 你的书比别家便宜,自然买的人就多,其中的利润,却不是可以简单计算出来的。

  周敏翻看了一下,发现改良之后的成品,字数虽然增多了, 但质量上并没有受到影响,仍旧十分清晰。

  这主要是因为墨水的改良。如今的雕版还在使用水墨,只添加少量的松节油, 所以墨迹很容易晕染开。因此字必须要刻得大一些, 否则很可能会糊在一起。

  在周敏的建议下,工匠们对水墨进行改良, 向其中添加了油。因为周敏这里可以提供各种榨油的材料,所以苎麻、油茶、花生等都被用来做过尝试,最终确定了材料和配比。

  直到现代, 印刷使用的也都是油墨。这上面或许还有改进的空间,但基本上都是细节的调整,可以说在这方面的工艺,已经没有太多可挑剔之处了。

  至于版,考虑到竖版字本来就比横着排版更占空间,即使周敏后世买的台版书籍,一页的字数也差不多是六百字。但是现代的印刷技术比这个时期何止提高了一辈?所以能够增加到一页四百字,周敏也算是比较满意的。

  但整体的成果,她却觉得还有可改进之处。只是一时间又挑不出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她只能反复的翻阅着手里的书。

  几个工匠站在她面前,见她脸上竟没有多少喜色,原本的欢欣鼓舞之色就淡了,有些惴惴的站在那里,彼此交换着视线,都生出了几分担忧。他们觉得已经改良了许多的东西,怎么这位新东家仿佛还是不满意?

  这些表现,周敏没有注意到,石头却看见了。他走到周敏身边,低声问,“娘子,有什么问题吗?”

  “我就是觉得应该还有可以改进之处……”周敏皱着眉,满脸疑惑,“但是又说不出是哪里。”

  石头将她手里的书接过去,翻了两页,也没有发现问题所在,便道,“那就先把书留下,慢慢想就是,反正咱们并不着急。”

  周敏点点头,调整了一下脸上的表情,朝对面的几位工匠笑道,“改进的速度比我想的快,我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接下来……”她说着伸手取了一张就放在旁边的白纸,本来打算先安排作坊开始印刷,但这张纸一上手,周敏的动作不由一顿,脸上的表情先是诧异,而后恍然。

  她从石头手里取回那本书,翻开之后,捻了一下纸页,问,“这是两张纸粘贴在一起的?”

  “是。”其中一个工匠回道。

  原来,因为当下的印刷技术做不到在正面和反面同时印刷,所以通常的印刷方式,是在一面印刷之后,将纸张对折,有字的一面向内,空白的一面向外,而后将空白面粘贴起来,再进行装订。

  这样一来,每一页的厚度自然就与普通的纸张不同。

  周敏之所以觉得不对劲,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然而因为她来到这里之后所翻阅的书全都是用这种方式装订的,所以只是觉得不对,却说不出是哪里有问题。还是刚才拿了单独的一张纸,才发现不同。

  “很好!”发现了问题所在,这就简单了,周敏脸上露出几分笑意,“接下来,我希望你们能够继续改进工艺,能够在一张纸的两面都印刷上文字。这样成本就可以再次大幅降低。”

  第一天周敏就交代过,她的目标是要降低成本。他们不需要懂得周敏的打算,只要达成目标就可以了。所以此刻听到周敏这么说,也不意外。问题是,周敏这个问题,简直可以说是在强人所难。所以工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立刻回答。

  周敏便又道,“我知道你们的疑虑。但以前不能两面同时印刷,是因为墨的缘故。现在既然改良了油墨,或许可以再尝试一下。我会给你们一段时间,如果真的做不到就算了。但若能够做到,到时候我会给你们发奖金,人人有份!”

  听到这个承诺,工匠们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其实周敏并不知道,这些工匠,那是宣斌从内府那边抢过来的。他们都是身在匠籍之人,一身手艺世世代代的传下来,被皇室豢养,专门为皇家刻印各种书籍。

  既然是这种身份,他们的技艺自然十分精湛,那是全天下都数得着的。但在京城时,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改良,反正只要按照定例来就可以了,要求的是准确和精美。

  身为手艺人,谁不希望钻研一下技艺,所以周敏想改良工艺,他们其实也挺有兴趣的,甚至有些人本来就进行过这方面的改进,所以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些成果。

  既然如此,周敏给钱给物,让他们去钻研新的工艺,工匠们自然也是乐意的。

  他们所担心的,无非是最后没有成果,让周敏不满意,从而砸掉这个饭碗。——身在匠籍,根本无从决定自己的命运,从前在宫中,也就是按部就班的过日子。但突然被昌平侯送到这里,换了新的东家,他们心里自然不免惴惴。

