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13节


  叛军没有选择苦守,而是决议力战,将城中余粮汇集一处,饱食之后,调集各部将领议事,商议出战破局之法。

  平心而论,他们的确有两把刷子。

  可惜李世民的刷子更多。

  甚至可以说,放眼五千年历史,就没几个人敢拍着胸脯说比李世民强。

  刘彻饶有兴致的进行了现场转播:

  “敌方将领出阵了,他看起来非常自信!”

  “噢,天呐,他A了上去——”

  “敌方将领打出了GG!”

  李世民三枪取其性命,然后径直去寻叛军主帅——他从来都不是会在战场上侮辱对手的人,但是他却也不介意对那些过于低劣的对手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战争就该以战争的方式进行,叛军入京当日,生剜李氏公主的心脏以祭旗,那么今日战争即将结束,也该用同样的方式,来给这场动荡画上句号。

  一报还一报,岂不是很公平?

  滕忠擒住了一员小将,认识的道是叛军主帅之子,李世民催马过去,长枪猛然架在他颈间:“尔父何在?!”

  那小将显然是赶鸭子上架,没经历过沾上血雨洗礼,涕泗横流道:“我说了,可否饶我性命……”

  李世民嗤笑道:“与我讲条件?”

  说完也不等对方回应,便顺势横扫,断其咽喉:“你也配!”

  挥臂甩掉枪尖血珠,他目光锋锐,神色矜傲:“我处事向来公允,从不看人下菜,天子都照杀不误,若今日饶了你,死后地下见了天子,岂非对他不住?!”

  李世民冷哼一声:“叫我怎么挺胸抬头的做人!”

第147章 天策上将了解一下40

  局势发展至今,攻克京师已经是手到擒来,然而如何抚慰这数月以来倍遭□□的京师百姓,恢复关中锐减的人口和经济,才是重中之重。

  李世民率军入城,先将叛军主帅擒下,又令人率众搜罗伪朝官员,自有专人前去厘清他们功过,待到京师彻底入手之后再去明正典刑。

  长久的兵荒马乱使然,这座坐拥百万人口的当世第一大都城凋敝的不像样子,四处可见断壁残垣,偶尔有叛军士兵从角落里忽然冲出,又很快被严阵以待的德州士兵打退杀死,只有平民百姓,却是一个也不曾见。

  李世民放慢行进的速度,骑马走过这宽阔幽长的街道,耳边依稀传来杀喊之声,空气中充斥着挥之不去的血腥气。

  不知多少年前,他也曾飞马在这条街上疾驰而过,也曾经勒马停住,亲手抚摸那雄武城门一侧的砖石,玄武门之变后,更曾经与妻子一道,在太极宫最高处俯瞰众生……

  可那些毕竟都是过去了。

  李世民从未如此清晰的意识到,这世间从没有什么东西是万古不灭的。

  想到此处,他有转瞬的颓唐,然而很快便振作起来。

  人非神仙,做好当下之事便也够了,至于百年之后如何,谁又能顾及得上呢。

  他曾经亲手缔造出辉煌的盛世,万国来朝,彪炳史册,于心无愧。

  而现在……或许是时候开始一个新的时代了。

  ……

  京师在握之后,天下便几乎可以说是尽在李世民囊中了。

  而郑法兰也不愧对他那养龙达人的称号,入城第一件事,便是向主公深深拜倒:“昔日在德州时,主公婉拒称帝,皆因胸怀大志,愿以功名未就自勉,鞭策群臣。今日京师入手,天下振奋,主公何不登临帝位,以壮人心,威压海内?”

  这家伙总是能找到让人最爽的那个点啊……

  李世民槽多无口,却没推拒此事,欣然应允之后,又令左右商议国号如何。

  群臣心说这还用讲吗?

  当然是从主公的王号了!

  秦朝!

  还有些心思活络的,觉得主公若真是想用“秦”字为号的话,大概便不会公然发问了,于是又络绎不绝的提了各种各样的建议过去。

  “德”州的德,庆州的“庆”,沂州的“沂”,还有人提议从上古贤君用过的年号中取字……

  李世民听取了众人的意见,最终定国号为“唐”。

  众臣:“……”

  啊这。

  早就说了,我们主公他是有点叛逆在身上的。

  ……

  李世民从前也曾经经历过别的世界,但那些世界却与这方世界有个极大的差异——那就是它们都与他所熟悉的那个大唐王朝迥然不同,虽然同样都是中原王朝,但都不会让他如此深切的回忆起过往。

  但在当下,他真真切切的有种重新回到大唐,再开了一次本的感觉……

  李世民暗地里发誓:“这一次,属于我的,我全都要拿回来!”

  然后开始让史官修撰本朝史事。

  没有玄武门之变,没有糟心的爹跟哥哥弟弟,还可以薅谋士们的羊毛养肥自己。

  这一回,可是完美的李二凤!

