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盘秦_分节阅读_第107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83 KB   上传时间:2020-03-24 20:14:13

  可在一统天下之后,立下军功的机会就少了,这条通道也等同于关上了。

  这会导致在那之后贵族阶级又将慢慢固定下来,朝中没有足够的新鲜血液,文武百官不会认真考虑该怎么治理国家,只会考虑怎么往自己兜里捞好处;百姓没了上升的通道,做什么都不会有劲头,要是被欺压得日子过不下去,甚至可能会以各种名义闹动乱。

  想要经济繁荣,办法很简单,尽量让钱物流通!

  想要朝廷稳固,办法也很简单,尽量让权力流通!

  扶苏补充的这一选官制度,就是为普通人打开另一条的权力通路。

  有战事时,普通人可以通过立军功往上走;没有战事时,普通人可以通过科考选官途径往上走。

  哪怕不是所有人都有那样的机会,但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人才不会埋没,阶级不会固化,让天下有志之士有往上冲的冲劲,也让那些准备开始享受权势富贵的人清醒清醒,时刻牢记自己还是有可能被别人踢下去!

  这样一来,人人都不会松懈,人人都争相表现,朝野之间自然一片欣欣向荣。

  即便有人想作乱,愿意跟着他们闹起来的人也不会很多。

  事实上要是可以不打仗不流血,普通人肯定是最欢喜的,只要日子过得去,再有那么一点点盼头,不必颁布严苛的法令他们也会勤劳耕作,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扶苏把自己的想法给嬴政讲了一遍。

  嬴政耐心地听完,才问:“这也是你从梦里看来的?”

  扶苏点点头,又摇摇头。他说道:“这是我和子房商量出来的。”

  有些东西他只是了解了表面,并不能分析得明白透彻,与张良一讨论,很多事情就变得明晰无比。

  扶苏又和嬴政夸了张良一通,表示有了张良,自己做什么都如虎添翼,轻松得不得了。

  嬴政听得脑仁疼,无奈地说道:“行,我会看的。”说完他打发扶苏滚蛋,别在他面前狂吹那个姓张的小子。

  作者有话要说:

  嬴政:个混账小子,没见他吹我吹这么起劲

  扶小苏:?

第118章 推行

  这一年初夏,嬴政颁布了一道法令,令各郡统计各类人才登记在册,到今年秋天统一考核筛选,由郡里统一给入选者发放通行令,让他们明年春天到咸阳参加选官考试,通过选官考试者将会被安排到对应岗位赴任。

  伴随着这道诏令送到地方上的,还有详细具体的报考指南,可供各郡发放到各县中进行宣讲。

  对于这道诏令,很多人一开始都没怎么在意,不就是征召人才吗?这事嬴政干得可不少,偶尔还会亲自去登门拜访,求才若渴的姿态摆得很足。

  别的不说,国子学那批博士就是这么征召上来的。

  不过等把那本报考指南拿到手,不少人心里就惊了一下。

  这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征召,分明是准备长期执行的选官制度啊!

  如果选官是按着上头的来搞,那么上面涉及到的各个衙门的结构调整,是不是也要在选官之后推行下去?

  文武百官顿时把自己领到后就扔到一边的报考指南捡了回来,认真研读关于自己职务范围的那部分。

  幸运的是,由于疆土扩大了,岗位没有压缩,反而还比现在多了,若是家中有子侄什么的,正好可以鼓励他们秋天报考一下,试试能不能入选,入选以后就可以当官了!

  至于自己手里捏着的权力,似乎也没被分出去。

  唯一调整度比较大的还是上头那一块,丞相之下设了三个副相,平时四位正副丞相一起办公,按履历与能力划定分管范围,遇事可以有商有量地分好轻重缓急、拟定应对之策,最后再呈给大王御批。

  武将那边的最高长官是太尉,自太尉一下设置了不同等次的都尉、郡尉等等,其中将领分了等,士官也分了等,连带兵卒也分了等,每次战事之后将会按照不同的军功安排职位和评定爵位,改变得不多,只是更加明确且规范。

  这些都是其次,更引人注目的是御史这一块被单独独立了出来,设立了单独的监察院,御史不受正副丞相管辖,有资格弹劾包括上至大王下至文武百官在内的所以有人,并且可以闻风奏事,绝不因言获罪。

