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第一。
第二叫李锦, 前几日吃酒宴的时候, 纪元他们说过话。
蔡丰岚也很厉害, 他到乙等堂也才两年, 这次考了第三。
第四名有些不同,不是县学的学生,而是当地一个耕读的族学子弟出身。
他满眼激动,穿着也普通,看来此行也是改命了。
直到第七,也是不认识的名字。
看到最后, 并未瞧见常庆,常庆也看了又看,苦笑道:“没有考上。”
他跟蔡丰岚同样在乙等堂待了一年,他却没考上。
不只是他, 其他学生也差不多。
今年县学一共二十五人参加县试, 考进了十人。
剩下十五人都没过县试这关。
纪元看了他们, 却不好多说,他这会说什么都不太对。
也有人安慰:“明年再考吧。”
“是啊,明年再考。”
大家互相安慰着,忍不住又羡慕地看向纪元。
嫉妒吗?
有一点,但不算多,他们早就知道纪元的天分, 更在没见过他的时候, 就知道他的勤奋。
说得都有点多了。
可不说能行吗。
哎,谁让这是纪元啊。
别说了, 以后纪元就是他们的榜样了!
纪元年纪虽小,却足够成为所有人的榜样。
纪元朝大家笑笑,颇有些不好意思。
他真的是占了年龄上的光,毕竟以他的年纪,才是大家的大哥啊!
县学门口一片热闹,附近的商家也来祝贺,甚至有人道:“纪元长得也周正,也更是不错,要是能跟我家孩子定个娃娃亲就好了。”
“对啊,不都说榜下捉婿,我们去试试啊。”
纪元整个人直接呆住,脚比脑子跑得都快,迅速往县学里面跑。
别啊!
他不是什么大哥。
他今年才十一!
他还是个孩子!
这一幕被许多人笑得弯起腰。
纪元去跟夫子博士们道谢的时候,几个夫子博士还在笑话他。
赵夫子那,纪元也买了许多礼物送回去,只是他实在没空再回村一趟。
过了县试固然值得开心,但后面的府试才能决定整个童试的成败。
县学这边也是一个想法,没考过的乙等堂学生们,让他们先散散心,放了几日假。
但考过的,包括有两个并非县学的学生,全都安排进乙等堂旁边的明伦堂内。
今日二月十四,府试是在四月初八。
但他们正荣县去府城,至少要五天的时间,还不能赶在考试之前去,肯定提前出发。
按照一贯的传统,估计会在三月二十五便动身,正好三月底到府城。
等到了府城,差不多七八日休息时间,也能养足精神,安心备考。
这么算下来,从今日到三月二十五,也就四十四天时间。
所有过了县试的学生,必须全力读书。
千军万马闯出来,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一定要过去。
当天下午,十二名过了县试的考生就搬到隔壁,用纪元的话来说,这大概就是冲刺班。
里面有专门的夫子跟专门的五经博士,每日都在这,有问题随时可以问。
说句不好听的,便是府试没过,这样的机会也是非常难得。
换作其他地方,根本不会有这种机会。
纪元跟其他人还有点不一样。
这点要从四书五经里的五经说起。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共有五经,一个人很难精通这五本,一般来说,专门攻读一本到两本即可。
天齐国科举的时候,也是五选一,或者五选二。
到时候会出五道题,选自己攻读的方向写即可。
乙等堂其他学生,包括过了县试的另外两个学生。
他们都在夫子跟博士的引导下,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方向。
纪元年底才升堂考,年后刚进乙等堂便考县试,根本来不及选择。
所以,纪元还要先选科目,再分老师。
原本以为纪元还要纠结一会,但他直接道:“春秋跟礼记吧,这两本我也学得相对也好。”
他的《春秋》是跟罗博士学的。
《礼记》师从殷博士。
选这两门最为恰当。
负责冲刺班的严训导道:“当真?这两本是五经里最后的,春秋更是微言大义,确定要选?”
纪元点头:“周易等书也没简单到哪去,我就选这两个吧。”
听到纪元的选择,两位博士自然高兴。
自己喜欢的学生选择深造他们的学问,肯定是好事。
科目确定之后,十二个学生都有了自己专门的老师,按照大家的选择坐到一起,同样科目的还能共同交流。
其中李锦选的是《诗经》跟《礼记》,学礼记的时候,他们所有选择这个科目的学生都会讨论。
蔡丰岚选的也是《诗经》,另一门则是《春秋》,大家也可以互相交流。
天齐国规定的府试的考试内容,跟县试大致相同。
以四书为重。
五经只做两题。
但这两题占比也不小,故而必然要重视。
县试放榜的当天下午,冲刺班学生都已经恢复往日的状态。
读!
往死里读!
不读书怎么能行。
都到这个节骨眼了,必须好好读。
再想到他们县超高的录取率,说明自己的机会很大。
一般来说,府试的录取率在百分之十,他们这十二人里,有一两个就不错了。
往年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录取率极高,毕竟是跟建孟府所有人比,只要比其他人拔尖即可。
但今年参加府试到底有多少人,那还是未知。
他们正荣县这些年才恢复生气,虽然县试的人数已经从三十多上升到八十多。
跟其他地方比,却是少得很可怜。
听说江浙有些大县,单参加县试的,就有上千人,县试过关的人数,也在七八十。
七八十人,跟他们报名人数差不多了。
殷博士道:“咱们人少,但咱们质量高啊。”
“你们这十二人,说不定能突破前年过府关的人数。”
前年十个人里面,有七个人过了府关,成了秀才。
今年要是突破,那至少要考到八人以上。
他们真的可以吗?
不得不说,大家确实被鼓舞到了。
学,马上学。
特别是以前未在县学的两位学生,他们在自己的私塾里,都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平日只觉得读书孤独得很,好像只有自己在认真学习。
来到冲刺班之后,所有人都是这般,甚至比他们还要认真。
这样的氛围,只会让他们更加用心。
冲刺班这个名字也是越喊越顺口啊。
大家已经默认了这个名字。
二月十四下午,外面还在对县试成绩议论纷纷,冲刺班学生已经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