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46节


  顺从的跟着弟弟走了出去,没忍住小声问了出来:“怎么回事啊二郎?”

  蒙毅还没从愤怒的情绪当中走出来:“都说了是吃仙丹吃的!”

  再一看哥哥脸上的神情,忙歉然道:“咱们换个地方说话——今夜王上身边的卫戍都安排好了?”

  蒙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蒙毅放下心来。

  将事情原委讲给哥哥听。

  蒙恬露出了一种吃惊又同情的表情来,目光十分复杂的看着弟弟。

  “那个仙丹,你是不是也吃了?”

  救命,我弟弟的脑袋好像坏掉了!

  怎么能说出这么离谱的话来!

  蒙毅:“……”

  蒙毅破罐子破摔:“啊对对对,都是吃仙丹吃的!”

  蒙恬:“……”

  看弟弟这副模样,倒是又觉得有些像是真的了呢。

  ……

  蒙恬心里那些许的怀疑,很快就在现实的冲刷当中被彻底抹除。

  第二日清晨,李世民接替上号,下楼去用了早膳,便飞身上马,扬鞭赶路。

  秦国的驿馆制度虽然不似唐朝那般普及,但在当下时局之中,也是相当全备的了。

  一行人疾驰了一上午,中午往驿馆中去用饭换马,李元达上号接棒下午,再到傍晚时分,便顺利的奔赴到前线军中。

  如此接连一日的行军强度,连蒙恬这个身体健硕的武将都觉得有些疲惫,然而坐在大帐之中听王翦讲述当下军势的王上却是思维敏捷,神色如初。

  甚至于还能在王将军进行讲解的时候与之说个旗鼓相当。

  王翦乃是当世名将,领兵数十年,经验丰富,手段老辣,等闲之辈却没资格听他阐述军理,而此时此刻面对王上,他不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要尽量详细易懂的阐述给对方听。

  蒙家兄弟——尤其是蒙恬,把这场讲解当成一次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

  甚至于不怕人笑话,还偷摸的带了用于快速书写的布帛,袖子里还揣着他自制的简易毛笔和一小瓶墨水,准备当面偷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起初是很顺利的。

  王翦顾虑到王上没有在一线战场作战的经历,阐述的十分浅显易懂,只是慢慢的,伴随着王上一次又一次的发问,话题一次比一次深入,他的问题也是越发的直击要害。

  王翦的脸色变了,眉宇之间更是不受控制的浮现出几分惊容。

  世间……当真有如此英才天授之人吗?!

  王翦收了科普之心,开始以一个将帅的专业素质,简洁又快速的同王上阐述当前战局。

  朱元璋两手抄在袖子里,半垂着眼,不时的说上一句,却让王翦深有相见恨晚(?)之意。

  燕国不过是土鸡瓦狗,王翦根本没有将其放在心上,只是想到近来朝局之上过于冒进的风声,他不由得小心试探了一句:“燕国也便罢了,来日攻楚……”

  朱元璋马上接上:“灭楚与灭燕不可同日而语,绝无短暂时日之内功成之理!”

  王翦为之顿住,回神之后,神情显而易见的激动了起来。

  二人一来一往,探讨起灭其余诸国该当如何行军来。

  蒙恬板板正正的坐在一旁,中间有个地方没能听懂,短暂愣神的时候手一滑,他心爱的小毛笔掉到了地上。

  他见周遭无人注意到自己这边,赶忙弯腰去捡,再度坐好之后,就发现……

  啊这?

  就是捡个笔的功夫,我就听不懂了?!

  不只是他,军帐中的一干年轻将领,也都是满面茫然,一头雾水。

  虽然说的话掰扯成字他们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怎么这么晦涩难懂呢?

  而且这话题跳得也太快了点吧,前脚城门楼子,后脚胯骨轴子?

  站在他们面前的两个人,一个是当世名将,且还是完全成熟期的名将,另一个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南统北的皇帝,且同样是完全成熟期。

  以这两人的阅历和思维高度,他们所进行的军事思想的碰撞所迸现出的火花,让这群还在发育期的年轻人觉得难以企及,无法理解,是完全正常的事情。

  蒙恬深陷在刚才弯腰捡笔的懊悔当中。

  我要是不捡,就不会分神。

  要是不分神,那么说不定现在就能听懂了。

  不过,现在这个王上是真的有点东西在身上啊……

  他捅咕了一边儿同样满头问号的弟弟一下,悄咪咪的问:“那个仙丹,还有没有啊?”

