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快穿)富贵荣华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48节


  “谢谢。”王遗川眉眼微扬,带着些许的笑意。

  此事是锦荣受了他的连累,王遗川也是有些愧疚的,只是以他素来的习惯,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在平时会更尽心些。

  于是等王遗川思考过人生后,锦荣就更不用操心了,吃穿住行都由他来办,甚至颇为主动,

  不免让锦荣觉得,除了长得好看,王遗川实在太善解人意了。

  谁知一日,王遗川带回了一套女装回来,倒是上品的雪锦,样式也是精心挑选过的。

  锦荣不免露出了嫌弃的神色,“你觉得这样的衣服能拔剑?还是说你已做好了准备,路上再遇到危险,以一敌众。”

  王遗川微微一愣,他倒是没多想,只想着怕通缉令和画像传到这边来,想再做乔装,他还好办,容镜又是女子,再做男装怕惹人怀疑。

  衣服铺的老板还告诉他,这件衣服的样式颇受女子喜欢。

  王遗川认真思考了一下锦荣的话,觉得挺有道理的,女装虽然好看精致,但于行动上实在不便,更不用说赶路甚至迎敌对剑。

  他这样聪明的人,居然会忘了这点。

  若是换上这样的衣服,会束缚住容镜的行动,实在可惜了那样好的剑术。

  最后,这件女装被锦荣和王遗川同时遗忘了。

  此事过去后,王遗川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虽然背着通缉的名声,但他们的行踪并没有引来什么注意,更不用说锦荣一半心思在游玩上的这位了。

  时间一长,所剩的银钱也不多了,再者刺杀后,王遗川还没来得及回学宫取自己的东西,而是临时逃亡。当然以他的才智,想弄些钱财也只是稍微费心,光是随便找个并不亲近秦的贵族世绅,入府当门客,也可以轻松衣食无忧。

  还没等王遗川想好找哪位府邸暂住几日,锦荣就体贴地直接拿出了一盒金子。

  真的是放在盒子里一整块的金子,分量十足,还没有杂质。

  世人虽轻视行商,但对于富贵到能随手这么豪气,王遗川还是被震得愣了那么一瞬,然后很符合他气度地合上了,实在是有些闪眼。

  比起这金子的贵重,王遗川更好奇锦荣从哪拿出来得,这么大一块金子根本就在身上藏不住好不好。

  锦荣非常淡定地说了一句,“遗川不用担心银钱,这世间大多事都好解决。”

  王遗川差点冒出这样的想法,不会哪天她就花钱把通缉令给撤了吧,比如送给秦王一座金山。

  若他真问出了口,锦荣说不定会道一句,“这个方法不错,可以考虑。”

  幸好王遗川还没歪到这步,否则会憋屈的肯定不是锦荣。这么大一块金砖,王遗川还是费了一番心思化成便易使用的银钱。

  钱财充足后,两人旅途也更加舒适了,还真像是游玩一般,没有半点逃亡的落魄。

  无论是极好的剑术,还是随手就能拿出的金子,王遗川都不可能没有好奇心,或者说是世人少有的敏锐力。

  同行路途中,他也有试探过锦荣的来历,在问及剑术从哪学来时,

  锦荣目光坦荡,笑了笑,“你那么聪明,早晚也能知道。”

  但她并不告诉他,王遗川也不再提起,聪明人就是好说话。

  锦荣说游学,还真是游学,只看只听只玩,漫无目的地随处走,兴致来了就和王遗川畅谈一番,谈古论今。连王遗川也不得不承认,这段时光是他所经历的最轻松也最愉悦的。

  直到半月已过,才恍然从梦中醒来,王遗川心中微沉,提起告别。

  “好。”如同在前魏国国都,决定临时逃亡一样的口气,仿佛没什么不同。

  锦荣望着他轻笑了一声,“你我去处不同。”

  王遗川按捺住了心中的冲动,没有问她的去处,他连自己的去处都不打算提起,又有何资格问她的。

  锦荣悠悠道,“也许日后你我还会相见。”

  “希望有朝一日。”王遗川虽依旧是如沐春风的温润笑意,心中却是沉重。不提乱世,便是他要做的事,便是路途艰险,又如何能确定相逢。

  心中虽有憾意,但王遗川动身离开得也毫不拖泥带水,第二日便走了。

  而锦荣的游学也暂告一段落了,她此行还另有要事,也有人等着呢,她要是再不去,就有人该急了。

  她所说的与王遗川的去处不同,也是真的,因为她要去的,是秦国国都,与王遗川背道而驰。

第298章 亡国公主

  秦国国都,一座古朴隐秘的宅院里,

  “臣等拜见殿下。”

