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377节


  乖孙的死让她悲恸愤怒,来自孙媳妇的威胁让她忐忑心惊,但是对于当下的困局,王太后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想要破局,就要找到皇帝儿子,而想要找到皇帝儿子,首要的就是得从这儿离开。

  可是……

  看一眼周遭那群低眉顺眼、却时时关注着她动向的侍从,王太后满心颓然。

  有这些人在这儿看着,她哪儿都去不了。

  且她心里隐隐的有些预感,即便真是到了皇帝儿子跟前,恐怕局势也未必就会好转呢。

  昨日夜里那混账东西行色匆匆的过来,却是一言不发,只用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眼神盯着她看了几眼,便行色匆匆的离开了。

  王太后当时就觉得不太对劲儿,只是也没多想,现下再去细思,却很有种后背发凉的感觉。

  好像是有什么极其糟糕的事情要发生了……

  ……

  昨夜朱元璋从王太后处离开,便折返回寝殿歇下了。

  一觉睡到天亮,起身用过早膳之后,便往殿外去活动一下筋骨,同时下令:“把这段时间宰相们处置过的奏疏全都送到书房去,晚点我要一一检阅。”

  先前皇帝离京,便将朝中政务交予几位重臣,小事由他们斟酌着处置,大事则快马加鞭传书皇陵。

  现下朱元璋到了这儿,心心念念的好大儿没了,第三代的孙儿们又还无力帮扶他老人家,当然就得由他来掂一掂本朝朝臣们的成色。

  想到此处,朱元璋眸光微冷,语气森森:“也顺道看看,有没有掺杂如同胡惟庸之流一般心怀不轨的人啊……”

  空间里的笋人们:“……”

  啊这。

  朝堂上的打工人们,你们都自求多福吧_(:з」∠)_

  朱元璋离京有些时日了,重臣们处置过的奏疏也堆积了半间屋子那么多。

  这要是换成旁人,八成得打怵,可朱元璋是谁?

  当代第一卷人,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肝上长了个人!

  朱元璋吩咐传召参与处置奏疏的几名重臣在书房外的偏室静待,自己则大马金刀的落座,娴熟又迅速的开始核查面前一份份奏疏是否处置的妥当合理。

  还不忘寻了张白纸,将几名重臣的名字一字排开,写在上头。

  有处置的合自己心意的奏疏,瞧一眼是哪两个人经手的——遵从权力的制衡和监督,每份奏疏都要有两人翻阅署名才行——便在其名字下边用红笔给“正”字添上一画。

  要是有不合心意,甚至于对方故意春秋笔法、糊弄自己的,就在其名字下方,用黑笔给“正”字添上一画。

  碰见不明白的,马上传人过来询问。

  几位重臣起初还不知道皇帝意欲何为,等察觉到之后,却是神色各异。

  问心无愧的,此时自然满面坦荡,而自知处置有失偏颇的,心下便难免惴惴了。

  如是等到二皇子、三皇子带着自家儿子,皇太子妃带着朱棣过来的时候,正赶上朱元璋发飙的第一现场。

  “朕是信重于你,才把朝政委托给你,如今你就是这样来回报朕的信任的吗?!”

  “好个丧尽天良的畜生,敢欺君罔上——给我扒了他的官服,拖下去,五马分尸!”

  “什么怎么处置!抄没家产!举家流放!”

  “还有暗地里跟他通风报信的那几个内侍!统统给我拖到殿外去打死!让所有负责这事儿的内侍都去看着!!!”

  二皇子跟三皇子在外边听着,都不由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他们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几个孩子了。

  平日里在自家府上金尊玉贵的长大,乳母也好,保母也罢,全都是一水儿的温柔面孔,连大声说话都不会的。

  陡然听见如此暴怒的咆哮声,都显而易见的有些瑟缩。

  除了朱棣。

  他不仅不害怕,还很想伸头去看看热闹。

  呼吸着这仿佛蕴含着火药味儿的空气,朱老四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样亲切。

  他甚至于迫不及待的想要见一见老爹了。

  他乡遇故知——儿子,哪有比这还幸运的事儿?!

第265章 朱元璋的发疯文学14

  二皇子看一眼身边明显瑟缩起来的两个儿子,难免怜惜,半蹲下身去宽慰他们:“没事儿,你们皇爷爷是很慈祥的……”

  旁边的三皇子:“……”

  欲言又止.jpg

  不能说是完全符合,起码也是南辕北辙吧。

  再看一眼自家也难掩惧怕的儿子。

  到底也硬着头皮说了句:“你二伯父说的对,你们皇爷爷向来最疼后辈了。”

  兄弟俩对视一眼,颇有些难兄难弟的意味,暗地里苦笑完了,又怀着一点拉扯的心思去看皇太子妃身边保母抱着的四皇孙。

  两三岁大的孩子都给吓成这样,这个刚出生的,不会直接哭的背过气去吧?

