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快穿)富贵荣华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85节


  看到年轻的女王,使者们也有些惊讶,但却是恭恭敬敬的,因为这是楼兰的王。

  楼兰王和王后升级为太上王和太后,提前在王宫花苑里过起了养老生活。原先的王太子降为善柔王,辅佐女王治理国事,这次就清点各国送来贺礼。

  的确十分丰厚,龟兹的宝石、于阗的翡翠玉石,让人惊叹于这些国家的诚意,也好奇如此厚礼的缘由了。

  果然,在祝贺过后没多久,西域各国使者们就提出了想知道如何抵挡沙尘暴的方法。

  原本以为楼兰女王会不愿将这个秘密告诉他们,结果与之相反,不仅告诉了他们植树造林建设防风沙带的的方法,还慷慨大方地将原来建设三角洲已经有经验的人借给他们。

  当然收取的报酬也不少。

  不过相比所得到的,已经足够令各国使者们热泪盈眶了,心里暗地里决定哪怕是为了这个,也要回去劝自家的王,在绿洲没建立之前不要与楼兰交恶。

  原来的王太子,如今的善柔王有些不解。老实说,西域各国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顶多为了商业带来的财富,表面亲热友好一下。在他看来,此举无异于是给其他国家送去大礼。

  锦荣目光深沉,幽幽道了一句,“不,这会省去我们很多功夫。”

  善柔王也就不问了,女王的一切决定都是对的,值得他们去做。

  至于那些人借出去也没关系,因为锦荣正准备向全民普及植树造林沙漠绿化的知识,令每一个楼兰人都知道如何建立绿洲。

  那些国家的使者在楼兰城也好好逗留了一段时日,见过了楼兰城的繁荣,还有那令人梦寐以求的绿洲,烟波浩淼的湖泊湿地,不再使用木头而是另一种材料建造的房屋。

  湿润适宜的气候,门前环绕的清澈碧波,茂密的胡杨林等等。

  这是沙漠的明珠,也是西域的乐土。

  只见过黄泥土屋,忍受受风沙侵袭的各国使者纷纷开始眼热,打定主意要让自己的国家也变成这样。

  各国使者回去后不久,就送来了大量的财宝还有交好和平的国书。

  锦荣从不高估这些西域国家的狼子野心以及撕毁合约的无耻,但是缓冲的时间也足够她做很多事了。

  成为女王后,虽然身上需要承担的东西多了,但能做的事情也更多了。

  相邻交好谈和的国家们纷纷以贵宾礼仪接走了那些懂得植树造林建设绿化的工匠。而锦荣准备普及全国的绿化知识教育也开始了。

  有三角洲的森林那样一个极好的例子,楼兰人对植树造林的热情也大大超越了以往,不再需要以免除商税以激励他们,而是自觉自发地去做。

  他们坚信着,只有不断的种树造林,才能保住他们的家园。

  更重要的是,保护他们避免灾祸,宛如神明的女王。

  

  楼兰不同以往的新气象新面貌,为经过楼兰的商旅们所见识,继而传扬在了这条路上,越传越广。

  无论是从中原还是从中东波斯那里来的商旅,都知道了楼兰新女王的事,而曾经经历过那场沙尘暴甚至九死一生的商人,也四处宣扬了那天的事。

  一个能够在千年难遇的沙尘暴下安然无恙的国都,无不令人惊叹。

  令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更加觉得楼兰这个重镇的可靠,一些哪怕原本不需要经过楼兰的商旅也更愿意绕远路经过楼兰补充物资,以求路途平安。

  楼兰的商业得到又一次的繁荣高涨,也为西域各国所瞩目。

  而身为新女王的锦荣,则将目光投注在了楼兰并不强盛的军队和农业上。

第224章 古国王女

  楼兰虽然看似繁荣,辉煌,但实则弊政甚多,危机重重。

  自数百年前,楼兰就处于中原和西域诸国的交通要塞,但论军事实力并不强盛,只是因为地理位置上的优越而使许多国家乃至于中原都对其采取交好或怀柔政策。

  但随着每年商业上带来的大量财富,楼兰俨然成为了西域中的一块肥肉。

  锦荣自然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商业能够一直繁荣上,虽然事实如此。还有就是农业上,楼兰人口尚不多,但锦荣若是想发展国力,必然要增加人口,国土面积还能依靠绿洲的建造,而农业,楼兰过去的粮食大多是通过进口他国,锦荣要做的就是在农业上实现自给自足。

