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73节


  扒皮揎草,五马分尸……

  何其残酷血腥的八个字!

  而朱元璋压根没给她深想的时间,便神态自若的开了口:“你是怎么生出姐妹替嫁这种主意的,是因为不把我放在眼里,还是单纯看不起我家老七啊?”

  唐氏下意识就想要说些漂亮话周全过去,抬眼时撞到了上首处皇帝那平淡到近乎无机质的目光,终究还是老老实实的咽了下去。

  “是,是臣妇狂妄,觉得七皇子是庶出,比不得六皇子乃是皇后娘娘嫡出……”

  朱元璋“噢”了一声:“纯粹就是看不起老七,顺带着踩一脚徐大姑娘,暗地里庆幸皇后死的时机巧妙,碍不着你们替嫁,是这个意思吧?”

  这话唐氏怎么敢接?

  虽然……实际上的确是这个样子。

  朱元璋见她不语,倒不过度威逼,提笔蘸墨,取了纸来,在书案上写了几笔,又问她:“那么,替嫁这事儿,徐大姑娘又是怎么个态度?”

  唐氏向来深恨徐倩茂,此时自身难保,如何肯替她周全?

  再转念一想,却又记起当日事发之后,徐倩茂逼迫自己和丈夫写了文书,按了手印之事来。

  要说这事儿徐倩茂是欣然参与,那个野丫头必然马上就要摆出凭证来与自己当堂对质,可要是叫自己替她解释,唐氏又怎么情愿?

  脑海中思绪急转,唐氏很快给出了答案:“替嫁这事儿,是我们夫妻俩的主意,大姐儿起初并不知晓,只是后来……”

  朱元璋道:“后来如何?”

  唐氏脸上显露出几分踌躇的样子,犹豫着道:“后来当然也是肯了。否则依照她的脾气,闺中略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便时常大闹府上,叫满京师都笑话我们魏国公府少教,这样的性子,怎么会甘心吃这么大的亏?”

  “您使人去查一查便该知道,替嫁前夕,她知道了这事儿,可是一点动静都没闹出来,成婚之后,也不曾跟七皇子闹出过什么龃龉,两个人好的,倒像是前世的姻缘似的……”

  这话之于徐倩茂,是十分不利,甚至于堪称恶毒的。

  因为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很容易就会让人觉得,六皇子与徐柳吟婚前私通,但徐倩茂能心平气和的接受替嫁,然后跟七皇子举案齐眉,是否也有些蹊跷呢?

  谁知道他们婚前是否有些不端之处呢!

  尤其徐倩茂是个不能吃亏的性子,先前未出嫁时,唐氏故意磋磨她,她可是敢跳墙出去,跑到皇后面前去让她主持公道的主儿!

  殿中众人听得微微变色,都意识到这对于徐倩茂来说是一道关坎儿。

  一个不好,别说是她,兴许连老七都要步老六的后尘……

  就在这时,皇太子妃恰到好处的站了出来。

  “爹,现下老七媳妇不在这儿,无法分辨,儿媳倒是有几句话,想要替她说一说。”

  唐氏等的就是皇太子妃这个行径。

  细说起来,诸事的起因是徐倩茂那个害人精,但皇太子妃难道就全然干净?

  当日柳吟只不过是小有冒犯,她便痛下杀手,三十杖打下去,几乎当场就断绝了柳吟的生机!

  是以此时此刻,唐氏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开了口:“太子妃娘娘的话,只怕未必可信吧?谁不知道,您打算过继我们家大姐儿的儿子呢?就算这里边真的有什么,您只怕也要替她抹平了的!”

  终于来了!

  所有人心里边不约而同的浮现出这个念头来。

  虽然都知道大嫂有意过继一个孩子,但是他们都做不得主,饶是心绪复杂,却也无谓主动跳出来讨嫌,但是今时今日,这话却被唐氏明晃晃的挑了出来!

  别人面前,皇太子妃无需解释内中情由,但是今日在老爷子面前,她又岂能三缄其口?

  只是与众人想的不同,皇太子妃此时并不惊慌,甚至于游刃有余,无需去看唐氏,她就给整个魏国公府判了死刑。

  是的,不仅仅是唐氏,而是整个魏国公府。

  唐氏在等她出面替徐倩茂求情,而她又何尝不是在等唐氏主动将此事挑明,借机促成过继之事,顺势将整个魏国公府送上绝路?!

  近几年里,老爷子眼见着是无心立储的,倘若魏国公府得以保全,下一任国公必然是唐氏之子,他作为勋贵之中的翘楚人家,又与她和倩茂有着深仇大恨,来日未必不会成为她们的绊脚石!

  既然如此,那就借刀杀人,一举将整个魏国公府铲除!

  是以待到唐氏出手之后,看似怯怯,实则洋洋得意的时候,皇太子妃也出手了。

  “要替倩茂来分辩的,却不是我,而是另有其人……”

  众人齐齐为之一怔,下意识的环顾左右。

  在当下这个时候,除去皇太子妃之外,还有谁有这个身份,又有这个能力,有资格替徐倩茂分辩?

  朱元璋几不可见的皱了下眉:“是谁?”