  不过听到周敏许诺奖励,工匠们便立刻升起了斗志。

  虽然手握着全天下都有数的精湛工艺,但实际上,工匠们的日子过得却说不上多好。毕竟每个月的俸禄有限,而宫里的赏赐也不可能到他们手上。到了这里之后,他们之所以尽心办事,也是因为周敏每个月给的工钱不少。

  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位新东家十分大方,她许诺的奖金自然也不会少。如此一来,当然人人奋进,再三保证一定会努力,不辜负周敏的期望。

  周敏对此也很满意。如果能够做到两面印刷,那么二十几页的论语,就会缩减到十几张纸的厚度。就算加上各种集注,估计也不会超过一百页。完全可以装订成一本书。这样一来,成本自然大大降低。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在以前,因为知识太过昂贵,所以绝大多数人只能始终处于蒙昧之中,根本没有机会学习和接触。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观念:读书人是尊贵的,普通人是不配读书的。

  阶级就是这样形成的。

  虽然很久以前,陈胜吴广就已经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但实际上,这两个人同样是读书识字的。对于更多的普通民众而言,他们限于种种条件,一辈子所能看到的就只有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很少会去思考大道理,更没想过要去改变这一切。

  他们沉默且温顺,绝大多数时候逆来顺受,所以他们的声音,也从来不被人所重视。

  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就要让他们学习,接触并懂得更多东西,开始学会思考。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周敏能够做到的,只是往人群中扔一粒火星,等待着星星之火势成燎原的那一天。虽然,那一天不知道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她或许也根本看不到。

  所以现在,她就要让“知识”降价,让更多的人能买得起书。

  从作坊里出来,周敏手里还拿着那本《论语》,反复摩挲着书皮,若有所思。石头知道她在想事情,所以也没有打扰。两人往前走了一会儿,周敏忽然问,“石头,你说如果咱们自己造纸,是不是会更便宜?”

  石头一怔,而后才摇头道,“如今市面上的纸张,按照质量不同,售价也有变化。但总体而言,纸价已经算得上极低了。若阿姐你是要自己造质量上佳,兼有别的用处的花笺之类,倒是可以自己造纸,工艺上精益求精,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更好。但若只要便宜,自己造纸未必可行。”

  “这是为何?”

  “咱们征州是苎麻的产地,所以造纸也多是麻纸,以苎麻的为原料。但麻纸虽然结实柔韧,但往往只有一面光滑,另一面较为粗糙,并不适合用于印刷,尤其你还要两面都印上文字。”石头道。

  “那,改进造纸工艺呢?”周敏不死心的问。

  石头无奈的道,“那就回到我前面说的,改造工艺,只会使成本增加。或许可以用来印一些精品的书籍,自己保存或者送人都可以。但若要大量印刷,估计不可能。”

  “那算了。”周敏叹气,“果然处处要求完美是不可能的。那就暂时这样吧,先看看这边有没有结果。”

  “但我倒觉得可以尝试自己造纸。毕竟咱们家有苎麻园,本来就可以出产原料,就当是废物利用了。”石头道,“就算不能用来印刷,自用也好。”

  这倒是。反正周敏本来的想法就是一切自给自足,能够自己造纸,也不错。请了工匠,到时候可以考虑少量出售产品,反正不追求盈利,只要能够弥补成本就可以了。

  而且周敏忽然想起来,自己的计划之中,将来会印刷一些作为凭证的东西。如果能够使用自己造的纸,防伪上面自然就简单多了。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这样想着,她拍了拍石头的肩道。

  石头握住她的手,笑着道,“交给我自然没问题,但工匠们有了进展都能领到奖金,我若办好了这事,娘子打算用什么奖励我?”

  “你想要什么奖励?”周敏瞪他。

  石头暗示性的捏了捏她的手指,低声笑道,“那当然是看娘子你的诚意了。”

  “好啊,若当真能够改进工艺,造出别人无法仿造的纸张出来,那我就给你准备一个惊喜,如何?”周敏爽快的答应。

  “那就说好了。”石头将她的手指笼在手心里,“我这就去办。”

  这件事石头没有假他人之手,毕竟工匠的手艺如何,还是要亲自看了才知道。好在要找的是能用苎麻造纸的人,所以也只需要在征州府境内寻找,不算太麻烦。所以第二天,石头就乘船去了征州。他打算从卖纸的地方入手,顺着查下去。

  周敏则是去了温泉山房。

  又是几个月过去,温泉山房这边的景象,又与之前大不相同了。

  聚集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房屋自然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有趣的是,其中大多数竟然都采用了温泉山房的经营模式。也就是建造联排别墅出租。只不过户型和规格上有差异。

