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39节


  太子妃原本有些发热的头脑瞬间冷却下来。

  当然不是。

  只是因为天子将东宫之女出塞和亲的消息放在后边,而后又一一问询诸王的态度,所以才让人觉得此事格外要紧罢了。

  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场和亲。

  成与不成,受到影响的也只会是东宫与颖娘。

  真正要紧的,却是天子只短暂的提了一嘴的那句话。

  朕决意于今年立储!

  但是在和亲这件事的作用之下,这句话的影响被有意无意的削弱了,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觉得:

  噢,天子终于决定要立储了?

  那很好啊。

  毕竟天子也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偌大的帝国后继无人,这怎么可以?

  楚王燕王无了,信王吴王凉了,那咱们剩下的亲王们好好表现,争取将这个大饼吃下肚不就完了!

  在这之前,连太子妃都是这么理解的。

  但是就在方才,听心腹说完“当局者迷”四个字之后,太子妃脑海中电光火石间闪现出一个想法——立储跟公主和亲,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情是联结在一起的!

  公主和亲这件事情,本质上是作为一个考察存在的,天子在以此考量诸王对于此事的见解与应对。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用来筛选储君的题目,所以天子才会依次问诸皇子如何看待和亲一事!

  而以东宫之女和亲,则是对东宫可能涉及吴王信王一案的敲打!

  问诸王对于和亲的态度,是考校他们的政见,而问他们对于以东宫之女和亲的态度,是在检验他们的操守!

  这不是在筛选储君,又是在做什么?!

  可是怎么办?

  太子妃近乎慌乱的想到——春郎,自己的儿子,已经注定不会再有到天子面前答题的机会了!

  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可是就此眼睁睁的看着机会从眼前溜走……

  又怎么能甘心?!

  成宁县主虽然年轻,却比母亲更稳得住,她一把握住太子妃的手,用力的捏了捏:“娘,如果真是毫无机会的话,春郎就不会赞同让颖娘和亲了。”

  只是她虽看透这一节,到底也是不解:“春郎好像认定直到现在,都没有人给出过天子想要的答案……可天子想要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呢?天子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储君?”

  太子妃也是一筹莫展。

  君心似海,天子的心思,哪里是能够轻易揣度的!

  ……

  东宫猜不透天子的心思,诸王同样也猜不透。

  淑妃虽然伴驾多年,宫宴之上奉承着附和了天子几句,但天子的真正心思,她也是猜不到的。

  宫宴结束,诸王心里边都在嘀咕,老爷子到底是在想什么呢?

  好端端的,怎么忽然间就要把定安远嫁出去?

  那可是亲孙女啊!

  这都多少年没有过和亲的事儿了?

  再则,虽然天子的孙女多,但架不住东宫的女儿少啊,跟他们这些瘌痢头儿子比起来,东宫在老爷子心里,那可是妥妥的白月光。

  皇后在的时候爱敬皇后,皇后病逝之后又把东宫接到身边亲自教养,东宫病逝之后,天子也病倒了,一个月没上朝,之后对于太子妃和东宫的三个孩子也颇看重。

  就算是颖娘小的时候不喜欢她,也记得吩咐尚宫局不得轻慢,再之后颖娘在太子妃的安排下在天子面前得了脸,虽然召见的不多,但赏赐却是诸多王府县主之中数一数二的丰盛。

  真就为着疑心代王,故意把代王的同胞姐姐打发出塞去送死?

  虎毒尚且不食子……

  嗯?

  在自己心里边偷偷摸摸的说一句——这的确是天子能干得出来的事情啊!

  孙女算什么,儿子都照杀不误呢!

  破案了,老爹日常发疯罢了。

  什么,要不要去劝劝?

  我用命劝吗?

  还是洗洗睡吧。

  ……

  时间线来到苏香念被连夜加急审讯之后。

  前世代王与定安县主出京祭拜亡父,途中遇袭身故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天子耳朵里。

  内卫统领紧急调遣心腹出京去寻代王一行人,自己则亲自入宫回话。

  身为天子心腹,他自然知晓不久之前宫宴之上的那场风波,更对于天子为何选定安县主和亲有些了悟,可是……

  可是谁也没想到,代王死了啊!

  若真是如此,那吴王、信王之事,只怕当真与东宫无关!

  既然如此,天子还会坚持要遣定安县主出塞和亲吗?

  静室里点着香,内侍宫人们宛如木偶一般侍立两侧,而天子正在蒲团上打坐,良久之后,内卫统领才听他淡淡吐出来一句:“知道了。”

  又问:“让人去找了没有?”

