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信心,只要好好干,等静静日后成了富婆,那还怕没男人。
只不过现在这个环境,离婚确实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表面上,宋明月还在安抚张静静,问老余:“你们的家务事我不想插手,可静静是个好女孩,你要是不珍惜她,日后有得你后悔的。”
老余这个传统的思想,根本就没想过离婚这种事。
他又气又担心张静静真有这种想法,夹着尾巴灰溜溜地回去,临走前还在反复强调:“反正我不同意你去上海,坚决不同意。”
却也不敢再说些其他话,态度软化了不少。
张静静羡慕地说:“明月,要是我能跟你一样,嫁个像陈营长这样的人就好了,只有他,在无条件支持你。”
关于去上海的事情,宋明月之前就有跟陈澈说过,他当时给的回答确实是:“想去做就去做,错了也不怕,月月,我对你的唯一要求,就是保护好自己,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跟我说。”
这要是没有最后一句话,宋明月还真的感动。
可是他的承诺也是空头支票,连人影子都见不着,又何提有事情找他。
宋明月叹口气:“静静,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你要是还想跟老余过,吓唬吓唬他就行了。”
“明月,我跟老余过不过得下去不重要,咱们做生意是说好的吧,今天我把行李收拾好,我们明天傍晚一定出去。”
从平城有直达上海的火车票,13块钱一张,下午她们已经买好了两张。
“好的。准时出发。”既然好朋友这么给力,宋明月哪里有不支持的道理。
不知道张静静和老余回家后又说了什么,总之第二天她心情看上去还不错,收拾了一个皮箱子,早早就来她家等。
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好了,现在赵星她们
也熟悉了流程,问题应该不大。
今天又是进西瓜的日子,赵星和裴小玉没有过来,宋明月和张静静是走到火车站的。
一路上,张静静都在叽叽喳喳,言语之中,忍不住都是对上海的幻想。
“对了,明月,我还没问你呢?你去过上海吗?”
宋明月拎着箱子道:“算去过吧。”
张静静不明白了:“什么叫算去过啊。”
那她去的是几十年后的上海,跟现在有很多不一样,只是说去过,但不熟。
提前两个小时,她们就早早在火车站等。
这个时候的火车站,处处都透露着简陋,只有一个大厅,乘火车的人也不多。
一个半小时后。 张静静去外面买了两个大饼带着:“听说火车上的东西特别贵,我们先提前买一些吃的。”
“好的,再过一会儿就检票了,现在可不能乱跑了。”
张静静眼睛里都是向往:“明月,我好喜欢跟你出去啊,有你在我一切都安心,之前我一个人做火车来平城,一路上连厕所都不敢上,这次出去,却好像特别放松。”
“是不用紧张,一路上都是人呢。”
工作人员喊排队了,下午拢共就两趟去外地的火车,因此乘这趟的人还不少,主要途径不少站点。
她们在前面排着队,就听到后面有人议论:“快看,快看,那边有一排穿军装的军人出来,看起来好威风啊。”
宋明月依旧看着前方检票,张静静却激动地拉了拉她:“明月,明月,那边的人是不是陈营长啊。”
听到这个名字,宋明月内心一个激灵,她不由自主地朝着张静静指的方向,一群人已经快要走到门口,但是她还是一眼在人群中看到了陈澈。
没错,他绝对是陈澈。
眼看着他们就要离开,宋明月顾不得其他,心里只有一个声音,见他一面。
整个火车站里,都能听到她的声音:“陈澈。”
果然,队伍中的人群停了下来,其中气质最出挑的人正四处寻望,看到那边有人挥手,再一看来的人,陈澈的心一下子怒放了。
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背景板,即将要开的火车、人来人往的大厅,络绎不绝的讨论声,宋明月都看不见,听不见。
她的眼睛里,只有向她狂奔过来的男人。
宋明月也朝他跑过去,算算都要一个月没见了,他就扔着自己一个人在家。
陈澈一把将她抱在怀里:“月月,我好想你。”
宋明月往他身上拱了拱,是那种熟悉又安心的味道。
大厅两侧,人群全停下来鼓掌、起哄。
她闭着眼睛,踮起脚尖紧紧地抱住他,内心很是满足。
直到张静静尴尬地在旁边说:“那啥,明月,火车要赶不上了。”
宋明月这才想起自己还有正经事要办,她松开陈澈:“我要去上海进货了,你先回家吧。”
她其实想说,你要是提前一天回来,咱俩还能有温存的时间呢。
但是也不能太贪心,能够在临走前见上他一面,已经是在惊喜之外的事情了。
也不顾旁边看戏的眼光,宋明月快速在他脸颊处亲了一口,说道:“等我回来。”
便和张静静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快速冲过检票口,到了里面,她才转过身,见某人还待在原地,一边倒退着走,一边朝他挥着手。
陈澈也挥手回应她,宋明月从他的唇语说,读出了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好好照顾自己,我等你。”
不对,应该是我爱你?
