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快穿)富贵荣华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83节


  单是从原身偶尔零星的记忆,和今日所见,绿草遍地,人往如织,牵着骆驼的商旅云集,驼铃声响,市场繁荣,还有整齐有序的街道,远处雄壮的佛寺、宝塔。

  楼兰都不可谓不繁华,不愧为沙漠中的明珠,西域的乐土,而且丝毫没有衰败的迹象。

  领着王妹出宫的王太子看到这繁荣的景象,也十分骄傲,溢于言表,“王妹,这就是我们的楼兰。”

  锦荣轻轻‘嗯’了一声,内心莫名觉得伤感。

  难得成了一个普通人,结果还有可能成为亡国公主。哪怕从那场神秘的灾祸中存活,楼兰遗民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王太子兴致勃勃介绍道,“听说有马戏和木偶戏,还有其他地方风味的吃食,王妹你喜欢哪个?

  锦荣却指向一个地方,“王兄,我想去那看看。”

  她看过楼兰的地图,那里有个名字,叫孔雀河下三角洲。

  王太子有些讶异,原以为王妹会喜欢在繁荣的城内游玩,却不想她选择了国都边缘地方。

  虽说是边缘,但离城池也不算太远,骑上半天马就到了,沙漠中的马匹也极为珍贵,尤其是耐力脚力都胜过骆驼的骏马。但身为楼兰的王太子,当然不会缺。

  孔雀河三角洲,拱卫着楼兰国这片沙漠上的绿洲,也是它的门户,有楼兰的士兵把手。

  王太子不懂,王妹绕着走了一圈,在看些什么,靠近外围,连风沙也大了许多,也能感受到沙漠真正的气候。

  锦荣心下一叹,不说已初现的水源枯竭转流现在,光是这个现状,若是一场异常特大的沙尘暴到来,楼兰根本就不可能抵挡得住。

  她也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楼兰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既是有利之处,却也有害处,为了本国的发展扩张势力,不断过度垦种,使水利设施、良好的植物受到严重破坏,便是曾经在这里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也被大量砍伐以取材建设楼兰城,还有其他树木和芦苇,更是不尽其数。

  锦荣深深地忧愁了起来。

第222章 古国王女

  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西域各国的翡翠,各类宝石,还有远洋波斯的地毯,都经过丝绸之路。

  关于这条丝绸之路,有史书记载,“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稍、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而这些现在楼兰城里随处可见,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在孔雀河三角洲转了半天后,锦荣和王太子又回到了楼兰城里,而且王太子也不急着要回王宫,或许也是看出了王妹的兴致不大高,于是拉着王妹好好游览了一番王城风光。

  其中,王太子对来自中原的商品最有兴趣,这也不奇怪。

  这个时候,中原也虽也战乱频频,但也强盛得难以侵犯,许多西域国家都崇尚中原文化,以拥有来自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为豪。

  王太子还兴致勃勃地给他亲爱的王妹介绍这些东西,“每次过路的商旅中最珍贵的莫过于这些东西。”

  店铺里,衣着富贵的商人显然也见过王太子几次,夸赞奉承了一句,“王太子殿下好眼光。”

  “中原啊”

  锦荣倒生出了一点好奇心,不过想想楼兰的处境,还有尚未解决的麻烦,也就不太热切了。

  王太子却误以为王妹没怎么听说过中原,亲切道,“对中原文化了解最多的就是国师了。”

  这点锦荣也不否认,穿越以来,她见过的次数最多的人,除了楼兰王,王后和王太子这些亲人,其次就是国师安罗了。因为她想看的书几乎都是从他那里借来的。

  论学识,国师应该是楼兰中最渊博的人,不仅了解西域各国,连遥远且文化迥异的中原也略知一二。

  西域各国都是有国师的,而且世袭居多,楼兰国师也一样,主要职责一般教授王室知识,或是为国家大事提供建议。

  回到王宫,锦荣和王太子就见到了在殿内等候已久的楼兰王和王后。

  楼兰王和王后都是性情温和的人,又对两个孩子极为疼爱,所以并未责备王太子带着八岁的王女出宫游玩。而且在锦荣的请求下,允许她在有侍卫的陪同下出去。

  锦荣后来又去见了国师,是去还书的。

  国师年过四十,褐发微卷,目光有真气且相貌慈秀,可能是长年修佛的缘故,态度庄重地让侍从接过了那些书,又透着温和的眼神,“王女不喜欢了吗?”