  内卫统领心下微凉,顿首道:“已经派了人过去。”

  天子“嗯”了一声,连眼睛都没睁开。

  近侍察言观色,轻轻朝内卫统领摆了摆手,他便再拜一次,放轻动作,退了出去。

  彼时正值深秋,寒风萧瑟,内卫统领转过头去看了一眼这古朴雅致的静室,垂下眼帘快步离去。

  出京去搜寻代王与定安县主的人遇见了赴京报信的差役,道是在返京的必经之路上发现了东宫诸多扈从的尸身,代王不知所踪,定安县主也受了些伤。

  前去的内卫闻讯便知要糟,留下一半人护送定安县主回京,自己则亲自带着另一半人去勘察现场。

  那明显是途中遇袭的结果,东宫扈从自然并非泛泛之辈,奈何来的也不是善茬,双方经过一场激战,最后还是刺客们以人数的优势获胜。

  内卫根据尸体的分布确定了东宫扈从们的策略,大部分人缠住刺客,少数几个人护着代王和县主退走,然而终究是寡不敌众……

  消息传回长安,群情震惊。

  又没了一个亲王啊!

  且更要紧的是……

  东宫就此绝嗣了!

  陈王第一个冲到了皇帝面前,跪在殿外嚎啕痛哭:“父皇,大哥只留下那么点骨血啊,如今侄儿去了,您再把颖娘送走……让儿子的女儿去和亲吧,父皇!”

  济王夫妻往东宫去安抚惊闻噩耗之后卧床不起的太子妃,带着自己的幼子给太子妃磕头:“我年幼的时候,大哥待我甚厚,我怎么能眼看着他后继无人,香火断绝?如果大嫂不弃,以后他就是您的孩子了……”

  代王死了,诸王悲恸的如丧考妣。

  他们既要对天子展示对于兄弟侄子的友爱之心,又要以此彰显自己的仁德堪为世人表率,还要以自己的态度向天子表示自己跟这桩血案无关——真不是我干的啊爹!

  相较于诸王,天子的态度反倒十分平和。

  他首先下令晋成宁县主为公主,许婚右威卫中郎将、越国公世子宋祁,然后就有人小心翼翼的提醒天子——成宁公主跟齐国公世子还没有和离呢。

  继而天子为之惊醒,反手把齐国公府送上了西天。

  ……很好,这很天子。

  越国公府接到赐婚的圣旨,心里甚至是有些庆幸的。

  作为勋贵,世子又身兼右威卫中郎将这样的要职,他的妻室必然要再三拣选才好,尤其是正值天子晚年,诸王争夺储位,一个不好,或许就要举家倾覆。

  齐国公府的例子还不够吗。

  成宁公主作为东宫之女,身份上配公府世子足矣。

  说句丧良心的话,代王又没了,日后天子之后因此加恩公主,越国公府会因此受益,却不会有因此卷入夺嫡之乱的危险,日后无论哪位亲王上位,都不会亏待这个很可能是仅剩下的、出自东宫的侄女的。

  对于成宁公主的加封并没有超乎众人的预料,反而是天子没有顺应诸王用自己女儿替换定安公主出塞,反而坚持原先令颖娘和亲戎狄的决定,更让人觉得惊诧。

  诸王都以为天子是因为明旨发下,不好更改,故而才不得转圜,因此很快便有人一波接一波的去哭东宫,愿意替天子承担背信的恶名,甚至于还有位县主,不知道是被爹娘灌了什么迷魂汤,主动到殿外请求代替堂妹和亲。

  后宫里也是众说纷纭。

  有在天子耳边吹风的,有试探着说那个王爷比较好的,上了年纪的宫妃们,譬如说淑妃,则更喜欢做出家常样子,替天子缝补衣裳,亲自下厨做他年轻时候喜欢的菜式,又或者同他谈论起辞世多年的元后……

  对于内外的一干反应,天子全都是置若罔闻,想听的就略微听两句,不想听的眼皮子抬一下,对方就会温顺的闭上嘴。

  定安公主在京中修养了两个月,便以天子嫡女的仪仗发嫁,天子在原定的随行人员之外,又额外派遣了一队内卫,为首的还曾经指点过定安公主的功夫。

  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定安公主将要远嫁和亲,嫁给一个比她大几十岁的大单于的命运。

  即便是做正妻,又能如何呢。

  儿女牵动着的是母亲的心,而待到那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离开之后,除了太子妃之外,还有谁会记得定安公主呢。

  就像不会有人在意,吴王曾经违背祖制偷偷出京也要去探望的那个外室,悄无声息的死在了阴冷的囚室里。

  ……

  被天子下令前去送嫁的忠武将军唐佐,彼时还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照例巡视过整个队伍之后,他催马来到了公主车驾一侧。

  对于新晋成长起来的这一批武将,甚至于他们的父辈来说,和亲仿佛已经是上一代的事情了,虽然近年来边防不似从前那般坚固,但怎么就到了这等境地呢?

  而车驾之中的少女,此时不过十四岁,幼年时候便失去了父亲,前不久又刚刚失去了双生的弟弟……

  他对于这位年少的公主心怀恻然,心头更隐隐沉积着一股郁气。

  身为武将,不得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却要送弱女子远赴塞外,以求社稷安泰,这是何等的耻辱!

  回首去想,昔年国朝骑兵驰骋大漠,所向睥睨,也不过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啊!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