  看着这一帮朝她跪拜的赵国老臣,锦荣叹了口气,道,“请起吧。”

  她急匆匆赶来秦国国都就是来见他们。

  闻言,十数位老臣才起身来,还一副老泪纵横,忠心不渝的模样,眼巴巴地看着锦荣这位仅剩下的王室血脉,复国的希望。

  这还真不是做假的,以锦荣手下人的调查可知。

  当初赵国被灭,一部分对王室极为忠心的大臣不是殉国就是被秦王下令诛杀了,还有一部分良禽择木而栖,甚至提前做了秦国的降臣,当然名声也不会太好。

  但也有一部分臣子明面上降秦,但暗中却是随时做好为赵国复仇的打算。

  谁能想到在秦国国都,还有着一股赵国遗老的潜伏势力呢。就像是没人能猜到,赵国王室唯一存活的王族会选择在秦国国内隐姓埋名。

  还真是奇妙的心有灵犀啊。

  聪明人从来不是少数,赵国这群老臣子就等待有朝一日的复国,所以当他们得知姬氏还有血脉存活,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锦荣也算漏了这事,当初发展墨门,或者说赚钱生活时,护卫她的死士来到国都,就有人和这帮老臣接上头了,这纯属于意外,但后果却是难以想象的。

  比如,赵国老臣们已经做好了扶持一个赵国女王的准备,这些年还分外积极地帮锦荣挖秦国的墙脚。

  他们丝毫不介意锦荣的女子身份,只要能复国。

  锦荣也不会谁都相信,何况连面都没见过,所以在一接上头后,她就让人暗中查了这些人,在确定他们的忠心,她也没想到,以她那个便宜父亲——昏庸无能的赵国国君手下还有一群真心忠诚赵国的臣子。

  不论,他们想将锦荣扶上王位的心意掺杂了多少其他的,锦荣也知道,没有人愿意成为亡国遗民。

  何况他们的确将个人乃至家族生死都交到锦荣身上。

  从他们知道姬氏还有人活着,却没有向秦王告发的第一天就开始了。

  这八年来,锦荣一直在宛丘,未曾与他们相见,但来往的消息不少,墨门能发展的这么快,也有他们的协助,毕竟他们在朝野之中,更方便了解天下大势。

  虽是第一次见面,他们对锦荣的身份毫不怀疑,还没等锦荣说话,直接就跪拜行大礼了。

  对此一名唤季伯的老臣和蔼道,“殿下十分肖似先王,乃真正的姬氏血脉。”

  锦荣嘴角微抽,老实说,她一点也不想肖似那个能把国家都给玩没了的便宜父王。

  其他老臣听到这不怎么好的吹捧也面色有些尴尬,只见季伯不疾不徐又道,“老臣说的是赵成王,殿下的曾祖父。”

  众人方才舒了一口气,可以看得出来,虽忠心于赵国,但对亡国的赵平王,真心没有什么好印象。这点锦荣反而很满意,若是那种死忠甚至拿姬氏先辈来压她的老臣子,还不如不联系呢。

  其他人又笑呵呵地甚至扯到了锦荣的母妃身上,“徐夫人贤良淑德,教子有方……”

  事实上对于徐夫人,他们更没有印象,本来也不受宠,虽育有一子一女,但奈何赵平王爱美色,后宫莺莺燕燕,子女多达二十多人,虽然最后被秦兵诛杀了个干净,就姬锦荣一个死里逃生的。

  若不是姬锦荣还活着,他们也想不起徐夫人这个人来。反正对着唯一的殿下,夸赞就是了。

  锦荣也就静静地看他们胡扯寒暄吹嘘了一阵,才说的正题。

  老臣们又迅速变成了忧心忡忡的模样,虽然殿下还活着,甚至殿下的势力还越来越大,但如今魏楚被灭,形势对他们也是不利。

  锦荣听了也是稍微挑眉了一下,只让他们说说秦王近日下的旨令,对魏楚土地百姓兵马的安排。

  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

  换锦荣来,更愿意选择不动兵戈,润物无声,反正魏楚已是强弩之末了,实在没必要这么急,一急容易生乱。

  至少锦荣游历过的地方,百姓并不怎么视秦王为王,甚至秦国屠杀战场俘虏,乃至对战败国的王族斩草除根,烧毁宗庙的行为,激起了赵魏楚三国百姓的反意。

  上位者未必在乎民心,说不定下一个改朝换代的人就从乡野小民中发迹了。

  锦荣坐在石桌边上,一边随意猜想,一边也没有忽视几位老臣的话,一听便全部记住了。

  待朝堂之事说完,一三十岁唇上两撇秀丽的胡须的蓝衣中年人引起了锦荣的注意,他名黄熙,当年在赵国也被称为美姿仪郎君,只是多年过去,美郎君成了美大叔,但也不失风骨,乃是赵国遗臣的中坚力量,常出谋划策,帮助赵国势力在秦都扎根潜伏,在一众降臣的官位也最高。

  锦荣看向他,“黄大夫可还有事?”