  虽然觉得可能是王女小孩子心性,只是一时喜欢了,国师也不以为忤,毕竟是个孩子。

  锦荣摇了摇头,“我都看完了,而且都已经记住了,所以这些书放在我那里也没用。”

  国师微感惊讶,但见王女眸色沉静真挚,便取下一本书,翻开几页,挑了些问题,不想王女居然全部答上来了。以前倒是没发现王女如此聪慧,不过年纪小,也是心窍开的时候,

  国师目光温和,认真注视着锦荣的眼睛,微笑道,“王女很厉害。”

  锦荣不说话,以她轮回长久的记忆力,记下这些称不上难事。之所以承认自己都记住了,也是希望日后再来看书能不受阻扰。

  如她所料,国师待她越发温和友善,“我这里还有其他书,王女如果愿意的话,随时可以来看。”

  锦荣抿唇,露出了一个乖巧的微笑道,“多谢国师。”

  

  得了父王和母后的亲口准许后,锦荣几乎三天两头的带着侍卫往孔雀河下三角洲跑,很快,王宫上下都知道了王女喜欢去那里玩,

  若是几十年前,也不为奇怪,那里有烟波浩淼的罗布泊,水草丰美,还可以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捕猎。但现在那里就只有黄沙漫天,苍茫荒凉的戈壁滩。

  谁也不知道小小年纪的王女怎么喜欢去哪里了。

  楼兰城里也没什么秘密,何况这王女的喜好也称不上秘密,时间一久,连常在藏书阁的国师也听闻了。

  在一次锦荣来借书时,也坦然问道,“王女为何喜欢那里?”

  锦荣抱着书,抿了抿唇,似是在思索答案,几息后道,“我只是好奇那里怎会变成这个样子?”

  国师微微一愣,以王女童真的年纪问起这样的问题也不奇怪,只是不好解释,他也不因王女年幼而敷衍了事,认真想了想道,“是我们的过错。”

  因为在那里的年年征战,毁坏了那里的湖泊林地,如今休战,却不想再难回到过去人间美境。

  锦荣思考了一下,给对方解释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会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些可能性。

  但才说了两句,向来以智慧著称的国师眼中也出现茫然。

  她便打住不说了,国师虽然不懂她的话,但也认真点头道,“王女的想法很特别。”

  锦荣:“……”她看的出来,国师是在安慰她。

  “我觉得,若是一场极大的沙尘暴到来,楼兰……。”

  国师含笑道,“王女不用担心,楼兰地处绿洲地带,过往也从未遇到过大沙暴。”

  国师也有他的理由,沙尘暴在大漠上的确是最为恐怖的东西,但从未降临过楼兰,它地理位置的优势,也是令它辉煌至今的缘由。

  但如今的楼兰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楼兰可以相比的了,锦荣在心里默默道了一句。

  虽然以前没专门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但论实际经验,锦荣见识的不少了。

  何况楼兰的困境也不只是那场未来即将到来的沙尘暴,还有缺水。

  这个问题在楼兰已经遗留长久,只是因为商业的繁荣和大量的财富暂时盖过了河道渐渐枯竭的阴影。

  过了一段时间,王宫乃至王城都有些好奇他们的王女为何跑去那样的地方时,锦荣突然又不去了,其中原因当然不是王后梨花带雨担忧她安全又总是见不到她。

  而是在观测了一段时间的地形水源的走势后,心中已有了大致的成算。

  “王女可不要再往那里去了。”名叫阿桑的侍女用象牙梳为伏在枕头上的王女,轻柔地打理着洗浴过后湿漉漉的秀发。

  这样漂亮的黑发在楼兰可不常见,又是王女这样尊贵的地位,阿桑可是平时比王女还爱惜她的头发,见王女才去了几天,白嫩的皮肤还有乌黑的秀发,就不如往日保养的了。

  她单纯地心疼道,“那里和王城不一样,风沙大,气候又干燥。”

