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151节


  心腹飞马赴京,又毕恭毕敬的带着一位侍奉过天子几十年的心腹之臣回到了居岩关。

  那近臣手中持几个信封,将天子的原话告诉刘彻:“定安安抚北关有功,朕欲嘉赏,尔有何求?”

  刘彻遥遥向京城低头,以示恭顺:“但为社稷所计,岂敢言功?”

  近臣闻言,便打开了第一个信封,取出内里的天子谕令,念给他听:“朕岂是虚言封赏之人?速速讲来,不得有违!”

  周遭之人闻听,尽皆变色。

  天子人在京城,又如何能猜到镇国公主如何回复,并早早做出回应?

  他们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到了那近臣手中剩下的几个信封上。

  并且在心里边默念:“赶紧让天子册封您为皇太女啊公主!”

  哪有比这更实际的请求了?!

  只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行。

  如果公主主动开口请求做皇太女,那政治意义上可就完全不同了!

  向来天子登基,都是要群臣再三相请的,哪有大喇喇冲上去,直说我要做天子的?

  可若是如此,这个极好的机会,岂不就白白的放弃了?

  傅伯林在侧,也是眉头紧锁。

  他侍从天子多年,太知道天子的性格有多拧巴了!

  他不给,你不能要!

  他想给,你也不能要,得再三谦逊推让,最后才能不得已而为之的要!

  这要是换成普通人,早他妈没朋友了,可他是天子啊,只有别人捧着他的份儿,没有他体谅别人的道理!

  镇国公主要真是直接说想要做皇太女,只怕天子还未必高兴……

  公主,傅伯林心想,这一局,你要如何来破?

  那近臣却在催促刘彻:“公主?您究竟想要什么赏赐呢?总得有个话啊。”

  刘彻沉思几瞬,却道:“我身受国恩,衣食无忧,若真所求……”

  他向京师所在顿首:“便请陛下赐予故去多年的父王一份哀荣,聊以尽孝吧!”

  近臣听罢,先是一怔,显然是不曾想到镇国公主竟然会提起东宫,片刻之后,却是神色顿变。

  连傅伯林都不由得为镇国公主这个回答在心里猛烈喝彩!

  饶是知道镇国公主以女儿身被天子选中,绝非泛泛之辈,却也预料不到她竟会有如此机变,短短几瞬之内,便想到这个破局之法!

  东宫已经是太子,再索取哀荣,还能得到些什么?

  金银玉器?

  这些东西对于东宫而言,跟粪土有什么区别!

  当然是大义名分了!

  镇国公主此时最缺的是什么?

  不是金钱,也不是将士,而是法统!

  以天子孙女的身份成为储君,太难了!

  但是这里边有一条捷径可以走,那就是不幸中的万幸——镇国公主的父亲乃是天子册立的东宫!

  天子可以效仿前朝玄宗追谥兄长为皇帝的旧例,追谥爱子为皇帝!

  被追谥的皇帝,那也是皇帝!

  如是一来,除去东宫之外,诸王瞬间都成了礼法上的小宗,继承序列上统统都要靠边站,而镇国公主却是大宗嫡女!

  虽然不像是大宗之子那样的占尽优势,但如此一来,起码也能跟诸王在名位上打个平手!

  进可以以镇国公主为皇太女,退也可为东宫过继嗣子,镇国公主以长姐的身份监国,至于诸王——你们都成小宗了,皇位跟你们还有什么关系啊?

  远一点,别来沾边。

第98章 雾草,野猪有挂20

  傅伯林不由得在心底为镇国公主这个绝妙的回应而叫好,那边代替天子传旨的近臣,同样也是用了好一会儿,才从那短短两句话所带来的震颤之中清醒过来。

  他眼皮微微往下一垂,打开了出京前天子与他的第二个信封,低头看了一眼,手指一抖,手中那薄薄的一页纸险些滑落在地。

  近臣定了定神,向镇国公主宣读天子的意思:“你的孝义之心朕业已知晓,而本朝向来以孝治天下,朕焉有不纳?”

  天子居然猜到了镇国公主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这是何等的心思与机算?!

  谢殊跪在刘彻身后,闻言之后,额头青筋不由得为之一跳。

  他其实没怎么经历过在天子眼皮子底下谋生的苦日子,毕竟东宫是天子的白月光、好大儿,从太子妃嫁入东宫开始,到东宫因病薨逝结束,东宫也好,谢家也好,都没有遭到过天子的打压和磋磨,之后谢家老老实实的退了一步,天子看在东宫的情面上,反倒格外恩待他们几分。

  可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此时天子的老辣与难缠才更加令谢殊瞠目结舌。

  春郎作为他的外甥,此时还是以天子孙女的名义在北州行事,即便如此,也这样战战兢兢,再去回想在天子眼皮底下被搓圆搓扁想怎么搓就怎么搓,最后被搓得精神崩溃,发疯把燕王嘎掉的楚王,谢殊心里边的钦佩之情简直都要溢出来了!

  能伺候天子十几年才发疯……有点东西啊!