  皇太子妃上前几步,到御前去,垂头低语几句。

  诸王便眼见着老爷子显而易见的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了句:“去吧。”

  皇太子妃应了声,招招手唤了个亲信过来,同样低声吩咐几句,那人便急匆匆的离开了大殿。

  这是意想不到的变故。

  一时之间,殿中诸人的心思都乱了。

  皇太子妃到底做了什么?

  先前老爷子明显是有点不高兴的,她说了什么话,竟然成功的将其安抚下来了?

  看这样子,好像是在等什么的样子?

  没有人敢出声催促。

  只是……

  老爷子现下的形容,看起来有些落寞啊。

  又好像是有些期待?

  这更加众人好奇了。

  到底是什么啊——

  皇太子妃对答案心知肚明。

  能是什么呢?

  当然是当年替嫁之后,皇太子留下的那封信了。

  早在得知魏国公夫妇也被传召进宫的时候,皇太子妃就意识到,大概到了该用到那封信的时候了。

  这是徐倩茂当初防患于未然的智慧,也是丈夫留下来的永不过期的保护。

  她没有在一开始就让人取来。

  这无疑会显得刻意。

  而她也相信,老爷子是不会介意用几刻钟的时间,来等待一封儿子生前留给他的书信的。

  大殿内一片安寂,无人做声,倒显得殿外的更漏声冷清又刺耳了。

  而皇帝不做声,诸王不敢吭声,皇子妃们噤若寒蝉,唐氏茫然又倍觉惶恐,也愈发显得这大殿更加空寂了。

  朱元璋等待的人终于来了。

  那侍从快步入内,一路小跑着登上玉阶,小心翼翼的从袖中取出一封旧时的书信,双手呈送到了迫不及待伸手过来的皇帝手中。

  朱元璋看着信封上熟悉的字迹,霎时间为之泪下,伸手去抚摸过后,很小心的拆开了信封。

  这封信写的很长,阐述了事情原委之后,便是儿子对父亲的劝慰与无奈。

  爹,你是不是又想杀人啦?

  收收心吧,这样不好。

  这可不是您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了,看谁不顺眼,拎着刀就上去……

  最后还在絮叨,说这事儿我也生气,我都气过了,也骂过老六了,您知道了就别再生气了,气大伤身。

  又说,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是什么时节啊?

  大概已经过去几年了吧?

  冬天的话要多穿衣,夏天也不要贪凉……

  朱元璋那双握鞭子跟木棍都十分稳妥的手,此时却是颤抖不止,一边看,一边不受控制的往下流眼泪。

  他还要骂几句:“该死的畜生,婆婆妈妈的,从小就是这样子!”

  诸王谨慎的觑着老父亲此时的神色,再看看一边儿微垂着眼帘,眉宇间隐约显露哀戚之色的大嫂,几乎都猜到了这封来信的书写者是谁。

  只是……大哥怎么会留下这样一封信?

  再去想唐氏先前所说,乃至于皇太子妃寥寥几句的分辩,都不由得对于那个没有出场、却间接影响了全场的人心怀敬仰。

  七弟妹身上,有点东西啊!

  老六啊老六,你是真没福气!

  这封信出现在大殿之上,几乎等同于宣判了唐氏的死刑,只是到了这时候,却也没有人将心思放在她身上了。

  皇太子妃跪下身去,顺理成章的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先前唐氏所说,倒也不全都是假的,儿媳的确有意过继七弟妹的孩子到膝下。夫君去了,总不能叫他断了香火,无人祭祀,底下孤零零的一个人,儿媳怎么忍心?”

  “先前夫君在的时候,就很欣赏七弟妹,儿媳也与七弟妹私交甚好,见她得子,便生了这个念头,过继这种事,除去爹您点头之外,也非得是两边都情愿才行,不然不清不楚的成了,儿媳怎么敢想以后呢?”

  别人不敢说的,皇太子妃却敢彻底挑明:“夫君乃是太子,一旦过继了孩子,他便是长房的根苗,来日议及储位,只怕有碍。儿媳不敢擅论朝政,便想着,不然过继的事情就等两年,待您心里边有了主意,定下人选之后再去过继,却也不迟,只是求您让儿媳同七弟妹一处照看孩子,不为别的,也为了夫君来日有个指望不是?”

  说到最后,又落下泪来。

  朱元璋见状,也是恻然。

  他当然不愿让标儿在地下无人祭祀,但要说是直接过继,因着东宫的特殊身份,好像也不宜过早……

  倒是皇太子妃的提议很合情理。

  先等两年,看看再说。

  诸王眼见着都烂的差不多了,孙子们当中,说不定还能捡出来两个好的。

  要是老七家的生的这个儿子确实聪明,老七家的和老大媳妇也都愿意,就将他过继到东宫,立为皇太孙。

  要是老七家的这个儿子不太聪明,那就让皇太子妃搬出东宫,立完新太子之后,再把老七家的儿子过继到老大媳妇名下。

  想到这里……

  朱元璋环视周遭,笑容慈爱的问:“你们大哥走了,国家失去了储君,我失去了长子,你们当中,有没有人觉得自己能挑得起这个担子啊?”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