  锦荣随意轻轻嗯了一声,握着找宫内工匠弄的简易炭笔,在西域也称得上珍贵的白纸上,写写画画。

  阿桑也看不懂王女画的是什么,像是奇奇怪怪的图形,她也不在意,王女不再去那里就好了。

  据观测的结果推算,锦荣预计再过不了十年,楼兰所处的绿洲就会陷入死亡,主要原因在于水源和树木,这两样才是沙漠上的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

  而水源和树木息息相关,在楼兰的处境都不太好。

  哪怕苟延残喘度过了十年,一旦有历史上的那场大沙暴出现,楼兰也无法避免毁灭的命运。

  至于这个用科学方法以及结合历史所得出的结果,锦荣也有些头疼,告诉父王王太子他们,显然不大可能成功,从国师的反应可以看出。不说她的预测是否有人相信。

  历史上曾经的楼兰古国,在大沙暴来临之前,又有谁能想得到呢。

  繁华的不可一世的西域古国就这样永久的被封印在了黄沙之中,直到千年后,才被人偶然发掘它的遗迹。

  真是悲惨又悲壮的结局啊。

  而可能数年后面临这个结局的锦荣,心情也很难好得起来。

  迁国,这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这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别说十年,就是二十年也未必能完成。就算楼兰国民愿意迁移,但又能迁移到哪里去。

  楼兰这个西域乐土,沙漠明珠的称号可是白来的。

  

  锦荣虽然头疼于楼兰困境,而有些焦躁发愁,但面上依旧沉静,半点不显。她能想到的计策有很多,但合适的却少之又少。

  一日,王太子又兴冲冲地跑到锦荣的宫殿来,还带来了比上次还要多的宝石箱子。

  他的俊脸上洋溢着笑容,“王妹,过几日就是你的生辰了,想要王兄送什么,王兄都给你弄来。”

  锦荣恍然想起,原身的生辰的确快到了,以王女的地位,她的生辰几乎是举王城欢庆之日。王太子已经准备好用他一半的私库给王妹打造最漂亮的珠宝了。

  不仅王太子这样重视王妹的生辰,楼兰王和王后也一样,晚宴后,楼兰王目光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小女儿,问出了和王太子一样的问题。

  锦荣目光熠熠,语气透着一丝兴奋来,“……那就种树吧。”

第223章 古国王女

  王女的生辰礼物不要珠宝,却是要在孔雀河下三角洲种树。

  但谁又会觉得王女的要求过分呢,又不是劳民伤财,只想在那里种些树木而已。

  楼兰王自然不会拒绝宠爱的小女儿这样一个无伤大雅的要求。

  而且令他惊讶的是,锦荣还拿出了在孔雀河下三角洲植树造林的具体规划,详细到连种植的区域,方式都写好了。

  楼兰王也无法小瞧自己的女儿,只是这样一件小事,也认真到这样的地步,更是显露了胜过许多人的聪慧来。看来国师对王女的评价不假。

  见楼兰王点头,锦荣心里也松了口气,这已是她能想到最好的方法了,在短时间内令楼兰恢复到过去的生态环境,改善缺水和无防风沙带的处境。

  无论在哪个时代,统治者在自己国家的权力都比一般人要大得多,所以当楼兰王下令全国,为王女生辰在孔雀河下三角洲种植树木,楼兰子民们也不会有什么怨言,反而相当积极踊跃,因为楼兰王相当的大方,将种树与今年所免的商税等同,也就意味着种的树越多,今年免除的商税越多。

  沙漠里的树木虽然不便宜,但楼兰因商业而繁荣,减免的商税同样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