  谢殊心下如此唏嘘,脸上却不敢显露,担忧在天使面前露出异样传到天子耳朵里,赶忙低下头去遮掩掉了。

  傅伯林更是仿佛已经见到了天子本人,也看到了他脸上惯常带着的笑意与那双阴鸷的眼,恭顺的低着头,宛如一只被驯养好了的鹌鹑。

  只有刘彻神色如常,脸上仍旧带着几分思念亡父的感慨与伤怀。

  近臣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她,不由得暗地里在心里道一声厉害,视线顺势挪到了纸张最下端……

  他遵从吩咐,打开了第三个信封,目光落到上面,却见天子那苍劲有力的字体力透纸背:

  “告诉镇国公主,让她把北关诸事交付到傅伯林手上,同你一道返京,操持为东宫拟定追谥帝号一事。”

  近臣看到此处,眉头便不由得微微一跳——赶在这时候将镇国公主诏离她的势力大本营,去京城直面风雨,这对于镇国公主来说,可以说是个极其糟糕的安排了!

  再看下去,天子却还有吩咐:

  “若她不假思索便答允下来,便让她与你一道回京。”

  “若她迟疑之后再行应允,就告诉她,北关诸州事务繁杂,尚且离她不得,家事虽大,却也大不过国事,让她留在北州,无需返京了。”

  “事关重大,尔从令而行,不得有违!”

  最后四个字映入眼帘,近臣呼吸都不由得急促了一些,稳住了心神,向刘彻和颜悦色道:“公主,陛下久不见您,惦记的紧,再则,为东宫拟定帝号一事,还是您这个亲生女儿操持,才能彰显孝道不是?”

  “陛下吩咐,让您把北关诸事交付到傅先生手里,午后便同臣一道返回京城。”

  一语落地,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让镇国公主回去?

  这如何使得?!

  诸王在京城经营了几十年,代王前不久就是在祭祀东宫的途中遇袭身亡,镇国公主虽然在北关极有声望,不可小觑,但真的到了京城,岂不就成了砧板上是鱼肉,任人宰割?!

  莫说是谢殊,连唐佐都险些失声喊出来一句“别去!”

  近臣无暇去理会其余人的脸色,他真正需要在意的,也只是镇国公主一人罢了。

  刘彻脸上显露出迟疑的样子,踌躇不语,眉宇间隐隐有难色显露。

  但背地里还在跟空间里的皇帝们科普:“这是假的,在故意试探我。”

  “天子很清楚,这个时候把我召回京城,我不能说是必死无疑,却也会遭遇到无数的明枪暗箭,既有可能折损于此,也有可能被京师富贵消磨心智。”

  “但他需要得到一个保证,一个来自于我的,绝对忠诚的保证——即便会遇到危险,即便九死一生,即便翅膀硬了,我也会在得到他的传召之后,从令而行。”

  “作为皇帝,他需要我这个被他选中的后继之君给予他安全感,我也必须给予他安全感,如果我给不了他想要的,那他就会给我他想给的。”

  “但是也不能答应的太痛快,对方刚说完,我马上就说好,那也不成。”

  刘彻饶有余裕的跟他们剖析着当代老登的心理状态:“一来,这显得假。就像一个皇帝问一个大臣,说爱卿,你愿意为了朕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吗?大臣想都没想就说臣当然愿意啊——这一听就是说出来哄人高兴的,皇帝听了可能觉得高兴,但与此同时,也会觉得这个人心思不够诚。”

  “第二呢,也会叫人觉得怪——这么为难的事情,我一提你就答应了,是不是嘴上答应的痛快,背地里打鬼主意阳奉阴违呢?!”

  “第三,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可能,这会让天子产生一种感觉——他知道朕在想什么!”

  “你是不是看透了朕的想法,知道朕是不会让你回来的,所以才满口答应?!”

  “天子希望有人懂他,但是这个人又不能太懂他。这个人要知情识趣,在天子希望他干什么的时候就顺从的去干什么,但是这种顺从必须是出于本心,而不是对于天子心思的精准揣测,不然……”

  刘彻冷笑了一声:“他死定了。”

  李元达:“艹,好几把麻烦!”

  朱元璋:“艹,好几把难缠!”

  李世民:“两位兄弟好优美的中国话!”

  嬴政:“……”

  嬴政烦不胜烦:“夭寿了,到底有没有人来管管啊!”

  刘彻笑了笑,又继续说:“但是也绝对不能不答应。”

  “如果我断然拒绝,那我跟天子之间的信任就完蛋了,以我对老登的理解,他是绝对会当场发飙然后争取把我一波儿带走的——那么别忘了,居岩关这一万三千送嫁的将士,都是从京营里选的,他们的父母妻儿,全都在京城,天子打从派他们出来,就留着后手呢!”

  “所以说呢,要犹犹豫豫的答应。”

  “营造一种虽然我很为难,也的确不太想这么做,但是为了我那敬爱的祖父,我愿意去做的氛围感……”

  说着,他迟疑着同近臣开了口:“常言道百善孝为首,百孝顺为先,天子既然有所吩咐,我焉有不从之理?且给我些时间安排,午后便启程回京……”

  唐佐不由得叫了声:“公主!”

  那近臣却奇异的替镇国公主松了口气,遵从天子的吩咐,将他的话告知镇国公主:“不过陛下又说,家事再大也大不过国事,北关此时还离不开您,给东宫议定谥号的事情自有他来做主,您便暂且留在北关主持大局吧。”

  刘彻先是一怔,继而又是一惊,然后微露喜色,最后又有些涩然,硬生生揉出来一种心内五味俱全府复杂情感来。

  嬴政点评了一句:“没有丝毫感情,全是技巧。”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