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224节


  皇后,还有太子。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才能天衣无缝的配合皇帝的行动。

  而妖人的寄生范围,大抵便只是皇家子孙当中,这一点已经从皇帝的针对范围得到了确认。

  “他是想要双管齐下。”

  最后,朱元璋亲自下场,板着脸分析自己:“一方面,将已经出现问题的人筛选出来,严加控制。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谁知道今天筛完之后,还会不会出现新的妖人?难道每次都要办这么一场鸿门宴吗?”

  众皇帝听罢为之一惊。

  朱元璋则继续道:“先敲山震虎,然后再安排锦衣卫密切监视诸王。”

  “蠢一点的刚过来就会暴露痕迹,那就抓起来杀了。”

  “要是有聪明到能骗过锦衣卫监控,完美与原主融合的,那也不怕。因为对方得到记忆之后,很快就会意识到皇帝知道自己这类人的存在,并且在用极端残酷的手段猎杀他们,所以不需要任何提醒,他们自己就会夹着尾巴做人,亲身演绎一个完美的宗室子弟。”

  “而这种选择所造成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跟原主还在,其实没什么区别,不是吗?”

  朱棣为之结舌,几瞬之后反应过来,马上跪舔道:“爹,你真棒!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呢?!”

  朱元璋冷笑道:“你别叫我爹,我可不是你爹!你爹这会儿在那边儿当你爷爷呢,没空理你!”

  朱棣嘿嘿笑道:“没事儿,我管他叫爷爷,管你叫爹,咱俩各论各的!”

  这么短暂叙话的功夫,皇帝已经将诸王问了一遍,环视一周之后,将目光转到了下首处的皇孙们身上。

  先前死命压抑住心中胆颤的诸王们见状,一时也不禁有些躁动。

  年长的亲王们好歹见过血,如燕王那般,甚至于上过战场,但是这些孩子,最大的皇长孙也才七岁,倘若真被逼着上前,如他们一般刀刺秦王……

  为人父母的,怎么忍心呢!

  太子妃眼见着皇帝看向儿子,心中胆寒,便要出声,恰在此时,却觉手背上微微一热,却是段皇后将她拉住。

  太子妃转目去看,段皇后却没看她,只是略略摇头,牵动着发髻上那支九尾凤钗的流苏徐徐摇曳。

  太子妃心绪微安。

  那边厢皇帝却已经出声:“英哥儿,你来。”

  朱棣略一定神,将怀里的堂弟交给一侧面如土色的保母,稳步走上前去。

  皇帝低头看着他,沉声道:“知道之后该做什么吗?”

  朱棣抬头看看他,再转过头去看了看秦王那具被刺了小二十刀,几乎要成为烂泥的尸体,一时凝神不语。

  皇帝静静的等待着。

  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反应。

  朱允炆的心绪从最开始的惊骇转为畏惧,又在长久的寂静凌迟之下转为焦躁,最后又化为渴盼。

  他本就迫切的需要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而放眼去看,还有比当下更好的时候吗?

  此刻再见嫡长兄毫无动静,朱允炆再也按捺不住,主动上前执起地上那把沾血的佩刀,狠狠刺入到秦王身上。

  殿内传来几声低呼。

  朱允炆却不在意,将佩刀丢下,看向皇帝,震声道:“愿为皇爷爷诛杀此逆贼!”

  皇帝定定看他几瞬,微微颔首。

  朱允炆仿佛受到了莫大鼓舞,一时之间,只觉手脚发热,脸上红涨起来。

  而朱棣便在这时候上前,捡起方才朱允炆丢到地上的佩刀,递还到手执刀鞘、侍立一侧的亲卫手中。

  然后他转向朱允炆,淡淡道:“皇爷爷唤的是我,是东宫嫡(重音)长孙,怎么文哥儿却跳出来越俎代庖(重音)了呢?”