  不过即便如此,温泉山房仍旧是最受欢迎的。不是因为这里有温泉,而是因为几位先生就住在这里。所以哪怕这里的屋子只有一室一厅,条件简陋,也比别处更受欢迎。

  甚至时间长了,大家反而都以住一室一厅,不带人在身边,事必躬亲为荣。就连那些原本带了亲眷在身边照看的,也都把人遣了回去。

  这样一来,学习的氛围和风气反而更浓了。

  说起来,中间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

  大凡士子云集的地方,免不了呼朋引伴,举办各种诗会文会。而这种场面,如果只有一群男人,未免无趣。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对外营业的各种书寓和画舫自然应运而生。

  譬如唐朝时,平康坊在长安城中十分著名,就是因为许多著名的妓子都聚居在这里,所以文人士子们也时常来此。但实际上,世人所了解的这种因果关系是颠倒的。

  唐时就有解试和院试的两级科举选材之法,解试的考场就在贡院之中,而在平康坊之中就有一间贡院。因而士子们为了图方便,自然纷纷聚居于此,随后才逐渐衍生出了各种娱乐行业。

  现在,成百上千的士子聚集在这里,自然便有商人看到商机,打算在这里兴建花楼,招揽生意。

  但周敏希望打造一个人文圣地,可不希望把齐河变成另一条秦淮河,只有艳名而无文名,自然要杜绝这种事情发生。

  虽然如果允许他们在这里落脚,人气估计会越来越旺盛,但却也失了初衷。所以在她的推动之下,邱玹出面跟官府交涉,要求禁了这些产业。当然,他们也退了一步,允许这些花楼在清平镇营业,若士子们有需要便可乘船前往,却不许在这边经营。

  大概是因为一开始就定下了规矩,所以倒也没有闹出什么风波,事情就顺利的解决。如今齐河上几乎每日都有船只往来,远比从前更加繁华热闹。

  除此之外,就像后世学校门口总有各种各样的店铺,甚至可能形成一个小商圈一样,这里也同样遍布着衣食住行各行各业的店铺。就连齐家山也在这里开了一家小店,出售自家出产的各种东西,免得有人上门求购却找不到人,不方便。

  在这里坐镇的是安氏,如今家里又添了好几个人,活儿都有人做,管家理事分派事务的事又有周敏负责,她这位当家主母反而闲下来了,周敏就给她开了这个店。卖东西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让安氏有事做,同时也给她一个独当一面的机会。

  这几年来她的长进很大,但周敏可没忘记刚穿过来的时候安氏是什么样子。这些年没出问题,也是因为有齐老三镇着。但周敏还是怕有人不怀好意,从安氏这里着手,索性就让她开店锻炼一下。多与人接触,经一些事,许多道理自然就懂了。

  周敏一路走来,不断的有人开口招呼她。毕竟现在在这里做生意的人,一大半都是万山村和万山新村的百姓,他们自己的土地也在附近,被商人们看中买下,有了本钱,索性就从城里贩货过来,做起了小生意。也算是抓住机遇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这些人最清楚所有的变化是谁带来的,对周敏的态度自然也很好。

  绕过了热闹的集市,周敏就来到了温泉山房脚下。这里的热闹丝毫不输集市,学子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热烈的讨论着。

  认识她的学子其实也不少,不过大家都默契的点头致意,并不开口招呼。

  到了半山处,周敏便见飞虹楼外站了不少人,里里外外将之围得水泄不通。周敏听了一会儿,才知道今日是几位先生答疑的时间。

  她脚步一转,就绕到了飞虹楼后面。这里虽然也有后门,但平时都是锁着的,没有人进出。周敏取了钥匙开门,进门之后直接上了二楼,在这里等待。

  这里虽然不算常来,但也十分熟悉。所以周敏也不见外,自己泡了一壶茶,在书架上取了一本书,坐下来开始翻阅。

  过了许久,四位先生回到二楼,见周敏在这里,都有些意外。毕竟平常若非有事,她通常不会过来,就是送东西,也是让别人代劳。

  唐七叔笑着问,“今儿这是吹的什么风,倒把你吹到这里来了?”

  “七叔这话是怪我没有常来?”周敏笑着反问。

  唐七叔连忙摆手,“不怪不怪,你虽然不来,但你的东西是常常送来的,这就够了。”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笑了起来。

  等笑够了,周敏才放下手中的书,正色道,“我今日来,其实是为了跟几位先生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

  “几位先生开始修书,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听闻第一本《论语》已经快要结束,是也不是?”周敏问。

  秦先生点头,“《论语》字数少,且前人多有发祥,我们只是归纳整理,倒也不费太多功夫。如今已即将成书。莫非你说的事,与此书有关?”

  “从前我本来是打算,等这书修好之后,便将之刊印出来,也算几位先生泽被天下士子。但既然陛下有旨,命朝廷刊发,我也不好僭越。不过,这本书不好刊行,那些士子们所写、经几位先生点评的文章,想来却是不碍的。而且这些文章,对诸多士子而言,也有启发之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妇山泉有点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