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夫子把自己的经验一一说了。
最近还不能吃乱七八糟的食物,睡眠也要充足,留足力气准备四个时辰的考试。
纪元被说得紧张感十足。
好在他是经历过高考的人,考学校这种场面,还能稳得住。
回家的时候,安大海吓得走路都顺拐了。
知道自己要考试的一回事,考试马上要来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纪元知道,这种时候只能自己慢慢缓过来,不过他还是道:“反正咱们都学了那么多,不管怎么样,考了便结束了,不要太担心。”
其实不然,考了县学,还要考童试,乡试,会试。
不提这些重要的,便是考上县学,还有县学里面大大小小的月考岁考等等。
考试这东西,哪有止境的。
想当年他上学那会,中考时,老师说中考结束便轻松了,然后发现还有高考。
高考后面还有研究生考试,一层层的,让纪元考的都麻了。
没想到他如今也用这些话来糊弄好友。
不过这话确实有用。
安大海点头:“就这样吧,闭着眼考,反正我几斤几两,心里有数。”
安大海读书虽然笨拙,到底不傻。
他知道自己在私塾能名列前茅,那都是有纪元这个学霸拉扯。
即便如此,找对方法的安小河几次都追上来了。
在安大海心中,他们私塾里唯一能考中县学的,估计只有纪元。
不过这话他没敢说。
只能在心里默默想着。
接下来几天里,私塾充满备考的氛围,蒙学生们也跟着瑟瑟发抖。
纪元总感觉这氛围既熟悉又陌生。
哪个时代的备考都这么紧张啊。
纪三婶跟三叔又有作妖的征兆,想要让纪元干更多活。
没想到的是,县城绸缎铺那传来消息,说让纪利去县城试工几日,看看能不能行。
千等万等,终于等到了!
这可是去县城当学徒啊,纪三叔一家开始为纪利忙,十月初六便送纪利去县城。
去的当天早上,他们一家三口起得很早,纪元看了看他们,没说话,纪三婶反而拿下巴尖看人:“看到没,这可是去县城当学徒,以后能接账房的班。”
“给你那是亏了,还是给我儿子好。你真以为谁都能考中秀才啊,你们纪家就没这个命!”
纪三叔在旁边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闭嘴。
要是真能随便考上秀才,秀才还会那么稀罕吗。
纪元理都不理,直接扭头离开。
不逞口舌之快。
他现在的任务就是准备考试。
见他离开,那一家三口竟然气得更厉害。
最厉害的蔑视,是无视。
不管你做了什么,没做什么,跟他都没有关系。
他的世界你根本不懂。
纪元照例做事,到了安家之后,安大娘子倒是说:“最近几日不用放牛了,一日三餐都来我家吃。”
说着,低声道:“你安叔公也同意,给你们三个加餐。”
从二月纪元就给安大户家放牛,平时做事认真勤快。
七月的时候,还出了青储的法子,安叔公打听过,其他地方也有这种方法,说是冬日有草料可以吃,对纪元印象更好。
这次去县城考试,他们家两个孩子,再加一个纪元也没什么。
安叔公能打拼出这样的家业,自然跟旁人不同,明显想结交纪元。
纪元谢过好意,这样他确实轻松不少。
安家这边,专门给三个考生开了小灶。
安二娘子掌握灶台,她弟弟考过科举,所以她也有经验,虽然给三个人加餐,却不做油腻的,并道:“考前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豆子之类的也莫要吃,凉水也不能再喝。”
三人点头如蒜,早饭吃的鸡蛋羹,炒青菜。
中午吃炒鸡蛋跟蘑菇炒肉,每人还有一碗鱼汤。
米饭少少的,不能吃太饱,不然会容易发困。
这都是安二娘子的经验之谈。
安大海感叹道:“备考的日子,竟然这么好过。”
安小河刚想点头,就见爷走进来。
“安叔公,多谢了。”纪元再次谢过。
安叔公摆摆手,对自己两个孙子道:“备考?那么简单啊!看看你们吃的大白米饭,晚上还有精面做的面条。”
“还有你们的考试资格,知道爷花多少钱吗,好好考,听到没!”
最近几日安叔公肉疼得很。
让安二娘子的弟弟刘秀才写推荐信,可没那么简单,势必要送些“膏火”过去。
膏火就是给钱给粮的意思。
什么?
大家都是亲戚,不用给?
那不是做梦,若不是亲戚,甚至都摸不到这个机会。
安大海跟安小河两个人,轮流第二第三,肯定要落榜一个,无论谁不能考,定然会闹起来。
安叔公为了家宅安宁,在大儿媳跟三儿媳吵闹之前,给安二娘子银钱,让她去寻了刘秀才帮忙。
纪元听着,对安叔公更加敬佩。
都说人家抠门,但在大事上,一点也不含糊。
三人吃过饭,又去私塾温书。
只是私塾里面多是蒙学生,总扰乱两人思路。
安小河跟安大海心一横,干脆也搬到私塾外面。
赵夫子默许此事,三人私塾外面草地上学习,学得反而更专心。
时间终于到十月初八。
秋风已经吹起,寅时正刻起来的三个人,都觉得身上凉飕飕的。
另外两人快速换上家里递过来的衣裳,纪元已经坐到牛车上了。
驾牛车的是安大海的爹,他爹平日沉默寡言,农田上是一把好手,这次亲自来送。
安大娘子,安二娘子也跟着,还拿了三人的饮食。
驾车的牛回头,朝纪元抬头招呼。
天蒙蒙亮。
出发,去县城考试!
赵夫子目送学生们远去的背影。
好好考吧,外面自有广阔天地,等着你们。
第21章
第21章
寅时正刻,也就是早上四点钟。
纪元习惯这个时间醒,安大海跟安小河则迷迷糊糊,在车上又睡了一会。
纪元干脆也闭目养神,没想到还真的睡着了。
卯时左右,终于到了县城。
六点多的县城城门已经打开,门口的士兵让大家排好队,检查身份后一个个进入。
今日人明显多了不少,很多看着同样都是过来考试。
纪元来过县城一次,再过来感触也不算深。
安大海跟安小河也不是头一次,每次过来却还是新鲜。
只是在他们看来高大的城门,在看过无数建筑奇观的纪元眼中,着实比较一般。
“你这小孩,也是过来考试的?怎么这样淡定。”
排队进县城时,后面一个书生模样的少年人主动搭话:“我叫李廷,今日是去考县学的,看你拿着书本笔墨,难道也是去考试?”
纪元见他在跟自己说话,点点头,他手上还提着师娘给的竹篮,里面装着笔墨纸砚。
李廷自来熟,看起来十五六的样子,跟同样自来熟的安大海很快聊得热火朝天。
不过他还是对纪元更感兴趣。
周围的学生,要么紧张,要么好奇,要么两者皆有。