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在线阅读
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
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
朕只想要GDP/笑死,谁还不是个SSR TXT下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护眼

第70节


  石筠心里边一直提着的那口气,终于松了。

  而天子的舅父彭槐,就在这时候登上了石家的门。

  “石公仍为国臣否?”

  石筠回答:“虽九死其犹未悔。”

  彭槐于是郑重一拜,委托道:“当今天子在民间时,尝与一女子订下白首之约,此时虽入继大宗,承嗣帝位,却仍旧不改其志。”

  “只是彼时窦敬跋扈,待到大行皇帝孝期结束,必然以窦家女填充后宫,而当今更不欲匆忙将此女身份公之于众,使窦家对其痛下杀手,故而相求石公。有您代为庇护,窦氏决计不敢妄为!”

  说罢,又是一拜。

  石筠赶忙将其搀起,又问道:“是哪家的淑女?”

  彭槐便道:“此女乃是良家子,出身京畿万年县西堡村,敬侍尊长,友爱兄妹,名唤元娘。”

  石筠不由得吃了一惊:“并非勋贵亦或者高门女吗?”

  再一思量,更觉当今天子德行可彰,富贵之后,仍然不忘旧时之人。

  他便将此事应下:“出身又有什么要紧?端庄持重,深明大义,便可堪为国母!”

  如是才有了今日一会。

  姜元娘来日做了皇后,姜家便是外戚,不亲自考校了姜家人品性,石筠如何能够安心?

  此时见姜家夫妇忠厚,长子姜宁朴实,他实在满意。

  对于外戚来说,憨一点没关系,只要别程度太深,变成蠢就好,最怕的就是性情桀骜狂横,倚仗着中宫横行不法,左右朝堂——譬如窦大将军。

  更别说姜家还有姜丽娘这块璞玉。

  若依石筠之见,姜家其余所有人带给他的惊喜,都不如姜丽娘一个人来的更大。

  此时姜满囤与姜宁回到家中,姜丽娘便要在众人见证之下向石筠献拜师茶,费氏急急忙忙要去烧水,却被闻讯赶来的姜家族长给拉住了。

  “他二婶,我看你们家地方小哩,丽娘拜这样有名望的学士为师,不仅仅是你们家的喜事,也是咱们姜家人的喜事,咋能将就呢?”

  费氏有点懵:“叔爷的意思是?”

  姜家族长说:“得开宗祠,叫祖先们做个见证!”

  费氏立马就虚了:“这能行吗?丽娘……丽娘是个丫头啊?哪有丫头进祠堂的?”

  姜家族长说:“丽娘能拜这样的大学士为师,是给姜家增光添彩,怎么不能进祠堂呢?”

  又朝金家住的那边努努嘴,小声说:“为了丽娘,也得办的大点,把之前那事压下去不是?免不得金家那娘俩不知道他们瞎了狗眼,放走了这样的机缘!”

  费氏原本还有些迟疑,闻言立马拍板:“我这就去说!”

  要说当今世上费氏最恨的人,排第一的是邹氏,排第二的就是金裕!

  当初那孤儿寡母过来,对她多客气啊,一口一个姐姐/伯母叫着,那叫一个体贴亲热,金家佃租盖房,姜家处处尽心,只觉得那是女儿的归宿,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哪成想那对白眼狼得势就变脸呢!

  邹氏退完婚的那几个晚上,把费氏给恨得呀,真是一口牙都要咬碎了!

  她转身去问石筠的意思。

  石筠人老成精,当然明白姜家族长的意思,只是却也不打算阻止。

  他特意来此,本就是为了用自己的名望保护姜家,既然如此,传得远些,反倒是件好事。

  皇后的外家,怎么能声名不显?

  费氏又问姜丽娘。

  姜丽娘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好!”

  倒把费氏给噎了一下:“你是一点都不怕呀!”

  有什么好怕的?

  对于男人能进祠堂,但女人不能进的事情,姜丽娘老早就觉得烦了,只是她人单力薄,无法改变,现在倚仗着石筠的势头能够进去,再不济也是一种进步——不管怎么着,起码有女孩能进去了。

  费氏就去把这消息告诉姜家族长,后者喜笑颜开的谢了她,拄着拐杖,健步如飞的出去了。

  当代士林首领石筠的到来之于西堡村,简直就是一颗核弹,能动弹的、不能动弹的,全都炸出来了。

  姜家的几个尊长老早就在外边守着了,听族长说要开祠堂叫姜丽娘进去,脸上都显露出一点迟疑。

  姜家族长拉着他们到了没人的地方,低声提点:“丽娘可是姜家人,她的喜事,难道不是我们整个姜家的喜事?附近这十里八乡,哪个村子里的祠堂进过三公?石公这样身份的人,随便题个牌匾,指点后辈几句,族里都受用不尽!”

  又说:“没脑子的蠢货,还不赶紧去准备茶水坐垫,再去把念书的孩子们都喊回来?早点拜完师,若是时辰尚早,我厚着脸皮托请,说不得能请石公在祠堂外边的空地处讲书,以后他们再去考举,此事一说,谁不高看几眼?!”

  众人不由得道:“怪道说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不好拿!”

  姜家族长:“???”

  他拄着拐杖,笑骂道:“滚!还不快去办!”

  众人哄笑着散去,姜家族长反倒不急了,慢慢走出去,目光扫过金家所在方向时,鼻子里发出几不可闻的一声轻哼。

  姜家是本村的大姓,向来同气连枝,这也是当初金裕母子俩选中姜丽娘的缘故,怕被排挤,也想找个帮手。

  结果金裕中了举人就来退婚,损害的不仅仅是姜丽娘的名声,连带着整个村子里的姜家女孩都要受到影响,就这,怎么可能指望姜家族长对他们有好印象?