  朱允炆原本还沉浸在皇爷爷那一点头的快意之中,哪想得到这个讨厌的长兄居然敢在皇爷爷的面前,公然用嫡出和居长这两座大山压制自己?

  他脸上红涨迅速退去,几瞬之后又如涨潮一般再度汹涌,却是满面委屈,结结巴巴道:“我,我岂敢跟哥哥争锋?只是看皇爷爷有所吩咐,哥哥却久久没有反应,担心皇爷爷因此失望于东宫,才这么做的,怎么到了哥哥嘴里……”

  朱棣听完却是不气不恼,只有些惊奇的看着他道:“文哥儿,快快将嘴闭上吧,它在往外冒蠢话哎!”

  然后他抬起头,看向神色忖度的皇帝:“皇爷爷,您是长辈,皇叔们也是长辈,你们的事情,我这个小辈怎么能做主?只管听命也便是了。”

  “可是在堂弟们面前,我却是兄长,是要庇护他们的哥哥。秦庶人的罪过,自有朝堂分辩,今日乃是家宴,您是长辈,又向来怜爱孙辈,稚子懵懂无知,您怎么能欺负小孩儿呢。”

  皇帝盯着他看了半晌,倏然失笑,却也不提此事,而是瞥一眼朱允炆,道:“怎么能在人前这么跟弟弟说话。”

  朱棣毫不畏惧的轻哼一声,从容以对:“因为我觉得,弟弟好像有些不切实际的妄想呢。相较于视若无睹,最后酿成大祸、兄弟阋墙,还是在最开始就以兄长的身份指明他的错处,纠正他的过失,这才是正确的吧!”

  “皇爷爷,您觉得呢?”

第155章 我朱棣生平最恨偏心眼的老头子8

  因为我觉得,弟弟好像有些不切实际的妄想呢……

  姑且不说别人,只说朱允炆,听得这话入耳之后,真就跟被人当众扇了两记耳光一样,浑身的血都涌到脸上去了!

  他先前抢在哥哥前边冒头表现到底是为了什么,聪明人大抵都有所想象,可想象毕竟也只是想象,这种事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截了当说个清楚明白的吗?!

  还要不要脸了?!

  原身作为东宫庶子,大抵早就习惯了嫡长兄的万众瞩目,也习惯了屈居人后,但朱允炆打小就顺风顺水,此时再听朱棣打着嫡出兄长的旗号语出轻蔑,不屑至此,又如何能按捺得住心头恼怒?

  他下意识想要出言驳斥,反唇相讥,话将将要涌出喉咙,却生生停住了。

  因为他发现,他根本无从反驳!

  本朝立国之初,皇帝便册嫡长子为东宫,此后也立策以嫡长子继承制通行于世,对东宫倍加信重——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他皇甫英,一个东宫庶子,怎么可能跟嫡长兄掰腕子?

  即便真的反驳了,也只会自取其辱。

  嫡长子继承制,这沿袭自周朝的制度对于前世的他,堪称是神兵利器,好风借力,将他送上至高皇位,也令诸位年长于他的皇叔,尤其是他最恨的朱老四饮恨。

  可是风水轮流转。

  前世他被这制度所成就,今生却要被这制度所束缚,前世他可以借着东宫嫡子的名义登基,而今生的皇甫英,比他更加名正言顺!

  拴住了前世朱棣的链子,此时也拴住了他。

  两相对照,怎么能不让人心生恼恨?

  朱允炆僵立在原地,一时愤恨于皇甫英的不留情面,一时又悔恨于自己一着棋错,以至于受此奇耻大辱。

  他本就不是什么能够忍辱负重的人物,死前刚经历完靖难之役,穿过来之后又接连碰壁,此时当着诸王的面儿被人如此羞辱,偏还无力予以反击,痛苦的身体都在打颤,连带着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掉了出来。

  朱棣立在他不远处,余光瞥见他这情状,脸上不显,心里爽的想要凌空飞升,每个毛孔都在叫嚣着痛快!