  蒙毅:“……”

  ……

  王翦很少跟人说这么久的话,也很少说的这么酣畅淋漓。

  天才都是寂寞的。

  他们可能不缺少陪伴,但是一定缺少理解和精神上的共鸣。

  天才,本身就是稀少的另一个形容词啊!

  但是今晚,他深有种棋逢对手的兴奋感。

  他真的懂我!

  心情愉悦的回自己的帐子里歇下。

  半夜时分,王翦兴奋的坐了起来:“他真的懂我!”

  守夜的士卒:“……”

  王翦又躺下睡了。

  守夜的士卒:“……”

第247章 如果皇帝们可以轮流倒班9

  第二日清晨,王翦一觉睡醒,只觉得神清气爽,甚至于有种想要迫不及待的到王上面前去,继续与之畅谈的想法。

  一直以来,他都有一种感触——那就是王上的步子仿佛有些迈得太急了。

  王翦只能算是半个政客,于他而言,最重要的那重身份,始终都是将军。

  朝局上的事情他或许不懂,而王上称霸天下的大业,也绝非如他这样的臣下所能深知了悟,但是行伍之事,此时的大秦,却没几个人能够跟王翦比肩。

  是以他能够清楚的意识到,王上的心,太急了。

  不管是出于先前数次对外征战的接连胜利所带来的踌躇满志也好,亦或者是急于削弱王氏一族在军中的地位也好,王上近来频频将目光落在年轻的将领们身上,这令王翦感到不安。

  他并不是担忧自己的前程和儿孙荣禄。

  他只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如若王上,乃至于王上的智囊团继续保持这种对外军事膨胀心态的话,早晚都要栽一个大跟头!

  而栽完这个跟头之后,大秦还能继续站起来吗?

  王翦不知道。

  然而可悲的是,他意识到了冥冥之中可能会有的失败,却无力阻拦,锐意进取、固执刚强的王上,一旦铁了心要去做一件事情,哪里是会被旁人劝服的?

  原先的世界线上,秦国在楚国身上栽了一个跟头,摔得头破血流。

  嬴政闻讯之后立即前往王翦府上向他致歉,请他出山主持攻楚之战,然后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但是在昨晚,积蓄在王翦心头的阴霾,尽数一扫而空了!

  王上他原来是知道的!

  王翦心下不无惭愧,又有些自嘲,而在这两种情绪之外,更加浓烈的,其实是一种无言的感动。

  秦国有一位这样的王上,我虽老,有生之年,也能见到他一统六国吧?!

  只是他在感慨兴奋之余,思维到底还保持着足够的清明,酒逢知己的同时,也深知君臣之间的交际,并不似寻常朋友那般随意。

  到底还是先去巡视军营了。

  然而没走出去几步,就有亲信匆忙来报:“将军,出事了!”

  亲信面有急色,却不敢高声,环伺左右,见无人注意,才附到王翦耳边去,低声道:“就在刚才,王上亲自点了一支五千人的骑兵,说是要亲自带领他们出战……”

  王翦哈哈大笑,浑不在意:“你这小子啊,难道把我们王上当成六国那样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的无能之辈了吗?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倘若王上不是王上,而是出身将门,在沙场上所取得的成就,只怕未必会逊色于我!”

  王翦信心满满的一挥手:“放心吧,我很了解王上的秉性,其人谨慎沉稳,胸有谋略,不会是狂妄冒进的人,无需忧虑!”

  亲信神色有些迟疑,只是见主帅这结论下的铿锵有力,到底还是顺从的点了点头。

  王将军是何等人物,看人的眼光怎么会错?

  他说的话,总是有道理的。

  遂告退去忙自己的事了。

  王翦沿着既定的路线去巡视军营。

  约莫一刻钟过去,亲信又匆忙赶过来了。

  “就在刚刚,王上又点了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出来,却不让他们立时随行,而是说午后才是他们的战场……”

  王翦耐着性子同他解释道:“我不是说了吗,王上谨慎沉稳,不会做危险冒进的事情,无须担忧!”

  亲信听罢,也觉得有理,遂告退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又过了一刻钟,亲信气喘吁吁的狂奔而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