  相反,进了监察院还讲究什么沉默是金,那是渎职,沉默着沉默着就得吃牢饭去。

  总之就是鼓励御史们大胆地说,至于有理没理不用他们去证明,自然会有对应的衙门去查证。

  这套在原有基础上改出来的职官制度的特点就是,工作范围划分得非常明确,各个衙门之间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

  丞相王绾最近接收到不少明里暗里的同情。

  这套职官制度之中,大部分人都没受影响,顶多只是工作的衙门改了个名字而已,唯独丞相被塞了三个副手,手里的权明显被切走了几份,以后能每日有事没事求见嬴政的人也多了。

  这种情况下,王绾这个丞相的地位明显被拉低了。

  大伙比较同情王绾的原因是,王绾私底下表示这涉及整套职官制度改动的动作他并不知情。

  既然丞相王绾表示没参与,这事就有点扑朔迷离了。

  虽然前段时间扶苏拿着小本本找过文武百官收集资料,但没人觉得这是扶苏弄出来的。

  要说这么一套完整的职官制度和选官制度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郎弄出来的,这不是扯淡吗?就凭他收集的那点资料能琢磨出这么多事来?

  要是这套职官制度推行开了,以后分封宗室和功臣可能就没戏了,即便他们身上有爵位,显见也是不会有封地可拿,更不会有百姓可管,只有真正在干活的人手里才有权!

  众人越读越心惊,看向彼此的眼神逐渐透露出一种明显的怀疑:你是不是二五仔。

  王绾也在琢磨这事。他是一个做事稳妥踏实的人,坐上相位后没搞什么大动作也没搞什么小动作,忠实地执行着嬴政的各种指令,从不擅作主张,所以他虽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却也没有出过差错。

  王绾翻来覆去几宿,还是觉得不安宁。

  在王绾看来,秦国现在朝中上下都在为统一天下而努力,所有东西都是先紧着打仗来的,每年都毫不吝啬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所以,哪怕许多制度比较严苛、比较特殊,那也是为了打仗的权宜之计,大家接受度良好。

  可是这套职官制度透露出一个信息:嬴政并没有把一些措施看作权宜之计,他是准备长久地执行下去,没想着再像周王朝那样分封宗室和功臣。

  这样的话,文官做到丞相就到顶了,武将做到太尉也到顶了,不可能再有别的想头。

  兴许有爵位在身还能有不错的食禄,入学、选官也有优待,可谁图的是这点东西?

  尤其是原来出身六国贵族的人,肯定不会心甘情愿为秦国效力,因为人家原来是有人有地在手的贵族,日子不知过得多畅快。凭什么要给自己的生活降级?

  王绾睡不着了,失眠好些天,终于还是找上嬴政,把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

  嬴政知道王绾凡事求稳妥的性情,听王绾忧心忡忡地讲完六国贵族的问题,他神色淡淡,并不意外。

  “那么王卿的意思是,我们大秦还要像东方诸国一样捧着这些人,让他们再享受回当初为所欲为的快活生活?”嬴政语气平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东方六大国已经亡了五个,还有一些不堪一击的小国也被我们大秦收割掉了,也没见这些贵族奋力反抗,倾尽全力挽救把他们的国家。天下可用之人那么多,为什么非要捧着那么一撮人,让他们的子孙也世世代代执掌一方?哪怕他们确实都有才能,但谁能保证他们的儿孙也有才能?”

  王绾说道:“自古以来——”

  嬴政打断王绾的话头:“没有什么自古以来。如今我们大秦所拥有的疆土,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任君王比得上,为什么非要在‘自古以来’里找经验?”

  偌大的周王朝分封诸侯之后,也没见诸侯对周王朝倾力相护。就在二三十年前,周王朝最后一任君王被逼到不得不向他们秦国叩首献地,郁愤而终。

  在嬴政看来,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君王是值得他效仿的。

  至于为什么采用扶苏的大部分建议,那当然是因为扶苏的大部分建议都有理有据,非常符合他的想法和心意。

  这是父子同心,不是他被扶苏的建议左右!

  王绾见嬴政态度这般坚决,只能退而求其次地提议道:“如今燕王、楚王还在负隅顽抗,齐国也还没拿下,在这节骨眼上把这套官制推行下去怕是会让人拿来兴风作浪。”

  嬴政说道:“那就让他们兴风作浪,正好把跳出来的解决了,免得他们暗中憋坏。他们不愿效力于大秦,自然有人愿意效力!”