  这可真是嫡子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他乱七八糟的想了一通,又觉得有些遗憾:

  原本的皇甫文是个性格稍显温诺的人,朱允炆今日诸多行径,未免冒进,皇帝可能觉得他是想在众人面前踩着长兄露脸,也有可能觉得他是被妖人夺舍,顺势将其划分到危险人物当中去。

  只是这会儿朱允炆这个脆皮被自己这么一刺激,当场就没出息的掉了眼泪,显然并非畏惧,而是纯粹的自尊心受挫,倒是极大的打消了他被妖人所夺舍的可能性。

  就是单纯的想要卖弄和清澈的愚蠢罢了。

  至于自己先前所说,朱棣并不后悔。

  因为原主就是这样的性格,这样的脾性。

  聪慧,开朗,胆大,略带几分稚嫩的张扬。

  他应该要知道以自己的身份,该当做出何种反应的。

  作为皇长孙,他要在适当的时候,譬如说现在,帮助皇帝减速刹车,及时叫停,不要让这场皇族内部的风暴继续扩大,最后影响到外朝去。

  虽然朝堂几乎是皇帝的一言堂,但今晚这种事情一旦传扬出去,影响实在太坏,以至于即便是这样大权在握的皇帝,也要先给秦王扣一个必死的罪名在身——是他先无人子之道,所以朕才在惊怒之下如此处置掉他!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诸皇子尽数考验结束,今日这场血腥的盛宴,也的确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而作为皇族第三代之中最年长的皇孙,他也有义务要照拂年幼的堂弟们。

  皇帝的本意只是筛选出被替换掉了的人,顺带着敲山震虎,让后来者夹着尾巴做人,而不是想一股脑打压死自己的儿子们,再让几个最大不过七岁的孙儿持刀杀人,受惊卧病。

  就如同现在的皇帝是皇甫家族的大家长一样,如果不出意外,将来他也会成为皇甫氏的大家长,既然如此,又怎么能不展露出令人放心的宽厚和仁慈?

  至于说朱允炆的那几句话,就更好解释了,不气盛的那还叫年轻人吗?

  真要是什么都能应对得当,滴水不露,那才真是奇怪呢!

  而接下来的事态发展,也正如朱棣所预料的一般。

  皇帝定定注视着面前的长孙许久,见他神色冷静,不为所动,既没有面露惧色,也不曾因为自己久久不曾回应而显露迟疑,心下实在满意,眼底不由得闪过一抹欣慰之色。

  最后他微微颔首,脸上的皱纹一道道舒展开来,环视一周,扬声道:“英哥儿最得朕心!”

  然后他吩咐亲卫:“将那个畜生的尸体弄走,不要继续放在这里,坏朕的心情!”

  近侍领命而从。

  也是在这时候,李世民才发现盲点:“哎?秦王齿序第二,周王齿序第五——周王都娶了王妃,生了孩子了,秦王还没娶妃?”

  朱棣还没来得及开口,李元达就很懂的开了口:“这你都不明白?”

  他道:“白绢上不是说了吗,配给他的女主是个小宫女,以后肯定是要兜兜转转做秦王妃的啊,既然如此,秦王怎么能娶妃?”

  刘彻凉凉的道:“赌上我的人头,秦王一定还是个处男!”

  李世民惊讶道:“他起码有二十五了吧?”

  刘彻坚定道:“别管多大,或许是他自己有病,或许是外界条件不允许,总之是处男就完了!”

  李世民:“……”

  李元达:“怎么说呢……有种非常离奇但又异常靠谱的感觉。”

  朱元璋板着脸没说话。

  朱棣咳嗽一声,适时的做出了解释:“最开始许的秦王妃病故了,之后又许了一个,偏生遭逢丧事,在家守孝,原本是明年就能成婚的,现在看看……”

  刘彻“嘿”了一声:“哦呼,逃过一劫,恭喜恭喜!”

  朱棣:“……”

  朱棣无奈道:“算是这么回事吧。”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