  自从打下京师之后,德州文武官员陆陆续续来到此地,一来是各地纷争基本上宣告结束,继续留在地方上也已经没有必要,二来则是天下大事已定,秦王登基在即,论功行赏的时候就要到了。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入城之后,文官武将们的工作积极性异常高昂。

  虽说大家起事之初未必是为了功名利禄,但都走到这一步了,再不博个封妻荫子,岂不是辜负了这场缘法!

  向来文无第一,但官位有,勋爵有啊!

  作为秦王的原配发妻,秦王妃萧氏必为皇后。

  李峤作为秦王义弟,虽然入伙儿晚,但架不住人家功高,又得秦王看重,不出意外的话,大概会被封为异姓王……啊呸!

  同姓王!

  而秦王的义妹余盈盈,大概也会得到长公主的诰封。

  可是除此之外的其余人,只怕都得画一个问号了。

  如今天下初定,武官们汇聚于京师,暂时没有硬仗可打,文官们却不一样,对于他们来说,真正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最早跟随李长生起事的庞英等人,虽然人少,声名不显,奈何人家是原始股,背后还有滕忠等一干结契兄弟的支持,此时岂肯逊色于人?

  卫玄成,这个几乎是最早投向李世民的谋士,待到庆州归降之后,或多或少也吸纳了来自于魏王麾下的精英,同样自成一系。

  而王侍郎则凭借自己在陪都夜乱之时的得力表现,将夜乱之后离开陪都前来投奔秦王的官员们收入囊中。

  在此之外,更不乏有章伯隐一般后期听闻秦王事迹赶来投效的名士。

  对于自己麾下的诸多文官派系,李世民心知肚明,却没有过多干预。

  朝堂之上一枝独秀不是好事,良好有序的竞争,才是长久之道。

  为了在即将建立的新朝当中谋一个不错的官位,卫玄成近日来堪称是起早贪黑,鸡都没叫就从塌上爬起来到官署中去理事,直到月悬中天才肯归家。

  主公,如此劳模的我,难道还不值得一个尚书左仆射吗?

  卫玄成起初听人回禀,道是秦王令人修撰新朝史事的时候,他还没有在意,直到有他的心腹期期艾艾的告诉他,修撰史事的人已经写到“长生月下追玄成”的时候,才为之愕然惊醒。

  “胡说八道!”

  回想起当初的百口莫辩、有冤难伸,乃至于魏王的几次背刺,卫玄成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根本就不是大众所流传的那样!”

  他想要去找修撰史事的人说个清楚,中途却又被心腹拦住,神神秘秘道:“听说,有人曾经看见秦王殿下私底下悄悄召见了修撰官,密语许久……您说,此事会不会是秦王殿下授意?”

  卫玄成:“……”

  啊这。

  至于吗主公?!

  真就是为了你那光辉灿烂的形象狂踩属下我呗?!

  你是个人,又不是只凤凰,没完没了的开什么屏啊!

  卫玄成一时槽多无口。

  想去找修撰官说个明白,又觉得这事儿要真是秦王安排的话,哪怕真的去了,怕也是说不明白。

  ……还是先把正事办好吧。

  据他所知,郑法兰也盯着尚书左仆射的职务,更不必说还有个声望更胜于他的王侍郎在虎视眈眈。

  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然后等下值之后,到底还是急匆匆的去了修撰官所在的官署。

  尼玛怎么能坐视有人往我身上泼脏水,污蔑我的清名?!

  这谁能忍得了!

  卫玄成到了地方,人还没进去呢,就见郑法兰的亲信侍从守在门外。

  卫玄成就跟被烫了一下似的,心头陡然一突,心说:“难道是我想错了?其实是这姓郑的想要败坏我的声望,而非秦王?”

  目光微转,他没有从正门过去,而是绕一个圈儿,从侧门往院中去。

  内室里炉火旺盛,修撰官将窗户开了条缝,卫玄成小心翼翼的、尽量不引人察觉的靠了过去,壁虎一样趴在墙上小心偷听。

  郑法兰的声音从里边传了出来:“卫公,当世名臣也,又岂会做出传言中那些下作的事情?你若真是信了传言,未免也太过轻看于他!”

  卫玄成原以为郑法兰为争尚书左仆射之位,必然与自己势同水火,落井下石,不意竟然听到这样一句话,当即怔在原处,心中且叹且愧。

  而内室之中,修撰官则无奈道:“郑公,非是我要为难卫公,而是传言如此,我总不能丝毫不加以采用吧?再则,此时只是记录,并非定稿,以后总得有人复核,通过之后,才会记载到史书中去……”

  郑法兰却正色反驳道:“开始就错了,还能指望结局正确吗?”

  修撰官面有难色。

  郑法兰见状遂道:“既然如此,便让我来替换掉卫玄成吧。”

  他说:“我与他曾经一同在魏王麾下效力,也曾经与秦王殿下互为同僚,反正此事在德州之外流传不广,此时更不必大加宣扬,就说当日是‘长生月下追法兰’,如何?”

  窗外卫玄成惊诧不已的张开了嘴。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