到底是我等你,还是我爱你,宋明月纠结了半天,直到坐到火车上,她还沉浸在里面。
张静静在一旁只有羡慕的份:“明月,你和陈营长的感情可真好。”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曾经的宋明月受家庭影响, 从来都不相信爱情。
倒也不是没谈过恋爱,但都是万花丛中独自过,爱情只是她生活的调味剂。
可这一刻, 她才明白,原来心动的、美好的爱情,是会让人充满满满的斗志力, 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就比如现在的她。
在出门之前能见到陈澈一面,宋明月心底的那块石头终于稳稳当当地掉落了下去。
接下来, 她要聚精会神忙自己的事情, 陈澈在进步, 宋明月自然不能落后。
火车从黄昏渐渐变黑, 吵闹的车厢也渐渐安静下来。
身旁的张静静已经睡着了, 耳边传来细微的呼吸声,宋明月却一点困意都没有。
她找出手电筒,拿出之前列出的计划表,又仔细复盘了一遍。
凳子上睡得不舒服, 张静静迷迷糊糊中翻了一个身, 看到灯亮, 困顿地问:“明月,你不睡觉吗?”
周围人都在睡觉,宋明月小声地比划:“我不困, 你先睡吧。”
一直到后半夜,她看得眼睛有些酸涩了, 这才闭上睡了一会儿。
到了第三天,她们终于快到了上海。
八十年代的大上海, 正是飞速发展时期,其它地方都是低矮瓦房时, 上海已经开始高楼林立,处处都透露着时代的红利。
跟几十年后相比,这个时候的上海又没有那么急促。
从火车站出来,张静静就一直在目瞪口呆,火车站外面的商场没有建好,但不远处,已经有两三座高楼了,她指责那个方向:“哇,一出来就能看到这么高的楼房,我们老家一个城市里都没有几座。”
跟外地相比,上海还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市场化在这里正日渐成熟。
她们刚走没多久,就看到好几个小贩正在路边卖东西,见着从车站里出来的路人,大吆喝地问:“上海特色萝卜饼、三毛钱一个,口味又香又酥,保证好吃。”
一个萝卜饼要三毛钱,属实有点贵。
可她们一路上都没吃好的,张静静咽了口口水,催促宋明月抓紧走。
“静静,你想吃萝卜饼吗?”
“算了,三毛钱好贵,在平城都能买两个了。”
“每个地方物价不一样啊。”再说火车站旁边的肯定比其它地方贵,赚得就是她们这种刚出站人的钱。
宋明月拉着张静静走过去:“想吃咱们就去买两个,吃点热的东西补充下能量。”
“老板,来两个萝卜饼。”宋明月将六毛钱递过去,又问:“请问您知道华亭路怎么走吗?”
“你们去华亭路啊,是去买衣服吧,到那边做公交车,中途转一站就到了。”
宋明月在上海待过很多年,对所谓的华亭路并不熟悉,她知道那里是衣服批发市场,还是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
既然遇到了一个上海人,她又多问了几句,老板也如数告知。
如果说几十年后,上海最大的批发市场是某浦,那么现在的时尚潮流就在华亭路。
她们手里拿着萝卜饼,听着老板的话,往另一侧的站台准备做电车。
张静静对这个萝卜饼爱不释手,也不知道是不是饿了的原因,她明明很喜欢吃,却仍小口咬着:“剩下半边留到晚上吃。”
等她抬头看向宋明月,发现她的饼已经吃完了,张静静很是着急:“明月,三毛钱呢,你怎么几口就吃了啊。”
“买饼就是为了吃。”宋明月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里,催促她赶紧吃。
没有手机没有导航,习惯了用这些的宋明月,再次来到上海,只觉得处处都不习惯。
但环境不由人,已经置身于这个环境中,她必须尽快适应。
宋明月买了一个地图,可到了上海,她发现根本没什么用,地图上面只有大致位置,到底怎么走,哪边的招待所便宜,这些她统统都不知道。
假如在上海有个熟悉的朋友就好了,那么办事会方便很多。
宋明月心里有一个人选,她的亲妈秦爽女士。
她就在上海长大,这个时候,她应该才十七八岁,没有认识她的渣爹,还是个不会整日抱怨的少女。
另一方面,她也想见见年轻时的外婆。
宋明月就是她外婆带到八岁,后来外婆身体不好,她只能回到那个窝囊的家中,在她三观还没养好,没来得及给外婆尽孝时,第二年,她外婆就走掉了。 如果这辈子,还能再见到外婆,宋明月连期待都不敢用。
因为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是穿书的,虽说这本书打出的是纪实性小说,讲述真实的年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