  还有其他诸如国内尚存在的奴隶制度,缺少生产力等等。

  不过,最大的足以毁灭楼兰的危机已然解除,现在也是方便锦荣放开手去做。

  楼兰的军队尚不足一万,但对比只有四万的人口,已经算得上多了。锦荣重新对楼兰军队进行了编制,训练军队这事她已经做的熟练不能再熟练了。

  好歹她也是曾打过天下的人物。

  何况治军最重要的军心,人心在一开始就是对她极为信服的,她所说的每一个命令都没有人不会听从,甚至不会提出任何质疑。

  训练军队除了提升军队素质,将士们的作战能力,还有就是行军作战的谋略。

  这一点,别说楼兰军队缺了,包括西域诸国,作战什么的也没有专门的谋略。锦荣脑子里不知记了多少兵法韬略,也就干脆不假于他人之手,写了出来,用于在军队中开设课程教导。

  原本她还想好了措辞解释这些知识的由来,谁知无论是国师还是善柔王都没有任何惊讶,仿佛是理所应当的。

  国师目光淡碧,“女王是上天赐给我们楼兰的礼物,自然懂常人所不懂。”

  善柔王就更简单了,“女王说什么都是对的。”

  锦荣忽然有些好奇,自己在他们心中到底神化成了一个什么样子,可惜忙于国内建设,也没空闲去理会这些。

  除了军队方面,还有农业,锦荣想要发展国内的农业,就要根据环境种植合适的作物,沙漠的另一样黄金,就是药材和葡萄酒。

  这两样都是丝绸之路上人人都爱的商品,尤其是遥远的中原,若说西域各国需要拿许多黄金才能换得到中原的丝绸和瓷器,那么中原那边对来自西域的药材和葡萄酒,也是同样的态度。

  对于葡萄美酒,甚至不吝惜用夜光酒杯来盛。

  恰好锦荣懂的的学识中,也有酿酒这一项,而她在过去经历的世界里也做过拿酿酒来获利的买卖,这次也算是重操旧业了。

  锦荣下令大肆在绿洲区种植葡萄,以国家之力酿酒,令葡萄酒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楼兰国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药材种植没有酿葡萄酒来的简单,锦荣也就让人开辟了几处绿洲上的药田,种植本就在楼兰不少见却又珍贵的药材。

  除了开辟农业上的财路,还有最为基础的农业自给自足。

  沙漠能种植的作物不多,不过随着楼兰绿洲的建设,气候逐渐湿润,一些中原的植物也能种植,不得不说,沙漠绿化给锦荣解决了很多麻烦,也不枉费她花了那么久的时间,一心建设绿化。

  至于种植什么,锦荣心里已有了大致的想法,她要做的也简单,下令购买她想要的作物种子,如椰枣,花生,瓜,马铃薯以及许多中原的水果蔬菜等等。

  即便不是她说的那些,有什么新奇的作物种子也可以献上,哪怕是楼兰乃至西域没有的,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也会为女王寻来。

  而楼兰付出的就是黄金。

  这些在楼兰的国库里堆积如山,可惜,在沙漠里,真正能让人活下来的不是黄金。

  但黄金能做的事还是有很多,在黄金的驱使下,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有数十种以前在楼兰没有见过的作物种子被献到了王宫。

  那些商人得到的报酬也是极为丰厚的,喜逐颜开地离开了王宫。

  而这些种子中,虽然没有锦荣期待的马铃薯,毕竟这东西现在主要在南美洲,若是海上丝绸之路说不定能寻到,可锦荣连沙漠都还没离开,更别说去海上了。

  只能希冀于行走四海的商人的本事了,或者是锦荣动作快些,将势力扩张到沙漠以外,造船出海。

  但另一样种子却是给了锦荣惊喜,那就是棉花种子。

  她居然差点忘了这个,锦荣不禁摇了摇头,心里却是愉悦的。这东西用的好了,可绝不比葡萄酒,药材来的差。而且也和葡萄酒的酿造一样,它的种植方法目前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沙漠的气候,惯常是白天里酷热,夜里寒冷不已,棉花制作的衣服觉得会受人喜欢的。而棉花除了给予国民冬日御寒,作为商品往外流通获利之外,日后说不定还能成为交易的底牌。