  嬴政自认对东方诸国的人才也算礼遇,愿意为秦国效力的都安排妥当了,对东方诸国的贵族也没赶尽杀绝,很多都只是原地圈着,可有些人就是喜欢蹬鼻子上脸,被人一怂恿便觉得自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比如复立故国什么的。

  上回项燕派人跑挑拨韩国贵族作乱时,嬴政就记住这些家伙了。

  还有那些东方学者也一样,他客客气气地把人接到咸阳,他们还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一副“我对你们秦廷没兴趣”的冷淡态度。

  嬴政一开始还接见了几拨人,到现在满心热切已经被浇凉了。

  有能力的人当然还是要用的,至于那些对秦国爱搭不理的,估计征召过来也不会真心为秦国效力,那就让他们原地待着吧!

  很多事其实也不是非得绝世天才去做不可,才能一般但踏实肯干的人好好学学也能胜任。

  这些举措对他们秦国来说并不算太大的变革,顶多只是东方诸国的人不太适应而已。

  何况,这也没马上推行啊,还给了他们一年时间做准备来着。

  嬴政觉得这事没毛病,甚至还可以拿来钓点小鱼小虾解解闷。

  王绾见嬴政主意已定,只好闭嘴退下。

  嬴政很了解王绾的性格,所以才会选择在王绾任丞相时大刀阔斧地把这套职官制度兼选官制度推行下去。

  事实证明嬴政的判断很准确,见没法劝嬴政回心转意,王绾就开始勤勤恳恳地做其他人的思想工作,说这事不是坏事,他们扪心自问,朝中有几个人的功劳是能够当封疆大吏?

  王翦立下这么多战功,都麻溜地回频阳养老去了,人王翦都不吱声,你们想啥好事呢?

  既然搞分封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那现在这种新官制不是更好,至少大伙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清楚自己能够往哪个方向发展了,还可以早作准备,把家中子弟鞭策起来,为他们准备第一手的备考资料,想从文从武都不用愁路子,路不都明明白白摆在那了?

  经过一番思想挣扎,文武百官逐渐接受现实,开始对家中子弟下手了:自己努力只能显赫一代庇佑二代三代,四代五代就难了,所以还是要让儿孙立起来才行,他们可是拥有第一手备考资料的,可不能让儿孙被那些啥都没有的普通百姓给比了下去!

  扶苏作为始作俑者,最近仍是一脸无辜地上朝下朝。也有人私底下和他打听新官制的事,扶苏都老实回答,一点都没隐瞒:“父王和我商量过。”

  对方一听,明白了,年初扶苏确实是在帮嬴政收集第一手资料。不过扶苏明显也就是收集资料而已,别的东西肯定是嬴政和别人商量出来的!

  那个别人是谁?估计就是李斯他们这些经常被召见的!

  尤其是李斯,嫌疑特别大,他很受大王信任,目前王绾没什么大错,他还不能取而代之,所以他给自己创造个副相岗位是很有可能的事!

  李斯出身不高,肯定挺仇恨贵族,所以会提出这些堵死分封制的建议多么正常。

  有人悄然去问李斯,李斯矢口否认,说自己不知道不知情没有参与。

  得到答案的人回去一琢磨,彻底明白了:没错,就是李斯!

  这么大的事,你说你不知道不知情没有参与,那不是扯淡吗?

  看看人家大公子,参与了就是参与了,别人一问就老实承认,多么实诚,多么坦然,你这矢口否认的肯定是心虚了!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李斯发现最近很多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都怪怪的,仿佛带着谴责,又仿佛带着鄙视。

  等弄清楚原由后,李斯觉得很冤枉。

  首先,这事他是支持的!

  在郡县制和分封制里面选,他绝对会选郡县制!

  可那本报考指南是哪冒出来的,他是真的不知情!

  李斯越想越觉得自己背锅了,琢磨了几天,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能直接怂恿嬴政干这件事的只有扶苏一个。

  李斯悄悄找上扶苏问那份报考指南是不是他干的。

  扶苏一口承认:“是啊。”他又感激地看着李斯,诚挚地表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所有人都出了一份力,您对我的启发特别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1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盘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