  大办这场拜师仪式,除了想叫自家儿孙在石筠面前露露脸,也有想将姜家在这十里八乡出出名,顺带着踩金家一脚的意思。

  前脚一个举人退了我们姜家女孩儿的婚,后脚这个女孩就被石公收为关门弟子了,你们说到底是我们姜家的女孩不够好,还是姓金的有眼不识金镶玉?!

  借给姓金的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说是石公的眼光不好!

  姜家族长又挨挨蹭蹭的挤到了石筠面前,向他表达西堡村年轻人的向学之心,放低姿态询问他若是拜师仪式结束,是否有闲暇时间在此讲学。

  石筠左右无事,又将姜家族长年事已高,颇为诚恳,自无不应之理。

  姜家族长千恩万谢的之后,便出门去找里正报喜,请他传信儿给村里的年轻人,不拘是姓姜的,别姓之人也能来听。

  里正果然高兴:“老哥哥,你有心了啊!”

  姜家族长又说:“有愿意来沾沾文气的妇人小娘,也叫她们来吧,女孩儿好好教了,也有出息。”

  里正下意识想说叫那群老娘们来看什么,没得在石公跟县令面前丢脸,再一想姜丽娘也是个女孩儿,便将这话给咽下去了。

  行吧,就当是叫她们长长见识。

  也答应了。

  姜家族长这才悄悄叫了侄子过来:“待会石公讲学,县令跟县丞必然同去,你叫你女人找几个相熟的婆娘,把金家的事儿嘀咕一遍,务必得叫他们听得清楚明白!”

  侄子楞了一下,马上明白过来了:“嗳,我肯定给办好!”

  姜家族长微微一笑。

  金裕前脚受了姜家恩情,后脚得势便翻脸不认人,可见其人凉薄,狼心狗肺。

  明知道自家退婚害的整个西堡村姜家女儿清名受损,却仍旧能厚着脸皮栖身此地,可见其人厚颜无耻,并不将礼义二字放在心上。

  这样一个人,倘若来日得势,必然就要求名,如此一来,谁能保证他会对知道他根底的西堡村姜家人做些什么?!

  姜家族长为此事揪心许久,只是苦于对方身负功名,无计可施,此时姜丽娘得石筠青眼,之于他而言,却是瞌睡虫得了枕头,立时就借着这股东风,把金家母子安排上了。

  当然,杀人埋尸得讲究技巧。

  这事儿不能直接往县令面前说。

  否则就容易叫人觉得姜家人得势便猖狂,有个姜家女儿拜石公为师,所有姜家人就都抖起来,自认为可以使唤县令了。

  但是可以装作不经意的叫县令知道。

  有个叫金裕的举人,居然退过石公弟子的婚!

  石公是士林领袖,品性天下皆知,他的弟子,人品怎么可能不端正?

  如是一来,岂不是说先帝与诸王的秉性也不端正?

  一定是姓金的品行败坏!

  姓金的已经中了举,马上就要考会试,寻常一个地方县令或许奈何不得他,但这可是京畿!

  能在这儿当县令的,每一个都背景深厚,隔三差五就要进京,姜家族长不相信有人会为了一个金姓举人跟石公别苗头,但凡说出去一嘴,姓金的这辈子都别想再进一步!

  至于姓金的会不会有些背景……

  姜家族长只想冷笑:他要真是有,还会巴巴的贴着姜家这么多年?

  他狠狠朝地上啐了一口——走着瞧吧,小崽种,便宜哪是这么容易占的!

第49章 我给朱元璋打工那些年10

  有石筠这尊大神在这儿杵着,又有县令和县丞坐镇,西堡村办事效率自然极快,迅速将祠堂打扫出来,连带着祠堂前边的那片空地也摆放了坐垫和席案,茶水香炉,一应俱全。

  姜丽娘在县令等人的见证下,向石筠行弟子礼,又将姜家人匆忙筹集来的束脩六礼双手呈上,最后再遵从本朝仪制向老师献茶,这场拜师礼就算是结束了。

  石筠吃了茶,便正式认下了这个弟子,看着面前难掩灵秀的少女,心情颇佳:“老夫今日又得一佳徒啊!”

  说完,又戏谑道:“只听说你此前在柳市卖豆腐脑,到这儿许久,竟都没吃到!”

  费氏二话不说,马上就道:“瞧我,都忙糊涂了,马上就回去做,劳您等待些时候。”

  石筠赶忙制止:“我不过是玩笑罢了,不必麻烦,明日再吃也一样。”

  费氏眼里石筠这样的名臣高官能收女儿为弟子,就意味着此前金家退婚带来的阴霾一扫而空了,不仅如此,还大大的叫女儿长了脸——一碗豆腐脑算什么,叫她折寿十年,她也不会犹豫的!

  于是压根没给石筠再说话的机会,丢下一句“不麻烦的”,便一溜烟回家去了。

  县令坐在一边观礼,心里既是唏嘘,又是歆羡。

  石公的关门弟子啊……

  他目光落在姜丽娘脸上。

  这个小娘子,知道自己得到了多么了不得的机缘吗?

  这可不是听过石公讲课的学生,而是正经收到门下、要传承石公衣钵的关门弟子,就在拜师礼成的那一刻,她已经自动获得了来自师长的余荫和人际关系,哪一天到了长安,若逢劫难,甚至可以去敲诸王的门——同门师妹逢难,师兄岂有不助之理?

  别管见没见过,有无交际,但凡都是石筠的学生,就有着同门的法理情分!

  县令看着姜丽娘,心里边开始盘算,这小娘子说亲了没有?

  要是没有的话……哎呀,糟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