  其他东西有些有用,有些无用,和棉花一比聊胜却无了。

  种植的作物多了,人手反而缺少了,不是耕田犁地的人,而是农业这方面的人才。

  缺少人才的也不仅仅是农业这方面,还有其他锦荣打算建设的领域,水利,军工,制造业,冶炼,锻造、勘探等等。

  纵是锦荣再厉害,也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于是思索再三,她找到了国师,希望引进一些其他国家的人才,尤其是来自中原的,还有更多的书籍。

  和其他人相比,国师在这事上果然更开放,善解人意些,点了点头,“女王的想法很好。”

  “只不过,中原人大多故土难离,恐怕不愿到西域来。”国师也是见多识广的人。

  锦荣干脆道,“那就让那些商人帮忙吧。”

  连那么稀有千奇百怪的种子都能给她弄来,想必弄几个不得志的工匠,人才不会太麻烦吧。

  锦荣可不敢小瞧了能在这条路上来往数十年的商人。

  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也同样觉得楼兰这位新女王很大方,而且对他们也比较优待,其他西域国家还有克扣剥削他们利润的,但在楼兰,尤其是新女王继位后,几乎就没有再发生这种事了。果然还是在楼兰做生意好,无论是来自中东波斯那边,还有中原地方的商人都是这样觉得。

  还别说,锦荣的意思透露给那些商人们没多久,来自中原的商人在有一次经过楼兰时送来了就有数十名工匠,同时送来的还有他们的卖身契。

  原来这些工匠都是商人们家中私有的。

  这些商人们也不在乎工匠们手中的技艺被楼兰学了去,能换得黄金对他们而言就是笔绝好的买卖了。

  那些工匠们大多是卖身于商人家中的,虽然中原的契约在西域这里不成效,但进了沙漠,又是被卖给了女王,怎么可能还逃得出去。

  锦荣倒是真没想到,第一批送来的工匠是这么来的,不禁让人叹服他们的精明。

  但和她想要的结果也差不太多,锦荣也不在意过程如何,在收了那些工匠后,也让人把卖身契都给了他们,也不订立新的在楼兰国有效的契约,整个楼兰国都是她的,若是有人想跑,也能跑得出去。

  还不如好好为她工作,或许能得到她的赦免返回中原,而且女王也只是雇佣他们,教授技艺,给的薪酬也很丰厚。

  工匠们一开始还有些战战兢兢,但得到女王的转述后,反而松了口气。

  除了这里的生活与中原大不相同,气候有些难以适应之外,其他都还好,只能庆幸还有这门手艺,也能混口饭吃。

  这批工匠一来,锦荣安排给他们就是建造水泥房屋,铺就水泥。

  第一次见到水泥,工匠们也纷纷称奇,没想到西域还有这样神奇的东西,哪怕是拿到中原,也是利国利民之物。见识过这些东西后,工匠们有些担心自己可能回不去了。

  好像也只能埋头好好工作了。

  后面的商人送的也不只有工匠,还有坑蒙拐骗来的读书人,也不乏有郁郁不得志的人。这些商人虽然手段多了些,也不敢欺瞒女王,毕竟他们行商还是必须路过楼兰的,所以就是再不济的人都有一些本事。

  锦荣也安排人将他们物尽其用,造纸印刷,教学抄书的,医术针灸的,锻造冶炼,种植农业水利的等等。

  这些人最后也都乖乖留在了楼兰。

  从他们那里,锦荣也了解到了不少关于中原的现状,在经过多年战乱后,那里如今已经统一,太平安定。

  若是以后有机会,说不定也能接触一番。

  楼兰付给那些商人的黄金相当丰厚高昂,但能用钱换得所需要的人才,已是值得的了,而且不仅有变得更为繁荣的商业带来的财富,还有新的经济来源的开辟。

  而锦荣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财富化为楼兰强盛的国力。

  在西域这样的地方,葡萄成熟期也很短,不过几个月,第一批葡萄酒就酿好了。

  继位来的第一次设宴,便端上了新的葡萄酒,供朝中官员贵族享用。

  众人饮过后,纷纷赞叹不已,西域各国都酿造的葡萄酒,他们都有喝过,可以说这些人眼光挑剔之高,不会因为是女王酿造而虚言赞美。

  而在楼兰绿洲种植的葡萄是沙漠最好的品种,马乳葡萄。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