  黄熙略微迟疑,但还是道,“此事与朝堂无关,乃是秦王的私事。”

  “秦王最近几年宠爱一女子,平民出身,却破格封为美人,称云姬。”

  其他老臣也微微颔首,此事他们也有听说,却不甚在意,他们的前主,别说平民女子了,就是碰见女奴长的美艳的也不顾廉耻地带入后宫了。

  锦荣也不打断他,做认真倾听状,黄熙神色一肃,“但这位云姬却行为诡异,常有出格之举,喜欢出宫游玩,且不分尊卑。我在宫中安插的一名探子透露,云姬有时还会问宫人一些人的名字,甚至还曾对秦王说,魏国学宫有一个叫王遗川的学子,日后定会成为秦王心腹大患。”

  黄熙在宫中安插探子,也只是期望能监视亲王动向而已,甚至为了避免被发现,没有安插在秦王身边,而是后宫妃嫔身边,正好那云姬出身低微,没有人脉,他那个探子就成功到了她宫中,云姬又得秦王宠爱,对他而言则是意外之喜。

  他也是最快知道云姬的奇怪举止,他刚开始还怀疑是其他势力派来的细作,但云姬的毫无防备警惕之心,又令他的猜测动摇,所以只是将此事记录下来,由殿下定夺。

  他又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呈给锦荣,“云姬所问的人名,许多尚未查到,应该不在秦国之内,魏国学宫的王遗川听说被秦王下令通缉,如今逃亡在外。我已细细写在密函中,殿下可以一看。”

  锦荣接过了密函,点点头,“此事我会留意的。”

  其他老臣虽也觉得那云姬有些可疑,但并不是很放在心上,毕竟一身在后宫的女子又能做得了什么,再奇怪也影响不了大局,也未必永远得秦王宠爱,说不定明日就死在了后宫争斗中,包括黄熙也存有疑虑。

  锦荣心中隐隐有了猜测,只是未见到人,也不确定。总归到时候一查便知道了。

  “我近日会留在秦国国都,若有事,我会与你们联系,其他如常就好。”

  锦荣此话一出,这些老臣有些惊讶,但连季伯和黄熙都未说什么,也都按捺住了劝谏的心思。

  虽不赞同以身涉险的举动,但对比一起赵平王,殿下有这份气度和胆识,虽为女子,但足以为王。

  想当初听闻姬氏王族还在时,激动过后也不是没有犹豫的,想着哪怕是扶不起的阿斗,为了赵国也要悉心教导,谁想在平王众多公主公子中竟然隐藏了一颗明珠。

  殿下的势力他们很少过问,像黄熙和季伯隐隐能猜到些许,却也对复国更为期待。

  被视作复国希望兼唯一主公的锦荣心中更无奈了。刚穿到这个身份时,不过是不想看到一群死士殉主顺便还连累她剩下半条还要在荒郊野外求生,才出来主持大局,给他们一个希望。

  其实锦荣从未提出过什么复国,所谓的国仇家恨也根本不存在的,只是不想打破他们的希望,但锦荣的沉默在其他人眼中看来似乎脑补过头了,包括墨门发展的子弟似乎都认为她有多苦大仇深似的。

  有一日锦荣在长廊路过,还偶然听到有子弟沉声道,“无论门主想做什么事,我等都愿意付出性命相随。”

  也许是把手下人教的太聪明太能干了,哪怕不知道锦荣的身份,也能猜出不一般来。

  锦荣只能默默走开了,她还能说什么。

  原以为时间长了,也能安居乐业,逍遥快活,结果一帮老臣跳了出来,认定了她为赵国女王,一大把年纪还积极投身于为复国奉献的事业中,还玩潜伏在敌国朝堂。

  锦荣叹了一口气,这下就算是想一个人去逍遥快活也不大可能了。她怎么不知道,一旦所肩负的人的性命也越来越多,就越难抽身。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