  这打眼一瞧,俩人都愣住了。

  那小子才刚出生没多久,脖子都没法自己支起来呢,胆子倒是很大,叫保母抱着,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咕噜噜的转,全跟个没事儿人似的。

  二皇子跟三皇子不大不小的吃了一惊,再对上皇太子妃投过来的目光,难免要恭维大嫂几句:“这孩子眼瞧着就机灵,虎头虎脑的,多精神。”

  皇太子妃谦虚的笑了笑:“才多大一点呢,哪看得出这些。”

  有天子近侍打殿内出来,躬着身体,毕恭毕敬道:“太子妃娘娘、两位殿下,皇爷传您几位呢。”

  几人便歇了寒暄的心思,带着孩子,小心翼翼的进了门。

  朱元璋刚杀完人,心情不好不坏,却也无心去听他们言语,开门见山的招招手,叫那几个能自己行走的孙子:“到爷爷跟前来,叫我看看。”

  二皇子与三皇子有些忐忑的对视一眼,松开手,示意儿子近前去。

  三个皇孙还是头一次经历这种局面,毕竟是小孩子,对于危险有着天然的灵敏感知,而朱元璋的气场,怎么着也跟慈祥温暖这类的词汇沾不上边儿。

  平日里见得都是温柔面孔,陡然瞧见个凶神恶煞、苦大仇深的人,难免都有些惧怕。

  倒是还记得出行前爹娘再三叮嘱过的,好歹是按部就班的行了礼。

  朱元璋一眼就瞧见了皇长孙。

  要说长相,另外两个小的要比他更精致些——毕竟侧妃拼的就是脸嘛。

  但要说气度和持重,那大抵便是他了。

  不说别的,到底比另外两个大许多呢。

  朱元璋叫他靠得更近些,端详着他的面孔,有条不紊的问了几句话,接着又去问第二个,最后是老三家的那个孩子。

  要说年纪,这孩子与老二家的庶子相仿,但脸上透露出的机灵劲儿,就要比前者强了。

  先是叽叽喳喳的说了几句吉利话,阐述自己对皇爷爷的敬慕,然后又像模像样的宽慰他“虽说大伯父去了,但是皇爷爷也要保重身体,还有我们孝顺您呢”。

  说完又开始背诗,虽然是磕磕绊绊的,但总归是全头全尾的背完了。

  朱元璋瞥一眼两个儿子的神色。

  二皇子脸上显露出一点歆羡,略带着些妒色,三皇子看起来倒还平静,只是明显雀跃起来的眸光还是泄露了他的心思。

  朱元璋见状,却是冷笑一声:“还有你们孝顺我——这天底下,有谁能取代标儿?!”

  他自己给出了答案:“没有人能取代标儿!”

  继而又厉了神色问那小儿:“该死的滑头东西,谁教你说这些话的,嗯?!说!!!”

  这显然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最起码,是出乎了刘侧妃的预料。

  马屁没拍好,直接拍隔壁地狱岩龙逆鳞上了。

  朱元璋当场发飙,就这架势,别说是三皇孙,连三皇子都能吓哭。

  三皇孙本就年幼柔弱,心里边藏不住事儿,被这个凶巴巴的皇爷爷瞪着,不由自主的开始抽泣:“是,是娘教我说的……”

  朱元璋将他松开,神情冷厉,问三皇子:“你媳妇教的?”

  三皇子没成想这事儿会触老爹霉头,有些怔住,回神之后,结结巴巴道:“大,大抵是刘氏教的吧,儿子先前实在不知此事……”

  朱元璋这么一听,眉毛就皱起来了:“怎么是刘氏教他,你媳妇在做什么?今日进宫之前,他难道都没去拜见过他嫡母?!”

  三皇子不禁为之哑然。

  刘氏是打小就侍奉他的婢女,年纪大些之后给他做了通房,相较于爹娘选出来的脾气刚直的王妃,刘氏更柔媚婉顺,也更善解人意。

  后来王妃入府没多久,刘氏就有了身孕,他心知这于理不合,但惦念着她侍奉自己多年,到底不忍见怪。

  好在她也有些运气,没过几日,王妃也诊出了身孕,三皇子便令大夫将刘氏的孕期往后推迟一段时间,好歹遮掩过去了。

  此后瓜熟蒂落,刘氏率先生下一子,王妃诞下的却是女儿,他难免更偏心几分。

  刘氏生产艰难,伤了身子,以后再难有孕,连带着孩子也有些体弱,他不忍心让她们母子分离,是以孩子便一直养在了刘氏膝下……

  这会儿被老爷子问起来,三皇子难免有些语滞,好半晌过去,才支支吾吾道:“这孩子身体不太好,向来都是他生母顾看着的。”

  朱元璋不咸不淡的“噢”了一声:“为什么老二家的孩子身体都好,偏你府上这个身体不好啊?”

  三皇子:“……”

  啊这?

  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偏生老爷子还闲闲的觑着他,好像真就是一心要听个答案似的。

  三皇子不敢不答,踌躇着道:“兴许是因为出生的时候不太顺遂,有些早产了的缘故……”

  朱元璋听完就把眉毛一展:“果然是他娘不中用,害了我家孙儿!传我的令,赐那婆娘毒酒一杯,即刻上路!”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